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为导向的中药饮片等级考试模式研究
2022-05-08肖瑶白贞芳姜丹刘春生
肖瑶,白贞芳,姜丹,刘春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 10248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自2015年起逐步推行中药饮片等级考试[1],在不断探索、完善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2018年成立等级考试实训中心,重新修订等级考试大纲及指南,采用通关考核的新模式,将饮片辨识的学习贯穿大学始终,同时将等级证书与奖学金、毕业证挂钩,令学生切身体会饮片辨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考取证书的积极主动性。学生通过考试获得证书,有效证明其掌握饮片鉴别的能力,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知药名、不识药”的状况。笔者分析了2018—2019年中药学院通关考核模式下所有参加中药饮片等级考试学生的考核情况,以期为优化饮片等级考试模式和培养高素质中药学人才提供参考,也为中药饮片等级考试模式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
1 中药饮片等级考试方案
1.1 考试对象
等级考试开考至今,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每天来实训中心认药、辨药的学生涵盖各学院、各专业和各年级。新修订的考试大纲规定,本院学生除药学、中药制药和生物制药专业考试起点为二级外,其他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考试起点均为四级(其他学院学生除外),此举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同时提升学生对实践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
1.2 考试内容
中药饮片等级考试大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收载品种为基础,囊括市场上、药房中常见饮片及其炮制品,总计550种。按难、易程度分为二级、四级和六级三个级别,其中二级包括130种药材,四级包括275种药材,六级包括145种药材[4]。名录级别的制定者均为有中药学专业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院校教师及具有丰富采购经验的一线工作者,以保证考查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1.3 考核方式
等级考试每周举行一次,采用通关模式累计通过次数,形式为随机抽取考试饮片,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药名或炮制品名称,全部正确即为通过,记1学分,以学生在校期间累计学分取得证书,二级证书累计3学分,四级证书累计6学分,六级证书累计10学分。参加六级考试的学生首先要拿到二级和四级证书;参加四级考试学生必须先拿到二级证书。这种考试形式评分标准科学合理,它促使学生将饮片辨识的学习过程融入日常,辨认饮片的数量积少成多、日积月累,最后达到质的飞跃。
2 中药饮片等级考试实施结果分析
2.1 成绩分布情况
中药学院2018—2019年参加等级考试的学生包括五个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生成绩总体较为理想。将成绩划分为四个等级,100分为通过,80~99 分以上为良好,60~79分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见表1)。按此方法计算,三次考试本科生通过人次总计分别为203、241、284;良好人次总计分别为114、306、318,都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绝大多数本科学生通过日常自主认药效果明显。不及格人次三次总计487,大多分布在2015和2016级,说明学生临近毕业,还是希望取得证书,多数人积极参加考试,但也有部分学生因毕业要完成毕业论文、找工作等种种原因,无法在等级考试中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等级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取得等级证书。研究生三次考试通过人次总计208,不及格人次总计62,整体占比反映研究生不打没把握之仗,具备实力才来考试,明显比本科生效率更高。
表1 2018—2019年考试成绩情况
2.2 参考人次统计
从2018—2019年等级考试参考人次看,2015级本科生参考人次由277减少至6,这可能与毕业将近学生忙于实习、找工作、写论文及考研有关;2016级本科生参考人次由304增长至592,成为参考人次最多的年级,这也许与他们迫切希望毕业前取得证书有关;2017级本科生参考人次由27增长至585,充分表明这个阶段的学生参考意愿强,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认药学习;2018级本科生通过学习参考人次由7增加至92;2019级本科生刚刚入学,在完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依然有2人参加考试,这些数据均表明考取证书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参考人次最多出现在当时的大三上、下两个学期,证明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精力最为旺盛,是参加考试的最佳时机。研究生参考人次逐年下降,可能由于他们更专注于实验和写论文,对参加专业技能的训练积极性不高(见表2)。
表2 2018—2019年参加考试人次
2.3 不同专业通过情况分析
从等级考试通过的本科学生所学专业情况看,中药学、卓越中药师、中药分析、时珍国药和资源鉴定5个方向的学生,等级考试起点为四级,这是因为他们系统学习过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商品学等课程,专业知识牢固,实践技能扎实。生物制药、中药制药、药学专业学生没有学过中药鉴定学,尤其是生物制药专业连相关课程也没学过,专业基础较薄弱,等级考试起点为二级。让组织者感到惊喜的是中药制药专业有158人次通过考试,说明饮片辨识过程就是对饮片熟悉的过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见表3)。
表3 2018—2019年通过学生专业情况比较
2.4 二级、四级和六级通过率分析
通过率是学生成绩的集中体现。2019年9—12月10场等级考试结果显示(见表4),四级平均通过率27.8%,明显低于二级平均通过率50.3%,这种现象表明四级考试难度较大,没有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短时间内掌握405种饮片不容易。六级难度最大,并未做硬性规定,一般是中药相关专业研究生或对饮片鉴定特别感兴趣,自身有基础且有信心的学生参加,因此34.0%的平均通过率属于正常。从统计数据来看,无论二级、四级还是六级通过率都呈上涨趋势,表明饮片辨识需要下功夫反复练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认药时间越长通过率越高。
