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辩证手法之虚实法

2022-05-05黄智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哲人事例想象

黄智

名家引路

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猎犬风一般快地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地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义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

——朱湘《书》

●阅读心得

朱湘释“飙”“婚”等字时不是抽象对其进行定义,而是通过描写生动形象的画面来“解释”字的含义,想象中的图景印证了“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这句话。作者虚写文字以充实文章内容,使文章少了些枯燥死板的对于文字的介绍,变得灵动细腻起来。

我渐渐发现左眼有些异样,用手一抹,满是鲜血,我说:“傻女儿你把爸爸打出血了”。她见我的样子,知道做错了事,便看着我不再作声。……我只是想到妻子失业,女儿尚幼,要是我的眼睛坏了,不能工作,不能挣钱,以后怎么养得大她。我做了双眼失明的种种设想,心里又生出烦恼,埋怨自己不小心,叹息女儿太小不懂事。

……

半睁半闭的眼目中,是凄风苦雨里车来人往的奔忙身影。自己做了父亲,方体会到自己的父亲以前也曾这等辛苦过。这奔忙者原来都负着许多责任……全场安静极了,有的女同学满眼泪花,我朦胧中觉得女儿坐在她们中间。突然想到学生们不久也将做父母,而我女儿也在这其中时,我的心终于大动了一下。

——彭志明《受伤的快乐》

●阅读心得

意外的受伤引发了作者的诸多联想,如:“双目失明的种种设想”,凄风苦雨中父亲的“奔忙身影”,“学生们不久也将做父母”……这些揣测和推想的情景,都是联想的结果,它让“我”理解了生活的意义,明确了自身的责任,正是这样的思考才让我们看到了一颗仁慈博大的心。作者实写自己受伤的情景,虚写受伤后的一系列联想,虚实结合,情思缘事而发,读来真切自然。

那夜月色溶溶,柠檬桉雪白的树干显得十分高洁。月光透过凤凰木,洒落了一地斑驳的光点。长街寂寂,我来回踱步,一次、一次又一次。那具骷髅在我眼前冉冉腾起,我的想象使它还原为血肉之躯:他埋头在灯下研读,他屹立在讲坛上讲学,他以深邃的眼光凝视人群,毅然写下献出骨骼遗嘱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我虽不是教徒,卻涌起一种教徒似的心情,渴望能够有个和神圣的魂魄对话的机会。

——秦牧《哲人的爱》

●阅读心得

这一片段以实写虚,看似在写想象,实则写了“哲人”生前的鞠躬尽瘁,以及死后还要献出自己的遗体作教学之用的高尚情操。作者于“虚”处着笔,搭配实写展现人物的光辉品格。文中“实”与“虚”的描写相映生辉,将“哲人的爱”及其带给世人的感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写作借鉴

虚实法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何为实写?即对人、事、景、物的直接描写,描写对象直接“走上台前,定格亮相”。何为虚写?即描写对象没有直接出场,而是借助其他事物的烘托渲染,隐藏在文字背后。作者有时会借助想象、联想等手段描绘出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拟世界,营造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以此来表情达意。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虚实法呢?我为同学们献上以下“三计”:

第一计,无中生有——化虚为实。

化虚为实,即化抽象为具体。也就是在构思时,由抽象的文题联想到具体的事物。运用“化虚为实”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具体化,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眼睛可见,耳朵可听,双手可摸。二是形象化,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内容变得栩栩如生,活泼动人。

第二计,声东击西——化实为虚。

化实为虚,就是将具体的化为抽象的。化实为虚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归纳法,从具体事件中归纳出深刻的道理,或者由具体实物推断出科学的结论。但两者都必须符合逻辑,讲究科学。二是演绎法,由具体事物演绎出抽象哲理,或由具体实物进行推理,并力图做到演绎合理,推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第三计,暗渡陈仓——虚实结合。

虚实往往配合使用。可以由虚入实,以实为主,如:先抛出一个抽象的道理,然后用具体事例加以印证,力图逻辑严密,让人信服;或置虚景,写实情。也可以由实入虚,以虚为主,如: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出许多感悟;或由真实具体的事例引发联想和想象。要做到虚实结合,方法有二:一是合并法,将虚与实合二为一,合并使用。可以先虚后实,也可以先实后虚。二是融合法,将虚与实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可以虚中有实,也可以实中有虚。

学生习作

请让我走下去

◎蔡伊菁

走入植物园,一片细碎的绿便迎面而来,溪水缓缓流着,把阳光投下的影子都搅乱了。紧接着,便看到一片深深浅浅的紫色,那是连绵不断的熏衣草。天空如同被擦得透亮的蓝玻璃,阳光柔和地洒下来,园内十分安静。

我们来到一处树丛构成的迷宫,从枝叶盘绕而成的一道拱门走了进去,一进去就分成了三条路,我们都选择了中间的那条。走了一会儿后,大家就在各个分岔口走散了,最后只剩我一个人。阳光的酒调得很淡,却很诱人,浅浅地斟在每一片淡绿的叶上,微风一拂袖,醉人的味道就弥散在了空气中。那么,究竟是哪一条路呢?“啊,一定是这条吧!”我心想。可只走了一会儿,就无路可走了。厚而浓密的绿色挡在面前,无奈之下,我只好原路返回。我又在这错落纷繁的茂盛树林中走了许久,几乎每一条路都走遍了,可都不是出路。

此时,只剩下一条路了。人们渐渐又聚在了一起,我们都向着那条路走去,才走了几步就碰到一对迎面向我们走来的情侣。“这条路走不通的!”他们这样告诉我们。于是我也跟着大部队往回走,但爸爸妈妈仍坚持着原路继续向前。兜兜转转,我一直找不到出路。这时,突然,爸爸的欢呼声从远方传来,我跑向那条别人说走不通的路,竟看到了出口。

到了出口,我暗想:那是我自己的路呀,是要自己来走的,而不是靠别人告诉我。

红杜鹃不会等别人告诉她春天将近,才开始筹备着绽放,而是自己先开了花,红遍满山,告诉别人春天来了;玄奘西游,“向万里无寸草处行脚”;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地间混沌一片,没有人能告诉他该怎么做。然而他们都走下来了,即便或许那样做真是行不通的,但他们心中那份前进的勇气却始终存在。

那么,请让我明白,每一条走过的路都有它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请让我明白,每一条分岔路前,都需要我自己选择方向。

请让我,坚定从容地走下去。

(广东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中)

点评

叙事接近尾声时,小作者联想到了“盘古开天地”“玄奘西游”等传说,以此作为佐证。小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赋予红杜鹃以人的精神,十分自然地引出“探索人生之路,也要用自己的心去选择”的道理,避免了事例后直接生发议论的突兀感,可谓水到渠成,构思精巧。正是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使一篇平凡的游记成为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20C8FD30-044B-4757-B1E4-5A8051963229

猜你喜欢

哲人事例想象
智珠2则
智珠2则
快乐的想象
一生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空篓子
“例”后有“析”方可取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