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5-09王小美张国祥
王小美,张国祥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消化科,上海 201601)
消化性溃疡泛指胃肠道黏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或胃蛋白酶自身消化而造成的溃疡,是全球性多发病,但其在不同国家、地区,其患病率差异较大。有研究表明,约10%的人一生中曾患过消化性溃疡,患病率为4.0%~17.2%[1]。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其中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好发于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伴有反酸、嗳气、腹胀不适等。消化性溃疡属于多病因所致异质性疾病群,简而言之,不同患者之间溃疡发生的病因、发病机制不尽相同。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2]。目前,消化性溃疡Hp阳性无论其溃疡是否在活动期均强烈推荐根除治疗。相关研究分析表明,在亚洲胃癌高发地区,执行Hp根除治疗方案可以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收益[3]。根据此研究背景,本研究主要探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溃疡Hp阳性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分析。目前治疗方案主要有三联疗法: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四联疗法:铋剂+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由于抗生素广泛使用,耐药问题成为影响治疗效果重要因素,而铋剂不存在耐药问题,且短期应用安全。鉴于此,本次研究收集10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收治的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6.7±12.3)岁;疾病种类: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溃疡36例,复合溃疡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5.9±12.7)岁;疾病种类: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溃疡33例,复合溃疡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4]中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并经胃镜检查确诊;②快速尿素酶检测结果Hp阳性。排除标准:①心功能、肾功能、肝功能不全者;②哺乳期、妊娠期者;③癌性溃疡者;④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者;⑤存在对本研究中治疗所用药物过敏者;⑥两周内曾应用过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类、非甾体类抗炎药、铋剂者。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予以标准四联疗法:阿莫西林胶囊(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381,规格:0.25 g/粒)1.0 g/次,2次/d,早晚餐前服用;甲硝唑片[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947,规格:0.2 g/片]0.4 g/次,2次/d,早晚餐后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20092,规格:20 mg/粒)20 mg/次,2次/d,早晚餐前服用;枸橼酸铋钾胶囊(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20098,规格:0.3 g/粒)0.6g/次,2次/d,早晚餐前服用,治疗14 d。对照组患者予以标准三联疗法:阿莫西林胶囊1.0 g/次,2次/d,早晚餐前服用;甲硝唑片0.4 g/次,2次/d,早晚餐后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次/d,早晚餐前服用,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判定标准[5],治愈:镜内镜检查,溃疡面全部愈合;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溃疡面积缩小≥50%;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溃疡面积缩小<50%;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②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停药28 d以上,复查Hp感染情况。③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以患者主诉腹痛症状、反酸症状缓解为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复查胃镜,比较内镜下溃疡愈合面积,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率比较[例(%)]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特点为慢性、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目前研究认为,Hp感染是其主要诱因[6]。研究显示,我国人群Hp感染率约为50%[7]。既往研究显示,80%以上的胃溃疡、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病因是Hp感染,根除Hp可以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其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8-9]。Hp感染导致消化性溃疡,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Hp感染定值,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导致局部胃黏膜的防御/修复功能受损;二是Hp感染可增加胃泌素的释放和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了侵袭因素。两方面因素协同作用,最终导致胃黏膜损伤、溃疡形成。目前共识认为,不论溃疡初次发作或是复发、溃疡活动还是愈合、有无溃疡并发症,Hp相关溃疡都应行Hp根除治疗[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含铋剂四联疗法对根除Hp效果明显优于三联疗法。其中抗生素主要包括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四环素。我国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1],但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耐药率仍较低,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可选择后面3种抗生素。就此而言,铋剂在Hp根除方案中占有优势,研究显示,铋剂不存在耐药问题,可以更好地提高Hp根治率[12]。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而胃癌被发现时多属于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差,生存时间短,预后差。并且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经济水平差异大,胃镜检查难以全面普及,但是无创检查筛查Hp,方便、易行,可以在社区及偏远山区开展,加强监测,提早干预,降低消化性溃疡发生率。根除Hp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生率。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公众认知,普及Hp感染公共知识,加强监测。但本研究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如样本量比较小,容易出现结果偏倚,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增加样本量;本次研究缺少对药物不良反应统计,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四联疗法治疗的胃镜下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临床症状缓解率等均明显优于三联疗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