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霞草栽培技术※
2022-05-09程海涛高景义
●汪 柱 程海涛 高景义 孙 伟 李 敬
(1.沈阳经纬药业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3;2.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药用植物园 辽宁 沈阳 110016;3.辽宁省药业发展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3)
霞草(Gypsophila oldhamianaMiq.),又名长蕊丝石竹(《东北草本植物志》)、长蕊石头花(《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山蚂蚱菜、欧石头花等,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及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野生霞草多生长于山区、丘陵及向阳的砂质山坡或岩石缝中[1-2]。霞草作为药用植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凉血、化腐生肌等功效,可治疗跌打损伤、阴虚劳疟、小儿疳积、肝炎等症。我国民间有食用野生霞草嫩芽的传统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的改变,野生霞草以其独特的色、味及口感逐渐被人们认可,目前已经成功进入一些高档餐厅的冷菜系列。因此,扩大霞草种植面积,充分开发利用霞草资源,对弥补野生资源的不足、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 霞草植物学特征及物候学特征
1.1 植物学特征
霞草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 物,株高可达100 cm,全株光滑无毛,直立或倾斜;根粗大,根状茎十分发达,木质化,呈淡褐色或灰褐色,茎多数丛生,具2~3分枝,老茎紫红色;节膨大,上部分枝;叶片近革质,稍厚,长圆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3~8 cm,宽0.4~1.5 cm,微抱茎;聚伞花序顶生,密集,花序分枝展开,集成圆锥状,粉红色或淡紫色,花梗长2~5 mm;苞片卵状披针形,多具缘毛;花萼钟形或漏斗形,长2~3 mm;种子为圆肾形,黑色或黑棕色,极度弯曲,全身密集瘤状小凸起,尾端较大,千粒重1.6 g。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2~30℃。花期7~8月,果期9月。
1.2 物候学特征
因各地气候及环境差异,霞草植株物候学特征也表现出很大差异。沈阳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园在2012—2020年对霞草的物候期特征进行调查记录,对8年间植株生长各阶段的最早和最晚时间进行了记录和统计,见表1。由表1可知,返青期不同植株最多可相差17 d,花期最多可相差7 d,果期最多可相差11 d,枯萎期最多可相差5 d,生长天数相差可达21 d。因此,种植霞草一定要因时因地而异。
表1 物候学特征
2 霞草开发现状及利用价值
我国有着悠久的利用野生霞草资源的历史,早在唐贞观年间甄权所著《药性论》中就有记载[2]。由于霞草具有多种药用、食用价值,近年来人们开始大量采挖,致使霞草野生资源不断减少,为改变这种状况,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如山东、江苏等地陆续在旱平地和温室开始人工栽培[2]。其中山东莒南县杨家岭小流域人工栽培霞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我国北方人工栽培霞草较少,呈零星分布,对霞草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较低的水平。
2.1 药用价值
我国民间常将霞草干燥根茎用作药材,作为银柴胡的替代品。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霞草药材名为山银柴胡,味甘、微寒,入肺、胃经,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常用来治疗阴虚潮热、久疟、小儿疳热等症,也可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等[3]。据报道,霞草中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类、甾醇类、皂苷类、脂肪酸类等化学成分,其主要的活性化合物是三萜及其皂苷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霞草皂苷对部分肿瘤细胞株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4];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肝脏免受氧化损伤,防止肝纤维化,目前从霞草中已发现10余种该类化合物;黄海兰等[5]研究发现,霞草提取物具有比较强的抗氧化活性;Luo等[6]将从霞草中提取出来的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进行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对酶活性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田桂红等[7]从霞草植物根中分离提取出三萜皂苷,将其命名为霞草皂苷,并发现霞草皂苷对A549肺部肿瘤细胞株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
2.2 食用价值
霞草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蛋白质、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据报道,霞草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冬瓜、生菜等的10倍以上,霞草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较高,且人工栽培霞草与野生霞草的营养成分差异不大;霞草中矿物质元素含量也比较丰富,磷元素含量高于 40 多种常见蔬菜,钙含量是普通蔬菜的10倍以上,镁含量是富镁蔬菜百合的 3倍以上,锌含量是富锌蔬菜慈菇、香椿等的1~2倍。霞草的食用方法也非常简便,采摘的霞草嫩苗用开水焯一下,至完全断生,捞出后用凉水浸凉,蘸酱食用,具有开胃健脾之功能,还可作为肉类配菜及水饺、包子制馅的配菜。
3 霞草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具有种子易收集、繁殖系数高、易得苗、便于选取优良种苗的优势,而分根繁殖则费时费力,不仅分割伤口大、易染菌,而且如果伤口处理不当或移栽后管理不当,极易造成缓苗慢或死亡,因此不提倡分根繁殖。
3.1 整地
霞草对土壤要求不高,只要不是低洼易涝的地块都可以种植,最好选择山区、丘陵区阳坡或半阳坡,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块,土壤pH值一般为6~7。选地后进行深翻,同时除去较大石块和草根等杂物,耙碎土块,视土壤的肥力情况,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作为基肥,一般每亩(约667 m2,下同)施入有机肥(腐熟粪肥、饼肥及堆沤土杂肥)2000 kg、尿素40 kg及磷钾肥50 kg,混匀,耙细、耙平土面,起垄或作畦,垄(畦)面宽50 cm、高20 cm。
3.2 播种
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秋播或春播,条播或穴播均可。播种时耙细、耙平畦面,一般在距畦边10 cm处顺畦开沟,沟深0.8~1.5 cm,双行,行间距保持25~30 cm,沟内施入少量复合肥,作为基肥的补充,利于幼苗生长。踩平底格,再将种子均匀撒入,播后覆土1 cm,稍镇压,每亩用种量约0.5 kg。秋播应在土壤解冻前完成,播后加覆盖物,翌年出苗前撤下覆盖物。由于各地区环境气候存在差异,土壤解冻的墒情不同,因地制宜适时进行春播即可。如辽宁省的辽西、辽南地区可在“清明”后进行播种,而辽北、辽东地区则在“谷雨”前后进行播种即可。春季播种前,先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 d,第2天换水1次,使其种皮软化,浸泡的过程中除去瘪粒和杂质,从而获得饱满种子。
4 田间管理
春季播种,10~20 d即可出苗。如遇干旱天气则需适当浇水,以保证正常的土壤湿度。出苗期间除正常铲除杂草外,还要进行松土2~3次,进行1~2次根部培土。间苗分为初次间苗、二次间苗和定苗3个次序,当苗高约5 cm时进行第1次间苗,主要间去过密苗,苗高约10 cm时进行第2次间苗,定苗一般在二次间苗后2~3周进行,单株距20 cm,双株距25 cm。生长期间应适当加强水肥管理,并定期在每年的初花期进行除花,以此来提高产量和品质,秋季植株枯萎后,将枯萎的茎枝割去,为保护植株越冬芽越冬,最好在苗床上稍覆盖一层腐殖质或防寒土。
5 病虫害防治
据对霞草生长多年观察,霞草基本没有危害性较强的病害发生。由于霞草的主要用途是食用或药用,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在天气炎热时会出现蚜虫、叶蝉等虫害,可用0.5%的辣椒液防治,喷洒时避开阴雨天和中午时分。对枯萎病、黄化病病株,可采取人工拔除、异地焚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