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中学生化学阅读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2022-05-07吴海霞王祖浩
吴海霞 王祖浩
摘要: 中学生化学阅读是对中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系统进行科学类书籍阅读的重要开端。围绕化学阅读为什么读、读什么和怎么读三个基本问题,探讨了中学生化学阅读的意义、化学阅读的内容,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化学阅读的方法。希望中学生通过化学阅读,在知多识广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情感、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
关键词: 中学生化学阅读; 化学学科阅读书目; 化学阅读方法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2)04003406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阅读,作为中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人们对它的作用已经达成共识。如果把阅读的概念拓展一下,定义为获取、理解、内化和应用的过程,那么阅读将会是中学生在当下和未来以及终身的核心的学习方式。
在国内,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生阅读活动,绝大多数学校已将阅读课作为常规课程写进了课程表。但是,一般意义上说的中小学生阅读,主要是指语文阅读,到目前,国内教育界很少有系统的中学生科学类阅读书目。
化学学科阅读书目是化学教育的有效载体。从2016年开始,五年多来笔者一直参与朱永新教授主持的《中小学学科基础阅读书目》之《中学生化学学科阅读书目》的研制工作。在研制化学学科阅读书目的过程中,需要直面三个基本问题: 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下面围绕三个基本问题,谈一些个人的思考,以期与同仁们进行探讨。
1 为什么要进行化学阅读
不可否认,中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著非常重要,但科学书目的阅读同样不可或缺。这样才能保证中学生的阅读内容的“营养均衡”,从而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1.1 化学学科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化学从19世纪成为真正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它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中心学科,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相关自然科学学科也得以发展,例如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制药等,化学已经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强大的推动力。从学科的发展和作用来看,在中学生学习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四门理科中,化学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是学习其他三门理科的枢纽。遗憾的是,公众特别是不少中学生对化学之于人类的文明、人类的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知之甚少,他们缺乏化学历史的学习、忽视化学思想的熏陶、缺失对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的认识。要解决这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指导中学生进行化学学科书籍的阅读。
1.2 弥补中学生系统科学阅读的缺失
传统的阅读观念造成科学类阅读书目的缺失。走进中学普遍发现,学校的阅读课多为语文教师承包,所开展的阅读活动很多限于教育部新课标组列出的中学生必读书目,其中初中应该读的名著有10本,高中应该读的名著有20本。单看推荐的书目,不难发现没有一本是科学类书籍,这种来自行政层面下发的单一阅读书目,很容易造成学校阅读课的语文化倾向。要不要增加科学类书籍的阅读?何时何地进行科学类书籍的阅读?如果不阅读科学类书籍对中学生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很少有学校关心这些问题。
现行中学教育教学的评价方式抑制了中学生进行化学阅读的兴趣。虽然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国家到地方对中学化学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仍然采取以考试分数或者升学率为主要标准。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三,是开设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很多学校为了应付中考,要求教师半年时间内快速讲完一年的初中化学学习内容,“背诵和默写”成为初三化学教学的常态,剩下的半年时间教师就是让学生刷题,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去阅读一些除课本外的化学类书籍;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也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例如江苏省,在2021年之前的十多年实行的是高考化学学科等级评價,学校领导安排课表时把化学的教学时间压缩到了最短,导向性地使学生不愿意在化学学科上投入应有的时间,高考选考化学的学生逐年减少,甚至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学校连续几年没有选考化学的学生的怪现象。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这种功利化的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化学素养的培育,影响了化学教育目标的达成。
化学阅读是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化学阅读,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科学发展的历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形成科学情感、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化学、理解化学,提升化学素养。因此,中学生需要进行化学阅读。
2 化学阅读读什么
