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风险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022-05-07李丽娜刘淑芳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度营养状况重度

李丽娜,刘淑芳,陈 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恶性克隆性血液系统疾病,ALL 患者易发生免疫功能障碍[1]。此外糖皮质激素和化疗类药物的使用也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升高[2]。 研究显示,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于提高ALL 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有一定效果[3]。 本研究以124 例ALL 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患者营养状况与感染风险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8 年6 月~2021 年6 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24 例ALL 患者,其中男性58 例、女性66 例;体质量指数(BMI)18 ~26 kg/m2,平均(22.85 ± 3.09)kg/m2;T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70 例、B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54 例。 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医院感染,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42 例)和未感染组(82 例)[4]。 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ALL 符合《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相关标准[5];(2)年龄≥18 岁;(3)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2) 入组前3 个月内接受过化疗或入组前1 个月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7 d;(3) 既往有骨髓增殖性疾病病史;(4)既往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史。

1.2 方法 (1)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免疫分型、住院时间、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融合基因、有无皮肤黏膜损害等。 (2)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支持治疗。采用主观整体评估(PG-SGA 评分)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该评分包含2 部分内容,第1 部分主要内容为近期和远期的体重变化、饮食情况、有关饮食摄入的症状、躯体功能等,第2 部分主要为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疾病、体格检查、应激状态等[6]。 评估标准如下,①总分0 ~1 分,为营养状况良好;②总分2 ~3 分,为轻度营养不良;③总分4 ~8 分,为中度营养不良;④总分≥9 分,为重度营养不良。 (3)实验室指标:患者入院后第2 天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 使用BS-83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 使用Vi-CELL BLU 全自动细胞计数及活率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3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b、Alb 预测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价值, 多因素分析采取非条件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BMI <18.5 kg/m2、住院时间>30 d、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皮肤黏膜损害的患者比例较高,并且感染组Hb、Alb 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年龄、性别、免疫分型、应用糖皮质激素、融合基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1 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单因素分析[例(%),±s]

表1 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单因素分析[例(%),±s]

单因素感染组(n=42)未感染组(n=82) t/χ2 值 P 值年龄(岁)性别42.95 ± 11.37 44.18 ± 10.75 0.591 0.555男19(45.24)39(47.56) 0.060 0.806女23(54.76)43(52.44)BMI(kg/m2)≥24 18.5 ~ 24 5(11.90)22(52.38)13(15.85) 15.945 0.000 63(76.83)<18.5免疫分型15(35.71)6(7.32)T-ALL 23(54.76)47(57.32) 0.074 0.786 B-ALL住院时间19(45.24)35(42.68)<10 d 10 ~30 d 11(26.19)13(30.95)45(54.88) 15.361 0.000 26(31.71)>30 d应用糖皮质激素18(42.86)11(13.41)是19(45.24)33(40.24) 0.285 0.594否23(54.76)49(59.76)融合基因阳性17(40.48)29(35.37) 0.311 0.577阴性营养状况25(59.52)53(64.63)营养良好轻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14(33.33)7(16.67)15(35.71)63(76.83) 37.453 0.000 15(18.29)4(4.88)重度营养不良皮肤黏膜损害6(14.29)0(0.00)有9(21.43)3(3.66) 10.034 0.002无33(78.57)79(96.34)Hb(g/L) 68.74 ± 12.59 79.36 ± 14.47 4.036 0.000 Alb(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9/L)35.26 ± 8.15 15.82 ± 3.39 42.75 ± 6.84 5.402 0.000 16.54 ± 3.51 1.093 0.276

2.2 Hb、Alb 预测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ROC分析 经Hb、Alb、 粒细胞缺乏时间预测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ROC 曲线分析,Hb≤70.993 g/L、Alb≤37.295 g/L 是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最佳截断值(P <0.05),见表2。

表2 Hb、Alb 预测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ROC 分析

2.3 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性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 多因素回归模型, 进行量化赋值,logistic 回归性分析显示,BMI <18.5 kg/m2、住院时间>30 d、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 皮肤黏膜损害、Hb≤70.993 g/L、Alb≤37.295 g/L 是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见表3。

表3 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性分析

3 讨论

标准化疗方案的不断普及和完善使得ALL 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缓解率逐渐提升,但化疗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引起的免疫功能降低也可能进一步增加感染发生率[10]。 患者受ALL 影响,其白血病细胞出现过度增生,机体的免疫应答受到破坏,抵御外界病原的能力下降,导致感染发生率升高,感染后引起住院时间增长, 加上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患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这又会再次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 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有必要提高对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认识、 筛查其危险因素、探究患者营养状况与其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性。

本研究显示, 与未感染组相比, 感染组BMI <18.5 kg/m2、住院时间>30 d、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皮肤黏膜损害的患者比例较高,并且感染组Hb、Alb水平较低,提示以上因素是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目前有关BMI 与院内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但尚无统一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与BMI 有一定关系。 对于ALL 患者,BMI 评价营养状况的价值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如肿瘤负荷、体液潴留、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因素等[8]。 因此本研究还采用PG-SGA 评分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选择Hb 与Alb 作为量化指标。化疗药物对于饮食的要求不同, 以培门冬酶为例,该药化疗期间,ALL 患者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均可发生较大变化。 部分患者化疗后出现食欲下降、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影响了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导致患者的蛋白质代谢处于负氮平衡状态[9]。Alb 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同时Alb 也是各种外源性和内源性物质的载体,Alb 水平降低时,患者抵抗力下降,已发生感染,此外,低蛋白血症还可引起水肿,加重感染。 因此Alb 水平与院内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10]。

本研究使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及ROC 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BMI <18.5 kg/m2、 住院时间>30 d、 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 皮肤黏膜损害、Hb≤70.993 g/L、Alb≤37.295 g/L 是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临床应做好口腔、皮肤、肛周护理、强化营养支持,尽量避免医疗操作造成的创伤,以降低ALL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

综上,ALL 患者的整体营养水平越低, 其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越高, 此外Hb 与Alb 水平预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具有较好的价值,临床可将其作为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预测指标。

猜你喜欢

中度营养状况重度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小米手表
宫斗剧重度中毒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配单侧助听器 选中度那一侧
CT增强扫描重度碘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