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街
2022-05-09阿皮
阿皮
车星星是在刷朋友圈的时候刷到那条寻人视频的。这条不到两分钟的视频,传递了三个信息:一是昨天晚上水街酒井坊边上一个岸高水深人少的地方,发生了一起小孩落水事故;二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跳水救人后悄然离开;三是小孩的家人想通过网络找到勇救孩子的恩人。
车星星紧了紧身上的羽绒服,低下头,对眼睛微闭头枕在她腿上的马丁说,这么冷的天跳水救人,真了不起。马丁伸手拿过车星星的手机,看了遍视频说,人之初,性本善,善是融在人的血液里的,当善的本能被激发,人就会义无反顾冲上去。车星星“嘿”了一声,你水平挺高的。马丁一把搂住车星星的脖子,抬头亲了一下她的额头说,那当然,我是警察,这点水平当然有。车星星说,吹牛。说完,拿过一个靠枕,塞到马丁的头下,随后去厨房洗了盘车厘子出来。
马丁伸出手说,来几个。车星星扭了下身子说,不给。马丁又说了一句,给不给?车星星嘿嘿一笑说,就不给。马丁一侧身子说,那明天出差的任务我接下了。车星星一愣,又要去哪里?马丁说,不告诉你。说完,突然起身,抓了两个车厘子,往嘴里一塞。车星星把盘子往茶几上一放,伸手去抢马丁刚刚塞进嘴巴的车厘子。
看着车星星恼羞成怒的样子,马丁赶紧举手投降。车星星顺势把身子倚在马丁身上说,你刚才说要去出差,真的还是假的?马丁用手摩挲着车星星的长发说,下午领导找我谈了,让我去一趟云南。车星星说,你就和领导说,能不能让别人去。马丁说,提了也没用,谁让我是了无牵挂的单身汉。车星星哼了一声,你是单身汉?马丁赶紧亲了下车星星的脸颊说,我不是。说完,长叹一声,在领导眼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单身汉。车星星知道马丁说的是实话,在公安局,成家和不成家的警察都一样,特别是马丁被抽调到追逃专案组后,像今天这样能一整天腻歪在一起,已经是天上掉大馅饼了。
车星星站起身,转头看了眼窗外,突然惊叫一声。马丁一个激灵,说,怎么了?车星星嘿嘿一笑,太阳下山,肚子饿了。马丁再次倒在沙发上,吓我一大跳。车星星俯下身,盯着马丁说,你就不打算给我做饭?马丁亲了亲车星星说,我请你出去吃大餐。
出小区右转,走三百多米,再轉一个弯,就是文理学院的南门。南门的对面,是文理学院学生口中的“垃圾街”。垃圾街是一个戏称,其实就是两个小区之间的过道。这样的格局,在大学周边基本能看到。街上农贸市场、特色小吃、服装医药、五金家电、酒店旅馆齐全,适合学生消费。马丁和车星星认识在校园,相交在垃圾街。那天,马丁经办的一起伤人案件需要去文理学院司法鉴定所取一份鉴定材料。本来就是掐着时间去的,谁知一起交通事故,把路堵了一个多小时,等马丁赶到文理学院已过下班时间。马丁把车停好后,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往司法鉴定所赶。此刻,刚好车星星骑自行车去垃圾街和同学聚会,两人就在司法鉴定所门口撞上了。马丁连连收脚,车星星还是被撞了个车仰人翻。马丁连忙把车星星和自行车扶起说,同学,等我一下,我去一下司法鉴定所,等下陪你去医院。车星星撩起裙摆,看了看已经破皮的膝盖,说,算了,我自己会去的。马丁还想说什么,车星星说,你去忙吧,真的不用管我,也不用你赔。马丁千恩万谢目送车星星一瘸一拐离开。
