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治沙开拓致富路
2022-05-07张凌云
张凌云
一代代治沙英雄们从大干苦干到科学治沙,从只能治沙找活路到全社会形成合力“我要治沙”,从公益林到经济林,从无边荒漠到生态绿洲、旅游综合体……在内蒙古毛乌素沙地上,每一次的转变,都经历过抽筋剥骨般的反复尝试。治沙人血汗凝聚的治沙精神流动传递,从不曾妥协。依靠新政策、新技术、新思路,如今内蒙古走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辖区内的毛乌素沙地70%面积得到有效治理,交出了可以向世界推广的毛乌素沙地治理方案。
因面积广,且集中在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沙地在内蒙古也被称为鄂尔多斯沙地。
在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主要分布在辖区的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杭锦旗、伊金霍洛旗等7个旗区境内。2020年12月2日,《人民日报》在《毛乌素沙地是这样变绿的》一文中提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毛乌素沙地总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鄂尔多斯市占68.9%,榆林市占28.4%。而此前更多的说法为:毛乌素沙地总面積4.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分布在鄂尔多斯市境内。
经过近七十年的治理,境内毛乌素沙地有效治理率达到70%。依靠新政策、新技术、新思路,内蒙古走出了生态优先、人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路子。
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制度约束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讲求科学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这是鄂尔多斯草原儿女向世界推广的治沙方案。
2017年9月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毛乌素沙地治理模式”被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巴布称为“中国乃至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治沙主战场乌审旗
内蒙古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乌审旗则是内蒙古区域内受沙化威助最严重的地区。其全境位于毛乌素沙地腹地,约占毛乌素沙地三分之一的面积。1950年,乌审旗只有464亩人工林和1938棵零星分布的乔木,荒漠化、沙化土地达90%以上,森林覆盖率仅为2.6%。
在乌审旗,只有年龄大的人才记得,很多年前,当地庄稼被春天的风沙连打带埋,补种几次才能有点收成,收成不够吃,几乎家家户户去挖野菜、搂草籽做窝窝,生活贫困而又艰难。
全国劳动模范、治沙标兵殷玉珍位于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的家,现在早已看不出她三十七年前刚嫁到这儿的模样。那时,她的“新房”是多半截子埋在沙里的“地窨子”,黄沙漫漫,种啥啥不活,最近的一户人家在5公里之外。如今,这里已是远近闻名的玉珍生态园,瓜果飘香。植树造林7万亩,给殷玉珍一家带来了丰厚回报,因为沙地里无污染,庄稼都没打过农药,每年种的200多亩瓜果蔬菜和小米、绿豆、糜子等杂粮,质优价高,能为她带来四五十万元的收入。
曾喊出“我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风沙给欺负死”的殷玉珍说,虽然受过连现在的驴马牲口都没有吃过的苦,但换回满眼的绿色,一切都值了。
从1958年开始,以一代治沙女杰宝日勒岱等为代表的乌审旗乌审召各族干部群众,从挖草甸围库伦、兴建草库伦和树库伦,到“前拉后挡”与“穿靴戴帽”治理沙丘,在望不到边的毛乌素沙地植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也树立了人们的绿色信念,鼓舞了人们纷纷加入到治沙大军中来。
1965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作出决定,命名乌审召为学习大寨的典型——“牧区大寨”。“牧区大寨”乌审召的故事成为牧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引领治沙呈星火燎原之势。如今在牧区大寨博物馆,一张张图片反映了当年黄沙遮云蔽日的恶劣生态,乌审召人民艰苦奋斗治沙造林的精神也一代代传承。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乌审旗人工造林、机械造林、飞播造林的技术开始运用,植树造林从纯公益林向经济林过渡。
1991年3月,由于治理毛乌素沙地成效显著,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伊金霍洛旗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到2020年,乌审旗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32.89%,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80%。
