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7”河南极端降水的远距离台风作用分析

2022-05-06王超杰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通量强降水水汽

王 军, 吴 迪, 王超杰, 席 乐, 刘 磊

(1.许昌市气象局,河南 许昌 461000; 2.长葛市气象局,河南 长葛 4615002; 3.河南省气象台,郑州 450003)

引 言

远距离台风暴雨引发的灾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产生的灾害可能超越台风直接暴雨造成的灾害[1]。有研究指出,一些暴雨是中低纬西风槽、低涡、高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等系统与远距离台风相互作用的产物[2-7]。充沛的水汽和能量向暴雨区输送,是远距离台风暴雨的重要特征[8-13]。充沛的水汽和能量输送,使暴雨区具有对流不稳定、对称不稳定或斜压不稳定性,有利于强对流发生[14-15];暴雨落区与高能舌区具有对应关系[16]。远距离台风向西南涡输送水汽和能量,改变低涡风压场和能量分布,使西南涡发展引发暴雨增幅[17-18]。武麦凤等[19]研究发现,远距离台风改变西北涡的压温湿结构,促使西北涡发展。远距离台风与冷空气共同作用产生暴雨[20-21]。Galarneau等[22]研究指出,远距离台风暴雨落区位于200 hPa急流西侧入口区和925 hPa假相当位温脊区、700 hPa槽前。

远距离台风是否作用于内陆暴雨过程是预报业务的关注点。2021年7月19-22日(简称“21·7”),河南中北部出现区域性特大暴雨,导致严重洪涝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3]。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中央气象台台风定位报、HYSPLIT模式和欧洲中心ERA5逐小时再分析等资料,对远距离台风“烟花”和“查帕卡”在“21·7”特大暴雨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此类极端降水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1 降水实况和环流背景

1.1 降水实况

根据河南省国家气象站降水数据统计,2021年7月19日08时-22日08时,累计降水量达250 mm以上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郑州、新乡、鹤壁、焦作、许昌、安阳、开封、平顶山、周口、漯河、洛阳等地。降水量前五名依次为郑州的777.0 mm、辉县的702.1 mm、新密的684.1 mm、鹤壁的618.0 mm和嵩山的615.9 mm。700 mm以上降水中心有2个,分别位于郑州附近和豫北西部的辉县到鹤壁一带(图1a)。此次极端降水与双台风远距离作用有关。郑州的强降水出现在台风“烟花”和“查帕卡”向西移动并逐渐增强的过程中,鹤壁的强降水出现在台风“烟花”进一步增强西进,而“查帕卡”减弱的过程中(图1b)。

1.2 12 h降水中心位置演变

“21·7”特大暴雨降水过程主要集中于2021年7月19日08时-22日08时。根据逐12 h降水量统计,降水初期的19日08-20时(图2a),100 mm以上的降水中心位于巩义,降水量为123.8 mm;19日20时-20日08时(图2b),100 mm以上降水范围扩大至许昌和平顶山西北部、郑州西部、洛阳东部,降水中心位于嵩山,降水量为274.8 mm;20日08-20时(图2c),100 mm以上降水区域向西北扩展至新乡和焦作南部,降水中心郑州降水量达465.8 mm,荥阳、新密降水量超过200 mm;20日20时-21日08时(图2d),降水中心向东移至开封,降水量为214.0 mm;21日08-20时(图2e),强降水中心北移至汤阴、鹤壁一带,汤阴降水量达307.3 mm;21日20时-22日08时(图2f),强降水中心移至辉县,降水量为325.0 mm。

