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黑翅长脚鹬繁殖生态调查研究
2022-05-05谢首冕林少娜钟志强曾向武林宜舟
谢首冕 李 艺 林少娜 钟志强 曾向武林宜舟
(1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汕尾 516400;2希言自然资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300)
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属鸻形目反嘴鹬科长脚鹬属,体态修长,通体黑白分明,一双红色长腿容易辨认,因而又名“红腿娘子”[1-2]。黑翅长脚鹬广泛分布于欧洲东南及南部、印度、中国、东南亚、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南部、美国西部和东南部[3]。每年往来于东亚—澳洲大陆迁徙通道的黑翅长脚鹬中的很大一部分在我国境内繁殖,新疆西部、青海东部、内蒙古北部、华北及东北均有观察到繁殖种群[4-7]。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野生动物监测与研究的深入,在南方也发现了黑翅长脚鹬的繁殖地。例如:林石狮等[8]在深圳、香港、惠州和中山发现了4个小型繁殖地;杨文军等[9]在云南发现了黑翅长脚鹬幼鸟。针对黑翅长脚鹬在北方繁殖地的繁殖生态已有较多研究。杨学明等[10]研究了吉林向海保护区黑翅长脚鹬的繁殖生态;徐志鹏等[5]对黑龙江安邦河保护区黑翅长脚鹬巢穴的微生境进行了描述;河北南港大[4]、北京[11]、武汉[12]、鄱阳湖[13]、内蒙古[14]、西安[15]等地都有报道。目前,黑齿长脚鹬在南方的繁殖生态还鲜有报道。本研究于2021年5月在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内对黑翅长脚鹬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研究区域为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境内(图1)。保护区由公平水库湿地、大湖海岸湿地以及东关联安围滩涂鱼塘湿地3个部分组成,总面积近12 000 hm2[16]。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南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光、热、水资源充沛。保护区鸟类繁多,每年越冬的鸟类数量可达数万只,是迁徙水鸟的重要通道和国际濒危水禽的庇护栖息场所。保护区5月常见的鸟类有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白鹭(Egretta garzetta)、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等。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据黑翅长脚鹬的生活习性和保护区管理部门日常巡护监测结果,选定大湖西分区为调查样区。在调查样区内布设样线长度不小于5 km的样线5条,于晴好天气沿线使用双筒望远镜(15×,20×)和单筒望远镜(40×)观察,以定位黑翅长脚鹬的巢。5月上旬黑翅长脚鹬进入繁殖期后,找到前期定位的鸟巢,记录巢址的生境,测量鸟巢的长径、短径、巢深、巢距水面距离、巢址所处地的水深、巢址周围的草本密度与草本高度,记录鸟卵数量,测量鸟卵的长径、短径等。
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共观察定位到黑翅长脚鹬巢80个,其中有43个巢未发现鸟卵,发现鸟卵的鸟巢数量为37个。本文只对这37个巢的参数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17]。
2.1 巢生境
37个巢中有27个将巢筑在芦苇中,3个巢在杂灌丛中,其余7个巢在卤蕨中。巢周围50m范围内植被主要为灌丛、草丛次生植被,有少量红树林。巢距水面距离平均值为47m(标准差为90m),其中最小距离为0m(即在水中筑巢),最大距离为400m。绝大多数(35个)的巢下都没有水,仅有2个巢下有水,但水深都未超过3 cm。巢址植被的平均高度为53 cm(标准差为35 cm),巢址处植被的平均密度为9.4株/m2(测量范围为巢东、西、南、北4个方向上1m外设4个1m×1m的植被样方),距巢址5m处的植被平均密度为23.7株/m2。黑翅长脚鹬巢与巢之间的平均距离为79m(标准差为83m),其中距离最小的2个巢相距20m,距离最大的2个巢相距312m,具体统计情况见表1。与北方繁殖地的巢址选择相似,海丰鸟类保护区大部分黑翅长脚鹬将巢址筑在芦苇中;类似地,海丰与北方繁殖地的黑翅长脚鹬巢址处的植被密度比较低,巢址周围的植被密度比较高。这可能是因为黑翅长脚鹬在繁殖期孵卵时需要具有良好的视野以便迅速对侵入领地的入侵者作出反应,而当亲鸟离巢后,周围茂密的植被可有效降低巢或雏鸟被捕食者发现的风险。而与北方黑翅长脚鹬巢址选择不同的是,海丰的繁殖个体大多将巢修筑在无水的地方,即便有2个巢下面有水,但水深也未超过3 cm;北方繁殖地的巢有相当一部分筑在水中,如黑龙江安邦河保护区内的黑翅长脚鹬所有巢下都有水(调查样本数为50)[6],水深最小1.4 cm、最大13.5 cm。
表1 黑翅长脚鹬巢与巢间距离
2.2 巢特征
黑翅长脚鹬的巢比较简陋,呈浅盘状,巢材以无瓣海桑、芦苇为主,另有少量小木块、枯树枝、莎草科茎秆。巢外径平均为16.7 cm(14~20 cm),巢内径平均为 15.6 cm(13~20 cm),巢深平均为 2.9 cm(1.5~4.0 cm)。北方繁殖地的巢材主要为芦苇,辅以少量苇叶、狗尾草[5,13];整体上看北方的巢较为密实,而海丰的巢较为简单、孔隙较大,这可能是由于鸟对南北方气候差异的适应性引起的。一是海丰气温较高,而北方气温较低,北方的巢需要更加密实的结构和柔软的巢材来保证卵孵化过程中的温度;二是海丰黑翅长脚鹬的孵化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与南方梅雨季节重合较大,为了保障巢内雨水快速及时排出,巢的孔隙要相对大;三是北方的巢大多修筑在水面上,如果水位上涨,巢也应该相应上浮,因而北方的巢偏向浮巢性质,需要轻质巢材,海丰的巢多修筑在离开水面的干燥滩涂,没有上浮的需求。对比海丰巢与天津南港大巢[5]的外径、内径、深度可知,海丰巢外径显著大于南港大(P=0.002),巢内径也是海丰显著大于南港大(P<0.001),而两地间的巢深并无显著差异(P=0.406)。
2.3 卵特征
黑翅长脚鹬的卵为梨形,乌青色散布较大的黑褐色斑。本研究采集的37个有卵巢中,7个窝卵数为1,4个窝卵数为2,4个窝卵数为3,其余的22个巢窝卵数为4(表2),总体上平均窝卵数为3.108枚。卵的长径为 42.8mm(39.9~47.1mm),短径为 31.2mm(29.4~32.9mm)。同样的,对比海丰鸟卵与天津南港大鸟卵[5]的长径和短径可知,两地的卵长径无显著差异(P=0.139),卵短径也无显著差异(P<0.719)。
表2 海丰保护区黑翅长脚鹬窝卵数和卵大小
3 结论
本研究以在我国南方繁殖的黑翅长脚鹬为对象,对其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与测量,并与北方繁殖地的种群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存在黑翅长脚鹬繁殖地,且繁殖种群数量尚可。海丰的黑翅长脚鹬喜欢将巢修筑在离水面有一定距离的滩涂上,巢址处植被覆盖较低,而巢周围的植被高且密,与北方繁殖的黑翅长脚鹬巢相比,海丰的巢材料简单、尺寸较大。海丰黑翅长脚鹬平均窝卵数为3.108枚,绝大多数为4枚;对比北方与海丰的卵,尚未发现两者之间的大小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