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的建构

2022-05-09张敏马远军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张敏 马远军

摘      要 近年来,研学旅行发展火热,但作为重中之重的研学旅行课程却面临很多问题,其中,区域性课程缺失,课程同质化现象严重。基于此,尝试结合旅游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提出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和原则,明晰了区域研学旅行发展中三大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区域总体系、学校体系、基地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路径,重点阐述了结合研学旅行目标建构的七大类研学旅行课程体系(自然教育与生存挑战、农业认知与劳动实践、生活探索与职业体验、文化考察与社会参与、名人故里与情系先烈、科技探秘与创新感知、国际理解与文化交流)。以期通过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推广,进一步理清研学旅行系统中各主体的发展目标,助力研学旅行的良性发展。

关 键 词 研学旅行  课程体系  区域特色

引用格式 张敏,马远军.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22(12):67-70.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这标志着我国研学旅行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但研学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直接面向学生的研学旅行课程同质化、无序化、不规范化现象严重,当前的研学课程多集中于以研学资源为核心的具体课程开发,不论是空间层面上以乡、县、市为整体的区域性课程体系,还是组合层面上研学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对接,都缺少系统性的整合划分。本研究旨在结合研学旅行的相关规范提出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和初步框架,促进研学旅行课程的系统化、规范化,提高研学旅行中区域特色课程的比重,增强研学旅行课程的教育性、系统性,促进区域研学旅行良性长效发展。

一、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的建构目标

区域性研学旅行是指以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研学资源为依托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本研究主要以县、市领域的研学旅行活动为研究对象。当前,研学旅行课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多而散,缺乏统一的整合与梳理,课程内容上同质化现象严重,课程开发思路局限[1]。本研究认为,区域性研学旅行发展可解读为研学旅行的发展与区域特色的结合,因此,区域性研学旅行课程的发展目标应为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区域性发展目标的结合。

具体目标为:①研学旅行课程的基本目标:通过亲近和探究自然,接触和融入社会,关注和反省自我,体验和感受集体生活,使中小学生养成价值认同、实践内化、身心健康、责任担当等意识和能力。②研学课程的区域性目标:区域性目标包括对内对外两大方面,对内来说,以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加强乡土乡情教育,增强学生的地方认同感为主,对外来说,要提高区域特色类研学课程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形成区域独有的研学品牌,进一步打开外部研学市场。

二、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的建构

1.建构原则

(1)教育性

从研学政策和研学市场的转变中,不难看出各研学主体越来越重视研学旅行的教育性特征,教育与旅游的综合性在当前反应的是一种弱教育视角下的不均衡性[2]。因此,教育视角、教育元素、教育学的相关理论要充分融合到区域研学旅行规划中,教育视角成为区域研学旅行课程规划的首要原则。该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区域研学课程类型应全面覆盖学生的各类教育目标,确保课程的多样性和全面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②根据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国家已颁布的研学规范,总结归纳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研学需求,作为各阶段研学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研学需求特征

(2)特色性

根据区域研学旅行课程的发展目标,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与其他体系最不同的一点为地方特色性,具体表现为针对辖区内特色的研学旅行资源设计开发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其次在建构几大研学体系的类型体系与结构体系时注重与本区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协调,比如是否设置国际化课程,自然类特色课程和人文类特色课程所占比重大小问题,这些细节性的处理正是规划地方视角的重要体现。此外,在研学旅行课程规划中也应融入地方性的元素,例如研学课程课程都可以结合所学主题对应本区域的一个知识科普和区域比较,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3]。

(3)主体性

研学旅行自身教育与旅游融合的特点奠定了这个系统主体的复杂性,目前市场上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主体,小到新建立的研学组织,大到整个区域的研学旅行研究院,涉及主体众多,课程标准和分类也参差不齐。在实际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研学旅行课程的不同作用,在鼓励创新的基础上也应明确核心主体的作用,因此在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中根据主体可以建构不同的适应性体系。如政府主体需建立统筹全局发展的研学规划,设立最基本的研学课程纲要,学校主体应与本校的教学实际和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构建适应自身发展的课程体系。