1.3 环流背景

分析各层主要影响系统可知(图3a),“21·7”河南极端降水期间,200 hPa南亚高压呈动态东扩增强形势,其东侧1256 dagpm边界线从降水初期的97°E附近东移至20日20时的102°E,21日20时进一步东移至104°E。在南亚高压动态东扩的过程中,其前部的低槽加强发展,从19日白天开始,河南中西部逐渐转入低槽前西南气流和辐散场中,持续到21日夜间。22日08时,西南气流减弱并进入安徽境内,河南的降水趋于结束。500 hPa高度,中心位于日本中部的副热带高压于19日增强西伸,强降水阶段,588 dagpm线西边界稳定维持在120°E附近,河南位于其西侧外围;同时,低涡从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向西北移动,经河南西部、山西南部,21日20 时移至陕西东北部。18日20时700 hPa的低涡中心位于信阳,东风辐合线位于郑州附近;20日08时低涡中心移至嵩县,切变线位于河南西北部并长时间维持;21日20时切变线移至陕西北部。850 hPa低涡中心也经历了从河南东南部移至河南西部的过程;低涡外围或切变线东侧维持一条东南或偏东气流形成的水汽输送带,沿海至河南中北部的急流在19日夜间-21日最为显著。低空急流最早形成于925 hPa,19日20时(图3b),郑州风速达16 m·s-1;“烟花”位于东海(129.00°E、24.40°N),“查帕卡”位于广东南部海面(121.80°E、21.10°N),这样的形势为极端降水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7月18日02时,“烟花”在台湾以东洋面生成,中心风速逐渐增强,19日08时演变为强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速为25 m·s-1,20日14时升级为台风,中心最大风速为33 m·s-1,21日08时,中心最大风速为38 m·s-1。“烟花”生成后,移动方向为西北-西西北-西,逐步向大陆方向靠近,19日08时-21日19时,移速较大。“查帕卡”于7月18日14时在东沙群岛以西洋面生成并向西移动,19日05时转向西北移动,14时中心最大风速增强至23 m·s-1,并转向北移动,17时升级为强热带风暴,23时升级为台风。“烟花”和“查帕卡”逐步增强并向西北移动,与河南强降水时段对应。双台风搅动西太平洋、东海、黄海、南海的水汽,向河南输送水汽和能量。其中“烟花”位于副热带高压南侧,其与副热带高压之间的东南气流源源不断地向河南中北部输送水汽和能量,成为河南特大暴雨水汽和能量的主要贡献者。

2 水汽、能量分析

2.1 水汽输送分析

分析逐小时水汽通量与风场资料可知,19日降水初期,500 hPa上台风“烟花”和“查帕卡”与低涡之间的水汽通道并不显著;强降水阶段(20日00时-22日08时),“烟花”西北部弱的偏东风气流与“查帕卡”倒槽的偏东风气流汇合,经湖南、湖北向河南中北部输送水汽,但风力较弱。水汽输送主要集中于700 hPa及以下层次。

2.1.1 925 hPa水汽通量分析

7月19日(图4a),从“烟花”倒槽伸向西北的有两支气流:一支东南气流通向河南,另一支偏南气流通向辽东。之后,通向辽东的气流逐渐减弱,通向河南的气流逐渐增强,郑州及附近地区的水汽通量值显著增强。925 hPa水汽通量和风场的分析结果(图4)表明,自“烟花”伸向河南有一条明显的水汽输送带,19日水汽输送开始增强。19日14时(图4a),水汽通道的东南风风速普遍增大到8 m·s-1,水汽通量大于10 g·cm-1·hPa-1·s-1,洛阳到郑州一带的水汽通量达16~18 g·cm-1·hPa-1·s-1;16时(图略),郑州西部的水汽通量值增大到20 g·cm-1·hPa-1·s-1以上,河南中部大范围强降水拉开序幕(图2a);20时(图4b),急流前端位于河南中部沿黄一带,最大风速达16 m·s-1,该地区水汽通量值达20~24 g·cm-1·hPa-1·s-1的大值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维持到夜间,导致降水范围和量级均增大(图2b)。20日08-14时,郑州附近水汽通量中心值维持在26 g·cm-1·hPa-1·s-1(图4c); 16时(图4d)水汽通量中心增强到32 g·cm-1·hPa-1·s-1,郑州达28 g·cm-1·hPa-1·s-1,郑州站16-17时雨强达201.9 mm·h-1。20日20时(图4e),水汽通道上最大风速达18 m·s-1,水汽通量增大至20 g·cm-1·hPa-1·s-1以上,且向东向北扩展。随着20日夜间急流轴向东北方向移动,水汽通量大值区也伸向豫东北(图4e、f),强降水区东移到许昌、开封到豫北一带(图2d)。21日白天至夜间,水汽通量大值区维持在豫北(图4g、h),降水中心也移至豫北(图2e、f)。22日水汽通量继续减小,豫北降水随之减弱。综上所述,“21·7”降水过程中,925 hPa暴雨区水汽主要来自台风“烟花”持续72 h不断地向河南输送,水汽通量大值区与暴雨区演变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图4 2021年7月19日14时(a)、19日20时(b)和20日08时(c)、20日16时(d)、20日20时(e)及21日02时(f)、21日08时(g)、21日20时(h)925 hPa水汽通量与风场阴影为水汽通量,单位:g·cm-1·hPa-1·s-1;风速单位:m·s-1

