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工艺要点探究

2022-05-07宋永刚甘肃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7期
关键词:裙房主楼后浇带

宋永刚 甘肃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目前,建筑物逐渐由低层变为高层,出现许多高层建筑,一些高层建筑甚至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而且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建筑物的高度和美观等各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安全性仍然是重中之重。在建筑施工中,引用后浇带技术可以有效保证建筑物的性能,解决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造成的钢筋混凝土发生收缩膨胀,产生有害裂隙影响建筑物性能的问题。后浇带的工作原理是减少工程相邻部位间的应力影响,让各部分共同承担温度应力,避免造成某部分承压过大而产生裂缝,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降低隐患的发生概率。

1 后浇带施工的作用及优点

1.1 解决温度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方法

高层建筑施工一般需要很长时间,经常横跨4 个季度。随着季节更替,施工地的环境温度会发生变化。由于热胀冷缩,夏天温度过高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发生膨胀,冬天温度太低时钢筋混凝土又会发生收缩。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致使混凝土结构内部生成裂缝,从而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坍塌。

因此,在施工时要预先留出一定的空间,以防因混凝土伸缩产生裂缝,这一预留的空间就是后浇带。后浇带的设计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裂缝问题,当建筑物整体浇筑完成后,混凝土伸缩也基本稳定,再对后浇带进行浇筑,可以有效改善因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而影响建筑物安全的问题。

1.2 解决裙房结构基础中存在的裂缝问题办法

在如今的建筑体系中,高层建筑一般由主楼以及裙房构成。施工时,一般都是对主楼及裙房的基础进行整体浇筑,基础是建筑物稳定的根基,但是由于主楼和裙房质量上差距比较大,承受的重力也存在差距。因此,在重力的影响下,主楼和裙房地基的沉降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主楼及裙房的基础整体浇筑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主楼的基础会出现较大的沉降,而裙房的基础沉降则比较小,混凝土在拉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裂缝。

然而,使用后浇带技术可以改善这一现象,浇筑时先对主楼进行混凝土浇筑,接着对裙房进行浇筑,在主楼和裙房的沉降基本完成后,进行后浇带浇筑,从而避免混凝土内受拉力影响产生缝隙。原理和解决温度产生的裂缝一样,后浇带最后灌注,可以有效规避施工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后浇带施工前,要先对基础的沉降进行预算,并对结构强度和所受应力进行验算,以保证后浇带施工的可靠性。

2 后浇带施工工艺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 准备工作

在建筑施工中,进行后浇带浇筑前应当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根据建筑自身特性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如膨胀剂,用以改善建筑材料的性质,做好混凝土的配比工作,同时需要使用适量的水进行混凝土的处理。另外,由于后浇带与建筑主体浇筑时间不同,为了避免结合部位漏水,应准备止水用品。

2.2 钢筋钢板网安装工作

后浇带内进行钢筋及钢筋网安装时,需要先对其进行测量,保证钢筋及钢筋网的尺寸与楼板厚度一致,可以满足施工工程的设计需求。另外,做好质量检测和把控,确保楼层的标高与设计数据相吻合,严格把控楼板内预埋件的施工质量,其布置、大小和距离应保持一致,以方便加强筋的通过。在安装钢筋钢板网时,应当注意梁上梁下,搭接的过程中为保证其稳固性,可以添加辅助材料,保证施工质量。在梁穿插固定好以后进行浇筑,既可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固性,又不会破坏其结构。

2.3 设置后浇带

为了保证后浇带的合理应用,在设计前要和各部门做好对接,对要用到的参数进行精准的确定。合理确定后浇带的应用时间,一般是在主体浇筑完成后开始,另外对环境、浇筑温度湿度等问题都要进行考虑。在主楼和裙楼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建筑分别选择最合适的支模施工,以便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实际设置后浇带时要充分考虑各个细节因素,如后浇带的长度、后浇带在建筑施工时的实际施工情况等,并且要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建筑结构等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种类的后浇带。后浇带有3 种基本类型,主要针对温度差、沉降差形成的裂缝而设计。施工前要根据预期目的来选择,以达到最好的施工效果。

