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度量的视角再认分数

2022-05-07王玉洁魏光明

关键词:度量图式

王玉洁 魏光明

摘要:真分数和假分数是分数的下位概念,认识、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要回到分数的意義,回到分数产生的背景中去。《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立足整体,设计长程教学,引导学生借助认知迁移来建构新知识,扩充和完善认知结构;利用图式,建构并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两个新的概念;基于学情,突破理解假分数意义的学习难点。

关键词:《真分数和假分数》;度量;图式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数学核心知识建构的教学研究”(编号:DHA2003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9—60页的例5、例6、“练一练”和第63页的练习九第1—4题。教学目标确定为:(1)进一步认识分数单位,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能用合适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或数轴(直线)上的点,也能用图中的涂色部分或数轴(直线)上的点表示指定的分数;(2)经历用分数单位度量的过程,感悟分类、对应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观察、比较、归纳、抽象、概括和想象的能力;(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养成自主探索、自主建构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假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及评析如下:

一、教学过程

(一)唤醒经验,体验分数单位的价值

师(出示图1)把这根彩条看作“1”,那么,

(出示图2)①号彩条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生用2表示,因为现在有两根这样的彩条。

生用2表示,因为现在有两个单位“1”这么长。

师有道理。(紧贴①号彩条出示②号彩条,见图3)如果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你看到了哪个数?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

生我看到了12。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师(紧贴②号彩条出示③号彩条,见图4)如果这样分,你看到了哪个分数?

生我看到了13。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它的13。

师(在③号彩条中框出一部分,见图5)框出来的部分可以用哪个数表示?为什么?

生可以用23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就是它的23。

生2个13就是23。

师看来,借助分数单位也能解释分数的意义。(紧贴③号彩条出示④号彩条并框出一部分,见图6)现在你觉得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框出的部分?

生我觉得可能用34表示。

生我觉得可能用45表示。

师到底用哪个分数表示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先把单位“1”平均分一分,再看框出的部分表示分出的几份。

生我打算用前面出现的分数单位量一量。

(在学生尝试操作并用分数表示之后,组织交流。)

师(出示图7)谁能借助分数单位说一说这里为什么用34来表示?

生因为3个14就是34。

师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边指边数)1个14,2个14,3个14。

师我们可以把他数的过程记录下来。

(板书:1个14是14,2个14是24,3个14是34。)

师在这3个分数中,你认为哪个分数最重要?

生我觉得14最重要,因为24、34都是根据14得来的。

生我也觉得14最重要,因为14是分数单位。

师看来分数单位很重要。接着往下想,如果把单位“1”继续平均分下去,还能得到哪些分数单位?

[思考: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一课之后,学生虽然认识了单位“1”,也知道了分数单位,但是对分数单位度量属性的理解并不深刻。本环节设计的活动“猜猜框出的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分数单位”的概念,引发他们选择手头已有的分数单位,或者创造一个合适的分数单位,再用分数单位度量的结果表示“框出的部分”,用分数单位的累加来解释分数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分数单位的重要性,为接下来认识假分数做铺垫。]

(二)寻求突破,感悟假分数的意义

师刚才有同学用单位“1”平均分的结果来表示分数,也有同学用分数单位的累加来表示分数。这两种解释都是正确的。如果还是把刚开始的彩条看作“1”,(紧贴①号彩条出示⑤号彩条,见图8)这根彩条用哪个数来表示呢?(稍作停顿)能用1表示吗?能用2表示吗?

生不能用1表示,因为这根彩条已经超过1了。

生也不能用2表示,因为这根彩条比2短很多。

师那应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同桌讨论一下。

生我觉得可以用114来表示。我把这根彩条分成两个部分,前面一部分和1一样长,可以画一条竖线隔开,只要看后面一部分是多少就行了。我估测了一下,后面一部分可以用14表示。

生我觉得可以用54表示。我先看后面比“1”多的部分,可以用14表示,因为前面的1里有4个14,合起来一共是5个14,就是54。

师说得都挺有道理的。老师从两人的发言中听出一个关键:他们都是借助哪个数来估计的?

