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生长期管理研究

2022-05-06王淑花

种子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苗期玉米管理

王淑花

摘    要: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具有高产和稳产的特点。加强对玉米生长期的管理,能够促使玉米健康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管理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4-005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1 玉米苗期的管理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期被称为苗期,是玉米生根、长叶和分化茎节的主要生长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根部的生长发育比较快,能够形成强大的根系,但是地上部分茎叶的生长速度比较慢,该时期的主要管理工作是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培育壮苗,保证苗齐、苗全和苗匀,为之后的丰产工作奠定基础。

1.1 查苗和补苗

受到种子质量以及机械化播种深浅不一等因素的影响,播种之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苗,要及时查苗和补苗。在玉米1叶1心到1叶2心时,及时查苗补种或者移栽,在移栽的过程中保证母土不散、主根不断、苗龄一致。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选择晴天的下午或者阴天进行,选择带土移栽的方式,提高成活率[1]。

1.2 间苗和定苗

幼苗生长到3叶时,应及时间苗;生长到4~5叶时,要及时定苗,在3~4叶期进行。如果推迟间苗时间,会造成植株拥挤,影响根系发展,也会出现争水争肥的现象。在间苗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一定原则,去弱留强、间密存疏、保留壮苗。正常情况下,定苗在4~5叶时进行。如果弱小的苗受到病虫害的为害,要及时拔除,保留壮苗,保证植株的整体移植,降低空秆率。在定苗过程中,结合种植密度的要求保证植株分布均匀。定苗选择在下午进行,因为受到病虫害的影响,生长不良的玉米苗经过中午日晒之后会萎蔫,很容易识别。

1.3 中耕除草

在玉米苗期,需要中耕1~2次,结合间苗浅中耕3~5 cm,在拔节期前,中耕的深度为10 cm以上。配合人工除草,可以选择化学除草,选择苗期专用的化学除草药剂,提高除草的效果,避免玉米苗争夺养分和水分。通过中耕能够提高土壤的疏松度,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2]。在定苗之前,幼苗矮小,可以进行一次浅中耕,以松土和除草为主。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耕的过程中要避免伤苗,避免对根系造成损伤,中耕深度为3~5 cm。在定苗后到拔节期之前,要中耕1次,深度为10 cm左右。

1.4 水肥管理

在苗期一般不需要施肥和浇水,针对弱小苗和补种苗可以适当施肥和灌溉。玉米苗期追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促进叶片生长,要结合幼苗的生长情况适当追肥。如果幼苗比较弱,施入尿素5~7 kg/667 m2,采取沟施或者穴施的方式,深度为5 cm左右。肥料要和苗有一定的距离,不能低于10 cm,否则会烧苗,可以结合中耕进行。

1.5 苗期的注意事项

第一,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地下害虫的发病概率逐年提升,会造成缺苗断垄的现象,主要的地下害虫包括金针虫和蛴螬,在播种之前要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通过药剂拌种能够降低地下害虫的发生概率,也可以选择包衣种子防治地下害虫[3]。第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玉米种植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秸秆覆盖比较普遍,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害虫,主要为害玉米苗期的幼苗,会咬断幼苗,进入玉米茎基部,造成枯心苗和玉米倒伏,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此外,瑞典蝇为害玉米的芯叶部位,会造成叶片卷曲。在苗期还会出现蓟马,为害心叶部位,造成植株畸形,要做好该类害虫的防控。第三,综合防治苗期的病虫害,选择在每年6—7月使用药剂防治,使用5%的高效氯氟氢菊酯40 mL/667 m2,加入10%的吡虫啉和50%的多菌灵50 g兑水喷雾防治。

2 玉米穗期的管理

玉米穗期是指从拔节到抽雄穗阶段,是玉米生长中最旺盛和关键的阶段,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该时期的主要目标是促秆壮穗,保证植株健康生长,根深叶茂,雄雌穗发育良好,争取穗大和粒多。

2.1 追施穗肥

结合地理和苗情的实际情况确定施肥量,可以分两次追施。穗期是玉米吸收养分最快的时期,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要控制好磷元素、钾元素和氮元素的使用量,满足玉米生长的需求。玉米穗期主要分为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如果地块的底肥施用量不足,要重施穗肥,最佳的追肥时间是大喇叭口期,在抽雄前的10~15 d追施氮肥。此外,还要结合玉米的生长情况和地力情况随时施加碳酸氢铵40~50 kg/667 m2或者尿素15~20 kg/667 m2。在追施肥料之后要适当浇水,尽量不要将肥料直接撒在田间的土壤表面,否则会造成肥料损失。和拔节期追肥相比,大喇叭口期追肥能够有效降低倒伏率,促进果穗小花分化,同时也能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防止后期脱肥,能够减少缺粒的现象,实现穗大粒多。