好在司法鉴定所的郭主任还在办公室等他。拿到鉴定材料,天色已暗。想着回去食堂已经关门,马丁只能去对面垃圾街的“邂逅茶餐厅”找吃的。在垃圾街,马丁只去过邂逅茶餐厅。这家茶餐厅是自助式的,掏三十八块钱就能随便吃喝三小时。马丁在门口拿了盘子,装了西瓜、橙子、炒面、炒年糕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刚喝了两口水准备开吃,就听背后有人在说,前面坐下的就是撞我的那个人。马丁听着说话的声音有点耳熟,转身一看,身后的半圆形卡座上,坐着五六个女孩,其中一个果然是刚才被自己撞倒的女孩。
事后,车星星多次说马丁到茶餐厅并不是自己说的那样巧合,而是故意的,目的就为了接近和搭讪她。开始的时候,马丁还争辩两句。后来索性嘿嘿一笑,就算默认。当然,这都是两人秀恩爱打嘴仗的事。这次茶餐厅偶遇之后,还在读研究生的车星星成了马丁的女朋友。寒假的时候,马丁借送车星星回家的理由,去邻县见了车星星的爸妈。车星星爸妈对马丁很是满意。结果,本来要在家过寒假的车星星,居然在马丁回家的时候,跟着马丁回了家。这样一来,两人的关系算是确定下了。等寒假过去,马丁在文理学院附近租了房子,车星星也从学校宿舍里搬了出来,提前过起了两人世界的日子。“邂逅”茶餐厅,也成了两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冬天的傍晚冷得快。太阳刚下山,街面上的几处小水坑就开始结冰。车星星蹦跳着往冰面上踩,发出一阵阵清脆的碎裂声。跳了几下,车星星见马丁揣着手站边上,顺势脱下黑色羊皮手套递给马丁,然后闪到马丁背后,把手插进马丁多功能服的口袋。
邂逅茶餐厅门楣上两个写着“欢迎光临”的大红灯笼亮着,门紧闭着。车星星透过落地玻璃窗看餐厅,里面一片漆黑。车星星懊恼地拍拍手,马丁搂了搂车星星的肩膀说,走,去边上吃面。
茶餐厅过去十来米,是一家叫“千锤百炼”的打面店。打面的面条是把醒发后的面团,用手臂粗的竹棍捶打成百上千次,然后擀成比纸厚不了多少的面皮,再切成细丝。用这样的工艺做出来的面条,润滑、细腻、有弹性,更有嚼劲。不过,打面店不但面条好,放在面条上的浇头也很好。车星星和马丁刚开始恋爱时,曾去吃过几次。后来因为打面店客人太多,经常要等,两人就很少去了。
马丁掀开透明的塑料门帘,一股特有的面香在空调暖气的裹挟下,扑进两人怀里。马丁忍不住吸了吸鼻子。现在没顾客,让原本不大的餐厅,显得空旷。看到车星星和穿着多功能服的马丁进门,那个系蓝围裙、身材略显佝偻、五十多岁的老板娘愣了愣,过了好长时间才笑着迎上来。马丁说,一碗牛肉面,一碗咸菜肉丝面。老板娘答应一声,捧着刚收拾好的碗筷进了厨房。马丁在靠近空调的小方桌边坐下。车星星本来想坐马丁对面,但看了看空调,还是在马丁下手靠墙的地方坐下。
不一会儿,老板娘把筷子、勺子、纸巾放在马丁和车星星面前。车星星说了声谢谢。老板娘笑笑说,不客气。此刻,门帘又被人掀开,一个六十来岁穿草绿色旧军大衣的男子,跟着寒气一起进了门。车星星转头看了眼,是在垃圾街周边收废品的梁老头。看得出,梁老头是打面店的常客。他在马丁和车星星对面的桌子坐下后,老板娘没问他吃什么面,直接给他拿来了筷子汤勺和纸巾。
