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滩纪事
2022-05-07杜尚儒
杜尚儒
白芨滩保护区是以保护我国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的天然柠条、猫头刺、沙冬青植物群落,珍稀濒危动植物和极端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及黄河上中游的生态环境为宗旨,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生态旅游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2008年4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白芨滩考察治沙工作时说,“治沙很平凡,你们很辛苦,成果很喜人,很鼓舞人心,这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也坚定了我们治沙的决心。”
2022年3月24日,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湾护林点值班的吴敬忠已经四十六天没有回家了。吴敬忠说,这不算最长的,曾经有过三个多月才回家一次。平常两三个星期可以回去一次,现在正是防火重点时段,清明节过后才可以请假回去。
58岁的吴敬忠是白芨滩本地人。他告诉记者,白芨滩过去是一个大荒滩,到处都是流动的沙丘。荒滩里生存着两种植物,一种叫白刺,另一个叫芨芨草。白刺耐干旱,抗严寒,在沙地里生存能力特别强。
芨芨草是一种理想的抗风沙植物,当地人也常用来编织背篼、土筐等生产工具。白芨滩就因白刺和芨芨草而得名。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前身则是1953年成立的灵武县(1996年5月国务院批准灵武撤县设市)白芨滩防沙林场。
白芨滩的“根蘖苗”
灵武市东部80%以上的面积被毛乌素沙地所包围,当地群众曾饱受风沙侵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西北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1953年,中国科学院在白芨滩成立了治沙试验站。在宁夏老一辈治沙人的记忆里,灵武市大规模治理沙地就是从1953年开始的。
20世纪70年代,随着无节制的垦荒、放牧现象逐年加剧,流沙以每年5到7米的速度向南向西移动,给宁夏平原和黄河以及银川市的生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其中,灵武境内的毛乌素沙地距离黄河最近距离仅5公里,区域内分布有10多条水蚀冲沟,黄沙沿沟进入黄河,影响到黄河安全。
同时,毛乌素沙地也是距离宁夏首府城市银川最近的沙地。灵武市处于银川东大门位置,年降雨量150-170毫米,境内沙丘高大,自然修复力极弱,风沙造成的灾害性天气对工农业危害较大。
宁夏回族自治区东、西、北三个方向分别被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包围,因而宁夏成为我国干旱及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也是风沙侵入我国腹地和京津地区最为严重的通道。荒漠化不仅严重制约着宁夏经济发展,也严重影响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在这个背景下,治理毛乌素沙地,阻止流沙继续南移西扩,成了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几代人责无旁贷的重任。
靈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地处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银川以东的山沙区,总面积148万亩,其中流沙面积达80多万亩。近七十年来,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白芨滩防沙林场累计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形成了一条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20-30公里不等的绿色屏障,使辖区森林覆盖率达41%,稳固了肆虐扩展的移动沙丘,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扩,保护了黄河、银川河东机场以及铁路、公路的生态安全,实现了沙漠从宁夏平原灌区边缘“后退”30多公里的壮举,为我国防沙治沙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因此成为我国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
在此期间,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于1985年开始创建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白芨滩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东部荒漠区,面积约占灵武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属于荒漠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21公里。保护区集中分布有干旱沙地、干草原和流动沙丘等独特的荒漠地貌景观。保护区是以保护我国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的天然柠条、猫头刺、沙冬青植物群落,珍稀濒危动植物和极端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及黄河上中游的生态环境为宗旨,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生态旅游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70921公顷,其中核心区31318公顷、缓冲区18606公顷、实验区20997公顷。三处核心区分别为猫头刺荒漠核心区、柠条群落荒漠核心区和猫头刺-沙冬青荒漠核心区。
