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铸就林业丰碑
2022-05-05湘林
湘林
陈永忠
迎风傲雪育油茶 致富茶果香万家
陈永忠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是油茶首席专家,是全国劳动模范,但更多时候,他是一名工作了30多年的油茶科研者。30多年间,他耐住孤独,排除万难钻研新品种。下基层,走山区,与农民同吃同住;没有电,只能借助烛光记录和分析数据;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还要忍受蚊叮虫咬。30多年间,他挤出时间,抓住一切机会学习。为了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攻关油茶品种优化,他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被国家选派到瑞典进修。30多年间,他坚守岗位,科研成就硕果累累。他主持和参加国家、省级重点科研推广项目50多项,油茶科研工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参与选育出油茶良种和新品种90多个,这些油茶良种比传统品种增产6倍以上,最高公顷产量达到了1132.5公斤,公顷产值超过75000元。
林跃
开承包荒山先河 谱林业改革新篇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还没有承包“万亩荒山”造林的先例。怀化市国营靖县排牙山林场职工林跃毅然选择留职停薪,承包荒山造林,立志“三年造林一万亩”。经过一个冬春的艰苦努力,新厂公社哨团大队落河的253.33公顷荒山坡全部栽上树苗,经检查验收,成活率、保存率都在90%以上。随后,他转战平茶公社官团大队平贵山,冒酷暑,斗严寒,造林300公顷。1986年挺进甘棠,2年消灭宜林荒山1653.33公顷。1989年奋战艮山口、飞山,造林646.67公顷。有志者,事竟成。7年,林跃营造杉木、马尾松、国外松、檫木、杨梅林等5000余公顷,创当时全国个人承包荒山造林最高纪录。1989年,林跃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余锦柱
深情坚守孤峰41年 用青春守护一方绿色
他的身上有很多光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生态贡献奖”“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人物”“全国林业英雄”……而他最喜欢的是“湖南江华尖子岭瞭望台瞭望员”,他就是余锦柱。他41年如一日坚守孤峰,保护着一方青山绿水,实现了4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的佳绩,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瑶山生态守护神”。瞭望台耸立山顶,他需要到10公里以外的山沟背水;他多次被雷电、多次享受“人蛇共眠”的待遇;对讲机被雷电击坏时,他只能徒步10多公里去报火警。41年来,余锦柱监测到生产生活用火20多万次,准确报告火警300多次,测报准确率达99.7%,他一个人筑起了一道森林“防火墙”,将无数的森林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李健民
全国飞播造林先进个人
103岁高龄的老人,说到飞播造林,依旧滔滔不绝,他是“湖南飞播造林第一人”李健民。他撰写的《湖南省飞机播种技术规程》《飞机播种抚育管理办法》,为湖南推进飞播造林工作起到重要作用。上世纪60年代,李健民就参与了湖南第一次飞播造林。上世纪80年代,湖南尚存荒山荒地数百万公顷。当时,已是65岁的李健民被重新请出山,担任湖南省飞机播种造林指挥部总工程师,负责全省飞播造林的规划设计、试点实验、作业实施及技术管理工作。1983年至1993年,湖南55个县市区共完成飞播造林73.49万公顷,成效率达到80.4%,成效率名列全国之首。李健民等人也因此被评“全国飞播造林先进个人”。
袁谋文
用微笑迎接万千旅客 用真心换得众口称赞
坚守旅游服务一线28年,用真情服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用真心换来对张家界景美人更美的高度评价,她是全国劳动模范、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的袁谋文。袁谋文,是一名旅游行业的老兵,在旅游服务一线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她始终用亲情式服务温暖着游客们的心,从未接到过一起游客投诉。2013年,袁谋文党代表工作室正式成立。成立以来,工作室共接待咨询服务50000余人次,处理各类问题及投诉1000多次,处理投诉满意率达100%,为客人找回丢失物品及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收到客人赠送的锦旗10多面、感谢信50多封,赢得众口称赞。
刘真茂
只要走得动,就一定会继续坚守好岗位。
上世纪80年代,退伍的刘真茂加入了宜章县瑶岗仙镇狮子口大山的民兵护林队。由于条件艰苦,队员们相继离开,最终只剩他一人坚守。1993年末,倔强的刘真茂心一横“住到山里去”,开始了他与青山为伴的日子。在异常艰苦寂寞的条件下,他30多年如一日,每天巡山30多公里,所走路程相当于绕地球10圈。日复一日的巡山中,他既要观测有无火情,又要与偷伐偷猎者斗智斗勇,还要救护野生动物。在他的守护下,2.3万公顷原始森林和4600多公顷草山生机勃发,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的绿洲”。2015 年,刘真茂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如今,72岁的刘真茂早已过了退休年纪,护林也有了充足的后备力量,但他始终放不下这片大山,巡山护林依旧亲力亲为。他说只要走得动,就一定会继续坚守好岗位。