其实,谁都不知道梁老头到底姓不姓梁。只是他骑的三轮车前面挂着一块写着“梁老头”的三合板,大家就都叫他“梁老头”了。一到周日,他就会到学生宿舍收废品。有的学生懒得和梁老头讨价还价,就把饮料瓶、过期杂志、用不了的小家电、穿不了或者不想穿的鞋子衣服,往三轮车上一扔,让梁老头随便给钱。梁老头还是一五一十计算清爽才给钱,而给的钱往往超出学生的预想。不过,让梁老头出名的还是两年前的那个暑假前夕。当时一对小情侣刚分手,女孩发现自己怀孕了,慌乱的女孩找到前男友,同样慌乱的前男友立马找出一个理由,说既然两人已经分手,女孩的一切都和他无关,女孩找了前男友十来次都没结果,最后,绝望的女孩就站在男生宿舍对面实验楼四楼楼顶的天台边上,哭喊着要跳楼。接到报警的警察劝说了大半天,女孩死活不肯下来。这样僵持了两个多小时,刚好梁老头骑着三轮车过来了。他抬头看到女孩边哭边走,突然大喊一声,喂,站在楼顶的同学,帮我把边上的两个空可乐罐捡一下,省得我上来捡。女孩听梁老头这么一喊,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转头找空可乐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蓄势以待的警察一个飞身把女孩紧紧抱住。事后,学校领导带着鲜花和记者找到梁老头,感谢他出奇招救人。梁老头却连连摆手,我就想着楼顶上可能有喝过的空可乐罐。后来看有记者给他拍照,就一个劲地求记者千万别把照片发到网上或登在报纸上。
面条上来,马丁把牛肉面给车星星,咸菜面放到了自己面前。车星星挟了两三块牛肉放到马丁碗里,然后边吃边刷微信朋友圈。刷了一会儿,车星星看看手机,再抬头看看坐在对面拿着筷子等面条的梁老头,随后把手机递到马丁面前说,你看看,他和视频上在找的救人的人应该是同一个吧。马丁拿过手机,细细看了一遍视频,说,有点像。车星星说,那我去问问。马丁说,好。车星星就站起身走到梁老头边上说,叔,这视频上的人是你吗?梁老头一个激灵,像是被吓了一跳,还没看车星星手中的手机就说,不是我,不是我。车星星笑了,叔,你还没看就说不是你,是不是在骗我?梁老头把身子往边上一躲,摇摇手说,真的不是,已经有好多人问过我了。
车星星还想说些什么,马丁朝她摇摇手。车星星不解地回到座位上。马丁笑着对车星星说,不愿意说,就别为难人家。这时,手机里刚好进来一条短信。马丁看完信息,对车星星说,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车星星白了马丁一眼说,又玩这种小孩的游戏。马丁说,你就配合一下。车星星立马装出一脸期待的样子说,那你就都说吧。马丁嘿嘿一笑,不真诚,我就不说了。车星星伸出手,想掐马丁的胳膊。马丁闪身躲过说,公共场合,注意影响。说完,叹了口气说,还是告诉你吧,好消息是出差补贴到账了,坏消息是我明天就出发。车星星哼了一声,这两个都是坏消息。马丁说,我说有好消息肯定有。车星星说,你的意思是坏消息能变好消息的。马丁说,那必须的,不信,你闭上眼睛试试。车星星搛起一块牛肉说,不试。马丁说,试一下嘛。边说边伸出右手去蒙车星星的眼睛。车星星刚扭头躲开,放在桌上的手机“叮”响了一声。车星星拿起手机,微信显示,马丁给她转账两千元。车星星抬头看看马丁,夸张一笑,连声说,谢谢老板,谢谢老板。
正说着,只听“砰”的一声闷响,接着又是一声痛苦的“哎哟”。马丁本能转头,只见梁老頭右手捧着左手,左手在不停地流血。碎玻璃、啤酒泡沫满桌子都是。
啤酒瓶炸了。马丁急忙起身,顺手从桌子上拿起手套,往梁老头手上一按。按了一会儿,又觉得不妥,就抽了十来张餐巾纸,换下手套按住梁老头流血的左手。等血止住,马丁说,赶紧去医院。梁老头摇摇头说,不用,血止住了就好。马丁说,还是去医院吧,放心点。老板娘听马丁这么一说,从口袋里掏出两百块钱塞进梁老头的衣兜里,说赶紧去吧。梁老头点点头,想把钱还给老板娘,但被老板娘制止了。马丁让车星星去门口叫辆出租。等车星星把车叫好,马丁说,我陪你去。梁老头连声说,不用不用,我自己去。