“防沙治沙”为的是从“沙里淘金”。
通史嘎查牧民青克勒家的8000亩草场郁郁葱葱,这是几代人持之以恒植树造林的成果。如今,既是造林大户也是致富带头人的青克勒说,生态好了发展养殖业就特别有信心。他通过标准化棚圈、电子监控设备和各类机械化饲喂机,养殖鄂尔多斯细毛羊达到1100多只,年收入突破百万元。
乌审旗全力打造“毛乌素”特色经济林品牌,已建成红枣、沙棘、葡萄、山杏等基地13000亩。建成自治区西部最大保障性中心苗圃1万亩,各类苗木种苗繁育基地5万亩,种植樟子松20万亩。建成工业原料林、饲料原料林和能源林461万亩。
乌审旗还建立了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逆向拉动全旗生态建设和林沙产业发展。现有千万元以上规模林沙企业三家,培育出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两家、鄂尔多斯市级龙头企业一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示范社两家。
与此同时,乌审旗不断挖掘萨拉乌苏、马头琴、“牧区大寨”等品牌内涵,促进文化、生态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旅游品质。
目前,乌审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等旗区的农牧民收入水平,已跃居自治区前列。
草场、林场写上牧民的名字
在鄂尔多斯鄂托克旗、乌审旗一些成片的草场、林场,你会看到牧民的名字:高明智家庭林场、赵金柱家庭草场、布拉格家庭草场、斯日古林家庭草场……它们被称作鄂尔多斯荒漠化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细胞工程”。
从2019年开始,鄂尔多斯市创新提出家庭草场、家庭林场生态治理模式,使治沙有了政策和资金补贴双重保障。在全市范围选择热爱林草生态发展,且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经济效益较好的农牧户为家庭林草场示范户。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形成林草生态修复治理规模效应。当年就有57户农牧民命名成功。
据统计,鄂尔多斯市已累计培育发展家庭林(草)场505户。记者了解到,过去草原生态修复主要做法是项目招标,过程复杂、农牧民接受度差,治理成效不明显。现在将传统招标模式下放到基层农牧户,用家庭个人承包代替原有项目招标,将有资质、有治沙基础的草场以户主名字命名为家庭草场,让农牧民转型成为生态治理项目的直接承包人,给予配套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资金扶持上主要利用生态修复项目每亩补助240元,市里每亩又有40元的围栏及其他项目支持补助;另一个层面,固定的草原生态奖补,就是按休牧每亩地补贴2.15元;此外,还为一些家庭林场免费配置一些机器设备。
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敖伦其日嘎嘎查牧民斯日古林就是新政策的受益者之一。作为林草融合发展的新典范,斯日古林在长期放羊中,探索出“柠条密植、科学放牧、改良种畜、林牧双赢”的灌草深度结合的发展模式——斯日古林模式。2019年,他受邀在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和专家学者分享了这一治沙经验。
在新政策的支持下,斯日古林在原来承包2000多亩退化草场的基础上,又承包了1000多亩沙地。他科学地将自家3410亩家庭草场划分为六大块,用划区轮牧的方式打理草场:“我把体型大的羊放养在柠条长势好的草场里,再把小羊放到长得低矮一些的柠条地里,这样穿插放牧既能对柠条合理平茬,也能在保护草场的同時,让羊群吃到高营养草料,柠条平茬和喂羊‘一箭双雕。”
现在,通过治沙的各种补贴和适量养羊、卖饲料,斯日古林一年可以收入二三十万元,他的家庭草场还带动了附近五六户牧民一起经营。
2019年,高明智承包的2000亩林地被评为家庭林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治沙植树的高明智,看着自家门前从过去的明沙梁变成写有自己名字的家庭林场,不禁为自己的选择获得肯定感到骄傲。他说,成片的绿色是留给子孙最好的财富。
在高明智家庭林场的2000亩林地中,有700亩林地满足相关标准被列入国家公益林,享受每年每亩15.25元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其余1300亩林地享受每年每亩3元的森林管护补贴。2021年年初,林草部门还免费给高明智家送来了一台拖拉机和一台割灌机。
鄂尔多斯市林草局把家庭林草场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支持农牧民多种经济类林草。它改变了过去要求农牧民只种公益林的传统思路,力争在治沙的同时让农牧民也能有收入,解决治沙可持续的问题,对主动参与治沙的牧民给予许多政策扶持。
2021年,鄂尔多斯市林草局共为家庭林(草)场户安排设备资金200万元,为家庭林场户发放拖拉机43台,为190户家庭草场每户安排了600亩以上的生态建设任务,每户落实生态资金近17万元。发放拖拉机、割灌机、旋耕机等设备192台,生态覆盖总面积达200多万亩。
在治沙典型户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牧民自发加入到生态治理之中,鄂尔多斯市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久久为功 科技政策护航
毛乌素沙地上绿色的扩展,与治沙人秉持的信念、智慧和付出的辛苦不可分割,也与治沙政策、科学技术的保驾护航密不可分。久久为功,终成大器。