生14。

师他们估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样验证?同桌讨论一下。

生我们可以用表示14的小纸条去量一量。

师好主意!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这样的小纸条,不光有表示14的小纸条,还有表示12、13、15的小纸条。大家选择合适的小纸条量一量,记得一边量一边做上标记,看量了几次,最后得出了哪个分数。

(在学生独立操作之后,组织交流。)

生我选择了表示14的小纸条,量了5次刚好量完。

生这根彩条包含5个14,用54表示。

师根据先前的经验,在迁移中学习,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师(指著54)我们以前只见过14、24、34,好像没见过这样的分数,你们觉得54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1个14是14,2个14是24,3个14是34,4个14是44,5个14就是54。

[思考:我们知道,学生在认识数时都离不开计数单位的支撑。从度量的视角看,分数单位也是计数单位。借助上一环节教学产生的思维惯性,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分数单位累加的办法来表示新的分数。再启发学生用表示12、13、14、15的小纸条去比一比、量一量,创生出“新”的分数54,并能基于分数单位的累加解释54的意义。至此,假分数的面纱慢慢揭开。这样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先前认知的束缚,即分数仅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而形成假分数的正确表象。 ]

(三)多元表征,建构假分数的意义

师(出示一个圆片)这里有一个圆,如果把这个圆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4份,你能涂色表示哪些分数?

生(展示)可以涂色表示14、24、34、44。

师能表示出54吗?

生不能,一个圆最多只能表示4个14,也就是44。

生要想表示54,需要再加一个圆。

师(拿出两个圆片)谁能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54?

(在学生操作、展示、交流之后,组织更丰富的操作和交流。)

师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我们用两个圆表示出了54。你还能用其他材料表示出54吗?可以在学习单上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用提供的材料折一折、画一画。

生(指着两个长方形)我把一个长方形看成单位“1”,每个长方形都平均分成4份,5个14就是54。

生我画了一条线段,把0—1这一段平均分成4份,再把1—2这一段也平均分成4份,5个14(用括线确定范围)就是54。

生我认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后,有5个人吃的话,可以再买一个同样的蛋糕,也平均分成4份,4个14再加1个14就是54。

……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用这么多种方法表示出了54。你们还能表示74、94吗?

[思考:本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有实物、图形、直线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54,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假分数,理解假分数的意义。在丰富多样的操作中,学生体会到都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或一个计量单位看成单位“1”,都是把单位“1”分别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4,5个14就是54,从而避免产生一种典型的认知迷思,即分不清涂色表示的是54还是58。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去表示74和94,从而对假分数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引导分类,了解真、假分数的特征

师其实,像54这样的分数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

(出示问题:工程队每天修13千米,两天修了多少千米?3天、4天呢?)

生两天修了23千米,3天修了33千米,4天修了43千米。

师(板书后)你还能接着往下说吗?

生5天修了53千米,6天修了63千米……

师(指着13到63这一行分数)观察这些分数,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你打算怎么分类?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生我觉得分子小于分母的可以分为一类,分子等于分母的分为一类,分子大于分母的分为一类。

生我知道分子等于分母或者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叫作假分数,可以分为一类。

生如果这样,就把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分为一类,分子等于分母或者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分为一类。

生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作真分数,分子等于分母或者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叫作假分数。

师你知道黑板上的分数中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吗?和1相比,各有什么特点?

生14、24、34、13、23是真分数,其他分数是假分数。

生真分数都比1小,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思考:分数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假分数亦是如此。在运用假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从单位累加的角度感悟和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接着,学生通过对分数进行分类,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并了解了其特征,从抽象形式的层次再次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

(五)勾连旧知,突破分数教学的难点

师(出示图9)你能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

(在学生独立练习的基础上,组织展示和交流。)

生第1题是把长方形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18,7个18就是78。

生第2题是把这个图形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18,8个18就是88。

生第3题是把一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将两个长方形都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4,7个14就是74。

生第4题是把一个三角形看成单位“1”,将两个三角形都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3,6个13就是63。

师仔细观察第1题和第3题,为什么一个用78表示,一个用74表示呢?

生因为第1题是把一个大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分数单位是18,共有7个18,所以用78表示;第3题是把一个小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4,共有7个14,所以是74。

师(出示图10)你能在数轴上描点表示出各个分数吗?

(在学生独立表示、交流想法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思考。)

师仔细观察,表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点分别落在直线的哪一段?

