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技术在电视播出系统中的应用
2022-05-06王浩
王浩
【摘要】4K超高清播出已成为趋势,将IP技术与SDI技术架构相互融合,是必然趋势。传统的基带播出系统都是围绕硬件设备(如矩阵、存储、视频服务器)为核心来设计系统。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以及大众对电视清晰度的要求不断提高,4K超高清播出逐渐成为趋势。IP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系统设计提供了新方向。本文介绍了作者单位近年来播出系统的变革,着重介绍了目前使用的4K超高清播出系统,并通过基带播出系统和IP播出系统的比较,提出了IP播出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的结论。
【关键词】SAN架构;4K播出系统;IP化播出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4.002
IP化播出系统,不再以硬件设备为核心,采用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模式。硬件设备为软件系统提供平台和环境,软件系统为硬件设备提供服务并监控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保障系統的稳定运行。
1. 电视播出系统情况简介
我台播出系统经历了多次改造、升级,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总控调度为核心,视频服务器为辅助搭建的播出系统;第二阶段,以存储为核心搭建的播出系统;第三阶段以交换机为核心搭建的播出系统。
1.1 以总控矩阵为核心的播出系统
我台硬盘播出系统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搭建。在此之前播出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网,主要方式为盘带混播,以总控矩阵为核心,信号源由总控矩阵统一调配。当时受限于播出方式、节目内容等因素影响,视频服务器同时承担着播出和存储的双重责任。
1.2 以存储为核心的播出系统
随着全台网的普及,电视台业务不断地拓展,设备的更新换代,原有的播出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播出模式。新系统的建设不仅要解决日常业务的需要,还要有更高的稳定性、可靠性。播出系统不再是独立于全台网之外的系统,需要与媒资备播系统相连,由媒资系统完成节目播出单发送及素材的推送工作。
播出系统与备播系统都采用FC-SAN架构,我们以播出系统为例。BWFS文件系统通过两台MDS服务器对存储进行管理,所有需要使用存储的工作站、服务器需要配置FC卡,同时需要安装BWFS客户端。
选用FC-SAN架构的原因:
FC-SAN双网结构可以充分发挥FC光纤盘阵的带宽的优势,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大量客户端并发访问存储时,系统I/O带宽瓶颈的问题,充分满足播出系统对数据传输和编辑的高带宽、低延时的要求。
FC-SAN架构中数据采用FCP协议以块方式存取,几乎不占用服务器CPU运算处理资源。
MDS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模式,双机互为备份。当主机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服务时,备机通过心跳线监测到主机故障后自动接管服务,保证前端业务能够正常运行。
存储管理软件统一管理所有主机,根据需求合理地分配带宽资源以核心交换机为核心的播出系统。2015年以来电视高清化的不断推进,我们完成了播出、备播两个系统改造任务,以及8个标清频道的高清化改造。在原系统中,瓶颈主要集中在网络、二级存储与视频服务器三个方面,新系统也针对这三个方面做了升级。
网络方面:选用了H3C S7506E万兆核心交换机作为整个网络结构的主体。网络架构由FC-SAN双网架构改造成为以存储为核心的NAS架构。新系统网络的带宽是旧系统的10倍,核心交换机采用堆叠的方式能提供高于实际使用时的背板带宽。NAS架构较SAN成本更低,不用再配置光纤交换机,主机只需要接入备播网络,通过CIFS协议就可以访问存储。
存储方面:选用的是EMC Isilon X410。CX4-480最高提高220MB/s的带宽,X410配备了5个节点,每个节点能提供500MB/s有效读写带宽。X410比CX4-480的安全性更高,没有了MDS服务器,减少了故障点,3+2的模式,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此外,X410与CX4-480相比最大的不同是X410使用自己的文件系统OneFS。视频服务器:选用的是OMNEON7000系列。7000系列在迁移速度上较5000系列提高了近3倍,存储容量提高了2倍。
2. 4K播出系统架构