中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正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立志向、增才干,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1]。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化学学习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情感有强烈的倾向性。中学生随着知识的增多,智力的发展,许多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社会情感和高尚的情操正在逐步形成。如对祖国、对亲人的爱,为真理而奋斗的热忱等。(2)兴趣有明显的选择性。化学学习活动对中学生而言已经具有了走向未来新生活的意义,他们对化学的兴趣,一方面与他们对这门学科学习的深入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们选择未来的生活道路的志愿有关。(3)思维有深刻的批判性。中学生的思维,主要表现为从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过渡,并且能够进行理论思维,特别对化学实验中的各种现象的因果解释越来越感兴趣,喜欢提出新的见解、设想和方法去解决问题[2]。
当前中学里所使用的初高中化学教材有着比较基础和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根据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推荐给中学生的化学学科阅读书籍应该是优秀的化学文本类书籍,是对初高中化学教材中经典化学学科知识的诠释、思考和发展,是力求给中学生打开学习和认识化学的另一扇窗户。为此,推荐以下三类书籍给中学生阅读。
2.1 诠释化学科学的书籍
化学是追求真理的科学。近代化学的奠基者波义耳在《怀疑派化学家》一书中指出:“化学,到目前为止还只是认为在制造医药和工业品方面具有价值。但是我们所说的化学,决不是医学或药学的婢女,也不应甘当工艺和冶金的奴仆。化学本身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个独立部分,是探索宇宙奥秘的一个方面。化学,必须是为真理而追求真理的化学。[3]”但是,近年来化学被“妖魔化”正影响着公众对事件(物)的科学判断,2015年某电视台居然堂而皇之地播放“我们恨化学”的广告真是令人无语,为此,普及大众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迫在眉睫。例如,北京大学周公度教授所写的《化学是什么》[4],全书从化学名称的由来、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化学的应用、化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贡献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化学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化学学科的价值。中学生阅读后,不仅能从中获取化学知识,还能学会用化学的观点科学地看待世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的书籍还有《元素的世界之元素家族》《有趣的化学: 这就是元素》等,可以作为“有趣的化学知识”类书籍加以阅读。表1中列出了几本书籍的题录信息,供中学生选择阅读。
2.2 陶冶高尚情感情操的化学书籍
人生从来没有坦途,每一位科学家的成长过程、成功经历都是在曲折中的前进。教师需要向中学生推荐科学家的传记,特别是反映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研究成果的书籍,这些书籍向中学生展现我国研究者在化学领域的成就,激发他们报效祖国的热情。例如,由胡志强、李丹等主编的《呦呦寻蒿记》[5],全书共有22小节,记录了屠呦呦的成长、求学和科研之路,还原了她从襁褓到白发苍苍的人生,展现了一个科学家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历程。书中文字浅显易懂,并配有相关插图,特别适合中学生阅读,能激励他们以屠奶奶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相关的书籍还有《化学趣史》《诺贝尔传》等,可以作为“曲折的化学史事”类书籍加以阅读。表2中列出了几本书籍题录信息,供中学生选择阅读。
2.3 激发思维品质的化学书籍
化学是很神秘、有趣的,又是真实、有用的。基于中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阅读特点,推荐的书籍需要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阅读与实践相结合[6]。例如,由张健所著的《在思维的空间里漫游—化学趣味探索实验》[7],書中精选生活中的物质,将其变成好玩有趣的化学实验的原材料。例如,将用作润滑剂的土耳其红油加入氢氧化钠中细细搅拌,加入五彩缤纷的染色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完成一件专属的手绘T恤。全书不仅能让中学生领略化学的趣味和神奇,解开脑中的“十万个为什么”,还能让中学生明白化学世界里最不缺的就是趣味和神奇,缺的只是将好奇心付诸实践的不懈求知。相关的书籍还有《蜡烛和肥皂泡的故事》《水的答案知多少—水的第四相: 不只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等,可以作为“神奇的化学活动”类书籍加以阅读。表3中列出了几本书籍题录信息,供中学生选择阅读。
3 化学阅读怎么读
如果说“为什么读”指明了化学阅读的意义,“读什么”确定了化学阅读的内容,那么“怎么读”则决定了化学阅读的效果。
化学阅读的方法,由于化学学科特点和研究手段的实验性,使得化学阅读又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化学书籍,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有趣的化学知识”和“曲折的化学史事”类书籍建议采用“化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方法,“神奇的化学活动”类书籍建议采用“化学论证性阅读与展示”的方法。
3.1 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提高化学阅读力
化学书籍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指的是中学生在进行化学阅读时,不只是关注知识的获得,而是能在化学阅读中运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和方法发现问题,敢于质疑经典,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而养成在阅读中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此阅读方法的流程如图1,并以一个具体案例,阐述开展“化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实践过程。
案例 如何开展《元素的世界之元素家族》的阅读?