表4 2019年9—12月通过率比较
2.5 证书分布情况统计
2018—2019年学院共有98人获得等级证书,其中二级证书29人,四级证书55人,六级证书14人(见表5)。等级证书累计学分计算,有的学生一学期就累计达到规定学分,体现了超强的认药能力。四级证书水平较二级更具有说服力,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性,因此获得人数最多。获得六级证书人数急剧减少,可能与新修订大纲中并未对六级考试做强制要求,有关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参考人数本身就少于其他级别,冷僻药材多,累计学分多,也影响了学生考六级的积极性。
表5 二级、四级和六级证书分布情况统计
3 改进与思考
3.1 影响等级考试通过率的因素
3.1.1 学生对考试不够重视
众所周知,决定学生成绩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知识水平的差异,更主要的是自身重视程度,有部分学生认为等级考试可有可无,不理解实践能力对自己将来就业的重要性。他们抱怨学校的各种活动占用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甚至有些学生临近毕业才来参加考试,积极性不高。今后学校应加强考试组织动员工作,扩大等级考试影响力,使学生一入学就有明确的目标。2019年全国中药专业知识技能大赛中[5],本院学生在饮片辨识比赛中取得90分,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值66分,这就是大力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举措的明证。
3.1.2 考试分析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由于参加考试学生多,随机考试操作繁琐,监考人员和考试时间有限,学生提交答案后,教师无法立即判卷,考试结束后学生不知道错在哪里,因此错失了最佳查缺补漏的时机。教师也需要了解学生失分情况,分析不及格的原因,掌握学生遇到的困难和不足,提供反馈信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3 考试次数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等级考试每周固定时间举行,往往中午时间段考生最多,但考试次数仍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他们因为上课、活动、实习等种种原因错过时间,考试机会却越来越少,通关考核模式下每次机会都尤为重要,为解决考试次数与成绩之间的矛盾,学院研发了中药饮片智能化考试系统,可预约人数和考试日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配时间,避免了监考教师和学生的等待。今后学院可适当地增加考试场次,给学生更多的考试机会。
3.2 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等级考试药材数量多,易混淆品种辨别难度大,学生需要反复巩固才能加深记忆,这是一个漫长的自主学习过程。调查发现,获得等级证书的学生,大多数还会参加技能大赛、饮片辨识比赛等活动,说明他们平时就有超强的自觉性和学习意识。自主学习大多发生在课后,在没有教师监管的情况下,学生要实现自觉学习确实很困难,各种事情都容易导致其分心,这就意味着那些意识懒散、自控能力差的学生需要调整,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组织者一直需要思考的问题[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氛围会带动学生学习情绪,激发学习动力,因此实训中心作为第二课堂[7],可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经验交流的平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药材标本,还可以通过显微鉴定设备、VR虚拟仿真系统[8]、APP认药软件等辅助工具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认药方法。基础薄弱的学生可参考等级考试配套辅导书,书中对历年考试中的鉴别难点有通俗易懂的批注,有助于提升等级考试通过率。当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时,学习就不再枯燥。
3.3 创新考试形式
长久以来饮片辨识的考试大多是“看药材写药名”,学生对这种方式感到既熟悉又枯燥,等级考试批改工作量大难免发生判错的风险,考试中还需要经常更换药材以免泄露考题。中药饮片智能化考试系统的启用就能解决这些弊端,它将真实中药饮片与PAD答题相结合,模拟药房抓药的模式在线考试。通过随机生成指定数量的中药名称,再对真实的饮片通过望、闻、触、尝等方法鉴别,答案通过扫描饮片盒上的二维码提交,然后立即给出成绩,将考试过程变得简便而透明。这种较为新颖的考试形式是教学创新改革的一种尝试,使整个等级考试过程更专业、公正和高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考试兴趣。系统中包含的考生信息和以往考试积分等情况,形成了完善的评价体系[9],使等级考试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能力。
3.4 等级证书对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
中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让学生在校期间练就扎实的认药本领,在步入社会前就打下良好的基础。中药饮片等级考试历经四年的积累和发展,期间经历了两次大的方案调整,目前整个考试流程已经逐步规范化,考试大纲和等级分类也更符合市场的现状,随着它知名度的提升,等级证书也得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的认可。中医药院校毕业的学生,专业对口的工作很多都离不开中药,任何用人单位,都希望员工到岗后很快具备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拥有更多专业技能。因此未来打算从事中药鉴定相关工作的学生,都应积极考取证书,成为理论知识深厚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10],等级考试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学生要深刻思考其中的利弊,做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这样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才能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