2.4 施工缝的处理

后浇带一般从粱、板分跨部、纵横墙相交的部位或门洞口的连粱处通过,板、墙的钢筋搭接长度为45 D,梁的主筋可以不断开,使其保持一定的联系。后浇带与建筑主体间存在施工缝,需要对施工缝进行处理,以消除其对建筑后浇带质量的影响。施工缝的处理有不同的方法和要求。就梁头部位的施工缝而言,施工操作人员在处理施工缝时,只有保证建筑物梁头处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才可以达到伸缩缝的最佳处理效果。而处理浇灌处的施工缝时,首先需要使用相关的仪器或者专业的设备对施工缝进行凿毛处理,再将缝内的杂质清理干净,保证施工缝内部的清洁度及湿润度。对施工缝进行浇筑时,可以使用振捣设备进行振捣处理并抹平,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2.5 后浇带浇筑的温度与时间

后浇带的浇筑是在主体完工后才进行,为了使前后浇筑的部分完美结合,对温度和时间都有相应的要求。温度一般控制在10 ℃,这个温度最合适,不会因热胀冷缩对设计精度产生太大影响。时间上,如果是夏季则可以选择在早上或傍晚进行浇筑,如果是冬季则可以选择在中午进行浇筑。

2.6 后浇带的保护

在后浇带底板的两侧增设砖墙,其作用是挡水。为进一步提高防水能力,可以在砖墙上涂上防水砂浆。但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的砖墙要高于底板的高度,以防止出现积水现象。两侧集水井要及时清空,防止对后浇带造成腐蚀。在施工完成后,还要进行表面清理,确保上面无杂物,并在四周加以防护,可在表面设置盖板,还要湿润养护一段时间。

3 后浇带施工工艺要点

3.1 抗放兼备、以放为主原则

后浇带设置需要遵循的首要设计原则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由于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现象,设置后浇带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掉,如温度应力。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其存在就是给建筑设置预留量,主要任务是放力而不是承压,等建筑整体基本定型后再通过膨胀的混凝土填缝来抗衡残余应力[1]。

3.2 按照图纸合理留设

在工程项目施工时,设计时会预先考虑到建筑物沉降问题,因此施工顺序以及后浇带的设置原则都会考虑到。在实际施工时需按照设计要求的顺序施工,不能随意调换施工顺序,因为这其中涉及大量设计参数的计算改变,所以要求施工时按设计要求顺序施工,后浇带的参数也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设计[2]。

3.3 合理设置后浇带宽度和间距

目前,大部分建筑物都是矩形的,为了保证建筑物整体的一致性,需要合理设置后浇带的宽度和间距。关于整体性的要求为楼层高度在23 层以下时,建筑物的楼板和基础内部存在受力钢筋,不能使其切割或者断裂,这一要求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跨度较大的后浇带时,可以将受力钢筋断开,然后在后浇带的浇筑工序中将断开的钢筋焊接在一起,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建筑物两端结构受力过大,导致发生整体下垂或者弯曲的现象[3]。这种情况下,设置的后浇带宽度一般要小于8 m,而后浇带间距设置时可以参照设计施工图纸,再结合实际工况进行综合考虑。

后浇带的设置距离应考虑在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来获得。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如果混凝土置于室内和土中,则为30 m;若在露天环境中,则为20 m。一般来说,后浇带间距在40 m 以内、楼房间距大于40 m 时都要设置后浇带,因为间距大于40 m 时混凝土一次浇筑容易产生裂缝,但是如果使用高质量的不膨胀混凝土则可以考虑不设置。

3.4 合理选择后浇带断面形式

后浇带施工时,根据实际建筑物的整体情况,通常会进行断面形式的分析,以明确后浇带技术中施工缝的类型。在施工设计时,应保持后浇带断面与混凝土断面的一致性,最大程度上避免建筑物因应力集中而导致建筑物结构变形,同时能改善后浇带产生的直缝问题[4]。

在后浇带浇筑时,主楼的沉降一般比裙房要大,且沉降完成时间晚,需要等到建筑物主体沉降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后浇带施工缝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平直缝、阶梯缝、V 形缝以及企口缝等,在当前施工建筑中,最常见的是平直缝。施工缝的选择需结合实际施工工况,一般较多参照建筑工程板厚度和墙体厚度,具体参数要求如表1 所示。

