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化项目活动改变幼儿学习方式
2022-05-06金川朱婷婷
金川 朱婷婷
浙江省杭州市西园实验幼儿园开办于2011年9月,是一所区属公办幼儿园。近年来,幼儿园深入贯彻《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不断以“项目活动园本化”的探索推进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几年的时间里,从课程方案的架构到课程实施的落地,课程中的每一位参与者都经历了儿童观的重塑和课程观的形成,并将这样的“观念”逐步落实到“行动”中。我们希望在这样的课程变革中,儿童有更多亲身探究与亲身经历的机会,教师的“教”转变为“观察与支持”,儿童的“学”转变为“体验与探究”,真正赋权于儿童,实现儿童学习方式的改变,并且让经历伴随儿童成长。
我们以“园子生活”为“项目活动园本化”课程实施的载体,将鲜活的儿童个体置身于生活场,“与自我”“与自然”“与社会”联结,让课程觸摸到最真实的儿童。支持儿童“做一件事”:做完整的一件事,做可探究、需探索的事,做有成果、可展示的事。这“一件事”不只是儿童当下的,更是伴随儿童终生的,伴随儿童情感态度及行为习惯的不断形成,学习品质的不断发展。
我们以“经验三部曲”作为“项目活动园本化”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儿童围绕真实的问题或感兴趣的话题,通过“体验与感受、探究与发现、表达与表现”,具身沉浸、对话交流、师幼互动,实现幼儿园“儿童为本、生活为基、体验为径、幸福为旨”的核心理念,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儿童的完整发展。
在真实情境中体验与感受,让学习更有对象感
将课程资源转化为幼儿可亲历、可体验的活动,让学习更具对象感,是我们开启“项目活动园本化”实施的第一步。但是一开始,什么样的资源才称得上课程资源?如何将其转化为儿童可亲历、可体验的课程活动?等一系列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认为,与儿童生活有关的人、事、物皆可成为课程资源。但如何让这些课程资源转化为儿童可亲历、可体验的且有价值的活动却需要我们思考。为此,我们以“做减法”的资源视角,摒弃以往把各种认知内容、绘本故事、艺术资源等拼凑而成的活动模式,抓住幼儿身边的、当下正在发生的、生动而真切的生活事件进行审视与思考。
课程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更青睐于选择身边真实的、生活化的、接地气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幼儿园里的“园子农场”,成为“热门的课程资源”,四季流转,万物生长,农场里的水稻、小麦、棉花、番薯、花生都成了老师们的“心头好”。在这样具身可沉浸、亲身可体验的真实情境中,幼儿的体验有载体,探究有对象,活动可亲历。
触摸:儿童与自然相连 十月秋收季,幼儿园“园子农场”里的水稻丰收了,幼儿从一开始“围观”,到与水稻亲密接触——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还有的摘下来一颗稻谷,用力剥开,触摸真实的水稻,这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多么新鲜的事。就这样,幼儿对水稻的关注持续了好几天。
沉浸:儿童与兴趣相伴 为了把“水稻”这一课程资源转化为幼儿可体验的活动,教师尝试先将水稻投放到班级里,初步创设区域:有体验感受的、操作探究的、艺术表达的等等。希望通过多感官、沉浸式的课程环境,让幼儿真正围绕“水稻”这一资源进行各种活动的初体验。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倾听他们的对话,识别他们立体多元的体验兴趣,并顺应兴趣轨迹,支持他们将浅层的、“转瞬即逝”的兴趣,转化为稳定的、深入的体验活动。
体验:让儿童生活有趣 在参与割水稻的真实体验中,幼儿得知白米饭就是这些稻谷制作而成的,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亲历一下“如何把稻谷做成香喷喷的米饭”。他们用各种办法让稻谷快速地从稻秆上脱落下来,并通过搓、摘、撸等方法将稻谷变成米粒,最终每个幼儿都品尝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白米饭。孩子们在体验“一件事”的过程中发现想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原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真切地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感知到了水稻与生活的关系。
