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特邀主持人:袁 牧
2022-05-06袁牧
主持人语:文化自觉是民族自强的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民族自信的基础。民族复兴首先是文化复兴,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二十多年来,我国逐年加大了文化建设的投入,特别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运用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肌理。人类文明大厦的建立,总是起于对“物”的创造而止于对“物”的创造过程的认知和精神意涵的辨析。文化自觉则是人们对这种社会肌理的有意识梳理。近代以来,人们在对前人所创造的“物”的研究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负载于创物过程中的一些诸如造物方式、技艺手段和功用意涵等要素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意识到这些不以任何物质形态而存在的非物质文化才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主要推进力。
基于对文化的这种非物质性和非物质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性的认识,自20 世纪初以来,我国学人就已经开始尝试从西方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性质、运行方式中寻找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成为世人普遍认知的概念之前,我国已经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框架下,以版权保护的形式对其加以保护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是在2003 年10 月17 日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 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确立的。中国政府在这一保护公约的框架下,创造性地建立起了适合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古国的非遗保护体系,并制定了完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而开启了我国非遗保护的法治之路。
二十多年的非遗保护,尤其是非遗的转化应用,无论在国家还是苏州本土层面,都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总结。2021 年10 月中旬,在由苏州石湖智库举办的以“传承苏州非遗文化,赋能新时代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为主题的沙龙上,与会专家学者、非遗保护工作组织者、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相关代表各抒己见。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章体现了与会代表更深入的思考与富有成效的具体实践。
既是“苏派砚雕”非遗项目的运行创作实践者又是收藏研究者的蔡春生先生,以其在“一亩砚田”文化品牌建设和苏派砚雕产品的营销过程所积累的经验为依据写成的《重振苏派砚雕的构想与实践——以“一亩砚田”为例》,从产业、文化两个角度来探讨在中国书房文化复苏的当下,重振苏派砚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用实例说明了二十多年的非遗保护之路,如今已经进入了保护成果转化运用的新阶段。
有着“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称号的苏州市,其非遗保护工作起步早,针对本地非遗项目面广量多且具有多样性特点所制定的地方性保护法规,覆盖面广、操作性强,保护理念先进、管理制度健全。长期从事苏州市非遗保护管理工作的王燕女士,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在《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与管理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中条分缕析地梳理了苏州市非遗保护工作的理念和管理工作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可谓苏州市近二十年非遗保护工作的理论总结。
享有“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美誉的苏州,有着几乎涵盖全部传统工艺美术品类的生产能力。在非遗保护的语境中,如何在大运河文化建设中转化赋能,是一辈子从事工艺美术组织管理工作的马建庭先生思考的问题,他的《大运河文化与苏作工艺》一文从技艺传承与融古出新、从人才培养到工匠精神的弘扬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思路。
二十多年的非遗保护工作,其工作重点始终围绕着非遗项目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主体也因认识和理念的阶段性偏移而出现过不同的侧重点,如从对非遗生态性保护到生产性保护,进而到如今的转化应用等。苏州大学袁牧教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保护》中分析了这种非遗保护主体偏移的根由其实是只对其外在形态进行保护,而忽视了对其内在的文化属性,也即非遗的文化基因进行保护。在强调非遗转化应用的当下,什么才是其不变的本源呢?那就是非遗文化的基因!只有对文化基因进行保护,才能够守正创新。
本期的四篇文章,从回顾非遗保护历程,到揭橥非遗文化基因的保护核心;从梳理非遗保护法律法规建设过程,到点明“人”的关键要素;从盘点苏作非遗的历史发展与家底,到前瞻布局传承路径;从阐明苏砚非遗项目的历史与价值,到讲述其今日新生与当下生活融汇的实践种种,让人从历史、从全局,再到一个具体微观的项目,由苏作非遗一斑而窥非遗保护全貌,全面、透彻地了解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工作内容、实际成效以及价值与意义。相信在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下,凝聚人类文明精华的非遗文化一定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