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修养叫沉得住气
2022-05-05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是晚清翁同龢的一副对联。他认为,古今贤达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越是能心静如水,从容应对。
为人处世,沉得住气,是能看穿看透,自然而不矫饰,低调而不张扬。有这种修养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总能在紧急危难之时,做到思路清晰、阵脚不乱,在沉着与忍耐中寻找应对的方法。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两军对垒,司马懿选择了坚守不战。诸葛亮故意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想激怒他。司马懿却笑着说:“视我为妇人耶?吾且受之。”令人忍不住感慨司马懿是一个相当沉得住气的人。
沉得住气,是一种境界修为。人一旦有了这种气度,就会于高处不孤芳自赏,处低谷不自暴自弃,得之不狂喜,失之不忧虑。宠辱不驚,淡泊自在,幸福感自然而来。
《庄子·达生》中讲了这样一件事:纪渻子为大王训练斗鸡,他认为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狠角色。而那些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骄态毕露的鸡,真正遇到强手时,往往不堪一击。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生活中你会发现,有动静的,往往不足怕。越是张牙舞爪虚张声势的,越不足怕。有本事的人,都懂得沉住气,厚积薄发。树不可长得太快,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为栋梁。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一失意就消极颓废,万念俱灰;一旦春风得意,又把持不住自己,得意忘形。过于喜怒形于色的人,往往难成大器。
古人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意思是尺蠖的蜷曲,是为了求得伸直。以人为喻,就是为人处世要具备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应变能力。有一种修养叫遇事能沉得住气,沉得住气才能发挥聪明才智,尽快找到解决方法。干着急和乱作为,往往会误事。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第10期)
素材解读
心若沉静,便有安定。人生就如航行在大海中的一只小船,只有在狂风巨浪中沉得住气,把盘掌舵,才可能扬帆远航。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首先需要做到沉得住气,熬得住孤独、寂寞。
适用话题
修养 沉住气 处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