2.2 合理灌溉

玉米的根系发达、叶片较宽,有着很强的光合作用,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应该科学控制灌溉量,保证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玉米拔节时气温较高,植株生长发育比较快,该阶段雄穗分化,叶面的蒸腾量比较大,要做好该时期的浇水工作。大喇叭口期是用水的关键时期,要做好该时期的灌溉工作,如果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溉,促进雌雄穗的分化发育,促进雄穗花粉的形成,增加穗粒数[4]。植株的耐涝性能比较差,如果土壤的湿度过大,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2.3 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能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在中耕的同时可以清除田间的杂草,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在玉米穗期,中耕两次,从拔节期到小喇叭口期,结合施肥中耕1次,深度控制在6~8 cm,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养分吸收能力,在中耕同时避免对根系造成损伤。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要强化中耕除草,将杂草清理干净,避免与植株争夺养分和水分。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可以结合攻穗肥进行1次中耕,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大喇叭口期是培土的关键时期,培土的高度為7~8 cm。在灌溉条件不好和干旱地块,培土会造成表土的受光面积增大,导致地表温度上升,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加重旱情。

2.4 化学调控

玉米穗期高温多雨很容易出现徒长或者倒伏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和管理的难度,降低了产量,甚至造成绝收。做好化学调控工作,能够提高玉米的抗冻能力。通常情况下,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化学调控剂包括生长延缓剂和生长抑制剂,使用化学调控方式能够降低玉米株高、提高茎秆的抗折能力,降低倒伏率,保证玉米的产量。在化学调控过程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不同的品种,选择适合的化学调控剂,控制好使用方式、次数和浓度,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具体方法,如涂叶、叶面喷湿、浸种和拌种。采取叶面喷湿的方法能够有效调控玉米的生长发育,结合种植环境和产品选择适合的浓度,化学调控的次数越多,矮化效果越明显。

2.5 病虫害防控

2.5.1 纹枯病

纹枯病是玉米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之后可以选择5%的井冈霉素或50%的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对茎基部的叶鞘部位喷雾防治,2~3次即可。此外,要控制好田间湿度,及时除湿。如果发现的时间早,可以摘除下部2~3片叶,控制病菌的扩散和蔓延。

2.5.2 细菌性茎腐病

在发病初期,喷洒5%的菌毒清水剂600倍液,或者使用70%的农用链霉素400倍液,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发现病株之后,要及时去除,带出田外作焚烧和深埋处理。

2.5.3 顶腐病

在发病初期阶段,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配合使用70%的农用链霉素水溶剂2 000倍液,对准叶心喷雾防治,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5.4 锈病

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会为害果穗,发病之后可以使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者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间隔7 d用药1次,连续用药两次。

2.5.5 玉米螟

第一,可以选择颗粒剂灌心。使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或者白僵菌制剂,均匀撒入玉米喇叭口内。第二,喷雾防治。可以选择叶面喷洒的方式,使用3%的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者75%拉维因3 000倍液喷洒防治。第三,在产卵期,可以释放赤眼蜂,控制玉米螟数量。第四,利用性诱剂或者杀虫灯,可以很好地诱杀成虫。

2.5.6 黏虫

幼虫3龄前可以用5%的氟虫脲乳油4 000倍液或者灭幼脲1 000倍液,喷雾防治。此外,选择25%的氰戊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2.5.7 红蜘蛛

要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使用20%的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者2%的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喷雾防治。在高温干旱天气,应该及时浇水,控制虫害的发展。

2.5.8 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主要为害穗部、叶片和雄花,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可以选择15%的啶虫脒可湿性粉剂6 000倍液或者2%的阿维菌素乳油5 000倍液防治,效果明显。

3 玉米花粒期的管理技术

玉米花粒期具体指玉米抽穗开花到成熟时期,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该时期根、茎、叶生长基本结束,植株的高度固定,进入到授粉的关键时期,也是籽粒生长的重要时期。该时期的田间管理重点是为开花、授粉和结实创造有利条件,避免早衰,并且做好防止贪青晚熟的措施,保证穗大粒多,实现高产稳产。