2.體系结构

根据上述主体性的原则,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可以根据课程整合主体的不同分为三个小体系: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包括区域课程体系、学校研学课程体系、基地课程体系。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是研学旅行总规中的内容,以教育性和地方性为原则,依托本地资源和教育发展目标设立本区域的主要课程类型。每一类下面又包含基础性课程和特色性课程两部分,特色性课程中的核心精品课程作为开拓区域外部研学旅行市场的主要吸引物。学校的研学课程体系是学校根据区域课程体系的分类标准,重点根据教育性原则,选择区域课程库中的已有课程,结合学生的发展特色和各科目标,制定适宜学校自身的研学计划。基地研学课程体系则是要各等级的基地根据自己的基地资源和服务对象,对标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开发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多元课程,一方面争取自身开发的课程能被选入区域研学旅行课程总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深度开发吸引更多的合作学校。三类体系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如图1。

图1   不同主体区分下的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图

在上述三个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区域研学旅行课程总体系,也是学校和基地建构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由于学校和基地数量庞大,构建课程体系的自主性较强,所以本文主要的探讨对象为区域研学旅行课程总体系,该课程体系是学校研学课程体系和基地课程课程体系建构的主要依据,也是本文阐述的核心。

以研学旅行基地为依托而开展的研学旅行课程与学生在学校上课的课程不同点在于体现研学的本质——在教育体验互动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不断将知识巩固、运用、提取、学习。结合前文提到的教育性、特色性原则,立足于儿童视角,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本文提出了七大类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每类课程体系下又包含基础性课程和区域特色性课程,基础性课程以增强学生对该主题的常识性理解为主要目标,区域类课程则是突出该区域在各类主题下的特色表现。

(1)自然教育与生存挑战

自然教育是当前研学课程较薄弱的环节,同时也是国内近年流行的素质教育新形式。当今少年儿童容易沉溺于手机、电脑游戏等虚拟世界,自然生态几乎处于空白。本课程体系有利于让儿童亲近自然,既满足了自然教育的需要,又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4]。该课程体系可与学校课程中的科学、地理、生物、美术、体育等学科充分结合,也是以自然风光为核心资源的研学基地着重开发的课程内容。基础性课程既包括对岩石、山脉、河流、植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的科学知识普及,也包括野外定向、野外取水、山地探險等基本生存技能的学习;区域性课程则是对区域内典型的地质地貌的成因及特点展开对比性学习,如张掖丹霞、温州雁荡山等。

(2)农业认知与劳动实践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受限于课堂教育、城乡差异和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同学们对农村与农业知之甚少。本课程的设立旨在希望同学们能在认知农业过程中更好的亲近生活、对于在区域范围内落实中小学生乡村地理教育,践行“田野思政”理念具有积极意义[5]。该课程体系可与学校课程中的地理、生物、社会、语文、劳动等学科结合,也是现代农业园、田园茶园等农业类研学基地需重点挖掘的课程。基础性课程包括单一性农业产品认知和综合性农业产品认知以及与农业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劳动活动;区域性课程则是对区域内典型的花卉苗木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体验式学习,如洛阳牡丹、杭州茶园等。

(3)生活探索与职业体验

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自然发生地。本课程体系是以生活中的人和物为切入点,通过不同的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提前对社会角色有所认知,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和探索,养成多思考、勤动脑的习惯。主要包括生活探索、职业体验、DIY制作三大部分。该课程体系可与学校课程中的化学、物理、社会、劳动、法治等学科结合,可落实的基地为科技馆、职业体验馆、综合实践基地等场所。基础性课程包括以课本实验为原型的生活小实验或手工DIY,也有不同职业的体验类课程;区域特色课程则可对区域内的特殊职业或知名度较高的职业进行针对性开发,如义乌小商品商人、潍坊风筝师傅等。

