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乡音乡情背后的历史传承 讲述四海同根的家国记忆
——中国之声《声音里的中国》创作手记
2022-05-05武俊山冯会玲晁向荣郑时培
☉ 武俊山 冯会玲 晁向荣 郑时培
编者按: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多家广播电台及新媒体平台,共同策划推出系列历史文化节目《声音里的中国》,从2022年7月11日起在各大平台推出,共播出100 集。以下是4 位作者讲述的创作经历,用他们的“声音”还原《声音里的中国》。
用声音讲述中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
武俊山:《声音里的中国》从最贴近群众生活的方言、地方戏以及独特的声音记忆入手,以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对我们身边熟之又熟的事物进行记录和观察,探寻乡音乡情背后中华文明四海同根、天下一家的家国情怀,重温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共同文化记忆,进而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对家乡、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
特别报道《声音里的中国》巧妙地将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融入系列报道中,采访团队走近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人,探寻方言、戏曲以及民谣等文化脉络及其背后的历史变迁,发现乡音乡情背后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并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充分展示中华文明的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如在开封篇中,通过介绍豫剧祥符调、宋词乐舞和开封堂倌响堂几种标志性的开封声音,讲述了宋朝的市井文化如何为白话文的兴起奠定基础,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语言文化走向,同时提出公众感兴趣的文化问题:今天的开封话是否就是当年标准的中州韵?又如在杭州篇中,通过介绍杭剧以及演唱所使用的老杭州话,讲述了宋室南迁的影响至今犹存的现实,比如老杭州话里会有北方话才有的儿话音,杭州的建筑和饮食文化至今仍有千年前开封的影子。《声音里的中国》始终坚持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以及背后的历史渊源,使得100 集的系列报道成为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有声历史人文画卷。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报道氛围中,既需要吹响声振天际的嘹亮号角,也需要润物无声、娓娓道来的细致讲述。《声音里的中国》策划周密、构思巧妙,在推出之前就确定了坚持原创、不做资料性复述的原则,因此每一期都首先提出一个公众感兴趣的文化之问和历史之问,并以此为线索,形成推动环环相扣的讲述;形成一条串连起每座城市地理、历史、人文、艺术的纽带。如,同为一省,为何陕北、关中和陕南之间的语言和文化有天壤之别?在皖北方言和天津话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历史渊源?江西的婺源为什么流行徽剧?浙江的衢州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浙江味?今天看似已不押韵的古诗词为什么用客家话、闽南话读起来朗朗上口?每一个地方都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声音里的中国》并没有采用平铺直叙、平均用力的讲述方式,而是找到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展示这个地方独特性的那条线,提出一个大家都关心、都好奇的问题,然后一路追问下去,把这个“你不知道的”故事讲好讲透。这条主线就是方言,以最能引人共鸣的家乡话这样一个线索去讲述地方戏与方言的关系、历史上的移民活动与方言的关系、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方言形成的关系,等等。每一期节目都采用这种穿插、勾连的方式,最终形成别具一格、引人入胜的讲述风格。在100 期节目中,《声音里的中国》也提出了100个既具有文化水准又让公众感兴趣的历史之问,让整个系列报道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水准,同时也形成了春风化雨、入脑入心的社会传播效果,在各新媒体平台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声音里的中国》坚持从纯粹的声音角度去讲述全国各地每一个地方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这个声音可以是艺术性的,如非遗戏曲、音乐乐器、民歌民谣,也可以是生活性的,如方言、吆喝声、叫卖声,总之是能代表这一地区最独特品质的声音记忆、有着千百年历史传承的声音记忆。《声音里的中国》一直坚持让声音说话,尽可能多地展示声音的魅力,只在必要的时候才做文字和逻辑上的勾连和叙述。每一期节目都是从声音开始,出新出奇,引人共鸣;以声音结束,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声音里的中国》每一期节目里至少都收录并呈现四到五种标志性的声音,并以此建构一个让人身临其境的声音世界,让人能够从一个纯粹的听觉系统去完整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之美和文化之美。