学习方式改变一:基于儿童可触及的视角出发,儿童有了恣意体验的可能。我们将课程资源回归到儿童视角,从真实的、与儿童生活紧密相连的资源出发,转化为可亲身体验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儿童能抓住,这样的学习更丰富。丰富的体验本身就是多样的学习,同时幼儿的体验伴随着“情感”,让学习更真实和有生命力。
在问题情境中探究与发现,让学习更有真实感
课程改革实践当中,让我们越发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这样的“能力”是源于内心、不带矫饰的;这样的“学习”充沛着情感,自带好奇好问的勇气。过程中,儿童围绕着“真实的问题”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深入、持续地探究与发现,在解决问题中不断积累经验,构建新经验,形成属于自己的“儿童理论”。
基于此,在“项目活动园本化”的过程中,我们以“儿童感兴趣的问题”为活动的依据和方向,将活动体系从成人视角的“知识导向”转向儿童视角的“问题导向”,将牵引式、灌输式的师幼关系转向理解型、支持型。例如,项目活动“端午节”,就围绕儿童感兴趣的探究点形成驱动性问题——“好吃的咸鸭蛋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真实地观察比较:主动发现问题
首先,“哪个才是鸭蛋宝宝?”为了制作咸鸭蛋,幼儿从家里带来了许多蛋。可是蛋宝宝太容易碎了,为把蛋宝宝成功地带到幼儿园,幼儿用了很多的好办法:用泡沫网把蛋宝宝变成一颗“小糖果”、做一个温暖的“小房间”……可是“哪个才是鸭蛋宝宝呢?”看着眼前各式各样的蛋,幼儿的探究兴趣一下被调动了起来。此时,教师适时抛出问题:“你们吃过鸡蛋吗?”这一问题唤醒了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孩子们边分享,边将鸡蛋和鸭蛋用不同的筐子装好。一个看似简单的区分不同家禽的蛋的活动,教师却营造了宽松的活动氛围,让学习在同伴互动、经验分享中自然发生,幼儿能够轻松从颜色、外形特征上比较出鸡蛋和鸭蛋的不同。
其次,“生鸭蛋还是熟鸭蛋?”用了排除法找出了鸭蛋后,看着一筐鸭蛋,怎样区分生鸭蛋和熟鸭蛋呢?胆大的乐乐拿起了鸭蛋,晃了一晃,马上放在耳边,似乎在听着什么。看到他这样的动作,其他幼儿争相模仿,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对着鸭蛋一探究竟,想找出到底哪个是生鸭蛋,哪个是熟鸭蛋:鸡蛋宝宝是黄色的,鸭蛋宝宝是青色的;手电筒光照在鸭蛋上,照出洞洞的就是熟鸭蛋……可以看见,在多感官参与的活动中,幼儿在分类比较中进一步发现了生鸭蛋和熟鸭蛋的不同特点。
学习方式改变二:遵循开放的活动形态原则,幼儿有了主动发现的机会。我们希望改变以往高密度的、高结构的、以知识体系为主的、不断向幼儿输出活动的课程形态。而是以宽松的、开放的对话氛围去呈现低结构的课程形态,并在其中关注幼儿探究活动的心理逻辑,同时教师并不直接给予答案,而是让每一位孩子调动自己的多感官,通过看一看、动一动、玩一玩、说一说的方式直接探究,获得经验的建构。而且我们发现,当源于内心想要探究问题时,幼儿是专注的、投入的,并且不断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从自己最熟悉的蛋开始,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辨别和区分,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初建经验。
直观地动手操作:深入探究问题
“怎样才能讓鸭蛋宝宝变干净?”乐乐看着手里的鸭蛋小声嘀咕着:“鸭蛋宝宝好像有点脏呢。”教师听到后,马上问:“那要怎样才能让鸭蛋变干净呢?”听到老师的提问,孩子们纷纷想出好办法:“可以用餐巾纸擦干净。”“可以给鸭蛋宝宝洗个澡。”“湿纸巾也可以把鸭蛋擦干净。”……可见,适时的追问,引发了幼儿的思考。在给鸭蛋宝宝“洗澡”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发现了“海绵擦浮在水上面,鸭蛋宝宝会沉到水下面”的有趣现象。
“怎样才能做出咸鸭蛋?”围绕制作咸鸭蛋,教师用“下一步你们准备怎么做咸鸭蛋呢?还需要什么材料?制作的步骤是什么”的关键问题引发幼儿对活动的计划。对此,孩子们有了初步的设想,自然地分成了两组:“泥儿组”和“盐儿组”,分别选择泥巴和盐去制作咸鸭蛋。泥儿组的幼儿开始行动了,乐乐第一个把咸鸭蛋放进红泥里,滚了两下,但却发现泥巴不能粘在鸭蛋上。对此,教师马上追问:“为什么呢?”果果马上说:“鸭蛋太光滑了,要加点水在泥巴里。”就这样,孩子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了鸭蛋的蛋壳表面非常光滑的这一特性。