(4)文化考察与社会参与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与标志。目前学生对于地方文化的认知与体验不足,缺少对地方文化的整体认知实践探索。文化资源可以分为艺术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考察是对当地的三类文化进行体验学习,文化背后的深刻内涵;社会参与则是通过社会走访、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该课程体系主要可与学校课程中的语文、历史、政治、音乐、社会、地理等学科充分结合,可落实的基地为古村古镇、博物馆、非遗古建等场所。基础性课程可以为国学基础课程,特色类课程是该课程体系的重点,主要围绕历史遗迹、非遗文化、历史事件等展开,如徽派建筑、晋商博物馆等。

(5)名人故里与情系先烈

红色革命教育历来是教育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不断升温,红色研学旅行也成为了学生的参与热点。本课程体系既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创造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的课程内容,也包括新时期乡村振兴、产业复兴等。通过学习红色研学资源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更好地继承革命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该课程体系可与学校课程中的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充分结合,基地为名人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该体系中基础类课程和特色性课程往往互相融合,以当地的历史名人、红色景区为依托,在了解当地红色文化的同时逐渐深化民族认同。红色文化基地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旧址等。

(6)科技探秘与创新感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尤其在今天瞬息万变的大数据时代,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创新精神更为重要。本课程体系主要探究学习一些科技性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或实验,或通过科学实验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创新感知,或参观科技场所、场馆,体会国家科技的先进发展,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与探究热情,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与爱国之情。该课程体系可与学校课程中的化学、物理、科学、数学、生物等学科充分结合,可落实的基地主要为科技馆、科研院所、科技工厂等。基础性课程可以为科学知识探秘,特色类课程可依托当地的工厂或知名企业展开,如杭州阿里巴巴园区、北京中关村。

(7)国际理解与文化交流

国际理解是指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国际理解教育强调的是国际视野,但其前提却是民族情怀。只有尊重和认同本民族文化,才能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地域、国家的文化。该课程体系可与学校课程中的英语、语文、社会、地理等学科充分结合。基础性课程围绕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国家最新时政热点展开,区域特色课程可与当地的一些国际会议和对外交通中的重要节点、以及科研院校的国外研究相结合,如海南省的博鳌论坛、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

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充分遵循教育性、特色性、主体性的建构原则,以区域研学旅行课程总体系为总纲领,以总体系中的七大类课程为区域课程库的分类标准,以基础性课程和特色性课程为具体落实路径,完善了区域研学旅行的发展框架,提高了整个研学旅行系统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具体表现为七大类研学课程,一方面基本涵盖了学校学习的各类学科和现有基地的各种类型,可与学校课程和基地课程做一个充分的对接与融合;另一方面将目前学生缺乏的自然教育和农业认知作为专项重要课程类别,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认知和喜爱,使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真正达到寓教于游、寓教于学的研学目标。

随着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可进一步以课程为纽带规划区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区域研学旅行基地体系,逐步解决区域研学旅行发展中的层级矛盾、游学分离矛盾、主体功能矛盾等问题,使政府、研学基地、学校、学生、家长能够明确自身在研学旅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好的发挥其效能,提升整个区域的研学旅行质量,建设高水平研学旅行发展示范地。

参考文献

[1] 彭俊芳.国家标准修订与研学旅行发展[J].地理教学,2019(09):4-7.

[2] 尹厚霖.《研学旅行课程标准》研读与思考[J].地理教学,2020(05):61-63.

[3] 刘刚,杨丁.基于研学旅行建构第二课程体系[J].教学与管理,2018(34):74-77.

[4] 袁书琪,李文,陈俊英,等.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三)——课程建设[J].地理教学,2019(07):4-6.

[5] 周小燕.南京地理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作者:张敏(1995-),女,山西晋城人,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生;马远军(1974-),男,浙江丽水人,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李  锐】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小黑的旅行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夏日旅行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