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山经济开发区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做法与成效

2022-12-13何良发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三山经营性村级

何良发

(芜湖市峨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芜湖 241083)

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位于芜湖市中心,区域面积319.7 km2,人口20.2万人,辖峨桥镇和保定、三山、龙湖、高安街道,共51个村(社区)。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8亿元,较上年增长2.6%;财政收入34.6亿元,较上年增长13.3%。

三山经开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公铁水联运优势显著。沪渝高速、滁黄高速、宁安高铁、宁铜铁路穿境而过,长江岸线约34 km,三山港常年通航停靠万吨级船舶,距商合杭、宁安高铁芜湖站仅20min车程,距京福高铁无为站和芜宣机场约40min车程。生态环境良好,芜湖城市“绿心”龙窝湖湿地面积达万亩以上,浮山、响水涧自然生态保护区环境幽雅,宜居、宜业、宜游。

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注重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功能完善;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班调度推进;强化分类指导,6种类型(资源资产盘活型、土地经营型、乡村旅游型、产业带动型、物业经济型、服务创收型)全面推进;坚持因村施策,“一村一策”有序推进,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展较为顺利。

1 发展现状

2020年,三山经济开发区克服疫情防控和防汛工作的影响,努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集体收入显著增加,2020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达692.83万元,同比增长24.6%。其中,经营性收入5万~10万元的村18个,占42.9%;经营性收入10万~30万元的村19个,占45.2%;经营性收入达30万~50万元的村1个,占2.4%;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4个,占9.5%。

目前,三山经济开发区有42个村(不含社区),2019年全区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达到552.89万元。2020年,新增“培优扶强”村2个。保定街道渡口村和龙湖街道高岗埠村均完成了任务,其中渡口村经营收入57.73万元,高岗埠村经营收入58.512 2万元。目前,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有4个。新增4个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实际新增5个,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总数已达到24个(含4个50万元村)。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好项目规划、资源整合、统筹调度、督促指导等工作,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同时,从党群工作部、财经局、农村发展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班,负责日常协调推进。各镇街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切实将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落到实处。

2.2 强化党建引领

发挥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头雁”作用,结合“万名书记进党校”,特邀省委党校教授开展乡村振兴专题授课,着力提升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促经济发展的能力。继续巩固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成果,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

2.3 严格项目审核

根据产业项目类型,由党群工作部、财经局、农村发展局牵头并会同相关部门,分别成立项目审核组,对各村申报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进行审核把关。项目审核通过后,各村按照项目申报计划,有序推进实施。农村发展局会同镇街,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管理、追踪服务。

2.4 落实管办分离机制

目前,很多村实行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村委会主任、股份经济合作社主要负责人“三肩挑”,有的还兼任企业负责人。这种设计需要优化,村级企业也需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一整套规定,强化制度建设,健全法人机构。如果一个村的集体经济很强,村主要负责人可以代表出资人出任理事长,但要同步健全理事会、监事会,也可以探索推行集体经济发展职业经理人制度。探索政经分离模式,严格“四项规范”(依法依规完善章程、规范组织架构、规范运营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落实“五项标准”(落实专门办公场所、标识标牌规范、规则制度上墙、档案资料摆放有序、财务处理规范及时),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营工作提出“有牌子、有场所、有组织、有制度、有人员、有监督、有台账、有档案”的“八有”要求。

2.5 实行村社分账管理制度

村社分账,即村财政转移支付账目和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账目的分离,二者不能混用,更不能用转移性收入来弥补经营亏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经营与管理、集体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生产发展与服务、财务管理与收益分配等”功能作用的管理运营体系,实现村社分账。

2.6 加大财政扶持

区财政安排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发展基金1 000万元。对2019年19个“空壳村”和9个“薄弱村”,给予每村拨付扶持资金5万元,专门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对于消除“空壳村”和“薄弱村”,且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村,区财政给予每村项目奖励资金20万元。对于新增的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区财政给予每村项目奖励资金累计达50万元。2020年,上述扶持和奖励资金共660万元已拨付。

2.7 注重激励考核

结合目标任务,将具体任务分年度下达至镇街。建立帮扶制度,根据“双联系点”安排,各村明确1个区直单位作为其帮扶单位。同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列入镇街、区直部门(含责任单位、帮扶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镇街、区直部门干部的年度考核绩效挂钩。对当年新增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给予其“两委”班子奖励2万元;对当年新增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以上的村,给予其“两委”班子奖励5万元,奖励共48万元已经兑付。

3 实施成效

3.1 建立帮扶制度

根据“双联系点”安排,对各个村分别明确1个区直单位作为其帮扶单位。帮扶单位参与项目审核、督查、实施、指导的全过程,同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列入帮扶单位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帮扶单位年度考核绩效挂钩。

3.2 外出实地考察

定期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强村干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发展村集体经济能力。6月2—4日,农村发展局组织村主要负责人到安徽黟县宏村镇塔川村、旌德合庆村和路西村以及浙江安吉余村、范潭社区、鲁家村考察学习。

3.3 盘活资产资源

龙湖街道高岗埠村大力盘活村级集体资产,优化资源资金配置。一是村自建门面房及办公出租;二是盘活村内闲置房产,整合现有村集体闲置老村室、老学校固定资产,以承包租赁的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确保价值形态的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三是加强闲置土地、水面的管理,统一对外招租;四是整合农户现有土地、水面资源等,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峨桥镇响水涧村将100 hm2土地和闲置的老年活动中心及民房租赁给安徽龙眼湖养生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集中管理,发展响水涧休闲农旅综合体项目。保定街道渡口村将已征未用地统一管理,对外出租,种植果树,发展采摘和观光农业。经管委会同意,渡口村将原保定纺配厂修缮,对外招标出租,同时将代管已征未用土地出租,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目标。

4 存在的问题

4.1 基础条件薄弱,发展资金不够

村级集体资源缺乏,耕地、水面、林地等大多数属于村民组和村民,村集体所有占比极少。可利用经营性资产少,没有村办企业,其他经营性房屋极少。

4.2 发展意愿不强,自身动力不足

镇街、村干部行政工作多、事务杂,很少有精力思考和谋划发展集体经济,且发展集体经济还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和矛盾,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愿望不强。

4.3 专业人才缺乏,配套政策不够

村级带头人能力素质跟不上目标任务需求。多数年富力强的农村人才选择外出务工,“在家”人员中“能人”占比不高,村级缺乏“会经营、善管理”的领头人,村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信心不足。同时,针对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有关用地政策、金融支持等政策的激励措施不够具体。

5 对策

5.1 进一步抓好基层党建

更加注重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在农村党员中试点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活动,推广党员户评星挂牌,激发党员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选配好村级党组织书记,发挥好“头雁”效应,发展“能人经济”。

5.2 进一步整合资源资产

对各村的村企业、闲置房屋等集体资产,采取承包、租赁、参股、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同时,鼓励村使用集体资金购置门面房、标准化厂房等固定资产,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出租获得固定收益。

5.3 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

按照规定对各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验收,严格奖惩兑现,及时拨付专项补助和奖励资金。建立管委会领导包村联系制度,健全区直单位联村帮扶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8-10]。

猜你喜欢

三山经营性村级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关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政府管控的思考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三山虎山血战辉映青史
过沈阳故宫
镇三山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情爱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