总台记者刘涛采访陕西商洛民俗专家周宗奇
《声音里的中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策划发起,联合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全媒体推出,成功实现全国电台及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同一部反映重大主题的媒介产品。《声音里的中国》还将节目内容充分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向移动端倾斜。除在总台的央视新闻客户端、云听客户端和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同步呈现之外,还在学习强国等传播平台建立专区,节目所原创的H5 产品也被再次深度开发传播,成为各大平台讲述人文历史、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公开课。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不同方言的背后对应的是中华文明多元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方言保护工作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声音里的中国》节目还联手科大讯飞公司共同推出“方言保护计划”,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方式创新留存方言形式,合力推进传播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
《声音里的中国》充分发挥声音传播优势,通过对各地方言、戏曲和非遗故事的生动讲述,以独具特色的声音和语言,挖掘共同的文化根基,吸引大批听众和网友的关注。正在推进的“方言保护计划”也已发展成为积累珍贵语料、覆盖广泛群体的方言公益平台,并且仍在不断探索保护方言的路径,拓宽传承文化的空间。在这个内容丰富的空间里,受众不仅能感受到精彩的听觉盛宴,还会拥有极强的参与感,通过扫码就能在小程序中亲耳聆听、口述分享、跟读互动,用实际行动在新时代讲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穿越历史隧道 寻访乡音之源
冯会玲:参与编辑《声音里的中国》,仿佛让我打开了一本语言与历史的百科全书。我们从各种历史资料当中找寻那一方土地曾经发生过的很多事情——战争、迁徙、交汇、融合……我们无法完全还原千百年前的乡音是什么样的,但能够清楚地了解今天的乡音为什么是现在的韵味。
之前,只知道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方言各不相同,不少地方都是十里不同音,通过参与编辑《声音里的中国》才知道,南北西东的很多地方,看起来隔了千重山万道水,细细了解才发现,它们之前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方面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比如皖北的宿州方言和天津话非常相似,广西的梧州从民俗到语言都很“广东”,河南洛阳的叫卖声会让广东梅州的客家人倍感亲切,陕北的方言里有着浓重的山西味……我国第一代女钢琴家巫漪丽的先生、录音师杨四平说,他仔细听了100 个地方的声音,听到了上千个故事,一天不落,感觉非常过瘾。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声音里的中国》着重选取的是方言和戏曲,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我们一次次被采访对象讲述的场景所打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李小锋回忆,到国外演出秦腔,总会碰到陕西的观众等在舞台下叫他一声“乡党”,握着他的手感慨:“听了陕西话,听了咱的秦腔,一下子感觉回到了西安。”山西运城的蒲剧表演艺术家武俊英至今难忘,台湾的一位听众拿到她送的一套蒲剧音像资料时激动地说:“听到蒲剧,就等于“见”到家乡了”。很多地方的艺术家几乎都有着类似的经历,很多听众也在节目中找到了情感的共鸣。节目组一位编辑的朋友在听到介绍长沙方言的那一期节目后,特别兴奋地打来电话说,在北京做北漂十几年,突然在电波里听到小时候妈妈经常给她唱的童谣《月亮粑粑》,感觉很是亲切,忍不住在电话里就哼唱了起来。不仅如此,她还告诉编辑,希望国家电台能够宣传方言的独特与美好,希望孩子们在学说普通话的同时,也能够不忘乡音。乡音的力量就是如此,哪怕离家千万里,哪怕很少有机会说起家乡话,但只要一句“乡党”、一首童谣、一段地方戏曲,都会让人仿佛瞬间回到故乡,回到童年。