2.1.2 850 hPa水汽通量分析

通往河南暴雨区的水汽通道有两条:一条源自“烟花”,另一条源自“查帕卡”,以下分析中将与“烟花”之间的通道简称为“东支”、与“查帕卡”之间的通道简称为“西支”。19日14时(图5a),西支水汽由“查帕卡”东北部经江西、湖北安徽交界处进入河南,东支水汽由“烟花”西北部经江苏、安徽北部到达河南,水汽通量大值区位于河南中西部,中心值为16~18 g·cm-1·hPa-1·s-1。19日20时(图5b),东支东南风气流轴风速达12 m·s-1以上,水汽输送增强,河南中西部水汽通量中心值达24~26 g·cm-1·hPa-1·s-1,即19日两个通道的水汽输送都是加强的(表1)。20日08-14时(图5c、d),双通道输送的水汽汇聚于郑州附近,中心值达24~30 g·cm-1·hPa-1·s-1,东支水汽输送大于西支的水汽输送(表1);到16时,水汽通量大值中心移至济源附近,郑州到济源一带水汽通量中心值为26~28 g·cm-1·hPa-1·s-1。正是两支水汽输送稳定且持续增强,使20日白天郑州市区出现465.8 mm的强降水(图2c)。20日夜间—21日夜间(图5e、f、g),水汽通量大值区移向河南北部;21日06时位于新乡、鹤壁、安阳一带,中心值维持在26~28 g·cm-1·hPa-1·s-1(图5h),西支水汽输送明显增强,与东支的接近(表1)。上述分析表明,850 hPa上台风“烟花”和“查帕卡”均参与了河南暴雨区的水汽输送,水汽输送呈现双通道特征,双台风为河南极端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暴雨区水汽通量值大于24 g·cm-1·hPa-1·s-1,且“烟花”水汽输送较“查帕卡”的偏多21.5%(表1)。

图5 2021年7月19日14时(a)、19日20时(b)和20日08时(c)、20日14时(d)、20日22时(e)及21日00时(f)、21日04时(g)、21日06时(h)850 hPa水汽通量与风场阴影为水汽通量,单位:g·cm-1·hPa-1·s-1;风速单位:m·s-1

表1 2021年7月19-21日850 hPa双水汽通道平均水汽通量 g·cm-1·hPa-1·s-1

2.1.3 700 hPa水汽通量分析

700 hPa通往河南暴雨区的水汽通道也有两条,分别源自“烟花”和“查帕卡”。19日14时(图6a),东支水汽自“烟花”西北部,经浙江、安徽进入河南;西支水汽自“查帕卡”东北部经江西、湖北进入河南。两支水汽在河南东南部交汇后集中向河南中北部输送。19日20时(图6b),东支水汽输送带风速增强,水汽通量大值区汇聚至河南中西部,中心值增大至10~12 g·cm-1·hPa-1·s-1。20日08时,位于郑州附近的水汽通量中心值增大至14~16 g·cm-1·hPa-1·s-1(图6c)。20日下午,水汽通量中心移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处,郑州地区水汽通量值维持在13 g·cm-1·hPa-1·s-1(图6d、e)。20日夜间(图6f、g),水汽通量大值区位于开封,并向河南北部扩展,水汽通量大值中心移至豫北地区,达14 g·cm-1·hPa-1·s-1,西支水汽输送增强。21日白天,水汽通量大值区向北移至河南与河北交界处,豫北水汽通量趋于减弱,维持在12 g·cm-1·hPa-1·s-1以上(图6h)。19日西、东两支水汽输送量相当;20日白天东支大于西支的水汽输送量,“烟花”贡献较大;20日夜间-21日白天,西支水汽输送量强于东支的,“查帕卡”贡献略大。总体看,19-21日“烟花”和“查帕卡”两者贡献相当(表2)。

