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研究的各种结论
2022-05-07
人们也可以从整个文字世界(dargestellte Welt)出发去理解。如果对二百年间《浮士德》研究中的精髓做一个巡礼,如果暂时剔除意识形态成分,那么结果显而易见:在泛滥成灾、枝节旁生的公共讨论中,通过讲述18、19世纪之交德国和欧洲社会制度最核心领域所经历的断裂,歌德做出了多么卓越的贡献。
这部剧的出发点是主体的重新建构。它探讨了男性市民主体如何转型成为无休止的发动机,占领创造力的理论制高点,完成对大自然的实际改造。而这些都须他们自己负责。这里涵盖两性之间的新型权力分工及女性的矛盾角色,即在情感領域被拔高,而在真实生活层面受压抑。当前市民阶层的男性个体身上的效绩能力,体现在医学、物理、化学等核心科学领域,体现在具有生产力的自然科学领域、交通系统、扩张世界的贸易领域、国家经济、国家宪法和战争领域。这个新型社会制度下男性个体的统治,一直延伸到自产自销型男人的茕茕孑立,在浮士德的极度孤独中尤为明显。放眼望去,皆是对立:一边是工作,一边是享乐;一边是通过有效利用自然实现自主自治,一边则是公共领域的宏大叙事和利他主义;一边是高高在上,一边则是俯首称臣,在守成者与破坏者、新建者之间抗衡——这些都是新世界的组成部分,是故事情节的发源地。
换言之,19、20世纪被称作“浮士德式天性问题”的东西,说到底都是男性在近代社会生活中挥之不去的基本矛盾。歌德用以开启(也用来结束)剧情的第一个矛盾是,“现代”男性有征服大自然的要求,但这个要求却无法完全得到满足。第二大矛盾在于,一切行动都指向人类幸福,同时又伴随个体的毁灭。这些个体受制于巧取豪夺者,从坠入爱河的女人到归隐内心的邻家老者(第五幕中的浮士德),他们无不受到体制的压迫。这个体制自私自利,占取基本资料、工作、产品。浮士德过去的经历,成为更有意义的选择:按照希波克拉底誓言,医生的行为当以患者福祉为最高目标,然而这位医生又因对自然缺乏控制,结果走向反面。第三大主要矛盾介于追求和毁灭之间。追求的是爱情和家庭幸福,毁灭的则是爱情对象——在感官私欲、对心爱女人的占有欲、性满足之后产生的负疚感共同作用下毁灭。第四个主要矛盾在于,从事创造性工作和享受工作产品,二者从根本上无法达到平衡。
世界观则经历了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到市民资本主义的转型,这个过程被赋予广阔天地。从“天堂序曲”经由魔鬼形象直到“山涧”中彼岸世界的人,该剧讲述了基督教世界观的内在消解,让位给以近代自然科学认识论为特征的世界观;该剧参与了关于地球及其居民、植物和动物起源引发的争议,它表现了启蒙理性与情感喜好之间的冲突。冲突的导火索是,新的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私吞,财富的聚敛和囤积,以及如何采取新方法从经济上巩固国家与统治。该剧还证明了歌德的一套譬喻、影射、相对化与戏谑体系,几乎涉及所有重要的世界观潮流,从古代神话到神学,从新柏拉图到泛神论。这一切都融入了歌德自己的世界观。
戏中的世界观,以及进一步而言,歌德的世界观,分散在不同角色身上,包含了关键的价值定位:理性与尘世,机械的世界观。17世纪、18世纪初的自然科学、现代化,这些都由梅菲斯特所代表;浮士德则代表泛智学(Pansophie)、神秘的世界观。这部剧及其作者借助彼岸的边缘角色,站在形而上的一方,鞭笞经验主义。启蒙,因将宗教近乎解构成无神论,而被架空、撤销。
必须承认,改变征服自然的形式、转变社会结构、重建主体、关联彼此,皆堪称天才洞见和非凡之语。在《浮士德》中,歌德将资本主义中本质上无穷无尽的工作过程,塑造成超验的、超出经验现实的、形而上的过程。在新的生产过程中,人们必须一再超负荷工作,而无法到达哪怕一个相对终点;从这一正确分析出发,歌德得出的结论是,浮士德所践行的是一种有所为的、自我认同的、尘世的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