20世纪50年代,鄂尔多斯市提出“禁止开荒,保护牧场”,60年代号召“种树种草”,70年代实施“农林水综合治理”。1979年,国家开始在“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实施为期七十年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有了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先进治沙技术的引进,毛乌素沙地启动大面积飞播造林、种草治沙工作。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谁造谁有,允许继承,长期不变”的政策实施后,鄂尔多斯“以户为单位”的造林热情开始高涨,遏制毛乌素沙地扩张迎来了生态治理的“拐点”。
2000年,鄂尔多斯在全国率先推行“禁休轮牧”,出台了“三区”规划、禁休轮牧、生态治理奖补机制等政策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纲要(2013-2020年)》等重要政策文件和规划,对防沙治沙作出系统部署,推动防沙治沙走上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内蒙古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防沙治沙第一责任人,建立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并从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完善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防沙治沙。
2021年11月11日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规划》中提到,对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重点实施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系统治理示范项目新政策、新技术。
鄂尔多斯各旗区在长期治沙中总结出了“前挡后拉、穿鞋戴帽,锁边蚕食、逐步推进”等治理方法,以及“高杆造林”“水冲沙柳”“容器苗造林”等一系列荒漠化治理新技术,形成了“以个体造林为主,国家、集体、群众一起上”的治沙造林局面。
牧民一直都有在草原种柠条的习惯,但缺少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家住鄂托克前旗昂素镇玛拉迪嘎查的牧民布拉格说,过去种柠条都是凭感觉,现在有政府帮助,因地制宜精细化种植柠条,既省心,收益还好。2020年,他家里1300亩草场被评为家庭草场,前期投入10万元种植的柠条如今长势良好,验收合格后政府每亩将补贴280元。
考虑到鄂尔多斯市地下水资源有限,相关部门封闭了一些草原上的灌溉井。在条件差、降水量不足的草原推广滴灌方式种植柠条。
在赵金柱的家庭草场,一排排的柠条之间,一条条黑色软管藏在其中,这是赵金柱家庭草场的最新式武器——柠条滴灌设备。以往柠条种植全靠天补水,现在依托滴灌方式不仅节约水源,而且柠条的成活率也超过90%。这是林草部门为他家草场量身定制的柠条种植模式。
据鄂尔多斯市林草局介绍,到目前为止,全市有200多户农牧民、60万亩草场采用了滴灌技术,由政府部门负责施工铺设和技术指导都取得了成功,与能取得的经济效益相比,成本并不高。
还有更多的科技为治理毛乌素沙地做支撑。
洪光宇是内蒙古自治区林科院的博士研究生,每隔两个月,她都会从500多公里外赶到毛乌素沙地,检查布设在沙地里的自动监测仪器,收集监测数据。洪光宇说,过去治沙是凭经验,种什么、种多少,都没有科学依据做支撑。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可以了解沙地植被生长、水资源循环等状况,为沙地治理、优化造林结构提供科学指导。
多层次新型产业亮相
随着内蒙古治沙产业化发展方向的明确,人们从沙里淘金不再遥不可及。防沙治沙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探索出了多种类型的产业化防治模式。从种养殖合作社、红枣经济林到生物质发电厂、旅游综合体,多层次因地制宜的产业渐渐清晰。
在鄂托克前旗昂素镇苏力迪嘎查,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不仅为社内20余户村民争取生态造林项目,结余的配套资金还为合作社购买包括小尾寒羊、湖羊在内的800余只绵羊,赚取的资金可有效进行再分配,进一步提升村民收入。
准格尔旗兴隆街道薛家湾村村民周广在成立准格尔旗绿果种植养殖合作社,联合周围30余户农户组建“周广在家庭联合林场”,在280余亩的土地上以“乔化密植”模式种植苹果。薛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周山厚说,村民用土地入股,平日在果园做工,合作社与家庭林场相结合的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
记者了解到,鄂尔多斯市已建成各类型林草合作社上百家,它们在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形如火炬的沙柳是毛乌素沙地多年来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具有“干旱旱不死、牛羊啃不死、刀斧砍不死、沙土埋不死、水涝淹不死”的“五不死”特性。毛乌素沙地上的树以沙柳、柠条等灌木为主,这些灌木每隔三五年必须平茬一次,否则就会枯死。平茬的嫩枝条可以用作燃料或加工成人造板、动物饲料。