4K播出系统设计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SDI基带播出系统,另一种是无压缩IP化播出系统。
2.1 基带播出系统有三种方式
4×3G SQD方式:将4K画面按顺序分割成4幅1920*1080的画面,使用4根3G同轴电缆同时传输,在接收端组合。
4×3G 2SI方式:将4K的单帧画每8个取样点平均分成4份,采用4根同轴电缆传出,在播出端呈现4幅相同的1080P画面。不管是SQD还是2SI都存在同样的问题,系统过于复杂,线缆、板卡过多,机房部署实施压力巨大,还有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同步漂移,必须定期排查和调试同步,所以这两种系统架构也逐渐被抛弃。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12G-SDI的系统架构逐渐取代4×3G播出系统架构。
12G-SDI系统的信号架构和传统播出架构相似,全部为单线连接,系统拓扑结构简单直观,但12G-SDI缺点也较为明显:无法监控所有链路状态,只能取点监控。传输距离有限,线缆最大的部署距离不能超过70米。系统中无法增加跳线,跳线会使信号衰减严重。
2.2 无压缩IP化播出系统
无压缩IP化播出(SDI OVER IP)系统是以SMPTEST2110、SMPTE ST2022标准以及精准时间协议PTP为依据,以无压缩的方式传输,基于25G、40G、100G网络的播出架构。
2.2.1 IP化播出路由调度
IP化播出最关键的问题是路由调度问题。目前各个厂商都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接收端切换、交换机切换和信源端切换。
接收端切换(IGMP切换):通过控制接收端加入或者离开的组播地址来实现信号切换,如图1所示。
交换机切换:通过交换机来解析数据包的中的数据进行切换,如图2所示。
信源端切换(SDN切换):SDN交换机通过SDN控制器对信号进行切换,如图3所示。
这三种切换方式都是IP化播出采用较多的方式。第二种交换机切换,需要定制交换机,定制化的产品较通用产品价格更昂贵,而且定制的交换机对其它厂商设备的兼容性无法保证,在后期的维护、升级也更加困难,所以IGMP切換和SDN切换成为了主流方式。
IGMP切换和SDN切换各有优劣:
切换:IGMP切换取决于交换机组播的响应时间,并且在切换过程中需要双倍带宽,但IGMP切换可以做到净切换;SDN切换切换速度更快,响应快,不需要额外,但无法做到净切换。调度控制:IGMP切换需要对每个设备都进行控制;SDN切换通过SDN控制器对所有信号进行控制。安全性:IGMP切换控制和路由是统一控制的;SDN切换路由和控制是分开控制的,SDN切换较IGMP切换更加安全。
2.2.2 IP化播出设计架构
如图4所示,调度交换机负责信号调度,相当于传统播出系统的切换矩阵。所有信号经过转换后进入到调度交换机,IP矩阵管理系统通过设定好的路由规则来调度所有信号。每个信号从进入系统到最后被送出都被实时监控。如果图像有问题,监控系统会立即报警,并通知一致性比对系统对信号进行自动切换,保证安全播出。
2.3 基带播出系统和IP化播出系统比较
系统管理 SDI模式 IP模式
方式 特点 方式 特点
拓扑逻辑 与传统播出结构相似易排查 系统简单直观 能实时获得每个链路的状态 监控软件实时监控各条链路
切换方式 切换面板切换 手动/自动切换 软件自动切换 切换逻辑复杂
主备逻辑
链路 2*1/3*1/4*1倒换开关 一致性比对自动切换 切换面板/IP切换器 根据需求调整策略满足不同的应急要求
断电旁通 人工操作 人工操作 自动容错 无需人工操作只需一路路由正常就能自动切换
跳线 无 损耗太多无跳线
信号监看 取关键点监看 易产生误报,不能全链路监看 通过SDN交换机,任意选择监看点 更加灵活,根据需求制定策略
信号比对 硬件+软件方式 需每条链路逐一调试
2.4 4K播出系统架构
未来的播出架构会随着技术的更新,不断发生变化。IP播出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基带播出作为安全播出的保障,ALL IN ONE作为第三备播出,异构的系统设计既能保障安全播出,又为系统扩容与升级打下了基础,如图5所示。
广播电视用近三十年的时间从模拟复合时代进入数字时代,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高清化播出,6年间4K播出已经实现。4K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技术,虚拟化、云架构已逐渐被运用,未来广播电视的发展会越来越快,我们还需更加努力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吕斌.电视制作播出系统IP化网络架构解决方案技术研究[J].科技传播,2018,10(20):89-90,165.
[2]武海明.浅谈IP技术在电视播出系统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0(8):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