表1 施工缝参数要求

3.5 合理浇筑混凝土

在后浇带浇筑前,首先要预设模板。施工时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预设,选择规格一致的钢丝网模板,将钢丝网模板均匀地统一设置好,以确保模板的强度合适,稳定性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需求。其次,在对后浇带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当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浇筑。水平的后浇带浇筑时需将钢丝网模板侧面压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垂直后浇带浇筑还需要进行振捣工作。再次,要控制钢丝网模板和机械之间保持合适的空间,避免混凝土流失。最后,应当注意不可在浇筑过程中遗留直槎,注意控制缝隙大小,防止缝隙影响建筑物结构强度。

3.6 合理布置位置和选材

后浇带的位置选择一般会考虑设置在产生不良影响最小的部位,即在结构中受力最小的部位。例如,在剪力墙建筑中设置后浇带,不可以选择剪力墙的中部位置,这是因为中部位置是受力的主要部位,而是会在梁板上选择受力较小的位置来设置后浇带,避免选择剪力过大的位置。一般在梁板的1/3 处,这个部位受力相对较小。

另外,浇筑后浇带的材料也要进行选择,通常无收缩性的微膨胀混凝土使用较多,因为选用无收缩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后浇带浇筑可以避免后浇带成型后混凝土发生收缩[5]。

4 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4.1 后浇带施工中垫层处理技术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垫层的相关问题,而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排水处理工作不到位或是排水设施不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工作应注意基础垫层的处理,可将垫层整体沉降50 ~100 mm,并在合适的间隔距离设置集水坑,通常以40 m 左右间距设置,最后做好垃圾净化和垫层排水的相关工作。

4.2 后浇带施工中模板支护技术

后浇带施工时,需要对模板进行支护。根据不同建筑类型的设计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模板进行支护。通常将后浇带两侧的钢筋支架做成企口状,再加以隔断,也可以使用铅丝网或钢板网实现隔断,同时需要处理支护缝隙,避免形成自然槎。

4.3 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技术

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两侧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为避免两侧混凝土浇筑后的厚度超过限度导致后浇带内模板的形变问题,浇筑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进行,根据施工方案数据进行浇筑。在完成浇筑工作后,还需要进行振捣工作,根据浇筑的高度进行足够强度及充足时间的振捣工作,以保证混凝土的夯实度。

4.4 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技术

针对后浇带施工缝,需要按照后浇带收口的形式和所采用的模板,采取相应的技术进行处理。当施工缝为快易收口网垂直施工缝时,在混凝土初次凝固后,使用水冲洗模板,利用水压将表面冲洗干净,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不需要拆除模板。当施工缝为钢丝网模板的垂直缝时,同样可以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处理。但是,如果施工缝采用的是木制模板时,则需要尽早将模板拆除,之后通过人工凿毛处理或者使用高压水去冲毛。

5 后浇带施工工艺的应用意义和施工注意事项

5.1 后浇带施工工艺的应用意义

由于现今建筑项目庞大,工期跨度大,建筑材料受温度影响及建筑材料自身性质的限制,会形成一些影响建筑性能的缺陷,较为常见的就是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而后浇带施工工艺是目前解决这类问题的最常见及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消除建筑内部隐患,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5.2 后浇带施工工艺注意事项

后浇带的施工需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才可以起到相应的作用,随意设置后浇带并不能消除建筑中的缺点,反而可能带来其他问题。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需要严格把控所选建筑的材料性质,进行质量检测和把控,尽量在半天之内完成,并且要控制光照强度,保证混凝土的湿润度,防止变干。

6 结语

由于混凝土的本质特性,受温差、现代建筑群结构、主楼和裙房沉降以及基础沉降差异等问题的影响,将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作用,产生裂缝,而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后浇带施工就是在梁、墙等位置预留出施工空间,后期再进行浇筑,以提高建筑物安全性能。

猜你喜欢

裙房主楼后浇带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南农新生“建”主楼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探究
高层建筑工程中裙房钢结构桁架的施工探讨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我们的校园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毗连时的结构处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