925、850 hPa两层暴雨区水汽通量值均大于24 g·cm-1·hPa-1·s-1,700 hPa暴雨区水汽通量值维持在12~16 g·cm-1·hPa-1·s-1,925 hPa、850 hPa水汽输送强度大于700 hPa的水汽输送强度。

2.1.4 水汽辐合

由于河南中北部低涡或切变线的维持,强降水区中低空存在显著的水汽辐合,850 hPa以下低空水汽辐合更强,且其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与强降水中心位置接近。以925 hPa为例,7月19日12时,河南境内的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开始增加;18时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增强到-15×10-7g·cm-2·hPa-1·s-1以上,并逐渐集中于郑州西部(图7a)。19日08-20时强降水出现在郑州附近,降水中心位于巩义(图2a)。19日20时-20日08时,水汽通量散度小于-10×10-7g·cm-2·hPa-1·s-1的中心维持在河南中西部,嵩山出现特大暴雨,降水量达274.8 mm(图2b)。20日08时,郑州附近的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达-20×10-7g·cm-2·hPa-1·s-1,小于-10×10-7g·cm-2·hPa-1·s-1的区域向豫北扩展(图7b),20日08-20时强降水扩展到新乡和焦作,荥阳、新密降水量超过200 mm,郑州降水量达465.8 mm(图2c)。20日20时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小于-10×10-7g·cm-2·hPa-1·s-1的区域向东、向北面积有所扩大,20日20时-21日08时降水中心东移至开封(图2d)。21日08时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20×10-7g·cm-2·hPa-1·s-1)向北移至豫北西部(图7c),21日08-20时强降水中心北移至汤阴、鹤壁一带(图2e);21日20时-22日05时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20×10-7g·cm-2·hPa-1·s-1)位于新乡北部到安阳一带,强降水中心移至辉县(图2f)。可以看出,925 hPa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位置的演变与12 h降水中心位置的演变相吻合。

图6 2021年7月19日14时(a)、19日20时(b)和20日08时(c)、20日14时(d)、20日16时(e)、20日20时(f)、20日23时(g)及21日14时(h)700 hPa水汽通量与风场阴影为水汽通量,单位:g·cm-1·hPa-1·s-1;风速单位:m·s-1

表2 2021年7月19-21日700 hPa双水汽通道平均水汽通量 g·cm-1·hPa-1·s-1

2.2 热力条件

2.2.1 对流有效位能和K指数

19日08时,安徽境内对流有效位能(CAPE)开始增强,大值区向河南方向伸展;12时,中心在2000 J·kg-1以上,且呈西北-东南向的带状大值区进入河南东部周口境内;16时,3200 J·kg-1的大值中心位于河南周口与安徽阜阳交界处,1200 J·kg-1以上的大值区伸展到郑州西部。19日夜间CAPE有所减弱,但河南中部仍然处于CAPE大值区的前部。20日白天安徽到河南一带的CAPE再次增强, 3200 J·kg-1以上的中心值位于周口、许昌、漯河3市交界处(图8a),16时郑州CAPE值为1200 J·kg-1,位于大值区的前沿,该中心持续到20日19时。21日08时,2400 J·kg-1的CAPE中心位于信阳市新县,该中心逐渐增强并向北移动;15时(图8b)CAPE中心位于驻马店,达3200 J·kg-1,豫北CAPE值从08时的200 J·kg-1增加到1200 J·kg-1以上,为豫北的强降水提供了能量和不稳定条件,21日08-20时汤阴降水量达307.3 mm。19日08时郑州K指数为35.4 ℃,19日20时-22日08时郑州K指数为38.4~39.2 ℃,22日08时后下降至36.2 ℃。

