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白家风化雨润物

2022-05-07全威帆

先锋 2022年4期
关键词:王密杨震杨氏

全威帆

4月的一个上午,阳光洒进新都区斑竹园街道升庵村,杨德力站在杨氏宗祠外,向参观者细说杨家家风文化。今年56岁的杨德力,是杨升庵第十四代后人。“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的新都杨氏家族,历来清白传家,并孕育出世代相传的“四知”家风,以及“四重”、“四足”家训家规。

走进杨氏宗祠,正上方是“景清堂”的牌匾,两侧有一副对联“汉代关西夫子后,明史蜀中宰相家”。杨德力介绍,上联讲的是杨升庵的祖先东汉太尉杨震。

杨震自幼博览好学,20 余岁设馆授徒,先后培育出近3000名弟子,人称“关西夫子”,为官恪尽职守、清廉正直,在历史上以“清白吏”著称。杨震路过昌邑,县令王密是他曾举荐过的秀才。王密在夜里送上十斤黄金,并且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当即拒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杨氏家族以族谱为载体,一代代传承。”杨德力说。

楊升庵曾祖母熊夫人在杨家家道中落之时,精心操持且不忘礼教,让一个历经坎坷的家庭重新振作起来。她留下“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的“四重”家训,教育子孙敦睦人伦,兴家立业。后世子孙正是恪守家训,才成就了明朝“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的传奇。

此外便是“四足”家训。杨升庵流放云南前夕,借前人创作的《四足歌》,从居住、饮食、娶妻、育儿四个方面教育子孙淡泊名利,节俭持家。临终时,他还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以这种义利观告诫子孙轻功利、重修养。

正是在优良家风的润泽下,多年来,杨德力勤俭朴素,自己的女儿也是在严格的家教下长大。住在宗祠的他每天都要做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起床呼唤年过八旬的母亲,为其穿衣洗漱;二是为先辈上香,追思他们的不朽事迹。杨德力继承爱乡族规,但凡周围邻居遇到困难,都竭尽所能去帮助。20年前,杨德力立志挖掘并传播家族文化,每次讲解都耐心并充满激情。“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次次义务讲解宣传,杨德力早已把传扬杨家家风家训视为责无旁贷的重任。

在杨氏宗祠一旁,四川省家风文化最集中、廉洁教育资源最丰富的综合性展馆——天府家风馆也坐落于此,与杨氏宗祠一同展示家风家训对社会风气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王密杨震杨氏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四知太守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知不知 不由子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