把梁老头送上出租车,马丁也没有了吃面的兴致,拉着站在边上的车星星往回走。走出不远,老板娘在后面叫他们,原来马丁把手套忘在桌上了。
马丁是一个星期后才回来的。尽管每天都有联系,但车星星还是觉得日子漫长。开始的时候,车星星对马丁说追逃就像是旅游的话深信不疑。后来看多了警察追逃的新闻,只要马丁出差,车星星的心就吊在嗓子眼儿。
马丁是在晚上七点多到家的。刚进门,还系着蓝色碎花围裙的车星星就给他来了个大大的拥抱。车星星把马丁按坐在餐桌前,挟过一只鸡腿放到马丁面前的餐盘里问,人抓到了没?马丁说,没抓到。车星星笑着说,真没用。马丁拎起鸡腿,咬了一口,说,不是我没用,是敌人太狡猾。
马丁说的敌人,是二十五年前“1·22凶杀案”中的凶手。案子发生在离县城一百多公里的鸡山乡,死者是“月华服装店”的老板林月华。月华服装店开在鸡山乡金山村村口,平时林月华吃住都在店里。那天早上,林月华的妈妈来店里,发现门关着,叫了半天也没人回应,以为女儿不在店里,于是就回家了。到了中午,有人来店里取衣服,发现店门没开,就找到林月华的妈妈。林月华的妈妈拿着钥匙打开门,发现女儿躺着地上已经死了。林月华的被杀,在从没发生过凶杀案的鸡山乡轰动了很长时间。有大半年时间,街上的商店天还没黑,就打烊了。县公安局成立了“1·22”专案组,可始终没抓到凶手。这次马丁出差,就是因为刑侦大队在对“1·22凶手案”遗留物进行重新鉴定时获取了新的线索。只是没想到,一个星期奔波下来,依然毫无收获。
吃完晚饭,两人顾不得收拾餐桌,开始了小别重逢的温存。等到醒来,已经是日过半天。两天在床上腻歪了一会儿,车星星对马丁说,那天晚上跳水救人的就是梁老头。前两天,获救小孩和他爸妈拿着花篮、水果来谢他了,开始梁老头死不承认,后来孩子的爸爸从三轮车上找到那天晚上梁老头穿的橙色棉袄,梁老头这才默认。她边说边在手机上找抖音视频给马丁看。马丁心里一个激灵,世上居然真有愿意做无名英雄的人。不过,当听到车星星说公安局第二天找到梁老头,要给他申报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梁老头不再拒绝后,他的心才松了松。
年底了,公安局暂时不再安排追逃,马丁可以正常上下班了,车星星也完成了期末考试。这样的生活,是车星星渴望的,也是马丁期盼的。不过,好日子在第三天就被城区的两起持刀抢劫案打碎了。经过细密的侦查,公安局认为这两起案件应该是同一人所为。作案人熟悉城区环境,具有极强的反侦察意识。因为一时半会儿抓不住作案人,公安局只能从防范震慑上下功夫,组织警力上街巡逻。马丁负责清水街的巡逻。清水街南北走向,长三公里半,街道两边以住宅为主。按照方案,是一警三辅驾车巡逻。但马丁觉得徒步巡逻比驾车巡逻有用,于是让两个辅警分别守住清水街责任段的两头,自己带着一个辅警沿清水街从南往北徒步巡逻。来回走了两圈,马丁看看手机,下岗时间到了,就打电话让守在街口的两人一起到南边街口停车场旁边的夜宵店,准备吃了夜宵再回去。
到了夜宵店门口,马丁跺跺脚,把粘在鞋底的泥土磕掉,然后推开虚掩的玻璃门。夜宵店不大,很干净。一个三十来岁、模样精瘦、穿着红色工作服的男子,斜倚在收银台前。收银台后面是一个二十来岁戴眼镜的短发女孩。女孩见他们进门,程序式地喊了声“欢迎光临”。马丁朝她笑笑,看了眼墙上的菜单,对三个辅警说,吃什么自己点。辅警说,你吃什么我们吃什么。马丁说,那好,来四碗大排面。男子答应一声,从收银台边上挤进后面的厨房。