2.2.2 低层假相当位温

由于来自南海“查帕卡”和东南沿海“烟花”外围的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700 hPa以下,因此仅分析850 hPa和925 hPa假相当位温θse的演变。从850 hPa逐小时θse演变发现,19日有大于344 K的θse大值区自豫西南和豫东南向北推进,暴雨区位于344~352 K的区域(图略)。20日344~352 K的大值区在河南稳定维持,16时郑州暴雨区处于高能舌的边缘,θse达344~348 K(图8c),22时随着“烟花”外围东南气流的加强,有348~352 K的高能舌伸向豫中北(图8d)。21日02时,豫北暴雨区θse达到352~356 K (图8e),06时之后豫北暴雨区基本对应344~352 K的区域。22日08时,强降水区θse值下降到336 K以下,河南强降水结束。19-20日850 hPa河南暴雨区的θse是逐渐增大的,最大达352~356 K。随着暖湿气流的增强,高能舌自南向北扩展,覆盖整个河南,为20日郑州及周边地区、21日豫北地区出现的极端强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

图8 2021年7月20日16时(a)、21日15时(b)CAPE和20日16时(c)、20日22时(d)及21日02时(e) 850 hPa假相当位温与风场(a)(b)中阴影为CAPE,单位:J·kg-1;(c)(d)(e)中阴影为假相当位温,单位:K;风速单位:m·s-1

925 hPaθse场,19日08时(图略),河南中北部θse值为344~348 K,352 K的大值区位于江西西北部与湖北交界处。沿东南风气流轴,从江浙经安徽到河南东南部的θse高值区呈东南-西北向带状,并逐渐增强,中心值超过356 K(图9a),不断向河南延伸(图9b)。20日08时(图9c),有两条348~356 K的高θse呈带状分别从湖北和安徽向河南汇聚,山东境内的冷空气有增强西伸趋势;11时(图9d),352~360 K的高θse值仍然从湖北和安徽向河南推进;14时(图9e),从湖北和安徽两个方向向河南传送的高θse中心值增强到360 K以上。弱冷空气从渤海沿黄河侵入河南北部,与伸向河南中部的θse大值区形成东西向θse线密集带(图9f),促使降水加强[24]。弱冷空气影响至20日夜间,强降水区位于θse密集带附近(图9g)。21日,随台风“烟花”西进增强和东南风急流向北扩展,θse352 K以上大值区向北移动,θse线密集带转为东北-西南向,有利于强降水中心向北演变(图9h),降水中心移至河南北部。22日02时山东到安徽有冷空气侵入,θse大值区移向河南西部,高能舌消失,降水结束。整个强降水阶段,台风对暴雨区具有显著的能量输送特征。

图9 2021年7月19日14时(a)、19日17时(b)和20日08时(c)、20日11时(d)、20日14时(e)、20日16时(f)、20日20时(g)及21日02时(h) 925 hPa假相当位温与风场阴影为假相当位温,单位:K;风速单位:m·s-1

2.2.3 对流不稳定

选取郑州国家气象站和鹤壁国家气象站,分别作7月19日08时-20日20时郑州(图10a)和7月20日14时-22日02时鹤壁(图10b)假相当位温、水汽通量的时间演变图。由图10(a)可知,19日白天和20日下午,郑州上空暖湿层较厚,925 hPa以下θse都大于350 K,中心值达356-357 K,并且θse随高度降低,说明大气层结是对流不稳定的。19日14时之后,950-850 hPa 水汽通量值≥20 g·cm-1·hPa-1·s-1,最大值出现在20日上午,达25 g·cm-1·hPa-1·s-1。深厚的暖湿层、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及对流不稳定层结共存,与中低层切变、低涡共同作用,导致19日、20日郑州地区出现特大暴雨。由于19日已出现强降水(图2a、b),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由图10(a)可知,20日02-11时郑州850 hPa以下基本上为稳定层结,低层θse处于低值时段,θse小于349 K,最小中心值为347 K。20日11时之后,随着近地层东南暖湿气流的加强,θse开始增大,925 hPa以下θse大于350 K,最大达到356 K,暖湿层再现,对流不稳定层结也重新建立,特别是20日上午925-850 hPa水汽通量加强到25 g·cm-1·hPa-1·s-1,比19日的水汽输送更强,与中低层低涡共同作用致20日下午郑州地区10多站出现小时雨强超过100 mm·h-1、郑州站达201.9 mm·h-1的极端强降水。从图10(b)可知,20日17时-21日10时鹤壁850 hPa以下θse随高度增大,大气层结稳定,925 hPa以下θse小于349 K,最小达342 K。21日10时之后,低层的θse开始加强,暖湿层到达925 hPa,θse大于350 K,最大达到356 K,上干冷下暖湿,大气层结从对流稳定转为不稳定,且不稳定程度比20日郑州的还强。从20日夜间开始,925-850 hPa鹤壁水汽通量均大于20 g·cm-1·hPa-1·s-1,中心值达25 g·cm-1·hPa-1·s-1,水汽输送量大,与中低层移至豫北的切变线共同作用,对应于21日下午到夜间豫北出现的极端强降水(图2e、f)。

