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论视角下的青年政治特质文化传媒人才培养模型建构

2022-05-07王连峰

文化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化传媒思政人才

王连峰

系统论是近代科学发展的里程杯式的理论,其研究者众多,内涵丰富,应用性强,系统理论所提出的关于系统与系统要素的整体性、关联性、发展性、层次性、目的性以及有序性等要点,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高度的指导性。“系统论思维是指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和改造客观对象,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分析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1]任何一个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都由系统理论的指导而建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是各人才培养要素简单地机械相加,各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

一、新时代培养应用型文化传媒人才须强调其青年政治特质

“四个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基本文化语境,文化传媒行业又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2]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斗争强度与日俱增。高校作为党和国家文化传媒行业从业人员的有生力量塑造者,必须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扛牢政治责任,培养讲政治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高等院校已经在传媒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宝贵经验,为社会输出了大量的具备创新精神及实干能力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不足的形势。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重业务轻思想等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曾经提出“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的目标,依靠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把青年当成研究的对象,先后在青年文化、青年工作、青年思政、青年理论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除中青院外,其他高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鲜有“青年政治人才”或“青年政治特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提法。近年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异军突起,举全校之力培养具有“青年政治特质的管理者和专业人才”,育人水平不断提升。

综上可见,意识形态安全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安全,关系国家安危、民族存亡和百姓福祉,须臾不可忽视。高等教育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必须正视这一现实,以党和国家对文化传媒行业人才需要为指导,深入调查行业人才现状,建构该行业青年政治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文化传媒人才培养升级。

二、系统论思维指导下的青年政治特质文化传媒人才模型建构

(一)紧紧围绕行业人才需求设计文化传媒行业青年政治人才的培养目标

系统整体性原理和层次性原理是系统论的基本原理,“系统具有层次性,层次性是系统的一种基本特征”。[3]系统要素根据自身功能分属不同的系统层次,而系统层次又有高低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文化传媒行业青年政治人才的培养目标时,要重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青年政治人才是分梯队和层次的,比如,青年先锋人才、青年骨干人才、合格人才。二是“青年政治特质”作为人才培养目标,须与原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融相促,共同作用于“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4]在“人才出口”调研时,要重点分析文化传媒行业对先锋和骨干人才的需要情况,进而对人才培养的知识、素质、能力等具体内容进行改进和提升。

在具体操作层面,基于“系统功能规律”指导,从人才培养的三个层次入手,展开面向三个维度的调研论证工作。一是深研党和国家对文化传媒人才培养的要求,洞悉政策;二是深入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以及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新兴媒体,熟知传媒业态;三是面向兄弟高校的新闻和传媒学院,深谙业届现状。经过调研、分析,基本确定了文化传媒行业所需要的青年政治人才的培养内容,即:理想信念坚定、人文情怀浓郁、担当意识强烈、青春活力彰显。其中,理想信念是对文化传媒行业人员的政治素质要求,人文情怀是对他们文化素质的要求,职业担当是对专业能力的要求,青春活力是对创新素质的要求。

(二)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要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在系统论思维指导下,笔者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文化传媒行业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的“一二三四五六”模型:

一个目标。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发展变化的最终结果,它强调了环境要素对系统生成的重要作用和对系统目标达成的重要价值。因此,深入分析传媒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提炼形成该行业所需要的青年政治人才的具体的知识、素质、能力目标要求。

二种规律。层次性原理是指系统组织存在的等级差异性,根据个体成长规律,青年政治人才应该是分层的,我们使用普遍性规律进行一般性人才培养设计,运用特殊性规律,设计行业骨干、先锋人才的培养。

三个阵地。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个体差异性,从而产生“协同—竞争”二元关系,这种关系将最终推动系统的演化发展,这就是竞争协同律。同时,遵从“系统—子系统”规律,我们把人才培养的校内要素切分为“课程教学体系”“第二课堂活动体系”“自我教育体系”三个子系统阵地,使人才培养的各要素和子系统协同竞争发展,最终实现系统整体目标达成。

四条路径。系统理论是强调发展和进化的理论,系统组织时刻处于不断地“演化—优化”发展之中,并以此实现系统的发展进化,这就是优化演化律。以此为指导,根据前期调查和研究,初步拟定的“传媒行业所需要的青年政治人才”的具体内容要求是:理想信念坚定、人文情怀浓郁、担当意识强烈、青春活力彰显,在人才培养的设计中,分别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人文情怀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来完成上述内容和目标。