王福生
我的梦想是“生态林业,美丽中国”
上世纪80年代初,王福生被分配到湖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工作。此后40多年,他始终行走在开展森林资源调查的路上,更在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创下了骄人的成绩。1991年夏,王福生主动报名参加了西藏森林资源连续清查。5个月的调查生涯,他双目差点失明、脸上脱了一层皮,体重减少了10多公斤。1992年,王福生被原林业部授予西藏自治区森林资源调查先进个人。2004年,王福生和团队成员闯进了湖南省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新领域,最终三年磨一剑,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森林资源数据库。2011年,王福生又参与了全国首个林木测土配方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于2013年主持建成了《湖南林地一张图》,實现了林地管理的可视化、信息化,开拓了中国林地管理的新模式。2014年,王福生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DF850A9E-55D9-4A4A-9517-3CE57BD72EE1
吴鹤鸣
退休种树二十载 初心如磐书传奇
1995年从湖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岗位上退休,2000年来到岳阳屈原管理区,13年坚持不懈在此种树。他是湖南省“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吴鹤鸣。 他敢想敢做,迎难而上,自己筹资,带领村民在岳阳屈原区这个平原湖区种植商品木材;他把自己的小院办成了庭院示范基地,鼓励村民种植多样的经济林;他在新民村试点建设生态文明村,规划建设多条道路;他帮残疾村民建起果园,并送去树苗和技术……在屈原区工作的数十年,他骑坏了5辆自行车,穿坏的解放鞋已经数不清。电话费、水电费、差旅费、办公费、接待费等都是他自掏腰包。无论严寒酷暑、路途远近,他始终都自带馒头和矿泉水骑车下乡,从不给基层添麻烦。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屈原区用满身绿意向这个与它作伴20年的老友致敬。
张忠富
忠心扶贫未怕千般险 富民兴业何惧万重山
驻村期间,他带领金河村181个贫困户572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曾经贫瘠落后的小山村实现了一步千年的梦想。他是常德市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泥沙分局局长,石门县南北镇金河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忠富。2021年,张忠富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把责任扛在肩上,干群齐心,打通了一条长达19公里的“天路”,让常德市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自然村的老百姓走出了大山。他带领村民发展起野茶、土蜂蜜、中药材三大支柱产业,村民人均纯收入从不足3000元增加到14000多元。他帮流浪汉落实户口、社保、医保,新修房屋;他冒着大雪为村民劈柴生火;他送生病的村民去医院……他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待他如家人。76名村民担心石门县摘掉贫困帽后张忠富就要离开,他们联名写了一封挽留信,张忠富看到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留下。
吴树养
最美生态护林员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九龙瑶族村的吴树养曾经是贫困户,被聘为村生态护林员后,他一身迷彩服、一双解放鞋,外加红袖章和小喇叭,成了大山深处的一抹亮色。每天早上6点,吴树养都会骑着摩托车出发,巡防到每个自然村,扎实做好贴标语、发资料、林间巡逻、山顶瞭望、田间劝导等事项。就算天黑,只要农户不收工或路上有行人,他就坚决不收队。栉风沐雨,早出晚归,从山头到谷底、从东边村到西边户,他每天跋山涉水不少于25公里,每年磨破的解放鞋不少于10雙,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声苦累。他对村子里的每一山梁林地林班的位置、面积和各种林木资源、地形地貌等,都熟记于心,成了林区的“活地图”。2021年,吴树养获得中宣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授予的“最美生态护林员”称号。
鲁运新
把一生奉献给大山