3.1 浇水和排涝

3.1.1 控制好浇水

该时期的浇水对产量的影响比较明显,花粒期是比较炎热的时期,水分蒸发较快,叶片的蒸腾作用强,很容易出现干旱,要适当浇水。当土壤水分不足时,晴天中午叶片会形成半圆形卷缩,晚上能够恢复,如果没有自然降雨,要及时灌溉。

3.1.2 排涝

在玉米花粒期,遇到多雨季节低洼地块很容易遭受涝害,要及时排水,排水之后可以中耕,能够增加地表的温度和排湿。将下部的黄老叶片去除干净,增强通光透风性,该时期要减少氮肥的使用量,促进玉米生长。

3.2 施肥

要做好玉米花粒期的施肥工作,确保养分的供给。结合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确定施肥方式。如果玉米的植株叶片浓绿且长相良好,没有出现早衰现象的地块可以不施肥,否则会延长玉米的生育周期。如果穗肥不足,在花粒期会出现脱肥现象,要及时施入肥料。正常情况下,在雌穗开花前后结合浇水施肥,施入碳铵15 kg/667 m2左右或者使用尿素5 kg/667 m2。为了保证玉米后期的生长发育,在灌浆期出现缺肥现象,可以选择5%的过磷酸钙浸提液叶面喷洒,或者使用2%的尿素溶液在玉米灌浆期进行叶面喷洒,主要的目的是延长玉米叶片的功能,实现增产的目的。

3.3 及时去雄

做好去雄工作优势明显,能够减少蚜虫和玉米螟虫的发生概率。通过该项措施能够降低植株高度,增强抗倒伏能力,减少养分的消耗,也能增强光照的强度,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促进玉米籽粒的生长发育,增加穗粒数和粒质量,增产1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好去雄的时间,过早会影响光合作用,过晚会影响去雄效果。在阴雨天和干旱高温天气不能去雄,否则会影响授粉。

3.4 倒伏挽救措施

如果倒伏的面积比较小,要及时清理倒伏的玉米秸秆,提高田间的通风性和透光性;如果面积比较大,要及时翻种其他作物。根倒伏要及时培土扶正,并且将几棵玉米捆扎在一起,防止再次倒伏。要在晴天下午进行扶正,因为上午操作秸秆的含水量较高,很容易折断。

3.5 除草

做好花粒期的除草工作非常关键,能够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当杂草2~4叶期时,可以使用30%烟嘧磺隆—莠去津悬浮剂200 mL兑水30 kg喷雾防治,有效防控禾本科的杂草。针对阔叶草比较严重的地块,用20%的氯氟比氧乙酸乳油30 mL兑水15 kg喷雾防治即可。如果杂草比较多,需要定向喷雾,选择20%的百草枯胶剂100 g兑水15 kg,定向喷雾防治效果明显。

3.6 人工辅助授粉

如果玉米抽丝较晚,可以选择人工授粉方式,保證玉米正常授粉,促进玉米籽粒整齐,也可以减少秃顶,提高结实率。正常情况下,人工辅助授粉一般选择在盛花末期晴天的9:00~11:00进行,操作2~3次,提高授粉率。

3.7 病虫害防控

玉米花粒期会遇到多种类型的病害和虫害,主要的病害包括锈病和大小斑病。如果出现锈病,可以选择20%的粉锈宁乳油,使用100 mL/667 m2兑水50 kg之后喷雾防治。如果出现大小斑病,可以选择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70%的甲基托布津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花粒期的主要虫害还有玉米螟虫、玉米蚜虫、棉铃虫等。针对玉米螟虫,可以使用50%的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滴入花丝基部即可。在玉米灌浆的中后阶段,如果出现玉米螟虫,可以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灌注玉米的雌穗,每株10 mL左右。如果出现玉米蚜虫,选择40%的氧化乐果2 000倍液,效果显著。

4 结束语

在玉米生长的各阶段中,田间管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玉米的生长期主要包括苗期、穗期和花粒期,要加强玉米生长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为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凤.浅谈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4(17):23.

[2]姚蕾.玉米苗期管理重要性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5(5):37-38.

[3]杨楠.夏玉米苗期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135.

[4]张磊,胡秀松.夏玉米穗期管理技术探讨[J].园艺与种苗,2016(5):65-67.

猜你喜欢

苗期玉米管理
玉米苗期根汞胁迫响应中miRNA的鉴定及初步验证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收玉米啦!
玉米苗期病害综合防治要点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不同淹水时期与历时对夏玉米的影响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