正因为河南与台风之间长时间持续的东南暖湿气流输送,使强降水时段暴雨区低层一直保持了高温高湿的状态,并保证了不稳定能量释放后对流不稳定层结的重建,使特大暴雨得以连续出现。

3 水汽来源追踪

利用HYSPLIT模式,以20、21日极端降水区中心站郑州(图11a)和鹤壁(图11b)为模拟站点,分别作空气质点后向轨迹追踪,计算分析极端降水区水汽来源和路径。选取3000 m、1500 m、700 m(对应700 hPa、850 hPa、925 hPa)3个高度。由于台风“烟花”和“查帕卡”分别产生于18日02时和18日14时,选取郑州后向追踪48 h、鹤壁后向追踪54 h,分别获得其后向轨迹及对应高度。郑州后向追踪起始时间为7月20日20时,鹤壁后向追踪起始时间为7月21日20时。水汽追踪显示,降水前期,郑州附近的水汽来源:3000 m高度水汽来自我国南部,1500 m高度水汽来自东南沿海,700 m高度水汽来自日本以南洋面。3个高度水汽来源从高到低、由南向东分布,说明降水前期郑州700 m高度水汽源自“烟花”,1500 m和3000 m高度水汽源自“查帕卡”和“烟花”,其中1500 m高度水汽来源迹线偏向“烟花”。降水后期,“烟花”进一步西进,豫西北降水中心鹤壁700 m高度水汽源自“烟花”,1500 m高度水汽迹线偏向“烟花”,3000 m高度水汽源自“查帕卡”和“烟花”。水汽后向轨迹追踪与3个层次水汽通道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

4 结 论

通过对“21·7”河南特大暴雨过程远距离台风的作用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此次特大暴雨是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黄淮地区低涡或切变线和双台风远距离水汽能量输送共同作用造成的罕见极端降水。南亚高压边界线东扩,日本附近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以及位于河南的中尺度低涡或切变线,为极端降水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2)台风“烟花”“查帕卡”与中尺度低涡或切变线之间的低空急流使水汽通道建立并长时间维持,远距离台风向暴雨区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和能量,是造成此次极端降水的关键因素。19-21日暴雨区低层925 hPa的水汽主要来自“烟花”单通道输送,850 hPa和700 hPa的水汽均源自“烟花”和“查帕卡”双台风双通道输送。850 hPa“烟花”水汽输送较“查帕卡”的偏多21.5%;700 hPa双台风输送水汽量整体相当,但20日“烟花”水汽输送贡献较大。

(3)台风与河南之间长时间持续的东南暖湿气流输送,使强降水时段暴雨区低层一直保持高温高湿状态。低层高温高湿,一是加强了暴雨区的对流不稳定,二是保证了不稳定能量释放后对流不稳定层结的重建,使特大暴雨连续出现。925 hPa水汽通量大值区、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演变与逐12 h强降水中心演变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925 hPa弱冷空气侵入使暴雨加剧,强降水位于该层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密集区。

(4)水汽追踪显示,20、21日出现的极端暴雨的暴雨中心郑州、鹤壁的水汽仅925 hPa的源自台风“烟花”,850、700 hPa的水汽均源自“烟花”和“查帕卡”。

猜你喜欢

通量强降水水汽
青藏高原上空平流层水汽的时空演变特征
京津冀地区FY-4A水汽校正模型研究
2020年8月中旬成都强降水过程的天气学分析
功能性微肽通量发现和功能验证的研究进展
MJO背景下文山州区域强降水分析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为什么会下雪?
1998-2017年三江源地区水汽和云水状况的时空分布
深圳率先开展碳通量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