五项措施。根据系统的竞争协同律和“系统—子系统”规律,结合学校“大思政”改革的要求,设计“四大思政”,以增强和丰富青年政治人才落地实施的成效,即: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岗位思政。以系统层次性原理为指导,结合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规律,针对部分青年学生群体实施专业强化教育,如开设政治学与行政学双学位班、公务员考试特训班等。

六种评价。开放性原理是系统内外要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因此,在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的环节中,注重评价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共设计了六项评价指标,一是毕业指标评价,特别是高质量就业的数据指标;二是目标达成评价,主要是毕业生毕业五年后事业发展数据指标;三是硬件资源评价,包括师资、课程、实验室、图书资料、活动场所、实习基地等人才培养硬件建设和运行情况;四是软件资源评价,围绕青年政治人才培养所形成的科学研究、教学研究成果或获奖情况、管理制度制定和运行的情况;五是社会综合评价,主要是企业反馈、毕业生对学校评价、政府和社会其他组织对学校的评价;六是反馈改进评价,根据反馈适时修订诸要素,持续改进各个环节,不断推进人才培养系统的优化。

图1 一种基于系统论思维的青年政治人才培养模型

三、系统论思维指导下的青年政治特质文化传媒人才培养模型验证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融合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汉语言文学三个专业,推进“学科渗透、专业协同、能力融合、实践联动”,建构专业群,为行业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文化传媒人才。其中,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专业取得国家一流专业立项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立项。《影视配音艺术》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立项,累计获得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0余项,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社会美誉度较高。

广播电视学专业深谙行业对“音、视、图、文”融媒生产人才需求现状,大力培养学生的媒体创意、影像传播等专业能力。除思政课程外,广播电视学专业在课程体系中设计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媒介伦理与法规、中外新闻传播史、中外名记者研究等课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设计了中国文学作品选读、经典新闻作品选读、影视美学、艺术概论等课程加强大学生人文情怀教育;设计了新媒体创意、舆情监测与分析等课程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计思想政治养成类活动5项、文艺体育类活动6项、实践和技能类活动8项、科研和创新创业类活动13项;还专门设计了近30项专业拓展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落实学院对青年政治人才特质的培养要求。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力培养学生的有声语言传播能力,并围绕这一能力,形成“播、说、诵、演”四大课程群。该专业积极落实青年政治人才特质的培养要求,大力加强课程思政,设计了中外名记者研究、影视精品解读等课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设计了文艺作品演播、经典文学作品朗诵、播音主持美学、中国传统说唱艺术、影视配音艺术等课程加强大学生人文情怀教育;设计了青少年节目研究、媒介前沿理论、新媒体创意等课程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计思想政治养成类活动5项、文艺体育类活动6项、实践和技能类活动9项、科研和创新创业类训活动13项;还专门设计了近50项专业拓展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潜力的挖潜。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与文化传承能力,利用中国古代文论、文学史、中国思想史等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设计了影视文化研究、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学、民间文学认知与传播等课程加强大学生人文情怀教育;设计了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新媒体传播实务、专题调研、品牌营销与管理等课程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计思想政治养成活动5项、文艺体育活动6项、实践和技能培养活动8项、科研和创新创业实训活动12项,还设计了近20多项专业拓展活动,提升自我教育成效。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层面对青年政治人才培养提出了“4+1”整体设计,明确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岗位思政”和“青年领导力双学位班”的系统化推进思路。文化传播学院认真落实好各专业思政课程的教学安排,近两年,有“影视配音艺术”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立项,有“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广播电视写作”等10余门课程获得建设学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立项。学院大力推进“三全”育人,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学业导师,推进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宿舍,切实实现岗位思政。学院还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双微聚落”网络思政项目,用好微信、微博等平台,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积极推荐本院学生报名参加青年领导力双学位班,近两年,先后有近40名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去,并通过考核,顺利取得学位。

四、结语

总之,文化传媒行业人才培养应旗帜鲜明地提出“青年政治特质”的要求,并且要用系统论的思维指导这一理念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设计。推进青年政治人才培养与专业人才培养同步同向,坚决避免“两张皮”。同时,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该模型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六个方面的青年政治人才培养成效的测量指标无法涵盖全部观测点,单个方面内部测量标准建设也比较困难,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加以改进。

猜你喜欢

文化传媒思政人才
人才云
湛江市腾氏文化传媒公司简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湛江市腾氏文化传媒公司简介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文化传媒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