在毛乌素沙地腹地的乌审旗乌审召镇,2007年开工建设了我国第一个以治沙为目的,利用沙柳平茬枝条,进行直燃式发电的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2009年,公司开始商业运营,每年可消耗灌木枝条18万吨,发电1.5亿千瓦时,从而完美解决了沙柳枝条平茬后如何处置的难题。因沙柳燃烧几乎不含硫等杂质,这家公司还收集发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用来养殖螺旋藻,实现了“碳吸收、碳减排、碳捕集”三个环节的“三碳经营模式”。
毛乌素生物质热電有限公司以每吨三四百元的价格收购农牧民平茬的灌木枝条。此外,还租用农牧民荒沙地,营造了38万亩灌木生态林。目前已惠及5000余户农牧民,让7000余人人均增收万余元。
在乌审旗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通过驻村帮扶单位和当地企业支持的300多万资金,村子建起了自己的沙柳颗粒加工厂。筷子粗细的沙柳颗粒凭借着低排放、环保、无烟的特性,受到银川、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多家化工企业的青睐。据介绍,2020年,厂子加工的3000多吨沙柳颗粒燃料,收益60万元以上。村里每户农民每年能从沙柳平茬效益中,得到一亩30元的补贴。
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北边缘的伊金霍洛旗,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园坐落此地而闻名于世。走进位于鄂尔多斯江苏工业园区的内蒙古清研沙柳产业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一条沙柳科学种植-丝条加工-沙柳木绿色建材-木制品加工-装配化木结构房屋的全产业链呈现在眼前。
这是2016年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与伊金霍洛旗政府共同开发的沙地产业项目。该公司已与周边多个农村牧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以“农牧民+合作社+研究中心+企业+市场”的模式带动农牧民致富,人均每年可增收2000-3000元。
依托丰富的林木资源,伊金霍洛旗大力发展林沙产业,形成了以重组木、生物质颗粒燃料、饲料、饮食品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林沙产业体。
内蒙古还规划建设了一批不同类型的防沙治沙示范基地。
2021年,位于乌审旗苏力德苏木的乌审旗红枣基地,已拥用500亩示范林和1200亩蒙枣良繁基地,300多万株优质红枣苗木,鄂尔多斯的各个旗区都已进行栽种。蒙枣系列品种当年挂果、个大香甜,被称作毛乌素沙漠枣,农牧民栽种积极性非常高。
红枣作为少数适合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自2012年以来,经过乌审旗当地企业从全国700多个枣品种中引种38个优良品种试验栽植,终获成功。“蒙枣”是针对沙地和沙漠特点,探索研发的治沙造林的新树种,集生态、景观、经济三效合一。
2014年,该基地被国家林业局确立为“国家西部重点保障苗圃基地”。2015年,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毛乌素国家沙漠公园成立。按照企业负责人的构想,这里要配套建设毛乌素沙漠深加工企业,红枣、沙棘、枸杞加工厂及林下种养殖基地,开展休闲旅游项目,最终实现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保护绿色生态的目标。
此外,沙景观、沙文化、牧家乐成为沙地旅游的独特资源,也是治沙成果集结效应的产业。
2020年11月17日,乌审旗毛乌素沙漠生态治理旅游示范基地开工,为生态产业项目落户搭建了良好的平台。2022年3月初,该项目大数据平台、软件开发、场馆外建设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室内展陈及绿植部分建设。
2020年5月25日,乌审旗乌审召镇牧区大寨体验式生态教育基地正式启动。2021年,牧区大寨生态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培训人数2.67万人次,通过生态教育辐射带动农畜产品销售以及租赁等各类经营收入达69万元。
鄂托克前旗政府所在地敖勒召其镇的“大沙头”,因是毛乌素沙地西北端的起点而得名。2018年1月,这里获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大沙头国家沙漠公园。这片被草木围封起来的大沙丘,规划面积326.81公顷,分为沙漠保育区、科普宣教区、沙漠体验区、管理服务区等四个区。公园内的浩瀚沙海中有湖泊,有树木森林,黄昏落日下,呈现出广袤的大漠之美,丰富多样的景观特色,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2019年1月,乌审旗占地47000亩的文贡芒哈国家沙漠公园获得国家林草局批准。林草局负责人说,保留一个沙地样本,既能让人们看到毛乌素沙地治理前的样子,又能发展沙地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依托自家治理的4400多亩丰茂的草场,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昂素嘎查孟克巴雅尔办起了“牧家乐”。从2005年起,他利用家里的房屋和蒙古包提供餐饮、住宿服务,每年养殖、旅游收入三四十万元。
当地文旅局数据显示,这样的“农家乐”“牧家乐”,在乌审旗、鄂托克前旗等地有几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