记者了解到,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行政级别为正处级事业单位(公益一类),由银川市人民政府委托灵武市人民政府代管,接受自治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管理上,保护区管理局与白芨滩防沙林场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最新资料显示,2021年,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辖总面积98689公顷(148万亩),其中保护区面积70921公顷(106万亩),林场管辖面积27768公顷(42万亩)。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白芨滩防沙林场)现有事业编制239人,核定内设9个科室、8个管理站(大泉管理站、马鞍山管理站、甜水河管理站、北沙窝管理站、白芨滩管理站、长流水管理站、横山管理站、羊场湾管理站)。东湾护林点为白芨滩管理站惟一的护林点,这个管理站规模较小,只有六七个人。
“东湾护林点位于灵武市与盐池县交界处,距离白芨滩管理站4公里左右,距离灵武市区约50公里,是整个管理局最偏远的一个护林点。”吴敬忠介绍说。
吴敬忠告诉记者,他的日常职责就是从护林点出发到东湾管护区域的界线,每天来回巡护49公里多。“不是在巡逻的路上,就是在对周边住户进行文明祭祀、森林防火、联防联控宣讲教育的路上。最让我引以为傲的是,在我的管护区里,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事件。”
吴敬忠的父亲是白芨滩防沙林场的老职工,吴敬忠就出生在白芨滩防沙林场,并在白芨滩林场读完小学,中学时才转到灵武市。1985年参加工作后,一直没有离开过白芨滩林场。他兄弟姊妹七人,有六个都在林场上班。现在,他的两个侄子、一个侄女也在保护区上班,是他们家的第三代治沙人。吴敬忠用了一句林业专业术语说:“我们就好比根蘖苗,根子已经扎在白芨滩上了。”原来,根蘖苗,又叫留根苗,是利用地下的根系萌出新条育成的苗木。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白芨滩林场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也比过去有了明显改善,管理站昔日破旧的站院变得干净漂亮,宿舍有淋浴室,单人单间,职工基本上家家户户在灵武市都住上了楼房。近年来,吴敬忠还多次获得白芨滩管理局“先进生产者”“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最美白芨滩人”等荣誉称号,屡次受邀参加有关公益活动,讲述白芨滩的治沙故事,甚至在电视上给外国人介绍白芨滩的治沙经验。
再過两年,吴敬忠就要退休了。让他欣慰的是,几十年前,他和父辈们在沙地上种植的灌木、乔木已经成林,“特别是这片美丽的小叶杨林敢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比美,我就非常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吴敬忠说。
白芨滩的治沙经验
“春季是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忙碌的季节,也是林业的黄金季节,森林防火、植树造林是最主要的工作。我们白芨滩每年有两个生产高峰期,一个是春天,另外一个就是夏末秋初。”2022年3月7日上午,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兴东接受采访时说。
据王兴东介绍,白芨滩传统的造林模式是春季造林,现在不但抓春季造林,还要抓夏秋季造林。很大程度上讲,抓夏秋造林,也是一项技术的突破和革新。“过去,教科书和理论上都讲造林一般在春天进行,但通过我们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发现宁夏当地的气候条件是春季降雨有限,一年降雨量大概有170到180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针对这个气候特点,因水施措,改变传统的造林观念,从‘一季造林,成活靠天改为‘三季造林和草方格+灌木方式,延长了造林季节,并且根据雨水的特点,精准地采取一些造林措施,大大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
王兴东说,过去认为,北方夏秋季是苗木生长的季节,不适宜造林,白芨滩的林业工作者总结出了一套利用雨季造林的经验,采取播种造林、穴钵造林、营养钵(袋)造林等多种形式,把过去每年只能完成造林三四千亩的速度,提高到现在每年可以完成造林两到三万亩。还有现在推广的草方格治沙技术,草方格是宁夏人民的创造,白芨滩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采用这种方式了,现在是大面积推广。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多年来的治沙经验总结为“1+4”精准技术,“1”是草方格固定流沙,“4”是雨季撒播草籽、穴播灌木种子、营养袋苗造林、春秋植苗造林四项技术互为补充,主要抓雨季造林,啥时候下雨就啥时候造林,并注重灌草结合、树种间合理搭配,沙丘丘顶撒播草籽,迎风坡、丘间低地种耐旱灌木(柠条、花棒、沙拐枣等),在年降雨量160毫米左右情况下,当年成活率能达到75%以上,三年植被盖度达到45%以上。