环节一: 选择阅读书籍,阅读导赏文字。
[学生]选择书籍,并阅读《元素的世界之元素家族》的导赏文字。(导赏文字由教师提前撰写。)
导赏文字: 《元素的世界之元素家族》采用“元素列传”的手法,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介绍76种元素,从元素的发现史、特性和用途等方面,写出一个个化学元素的小传,使大家能获得有关化学元素的方方面面的知识。
本书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因为文章由北京大学的不同师生撰写,因此每一篇都带着作者鲜明的写作特色,写作形式或正宗科普或武侠或戏剧;文字风格或严谨朴实或活泼俏皮或诙谐幽默,但无一不构思巧妙、引人入胜。文中还配有精心设计的有趣的卡通画,令整本书读起来赏心悦目,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喜欢这种风格。
环节二: 组建学习小组,设置合理问题。
[教师]以思辨性的问题作为阅读任务,布置给各个学习小组。
问题1: 除了书中所介绍的76种元素,你还可以补充哪些元素?为什么元素的种类会发生变化,请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2: 人类使用的第一种金属为什么是铜而不是金?
问题3: 在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四大金属铁、铝、铜和锌,它们的发现史和特性各是什么?它们的发现史与元素的特性是否有一定的联系?如果有,试用证据详细阐述你的观点。
问题4: 读完这本书,自己有了什么收获?(写一篇读书心得,不少于800字)
环节三: 针对标注阅读,写出观点质疑,确立核心概念。(本环节涉及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活动)
[学生]以问题为驱动,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对重点内容进行勾画、批注,对有疑问或不解的地方,记录思考,提出质疑。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和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找出每一部分的核心概念,形成阅读内容的核心概念网络图,学会用核心概念解答问题。
环节四: 小组交流讨论,指导点评反馈。(本环节涉及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活动)
[学生]各个学习小组先在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质疑、讨论和解答,形成本组的集体成果;然后各组派出代表逐一进行交流汇报,不同组的成员如果有疑问,汇报结束后提出讨论。图2为问题2的核心成果表达。
[教师]对各组的汇报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形成最终的反馈建议。
阅读活动小结: 采用“化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方法进行阅读的主要成果,是学生制作的PPT和撰写的读书心得。学生结合4个问题,对书中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进行多元解读,提出了很多感想和体会,培养了思辨能力。PPT和读书心得可以陆续用电子小短文的形式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提高人们的关注度和评价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化学阅读兴趣,提高化学阅读力。
3.2 用论证性阅读与展示提升化学创造力
化学书籍的论证性阅读与展示,是指学生通过化学阅读,能主动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活动方案,亲身完成活动步骤(如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活动(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有创造性的结论或产品。
例如,由華东师范大学范杰教授主编的《中学化学课外活动手册》,全书的主干内容共有8个部分。其中“化学实验”部分在全书中所占的篇幅最长,共有58个实验,达76页,涉及的实验种类很多。有趣味类的实验如棉花“炮弹”、鲜花三变,有定量实验如气体摩尔体积测定、黄铜中含铜量测定,还有不少制备实验如从银铜合金中制取硝酸银、氯化亚铜的制备等。每个实验基本上都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实验装置图和注意事项。这本书的出版年份虽然比较早,但里面的内容却一点也不过时,中学生可以运用论证性阅读与展示的阅读方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有重点的选择阅读和实践,丰富的内容会给爱思考的学生提供很多的灵感。
化学书籍的论证性阅读与展示不仅是化学学科知识的获得和累积过程,还是化学学习兴趣、方法、态度和学科价值养成的过程,强调实施过程的结构化系统设计和自己动手操作,详细流程见图3。
“化学论证性阅读与展示”方法的实施步骤,注重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其中学生活动有5步,教师活动有4步,师生的双边活动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交融。建议利用此阅读方法时采取的阅读形式为学生之间进行合作阅读、合作探究,积极交流活动(实验)探究的成果,解析活动(实验)成败的关键或改进活动(实验)的设想,并注意将活动(实验)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4 结束语
中学生化学阅读,是在中小学语文阅读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的推广与创新。作为课堂教学有益补充的化学阅读,在强调科学性的同时,注重提炼体现时代精神的核心话题,深刻把握和理性回应所处时代的人文语境,在增进中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理解的同时,也能让中学生受到生动的情感熏陶。
参考文献:
[1][2]马宏佳. 化学教学论[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英]波义耳著. 袁江洋译. 怀疑派化学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周公度. 化学是什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5]胡志强, 李丹等. 呦呦寻蒿记[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
[6]吴海霞. “中学化学学科阅读书目”研制: 新时代化学阅读的使命[J]. 化学教与学, 2021, (5): 3.
[7]张健. 在思维的空间里漫游—化学趣味探索实验[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