“如何从一卷保鲜膜上剪裁出一张适合包裹鸭蛋的保鲜膜?”盐儿组的孩子们找来了一个罐子,在罐子里加盐、加水,调配盐水将鸭蛋放进去……而在最后用保鲜膜裹鸭蛋的过程中,“调皮”的保鲜膜难倒了孩子们,“如何从一卷保鲜膜上剪裁出一张适合包裹鸭蛋的保鲜膜?”用手撕?容易撕小了而且撕出的保鲜膜或者变成一条线,或者七零八碎;用剪刀?一个人剪容易粘起来……孩子们在不断试误的过程中找到了合作剪保鲜膜的好办法。
在探究做咸鸭蛋后,教师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支持幼儿一起梳理活动经验,在分享过程中再次帮助幼儿回忆探究的过程,并以幼儿自己的表征形成“咸鸭蛋”制作步骤思维导图,整合幼儿不同的探究经验。
学习方式改变三:按照儿童自己的节奏深入,儿童有了真实探究的发现。在“项目活动园本化”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强调按照儿童的活动节奏真实且深入。一是探究问题的真实。在创设丰富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关键问题的支架搭建,紧贴幼儿的学习需求,适时追问、层层深入,鼓励幼儿调动已有经验,激发主动探究的好奇心,支持幼儿愿意并大胆地与具体可操作的材料、具体可互动的他人进行多元互动,正如上述案例中,幼儿可直接看到、亲身触摸到“鸭蛋”,自然地引发深入探究。二是探究过程的真实。我们站位“儿童立场”,基于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改变以往由教师主控的活动节奏;关注到儿童的个体差异与需求,让每一位幼儿充分地、自由地“探究”,自然地、自主地“发现”。不断以“低结构探索—高结构团讨”的方式循环往复,支持幼儿真实地探究,构建自己的活动经验。就如案例中,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探究出了鸭蛋和鸡蛋的区分,这样的新经验远比被告知而获得意义更深远。
在支持情境中表达与表现,让学习更有获得感
成果的形成是项目活动的必经阶段,能够让幼儿在“输入性的体验、探究学习”与“输出性的表达、表现学习”之间实现切换与体验,让学习不只是儿童经验的积累,更是学习品质的不断被看见。我园在课改推进中十分重视幼儿项目成果的形成,为幼儿搭建“成果展”的平台,给予幼儿一个交互分享、多元展示探究成果的仪式体验场域,一方面鼓励并支持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儿童的一百种表现与表达”,另一方面让幼儿在被看见的过程中不断有获得感。这个阶段更侧重于幼儿亲历“做一件事”过程中互动分享、多元表达,引发幼儿对项目活动的仪式感以及项目结束时的成就感与收获感,并日渐形成归属感。
例如,大班项目活动“你好,树朋友”中,围绕驱动性问题:如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弟弟妹妹介绍园子里的树?在历经一个多月的体验与感受、探究与发现的项目过程,孩子们形成了丰富、多元、富有创意的项目化成果。
幼儿想用自己的“儿童语言”为弟弟妹妹介绍园子里的树 在儿童诗《树有几棵?》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自信而又大胆的孩子们在表达,更是再现了孩子们在园子里数树的场景——“哇,幼儿园里有100棵树!”表达了他们对园子生活的热爱,因为那是大家每天撒欢儿、上演幸福小时光的地方;橘子树下的聚会、杨梅树下的涂鸦、柚子树下的音乐会……每一棵树都有“儿童故事”。“杨梅树上的杨梅有洞洞,那是小鸟也想吃杨梅……”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那一双双会发现的眼睛,温暖和谐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儿童观点”……孩子们用树联结了自然,把自然装进了自己的美好生活。
孩子们想用自己的“儿童表征”与弟弟妹妹分享自己的发现 树叶书签、树叶标本、树叶图鉴、大树的纹理……孩子们用自己的儿童表征向弟弟妹妹讲述“大树的故事”,把自然留在了自己的生活里,用自然装点了自己的生活。花草纸,孩子们用儿童艺术呈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的传承……孩子们在与大树、与树叶、与虫儿为伴的园子生活中,获得的不仅是经历,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以及正向生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