王兴东认为,白芨滩治沙经验的另一个方面是机制创新。白芨滩防沙林场最初的生产方式是队长带工、放羊式造林,后来实行了承包制,提高了职工的造林积极性,从“要我造林”转变成“我要造林”。目前管理局采取的是林业职工小工头内部竞标承包制,把每年的造林任务分成若干工段,由职工家庭联组,组成一个个承包小组来承包造林。由管理局(林场)负责设计,制定工作量和工作内容,职工自己组织劳动力,组织材料,从采种育苗到造林都承包出去,管理部门主要做好监督服务指导等工作,这样不仅调动了大家造林的积极性,取得了显著的生态修复成效,还实现了治沙与致富同步发展。
记者了解到,为了沙区可持续发展,管理局通过发展多种经营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在沙区边缘拓展生存空间,发展果树、育苗、温棚等沙产业,创立了3个专业造林绿化公司,靠多种经营收入,带动沙区职工增收,并反哺治沙。有资料表明,2017年,管理局下属林场人均收入已突破6.7万元,实现了沙漠绿、职工富、场子活的目标。据内部人士透露,管理局(林场)一线职工最高年收入甚至超过了20万元。
谈到白芨滩的治沙经验,王兴东强调说:“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白芨滩治沙精神,这是我们干工作最大的动力。”在白芨滩,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宁可掉下10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这句话成为今天白芨滩治沙精神的高度概括。
管理局前任局长王有德是著名的治沙英雄、全国劳动模范。2008年4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白芨滩考察治沙工作时说,“治沙很平凡,你们很辛苦,成果很喜人,很鼓舞人心,这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也坚定了我们治沙的决心,对你们的事业,我们会全力支持。”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宁夏视察时讲道:“2008年,我曾到灵武的白芨滩,他们在王有德同志带领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治沙成效值得学习。”
王有德是治沙名人,在宁夏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曾有某外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外交官来到白芨滩,看到眼前的治沙成就,问王有德:你这么大年纪了,还准备治沙到什么时候?王有德回答:请向你们的总统带个信,说中国有位治沙英雄叫王有德,希望你们再不要打仗了,把军火钱省下来,让我们来治沙,我会一直治到全世界的。
王有德的儿子王立军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父亲于2014年已退休,但一直没有停止治沙。退休后的王有德出任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治沙绿化工作。王立军告诉记者,他父亲在办公室的时间很少,每天不是在工地上就是在外面奔波,到相关单位和部门协调沟通,甚至比退休前更忙碌。
王兴东告诉记者,治沙工作是很枯燥很艰苦的,白芨滩今天的治沙成就是几代干部职工实干苦干干出来的。当初,白芨滩林场很小,只有20多万亩,场部住在一穷二白的小山村,人心涣散,队伍不稳定,职工多数都想调走。那时住的不行,吃的不行,喝的水也不行,各方面都不行。“这几十年的治沙历程,讲起来很长,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讲得完的,建议你们到白芨滩实地看看,如果不看,我讲的一些东西你们还是不太理解。”王兴东说。
春天里的白芨滩
白芨滩管理局的8个管理站中,只有大泉管理站还有大规模治沙任务。2000年之后,大规模沙地治理以每年2万亩到3万亩的速度推进,照此进度,白芨滩很快就会出现“无沙可治”的情况。实际上,管理局的工作重点已经慢慢发生变化,从最初以治理为主到现在基本上以保护为主。当然,每年还会有少量的治理工作,主要是小规模、小范围的补植补栽,如新扎的草方格被风沙埋掉,部分苗木自然枯死,这就需要补扎草方格,补栽苗木,每年都有这个情况,大泉管理站扎的草方格要更多一些。
大泉管理站有员工80多人,是管理局下属三个较大的管理站之一,另两个分别是马鞍山管理站、北沙窝管理站。
3月7日下午,笔者在管理局宣教科工作人员梁素君带领下,来到大泉管理站管辖的沙区参观。在沙区的一个制高点上,举目望去,成片的草方格如同一张大网覆盖在沙地上,一直伸向沙地深处。每个草方格的中央种植着柠条、花棒、沙拐枣等沙生植物。梁素君指着脚下的草方格介绍说,新扎的草方格麥草是黄色的,一年两年后草方格会慢慢变灰、变黑,最后麦草完全腐烂,融入沙地,只留下草方格的痕迹。实践证明,草方格是一种经济、环保、科学、有效的治沙方法,草方格不仅可以起到有效防止沙子流动的作用,又有蓄水功能,麦草本身不会形成任何残存垃圾。
在大泉管理站管辖的区域内,有一片未经治理的沙丘,与治理过的沙地形成鲜明的对比。梁素君说,这是特意预留的一块沙地,有4000多亩,主要用于科研,人们能直观地看到从荒漠化到正在治理,以至完全治理好的变化和对比。现在效果还不明显,到了夏天就很清楚,治理过的地方能看到绿色,与未治理的沙地截然不同。4月初,草方格中间的灌木就开始长叶子了,有的还开花。随着柠条、花棒等沙生植物的渐渐长高,地表会形成一层结土,将沙子固定起来,这种结构被破坏以后,要很久才能恢复。