马丁在收银台付了钱,大家找了个桌子坐下。马丁问女孩,你们的面条是自己做的还是超市里买的?女孩说,超市里买的。马丁说,干吗不自己做?女孩说,不会做。马丁笑笑说,也对。说话间,面门而坐的辅警突然指着门外说,听,是不是出事了?马丁一听,果然隐隐传来几声尖利的“救命”。他赶紧起身,拉开门,喊了声,走,四个人就飞一样向呼叫救命的方向奔去。刚跑出不远,一个穿黄色羽绒服的女人跌跌撞撞地向他们跑来。马丁赶紧迎上去。女人看见马丁,就像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一下扑在马丁身上,哇哇大哭。马丁急忙问,怎么回事?女人结结巴巴地说,我的包被……被一个穿黑色衣服……戴口罩的男人抢了。马丁问,什么样的包?女人说,棕色的阿玛尼背包。马丁立马指挥辅警按照女人指的方向追去。女人在后面大声喊着,那人有刀。马丁追了十来分钟,没见到女人口中的穿黑衣服戴口罩的男人。问了分开追寻的辅警,他们也没看到。
抓不到现行,马丁只能把情况简单向指挥中心汇报后,带着女人回刑侦大队做笔录。一切完成,已是午夜。马丁决定送女人回家。
女人住在城西的花语花园。花语花园是一个高档小区,马丁把女人送到小区门口,女人下了车,向马丁道了声谢谢后,向小区的门岗走去。马丁看了看女人婀娜的背影,刚准备走,突然发现女人羽绒服的后摆上有块污渍,小孩手掌大小,有点像血迹。他赶紧叫住女人,问她,你这衣服穿几天了?女人奇怪地看着他说,什么意思?马丁脸一红,说,你衣服上的污渍是怎么回事?女人撩起衣摆看了看,说,这血迹肯定是坏人的。马丁说,为什么?女人说,那坏人拿着刀子,我怕他杀我,拼着命抢他的刀,肯定是在这个时候,他把自己的血沾染到我的衣服上了。马丁一阵兴奋,能确定?女人想了想说,应该是的,因为我和他抢刀的时候,他喊了声“哎呀”。马丁说,衣服借一下,我要去做个鉴定。女人说,好。说完,开始脱羽绒服。马丁连连说,不急,不急,你回去换个衣服再给我。女人说,不用。说完,把羽绒服往马丁手上一塞,转身往小区里跑。马丁连忙说,等做好鉴定,我打电话给你。
第二天早上,车星星被闹铃吵醒,准备起床给马丁做早餐。马丁按住她说,你繼续睡,我去食堂吃。等赶到单位,停好车,马丁刚好看到生化实验室的郑伟把车倒进车位,就站在车边等郑伟。郑伟下车见到马丁站在车边,就问,干吗站着?马丁把昨天晚上女人被抢,衣服上沾的可能是抢劫者血迹的事说了一遍。郑伟说,哦,把衣服给我。马丁打开后备厢,抱出羽绒服递给郑伟。
马丁在食堂吃了碗青菜面,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浏览了一遍县公安局网页上的新鲜信息后,打了个电话给城区派出所,问了下昨天晚上清水街的持刀抢劫案有没有进展。接电话的刑侦组长告诉马丁,他们已经拷贝了清水街和附近道路所有的监控视频,正在组织人员查线索。马丁说,辛苦了。刑侦组长笑着说,你昨天晚上动作快一点儿,我们就不用辛苦了。马丁知道刑侦组长是在开玩笑,但脸上还是热辣辣的。
好在现在的大数据很厉害,嫌疑对象很快就被锁定,果然是一个极具反侦察意识的惯犯。如果不是昨天晚上马丁他们及时追捕,他慌不择路地乱窜,就不会被那些监控视频拍下。人是抓住了,口供也有了,但相关证据还是不能缺少。比如马丁让郑伟鉴定的血迹就是其中之一。
化验结果是在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出来的。郑伟把马丁叫到实验室,把一张化验单递给马丁,嫌疑人的DNA和羽绒服上血迹的DNA完全一致。不过,郑伟停顿了一下说,手套上的血迹是怎么回事?马丁说,没事啊,昨天只有衣服没有手套。郑伟说,你没说清楚,害我浪费精力。边说边准备把正在比对的数据退出。谁知,他随意扫了电脑屏幕一眼,突然一阵狂喊,马丁,你手套上的血迹是哪里来的?马丁一脸茫然,我手套上有血迹?郑伟一把抓住马丁,你别告诉我这血是你自己的。马丁还没回答,郑伟又自言自语地说,不可能,不可能是你的,你年龄不符。
