APP下载

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的影响

2022-05-09杨洁梅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盆底

杨洁梅

玉林市福绵区人民医院 广西 玉林 537023

盆底主要由多层肌肉与筋膜等组织构成,盆底肌可对盆腔脏器起到承托作用,以确保盆腔脏器处于正确位置并维持正常功能[1]。产妇完成分娩后,盆底肌肉组织容易因长期受压及机械损伤而产生病理变化,从而引发盆底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尿失禁、盆腔组织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不仅影响产妇日常生活及产后修复,还可能对其夫妻和谐造成一定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产妇的自尊心[2]。故及早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尤为必要。本研究对我院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其实施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5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产妇均属于子宫脱垂Ⅰ度重型。甲组年龄22~41岁,均龄(31.57±4.62)岁;乙组年龄21~42岁,均龄(31.54±4.5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甲组:告知产妇在咳嗽或打喷嚏前,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等。

乙组:(1)①盆底肌肉训练:嘱产妇彻底放松大腿肌肉及腹肌,盆底肌进行收缩训练,连续3次快速收缩,尽可能产生最大张力,每次维持3s,随后放松6s再次进行收缩;②收腹提肛训练:嘱产妇双腿屈曲,深吸一口气后保持5s肛门紧缩,呼气时彻底放松肛门5s;③产妇盆底肌逐渐恢复后采用规格合适的阴道哑铃等工具开展康复锻炼;上述每项训练锻炼时长为20min,每日2次,训练期间注意观察产妇肌肉收缩坚持时长。(2)借助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妇盆底神经肌肉实施低频电刺激,频率:8~33Hz、脉宽:320~740μs,每次20min,1周2 次;为产妇提供信号反馈(主要利用肌电图反映肌肉活动信息),以指导产妇正确进行盆底肌肉收缩训练,并督促其积极开展练习。(3)护士向产妇及家属讲解盆底肌康复锻炼的目的、方法,为其答疑解惑,以提高产妇的康复依从性。上述护理干预3周为1个疗程,持续开展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经过4个疗程干预后,对盆底肌力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其中盆底肌力恢复至Ⅲ级及以上为显效;盆底肌力恢复至Ⅰ、Ⅱ级为好转;盆底肌力未见恢复为无效;显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②运用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调查表(ICIQ-SF)及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SQOL-F)对患者漏尿情况及产后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估,ICIQ-SF分值越小、SQOL-F得分越高产妇恢复情况越佳[3]。③统计两组尿失禁改善、子宫脱垂改善人数占比。

1.4 数据处理

运用统计软件SPSS21.0,(±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漏尿评分及性生活质量

乙组产妇干预后ICIQ-SF得分低于甲组、SQOL-F评分显著高于甲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漏尿评分及性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漏尿评分及性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n ICIQ-SF评分 SQOL-F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甲组 25 12.57±1.14 5.95±0.45 183.85±14.78 243.94±11.51乙组 25 12.43±1.25 3.14±0.38 184.21±13.69 271.83±14.65 t 0.414 23.855 0.089 7.485 P P>0.05 P<0.05 P>0.05 P<0.05

2.3 临床症状

乙组产妇尿失禁改善率及子宫脱垂改善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3.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与女性妊娠、分娩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妊娠期间子宫体积不断增大致使腹腔压力上升、分娩过程中胎儿娩出的冲击力均可造成盆腔组织受损,从而影响其功能[4]。这类产妇多伴有尿失禁、盆腔组织脱垂、排尿困难等症状,躯体难以自控的窘迫感使其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产后生活质量。故积极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康复护理干预是由护士指导产妇借助锻炼方式提高自身盆底肌肉收缩能力的干预方案,其可有效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子宫脱垂改善率均高于甲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借助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妇进行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训练、指导,并督促产妇坚持开展盆底肌肉训练操,能够促使盆底肌群反复进行节律性收缩,有助于盆底肌张力增强,从而改善盆底肌肉功能。本研究中,乙组患者干预后ICIQ-SF、SQOL-F评分及尿失禁改善率均优于甲组,P<0.05,充分说明阴道哑铃辅助康复锻炼可刺激阴道壁收缩,并有助于产妇尿道收缩,以达到改善尿失禁症状,对产妇盆底肌肉的恢复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此外,护士向产妇强调坚持锻炼的重要性,可提高产妇康复积极性,规律锻炼有助于产妇盆底肌神经肌肉兴奋性恢复,从而增强肌肉收缩力。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干预在临床合理应用后,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的尿失禁等临床症状,促使临床疗效提升,还可显著改善其性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盆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