《声音里的中国》讲述的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人文和语言,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声音,于是我们就竭尽全力寻找各种声音元素,戏曲、叫卖、童谣、民歌……短短四分钟的节目,容纳了多角度的专家解读,多种声音元素有机串联在其中,让每一座城市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声音标签,而且还都是立体的标签。究竟什么样的声音才能进入宝贵的四分钟节目,每一种声音元素的寻找都是精挑细选的。项目负责人为了寻找最能表现秦腔慷慨激昂特色的唱段,连着两天仔细听过了近百段秦腔后,终于找寻到一位老人“吼”秦腔的声音,虽然最后用到节目中只有短短的几秒,但也只有这样的声音才是最陕西的秦腔。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方言,讲述城市的故事,也让《声音里的中国》有了不一样的厚度。所以,对专家的选择也是非常谨慎的,既要讲得有深度,同时表达还要形象生动。很多记者的前期采访常常多达一个多小时,详尽地了解了当地语言形成的历史脉络,再从采访录音中精中选精,最后挑选出非常简练但又最有广播特色的解读内容。
从采访到编辑,再到最后的制作,整个节目组努力在每个环节都充分挖掘每一个城市的独特气质,用声音来给城市制作一张独一无二的名片。100 期,是很多听众每天盼望听到的声音,是中国之声留给每个城市的一份声音礼物,是2022年整个节目组都很难忘的一件事。
根植文化沃土 用声音解读中国
晁向荣:“报道已听,节目编得不错,你们是下了大功夫(的)。”这是年近80 岁的《运城日报》原总编辑、著名语言学者王雪樵老先生收听完《声音里的中国——运城篇》后给记者发来的一条微信。
今年7月,记者一行来到山西运城,用5天的时间,拜访了文化学者、大学教授、戏剧演员、地方戏编导、市井商贩等群体,记录下那里的文化和风情,解剖当地方言的内核,王雪樵老先生就是此行的主要采访对象之一。
运城,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处,因位于黄河东侧,古称“河东”,这里有关公文化、根祖文化、德孝文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王老先生对以运城为代表的河东方言片区研究颇深,著有《河东方言语词辑考》一书,自然也对河东方言所承载的河东文化富有感情。
“你们为什么会想到做河东方言?”采访前的交谈中,这位既富有书卷气又性格耿直的新闻界老前辈率先发问。滔滔黄河水孕育了黄河文化,也造就了河东人质朴热烈、豪迈大方的个性,这是运城人的特质。
这个问题正是我们到运城前反复问自己的问题。
探寻一个地区的文化脉络,方言是最直接的“证据”。比如,明明地处山西,为何河东方言却与晋语有着巨大差别;再比如,河东话为何至今依然保留着大量古语、古音。在这里,狼吞虎咽地吃饭叫做“咥(die)”,这样形象的说法源自《易经·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王雪樵老先生说,这正是方言与文化的关联,而浓厚的乡音道出的是河东地区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幻。
采访中,王老先生多次提到他的一位老朋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蒲剧表演艺术家武俊英。
蒲州梆子发源于河东地区,以河东方言为基调,也处处体现着河东方言的独特之处,如今的蒲剧仍然保留着腔高板急、激昂慷慨的古朴风韵。《西厢记》中“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古蒲州,也就是如今运城永济的普救寺。崔莺莺这个角色,武俊英老师不知道演过了多少次。而如今已经卸下行头的武老师,此刻正在热情地给我们准备水果。
“蒲剧对您意味着什么?”
“乡情。”武老师回答得斩钉截铁。
多年前,武俊英随一个艺术交流团到台湾省进行艺术交流,一位生活在台湾的山西老乡非常想念家乡,请武俊英带一套她录制的蒲剧光碟送给他。“接到手后,他说,我回不去了,而这就等于是见到家乡了。”武俊英讲完这个故事,用颤抖的手,擦了擦眼泪。
总台记者在著名语言学者、《运城日报》原总编辑王雪樵家中采访
有人说,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如果是这样,那文化的传承则是继承者们的赞叹、自豪和热爱。这一次,走在运城的大街小巷、田野岸边,我们时常在想,究竟该如何根植这片文化沃土,用声音来读懂它,王雪樵、武俊英两位前辈给了我们最佳的答案。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世世代代传承的声音也最容易引起所有人的共鸣。我们还在整个录音中贯穿了多重的声音元素,这里有市井的吆喝,有悠远的号子,有清脆悦耳的鹳雀楼风铃,这些运城的历史文化符号与川流不息的黄河水一同流淌至今。
一位运城的朋友看到央视新闻客户端上的推送后对我说:“原来我说的运城话里还有古语,看来我的孩子虽然在北京长大,也不能忘记家乡话啊。”
让人们能够聚焦于这些文化的内核,用共情来鼓励所有人做优秀传统文化最忠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恐怕就是我们根植文化沃土、用声音解读中国的意义所在吧。
唤醒声音里的记忆