一条南北走向的场区道路两侧,笔者看到了另一种景观。道路两旁长着两排挺拔的松树和杨树,之后是茂密的林带和乔木、灌木混杂的绿化区。道路两旁的树木树龄应该在十年以上。梁素君介绍说,这条内部道路几乎从灵武的最北边一直通到最南边,沿途看到的这都是已经治理好的地方。
记者了解到,从2001年到现在,管理局仅在大泉管理站的流动沙区,就完成治沙造林30万亩。管理局推广在沙区边缘有水的地方,采取滴灌节水技术,营造乔灌混交林,种植沙地经济林,发展沙产业。通过多年的探索,白芨滩人总结出了一套“五位一体”的沙漠治理开发模式,即在前沿构建沙生灌木林,近生活区发展乔灌混交林、经果林、养殖业、种植业,具体就是在沙漠外围营造大面积以灌木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形成第一道生态防线。围绕干渠、公路、果园周围建设多树种、高密度、宽林带、乔灌结合、针阔混交的大型骨干林带,构成第二道生态屏障。在两道生态防线的保护下,内部引水拉沙造田,培育经果林和苗圃。同时,在田间空地,种植畜草,发展养殖业,形成了牲畜粪便肥田、林草养殖牲畜两项循环产业,实现治沙与致富同步发展。
白芨滩“五位一体”治沙模式被国务院确定为促进宁夏经济发展重点推广模式。目前,白芨滩在沙漠中发展经果林和苗圃1万多亩,种植畜草1000亩,还支持职工利用沙漠日照长、温差大的特点,开展设施栽培,种植日光温棚232座。
2021年,管理局全面启用保护区智慧管控系统,建成了“高空卫士”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初步实现森林防火预警、人类活动管控实时动态管理。全年共开展日常巡护360次,出动巡护人员1800人次,巡护总里程10万公里,构建成“山头有监控、路口有探头、林内有人巡、应急有预案、处置有队伍”的立体网格管护格局。现在巡护有GPS导航系统,保护区架设了红外摄像机,森林防火在监控室实现实时监控,不像过去纯粹依靠人力完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管理局在保护区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科学考察,对区内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掌握,并与各大科研院所积极合作,对保护区进行了20多项科学研究项目。保护区还先后与宁夏农林科学院合作开展宁夏中部干旱带沙生灌木梭梭育苗及造林实验研究项目,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与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实施沙地造林节水渗灌项目,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保护区还与宁夏大学联合对沙冬青进行了试验性培育与栽培,获得了成功,为挽救这一稀有的沙漠常绿重点保护植物摸素出了一定的经验。
2000年以来,管理局组织实施了自然保护区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建设,持续完善了办公用房、管理站点、管护用房、防火物资库、消防通道、巡护林道、通道哨卡等基础建设,建设了瞭望塔、生物围栏、林区围栏、生物防火带、隔离带、荒漠湖、泵站等设施,设置了保护区界桩、界牌、指示性标牌和警示牌,购置了防火巡护车、防火指挥车、巡护摩托车、消防车、野外防火工具设备及办公设施设备,建成了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科研监测中心、研学教育中心等,近期正在组织实施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数据库项目。
最新资料显示,2021年,白芨滩保护区在资源管护、生态修复、科研工作等方面均取得新的成就和突破,沙产业质效也有了新的提升。成功打造大泉沙漠田园综合体3000亩,提质增效马鞍山沙漠林果综合体2000亩,新增林果园464.03亩,全年产水果93万斤、设施果蔬153万斤,牛存栏1412头、羊存栏298只,生产牛奶5894吨,厩肥7784方。同时,积极引进沙产业新技术,长期聘请区内外沙产业土专家、技师坐地指导,运用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并初见成效。
让绿色不断延伸
顺着场部道路继续南行约10公里,能看到矗立在沙漠边缘的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又称“三北”防护林工程中国防沙治沙博物馆,这是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也是宁夏惟一的国家级展览馆。
2014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在白芨滩试点建设国家沙漠公园,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于同年开工建设,2017年正式建成。展览馆主体为三层仿古建筑,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景观墙如长城般蜿蜒起伏,寓意众志成城、久久为功的白芨滩人,要在大漠中筑起绿色“长城”的决心和毅力。根据设计,展览馆分为序厅、印象沙漠、解读沙漠、抗争沙漠、逐梦沙漠五个展厅和放映厅,以传承防沙治沙历史,展示防沙治沙成就,推广防沙治沙技术,总结防沙治沙经验,宣传治沙英雄先进事迹,普及防沙治沙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的防沙治沙历程。