马丁被郑伟的话弄得一头雾水。郑伟指着电脑屏幕喊道,你自己看,上面的数据和追逃库中的这个数据完全一致。马丁俯下身,盯着电脑看了许久,果然,郑伟刚在比对的数据和“1·22凶杀案”中凶手的数据完全一致。马丁不由自主地高喊一声,老天,怎么会是这样。
马丁的手套上竟然沾有“1·22凶杀案”凶手的血,这事很快惊动了大队领导,他们让马丁仔细回忆这血是从哪里来的。马丁一阵迷糊后,突然想起了“打面”,想起了被啤酒瓶炸了手的梁老头。他把当天晚上发生的事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再结合车星星说的梁老头两次做好事不愿意公开的事,大家一致认为梁老头有重大嫌疑。
马丁和同事一路飞奔赶到垃圾街找梁老头,没找到。敲了下梁老头出租房的门,没人。问了下周围的人,他们都说今天没看到过梁老头。问梁老头的电话,梁老头竟从没用过手机。此刻马丁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梁老头出租房的门口坐等梁老头回来。其实梁老头就在屋里。马丁他们忙乱了一阵重新回到梁老头出租房门口不到两分钟,梁老头的房门开了。几个人一拥而上,把梁老头团团围住,吓得梁老头浑身发抖。把梁老头带到刑侦大队后,马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抽血送去检验。等到结果出来,马丁差点惊掉下巴,梁老头的DNA居然和“1·22凶杀案”嫌疑人的DNA不符。
这让马丁觉得事情太玄乎了。他的手套给梁老头按伤口染上血,这很正常。可手套上怎么还会有第二个人的血?再说,这个手套车星星也没用过几次,如果是车星星的血,也不符合常规啊。难道车星星能穿越到二十五年前杀人?马丁挖破脑袋想了许久,突然回忆起一个细节,他和车星星出门送梁老头上出租车的时候,把手套忘在了面店里,是老板娘把手套送出来的,接过手套后,他一直拿在手上,回到小区,顺手把手套丢在了后备厢。只要没有别的人碰过手套,那么,这手套上的血极有可能是打面店老板娘或老板的。想到这里,他赶紧把情况向大队长做了汇报。很快,打面店的老板和老板娘被带到了刑侦大队。
趁郑伟去检测老板和老板娘血样DNA的空闲,马丁跟着专案组的徐珂到了询问室。如果不是徐珂说,马丁根本就想不到那个六十多岁、低着头坐在椅子上的秃顶矮个男人,居然是打面店的老板。马丁去吃打面,都是老板娘出面招呼,老板仿佛是个隐身人,从没见过。在他的感觉中,老板应该不是这副猥琐相的。应该是什么模样,他又说不出。
马丁和徐珂在老板对面坐下。徐珂问了老板的姓名、出生年月、居住地后,突然问了一句,知道为什么把你叫来吗?老板低着头沉默了许久,突然来了一句,我杀了人。马丁一震,你杀了谁?老板说,一个做衣服的。马丁刚要继续问,询问室门开了,郑伟进来把手上的两张表格递给徐珂。徐珂看了看,又给了马丁。马丁接过一看,是DNA鉴定结果。他细细看了一遍,发觉老板的DNA和“1·22凶杀案”嫌疑人的DNA完全不符,而老板娘的DNA数据却和凶杀案嫌疑人的DNA数据完全符合。马丁一头雾水,问郑伟,血样有没有搞错?郑伟说,怎么会搞错。