临湘市五尖山森林公园内,烈士鲁运新长眠于此。“把一生奉献给大山”是鲁运新人生的真实写照:当普通林业工人时,他勤勤恳恳植树造林;当林场副厂长时,他主动请缨到最艰苦的地方育林护山;当派出所副所长时,他舍命保护国有木材。他一生经办的各类案件有218起,破获团伙案件35宗,抓获犯罪分子234名,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参加扑灭森林火灾130余次。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帮助群众撤离,自己却被无情的大火围困,倒下的地方离安全带只有3米。1993年,鲁运新获“一级英模”称号,省政府授予其革命烈士;随后,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鲁运新同志学习的决定》。同年9月27日,当时的林业部作出了开展向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鲁运新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段志华
孤灯虫鸣守护森林30年
白天一个饭盒一把柴刀,晚上一盏孤灯满耳虫鸣,这样的日子,段志华在郴州市五盖山6000多公顷的茫茫林海中度过了整整30年。守护森林,在段志华看来,是一门需要一生学习的高深学问。多年来,段志华执着于钻研护林知识。一棵树,他一眼就能看出冠高胸径;一个样地,在模拟施工时,他一眼就能看出,需要间伐多少木材才有利林木生长。段志华不仅技术扎实,还常常身先士卒,在一线手把手带徒弟,为林场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在段志华的带领下,五盖山林场建立了一整套林业测量技术体系,五盖山林场各项数据精准度多年来居全省前列。2018年,段志华问鼎全国林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冠军,被人社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9年,段志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端宝
用生命扑救山火
2002年3月26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2002年4月23日,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他就是“扑火英雄”,原平江县森林公安分局局长王端宝。1996年,王端宝转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森林警察,自此保护青山成为他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扑灭肆虐的山火,还是调解棘手的山林纠纷,王端宝始终身先士卒、用心用情。他一生先后参与查处森林案件500余起,参与扑救山火100余次。2002年3月8日,王端宝在海拔1596.5米的幕阜林场已连续扑火3天。为保住森林,更为挽救村民生命,他的生命永久停留在了这一天。“父亲对工作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像他那样优秀的森林公安。”在平江县森林公安分局嘉义派出所工作的儿子王疆伟接过了父亲的责任棒。
李晖
40余年奔波森林资源调查第一线
1979年,李晖林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了湖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工作中,李晖不怕苦、不怕难,虚心向前辈请教,自觉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没几年就成为了业务骨干。1991年,李晖带队参与西藏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项目成果填补了我国连清体系的空白,荣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李晖挑头成立湖南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通过细化制度、专业分工、抓住机遇,当年营收超过6000万。40多年间,李晖作为项目主持人、项目总负责人,主持完成大、中型项目70多项;主持编写制定省级技术规定3个;获各类优秀成果9项;主编了《林业调查规划实用技术手册》,3次受到原国家林业部、国家林业局表彰。他说:“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普通农民的儿子,能够为国家的森林资源调查做一点贡献,我觉得很自豪。”
张世模
攻克石山造林难题
1981年,被授予“全省农业先进工作者”;1993年,获得“全国绿化奖章”;2007年,获“湖南省石山造林工程”荣誉称号。张世模从事林业工作40余年,参与和组织植树造林总面积达8.8万公顷,创造了隆回县林业工作在石灰岩石山造林、飞机播种造林成活率、泡桐根段育苗成功3个方面的“全国第一”。1974年至1981年,张世模对石灰岩石山栽树植绿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共采集计算出1万多个数据,试验了55个树种,最后确定了柏木、樟树、柞木等24个适宜石山种植的树种。他据此撰写了论文《石灰岩石山造林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国家权威刊物发表,填补了国内石灰岩石山造林领域的空白。张世模在担任隆回县林业局营林股股长、副局长期间大力推广石山造林,有效控制了近1万公顷石灰岩石山的水土流失和岩面辐射,使隆回森林覆盖率由35.3%提高到了52.6%。DF850A9E-55D9-4A4A-9517-3CE57BD72E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