郑时培:今年3月初,我参与了总台中国之声《声音里的中国》衢州篇前期的采访。当时,我们认为这类采访不难,结果不到4 分钟的节目,用时跨度近3 个月,成为从业几十年来相对耗时最多、修改次数最多、出稿速度最“慢”的采访,其中的许多细节在我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记。
衢州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从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以声音的形式呈现其文化精髓,极具挑战性。作为土生土长的衢州人,我平时也喜欢看点文化类的书,自认为对衢州的历史文化还是有点研究的,没曾想,刚开始采访就“翻船”了:衢州的文化精髓是什么,如何用声音展现?面对这个问题,我竟然无从下手,陷入长时间的思考中。在中国之声资深记者的悉心指点下,才勉强理出大致的采访提纲:以南孔文化的大宗南迁为基础,采撷方言、饮食等最具地方特色的声音,呈现不一样的古城衢州。
提纲有了,接下来是一个艰难的采录过程,需要找到与音响相符的场景。到达预想的现场,还是遇到问题:大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极少在现场找到相符的声音。比如,原先筹划采一段“大姐大南门卖大蒜”的现场音响,这是体现衢州方言最好的例子,其中的三个“大”字分别读作da、du、dai(大致读音,声调很难标注),最能体现衢州方言文化,也非常有意思。但很遗憾,这样的音响在现在的“大南门”已经不会出现。大南门一带,已经建成遗址公园,更多的是休闲、观光的人群,而不是小摊小贩卖大蒜的场所。这是城市发展进步的体现,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对方言没有很好的保护和记录,那些有着千年传承的声音就会慢慢消失在我们身边。《声音里的中国》正是在用一个又一个问号,解答人们有关方言、有关历史文化的疑问,将保护和传承藏在答案里。
《声音里的中国》衢州篇需要呈现的正是六千多年文明史浓缩成的当下的衢州文化精髓,用声音呈现衢州的历史文化印记。
记者郑时培与《衢州话》编著者王世范先生(右)交流衢州方言的发音特点
事不亲历不知难。原以为懂十几种衢州方言,支撑这个采访绰绰有余,尝试过后,却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现场采访时,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方言特点一知半解,很难准确捕捉到生动又有内涵的声音。采访迅速转变为学习,在与专家学者和当地居民的交流中,我惊奇地发现衢州几乎是一乡一方言,有的区域、乡镇同时在使用的竟然有几十种方言,比如廿八都古镇,几千人的小镇却在同时使用十余种方言,这些方言既是居民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木偶戏、山歌等的基础语言,千百年来还融合出当地“官话”,成为当地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于是,我们尝试去廿八都古镇采访。
确定采廿八都的音响时走了不少弯路,片面追求“方言”两字的字面意思,加之平时缺少方言知识的储备和对当地居民生活场景的了解,我们想当然的认为热闹的生活场景随时可见,加上当时因为疫情管控,廿八都古镇游人很少,只有集市还算正常,很难采录到需要的音响,我们只好在集市蹲守,成为集市早到、迟走的“顾客”。经过几天蹲守,终于等到几位卖铜锣糕的小摊贩,我们欣喜万分,立马从不同的角度、采访机与声源不同的距离,将整个的场景声音录制下来。为了几十秒的这段音响,我们先后四次进入廿八都古镇,寻求县市、镇村的支持,最终通过蹲守完成录制。
这样的经历,在《声音里的中国》衢州篇的采访中成为日常。我们始终坚持捕捉真实场景中的真实声音,坚定认为只有现存的声音才能呈现衢州的文化印记。比如,其中的童谣、诵读声,我们先后在北门文化街、柯城的多家幼儿园以及孔氏家庙等地录制了数十人的版本,然后在微信群让听众选择出最自然的声音。
《声音里的中国》衢州篇播出后,湮没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印记被突然唤醒,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我们的采访对象、《衢州话》的作者王世范给我们打来电话说,他的多位学生从全国各地打来电话告诉他,听到了他在节目中的声音,希望老师能够继续关注衢州方言,传承千年文化;不少衢州人的抖音号、微信公众号自发制作、转发中国之声播出的音频,出乎意料地形成衢州方言热,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远远超出预期。
新闻工作者身心永远在路上。这次采访,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我在专家学者那里学到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在和中国之声同行的工作交流中提升了采写能力,是一次经受历史文化洗礼的过程,同时也看到了基层群众的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加深了内心深处的历史文化印记,这必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一段最深、最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