生真分数在0到1之间,假分数在1以及1以后的部分。

生真分数不包括0这个点,假分数包括1这个点。

生这说明,真分数都比1小、比0大,而假分数等于1或大于1。

师(出示图1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看一下以前学习的情景。(屏幕同步显示)在描述这个分数的意义时,原来大部分学生都这样说: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它的25。可课本上要求大家这样说: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就是它的25。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今天我们学习了假分数。如果这个分数是65,我们就不能说“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6份”,只能说“表示这样的6份”,就是它的65。

生以前学习的是真分数,可以“取”出来,但是假分数就“取”不出来了,书上的表达更加严谨。

生比如,我吃了1个再加14个苹果。把一个苹果看成单位“1”,我吃的苹果数量根本没办法从中取出来。

师看来,今后我们描述分数的意义时要提醒自己用语的简洁和精准。

[思考:对于“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的第3题,学生经常会误认为是78。在弄清括线表示的意义后,学生知道比1大的分数至少需要用2个单位“1”来表示,并借助分数单位的累加得出正确的分数,从而化解了学习中出现的迷思和错误,建构了正确的认知。接着,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分数,了解真、假分数与1的关系,感受真、假分数的范围,进一步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在课的结尾,出示表示25的直观图,引导学生比较他们的习惯表达和课本上的规范表达,帮助他们认识到课本中给分数所下定义,既包括先前认识的真分数,也包括新学的假分数。至此,教学的难点得以攻破。]

二、教学评析

分数概念是一个核心知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是分数的下位概念,认识、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要回到分数的意义,回到分数产生的背景中去。教学中,教师从度量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建构和理解假分数的意义,再通过分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总体来看,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立足整体,设计长程教学

数学知识之间是有逻辑关联的。基于此,教师将“真分数和假分数”置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甚至更大的知识体系之中,弄清它与相关内容在知识本质、数学思想、核心素养等方面的一致性,按照知识发生发展的脉络来长线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借助认知迁移来建构新知识,扩充和完善认知结构。本节课,教师将整数、小数和分数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依据先前学习获得的经验,将分数单位看成计数单位,通过分数单位的累加获得不同的分数,包括真分数和假分数,比如,1个14是14,2个14是24,3个14是34,4个14是44,5个14就是54;引导学生用面积模型、线段模型等多种方式表示真分数和假分数,促进学生全面地理解分数概念,同时为后续学习分数大小比较和分数运算、解决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做好铺垫。

(二)利用图式,建构两个概念

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是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维度。学生要建立一个概念,既要知道这个概念的外延,也就是概念包含哪些对象;又要知道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就是这些对象具有哪些共同属性。相应地,划分是明晰概念外延的常用方法,下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图式是人们表征、组织和解释经验的心理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激活学生头脑中有关概念建构的基本图式,利用图式强大的迁移功能,引导学生建构新知。本节课中,教师呈现直观的等分背景,引导学生通过等分得到分數单位,再利用分数单位进行度量,得到一系列新的分数,并从分数单位累加的角度去理解这些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依据“分子是不是比分母小”这一标准,对前面得到的分数进行分类,将分数这个属概念划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两个邻近的种概念。这样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先前学习的分数概念,并伴随着分数概念的分化,建构并理解了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两个新的概念。

(三)基于学情,突破学习难点

直接经验的缺失、前概念的负迁移、语言表达的不规范以及数学模型的局限性,常常会造成学生在学习时产生迷思和错误。本节课,教师提前了解了学生在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可能出现的典型错误,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教学活动,有效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困境,实现了思维进阶。教师认识到分数从本源上说是数,于是,引导学生从本源上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通过分数单位的累加理解这些分数的意义,体会到假分数存在的合理性;引导学生对分数进行直观表征,理解括线连接几个图形即表示几个单位“1”,不同于集合模型只表示1个单位“1”,从而冲破在初步认识分数时形成的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局限,建立假分数的正确表象;同时,引导学生比较他们的日常表达和课本上的规范表达,认识到课本中给分数所下定义的严谨性。

当然,也可以放慢分数分类环节的教学节奏,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分数分类,比如,按照分子和分母是不是互质或倍数关系,分数可以划分为可约分数和最简分数两类,或者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两类。即使按照“分子是不是比分母小”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也可能将分数划分为分子小于分母、分子等于分母、分子大于分母三类。这些看似无用的分类,却是后续学习分数的化简,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等知识的重要资源。学生可以从中感悟假分数“假”在何处,从而了解整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猜你喜欢

度量图式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角的度量 教学设计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摘花
不欣赏自己的人,难以快乐
突出知识本质 关注知识结构提升思维能力
基于GARCH—VaR模型的股票市场风险度量研究
基于GARCH—VaR模型的股票市场风险度量研究
三参数射影平坦芬斯勒度量的构造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