因为有了DNA数据,马丁坚持把老板放下,先去审老板娘。马丁把老板娘带到了询问室。老板娘在询问室的椅子上坐下,看了眼坐在对面桌子后面询问她的马丁说,怎么把我带到这里了?马丁说,有点事想和你核实一下,希望你能实实在在地告诉我。老板娘笑笑,没说话。随后的时间里,无论马丁怎么问,她都一声不吭。直到马丁举着郑伟刚刚给他的老板娘的DNA和“1·22凶杀案”现场嫌疑人的DNA完全一致的化验单,说证据在这里,老板娘突然来了一句,人是我杀的。这斩钉截铁的话,和老板同样的口气。马丁看看徐珂,微微一笑,问道,你杀了谁?老板娘说,一个女裁缝。说完,又叹了口气说,那天我在清理桌子的时候,手指不小心被碎玻璃划了,血很自然地沾在手套上了。我知道你是警察,但我并不担心被你发现,因为血染在黑手套上,根本就看不出来。只是杀人这事,一直梗在心头,难受。说到这里,她长长地吐了口气,闷了二十多年,终于放下了。
老板娘向马丁要了杯水,喝了几口后说,她的真名叫石彩虹,是云南楚雄人,二十六年前,三十一岁的她认识了一个出手阔绰的老板,很快就成了老板的情人。一天,老板说带她出去玩,她就跟着老板汽车火车地坐到这里。结果,还没从旅途的劳累中恢复过来,老板就把她卖给了一个五十三岁的驼背男人。驼背男人老是变态地折磨她。不堪忍受的她逃了好几次,都被抓了回去。有一天,石彩虹终于顺利逃脱。当又冷又饿的石彩虹走到鸡山乡的月华服装店,林月华正在吃晚饭。看着衣衫不整满脸疲惫的石彩虹,林月华动了恻隐之心,就盛了碗米饭给她。面对热情的林月华,石彩虹把自己的经历老老实实地说了。
说实话,石彩虹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儿说,如果林月华不说驼背男人是她的远房亲戚,并且要叫人把我送回去,我肯定不会下狠心勒死她。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那时候我会杀了她,她应该是个好人,和我不认识,还给我饭吃。说到这里,她看看马丁,能不能再给我加点水?马丁给她倒了杯水。石彩虹说了声,谢谢。马丁说,你怎么想到停在这里不走的?石彩虹笑了笑,说,书上不是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刚好我碰到了张海,他是本地人,很早死了爹娘,娶不起老婆,我一个外地女人跟了他,没有人认为不正常。张海对我很好,很宠我,要不是我提出来开个小面馆存点钱养老,他肯定不会让我出来做事。外面买来的面成本高,我就想着自己做。开始的时候用竹棒打面团,用刀切面皮,就为了一个噱头,谁知,这样烧出来的面条大家特别喜欢,我就想了个“千锤百炼”的名字做招牌。说到这里,石彩虹努力挺了挺略显佝偻的身子,长叹一声,时间就像是打面的竹棒,我就是那块面团,无论竹棒怎么捶打,我还是我,想忘记,可是什么都忘不了,这是命啊。
马丁说,你杀人的事张海知道吗?石彩虹说,知道,有段时间我天天做噩梦,他说我有事瞒着他,我想了几天,就把杀人的事跟他说了。他说我骗他,我说是真的,他说不可能,看我經常想着帮人,就不会做坏事,更不会杀人。其实我知道,他骨子里不愿意相信我是个杀人犯。
“1·22凶杀案”的真凶落网了,石彩虹的坦白交代,张海的主动揽罪,让马丁对两次不愿意承认自己救人的梁老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找梁老头好好聊聊。当他拉着车星星以散步的方式去垃圾街,梁老头却像当初来的时候一样,无声无息,没了踪影。梁老头的消失,让马丁时常冒出一个念头,梁老头会不会也和石彩虹一样,在垃圾街讨生活,只是因为学生单纯,不会威胁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