2019年9月16日,中国防沙治沙博物馆入选中宣部新命名的3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代表“三北”防护林工程成就的中国防沙治沙博物馆,自建成开放以来,已成为各国政要、专家学者参观、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为广大公众、高校师生、当地市民提供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展览馆东南方向一个叫宸喜园的园区,工作人员指着一棵碗口粗的枣树介绍说,这是2008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来白芨滩考察时亲手种植的一棵枣树。现在,这棵枣树每年能结好几十斤鲜枣,到9月份时,满树红枣,特别好看。
在这棵枣树的两侧,分别生长着两株茁壮的柠条和花棒。当地人将柠条比作“沙漠汉子”,柠条特别“拧”,风越大,它根扎得越深;沙子越埋,它的分枝越多,生长越旺盛。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柠条的叶片很小,春季开黄色小花,它的根能肥田,种子可以榨油。人们夸赞说,“柠条是个宝,既是林又是草,防风固沙保耕地,放牧烧柴做肥料,还是牲口救命草。”
花棒则被比作“沙漠姑娘”,其生长习性为沙生、耐寒、喜光,适于流沙环境,不惧严寒酷热,枝叶茂盛,萌蘖力强,防风固沙作用大。因此,花棒又叫“花姑娘”,是不折不扣的护沙巾帼。哪怕被啃得光秃秃的,也可以迅速萌发出新芽,继续护卫着一方土地。花棒生长在贫瘠的沙漠,却有着丰富滋润的内在,种子可以榨油,枝叶富含营养,是牛羊的美食。
从昔日的照片可以看出,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沙,经过多年努力,治理已见成效。在习近平总书记植树的近旁,有两片枣林已经成长起来了,每到枣花盛开和枣儿成熟的季节,这两片枣林就成为沙漠公园一处迷人的风景。
记者了解到,沙漠公园总面积约6.6万亩,根据规划,公园包括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保护区科研检测中心,并以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为中心,辐射宸喜园、沙漠汽车越野比赛营地、治沙造林科普教育展示区等多个园区。其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划分为沙地保育区、沙生灌木展示区、沙地旱柳展示区、沙生经济林展示区、沙地樟子松展示区、乔灌针叶混交林展示区等。近年来,保护区依托国家沙漠公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全国治沙英雄等“国字号”品牌,着力培育以“森林体验”为主体的生态旅游资源,注册成立了白芨滩生态文化教育有限公司,积极筹办了国际沙漠旅游节等活动,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梁素君告诉记者,沙漠公园曾在2017年开放了一段时间,2018年后就再没有对外开放,原因是存在沙漠公园与保护区有部分重叠以及保护区功能区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白芨滩生态旅游目前未开展,仅开展生态文明、爱国主义等各类宣传教育和研学活动。根据规定,在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要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以确保一定区域内的保护对象保持无人为干预的自然发展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核心区外围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只有缓冲区外围的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据管理局宣教科科长杨丽丽介绍,白芨滩国家沙漠公園有一部分进入了缓冲区,正在积极向国家申报,调整后才能开展旅游业,未调整之前是不能开展相关旅游活动的。对有组织的观摩学习、考察调研、研学等活动,须经审批之后才能允许进入。
据记者了解,为促进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及服务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于2005年和2012年两次对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保护区区划更科学、合理,既协调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区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又妥善处理了自然保护与区域经济建设、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有利于保护保护区的自然生态资源管理,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相和谐的“双赢”战略目标。
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兴东表示,保护区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论、新观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绝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嘱托,为把白芨滩建设成为一个集治沙模式示范、治沙技术推广、治沙精神学习、生态文明宣传、森林体验休闲为一体的高标准治沙示范区而努力奋斗,让绿色在习近平总书记植树的地方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