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企业一线作业工人颈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分析
2022-05-06刘小安李建昌徐宇萍谢金明刘永泉王忠旭
刘小安,李建昌,徐宇萍,谢金明,赖 云,刘永泉*,王忠旭
(1. 江西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330006,南昌;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100050,北京)
0 引言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WMSDs)是指作业工人因接触工作不良危害因素所引起的全身或者局部肌肉、骨骼及神经等运动系统损伤,常表现为肩颈、腰背和手腕等部位的麻木、疼痛及活动受限等[1-2]。在许多发达国家,WMSDs已成为第2高发的职业性疾患[3],其覆盖行业广、发生率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成为全球主要的职业相关性的健康问题[4]。汽车制造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工作中作业工人多从事高重复性、长时工及中、低负荷的作业,由此所导致的WMSDs已成为该行业员工的主要健康问题[5]。本文通过对南昌市某汽车制造企业的一线作业工人开展研究调查,分析作业工人WMSDs发病特征及高发部位影响因素,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于2020年10月,选择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南昌市某汽车制造企业所有1 a以上工龄的一线在岗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先天各部位骨骼畸形者、其他非工作因素所致的身体残疾或肌肉骨骼损伤。本次调查均取得对象的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选择电子版《北欧肌肉骼疾患问卷(中文版)》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作业类型、劳动组织、工作姿势等职业因素所引起的近期各部位WMSDs发生情况。WMSDs判定:研究对象近1 a内颈、肩、上背、下背、肘、手腕、膝、腿、踝足9个部位中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酸、麻、疼和活动受限超过24 h,且休息后不能恢复,并排除外伤及其他急慢性疾病,则可判定位WMSDs。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趋势性χ2检验。WMSDs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双侧)。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填写问卷411份,回收有效问卷399份,有效率为97.1%。399名研究对象中,男性为365人(91.5%)、女性为34人(8.5%),身高为(170.2±7.1)cm,体质指数(BMI)为(22.9±5.6)kg/m2,年龄为(30.4±6.4)岁,专业工龄为(3.5±3.6)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占比59.4%。
2.2 WMSDs发生情况
399名研究对象WMSDs总发生率为45.4%。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颈部(24.1%)、、踝足部(20.1%)、肩部(17.5%)、手腕部(17.0%)、下背部(16.5%)、上背部(15.8%)、膝部(13.0%)、腿部(13.0%)和肘部(10.5%),各部位WMSD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研究对象中颈部WMSDs发生率最高,故本次研究主要对颈部的危险及保护因素进行分析。
2.3 颈部WMSDs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体育锻炼、搬运重物、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工作涉及到寒冷、凉风或者气温变化、休息时间是否充足、工作部门人员短缺、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长时间保持转头的姿势和不舒服的姿势工作对作业工人颈部WMSDs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人口学特征、劳动组织、工作姿势因素及作业类型对颈部WMSDs发生影响情况见表1~表3。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颈部WMSDs发生影响情况
表2 不同作业类型和劳动组织人颈部WMSDs发生影响情况
表2 (续)
表3 不同工作姿势颈部WMSDs发生影响情况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研究对象颈部WMSDs的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以表1~表3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OR=5.462)、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OR=5.258)和搬运重物(>5 kg)(OR=1.931)是作业人员颈部WMSDs发生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OR=0.215)和休息时间充足(OR=0.222)是颈部WMSDs发生的保护因素。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产业发展飞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2020年我国汽车生产量达2.5千万辆,由于汽车生产复杂,工序繁多,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WMSDs已成为该行业工人的主要的职业健康问题[6]。目前研究显示,我国汽车制造业工人的WMSDs总发生率为28.5%~56.3%,发生率较高的部位主要是颈部、肩部和腰部[5,7-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汽车制造企业一线作业工人WMSDs总患病率为 45.4%,以颈部患病率最高,与曹磊[11-12]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与吴琳[13-14]等人研究的汽车行业一般多以下背部和腰部 WMSDs 最为严重的结果存在差异,同时颈部(24.1%)、肩部(17.5%)、下背部(16.5%)和上背部(15.8%)也低于相关研究,可能跟不同汽车制造企业工作制度、工作环境以及劳动者的工作强度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此次选择的研究对象平均年龄处于青壮年(30.4岁)且平均专业工龄(3.5 a)较短有关。
表4 颈部WMSDs患病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通过对个体人口学特征单因素和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适量的体育锻炼对颈部WMSDs的发生起保护作用(OR=0.215,95%CI:0.10~0.462),与相关研究[15]的结果一致。对作业类型、劳动组织和作业姿势对颈部WMSDs的单因素研究发现,搬运重物、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工作涉及到寒冷、凉风或者气温变化、休息时间不充足、工作部门人员短缺、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长时间保持转头的姿势和不舒服的姿势都会导致颈部WMSDs的发生。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搬运重物(>5 kg)(OR=1.931)、每天从事同样的工作(OR=5.462,)和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OR=5.258)是颈部WMSDs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休息充足(OR=0.222)则是颈部WMSDs发生的保护因素。汽车制造行业岗位复杂,覆盖多种工种,如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等,大部分工人需经常保持站立或者下蹲等体位作业,同时也需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进行重复性工作,普遍存在重负荷、高重复性、强迫体位作业。长期持续不良姿势工作容易造成局部关节或肌肉血液循环不畅,脊椎供血不足,肌肉及骨骼组织无法正常吸取营养,易致肌肉韧带组织病损,当受到短暂的强负荷或持续性中、低负荷冲击则可诱发 WMSDs[16]。当作业工人长期维持不舒服的姿势或肌肉处于高静态负荷状态,则会增加WMSDs的发生风险,劳动者从颈部疲劳发展到明显临床症状的疾病,不正确的作业体位及姿势是其中最重要因素[17]。汽车制造工人需要经常搬运汽车配件及辅助工具等重物开展搬举作业,会增加身体局部负重,使颈椎牵引负荷加重,导致WMSDs发生。工作场所环境存在恶劣的气温变化也是导致颈部WMSDs发生的诱因,可能会影响全身肌肉骨骼及韧带组织的正常收缩。汽车制造工人大部分都是流水作业,每天工作内容相同,劳动者在工作中涉及到的身体部位会常年累月受到相同负荷的冲击,充足的休息可使工人肌肉骨骼的劳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和缓解,从而减少WMSDs的发生。相反,当工作部门人员短缺,经常加班,员工缺乏足够的休息,则会增长负荷的暴露时间,加速WMSDs 的发生[18]。
WMSDs的发病特点是慢性、反复性发作,因为不会危及性命,所以经常会被忽视[19]。本研究调查汽车制造作业工人普遍文化水平偏低,自我健康保护意识薄弱,对WMSDs的防护能力有限,因此企业需加强对员工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识别不良工作体位和姿势的风险的能力,减轻活动过程中不良工效学负荷[20],同时要进一步改善场所中的不良工效学因素,制定合理的轮岗和休息制度,在确保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WMSDs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