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点模糊到观点明确
2022-05-05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无声玉满堂”的江梦南、“秉天自超越”的苏炳添、“自强敏天行”的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这些人的事迹是否令你深受感动?其实,除了感动,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担当、坚守、自强等品格,更是深深地触动了广大观众。
了解了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后,令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点?请发表你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题目聚焦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由此引出触动广大观众的高贵品格,意在引导同学们关注“感动中国”人物的精神品格。“感触最深的是哪一点”这一句,在审题时不可忽视。这是在提示同学们写作时不能贪多求全,泛泛而谈感动,也不能写成人物事迹简介。写作时应通过对“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了解与分析,聚焦于对他们品格中感触最深的一点展开行文,做到内容集中、观点鲜明。
原文在线
观《感动中国》有感
(题目太笼统,没有表明作者观点。)
《感动中国》节目已接近尾声,“精神力量”这四个字却在我心中久久挥之不去。我心中的火焰在熊熊燃烧,我的血液在沸腾,我细细品味着那些人带给我的精神力量,并为之深受震撼。(是怎样的“精神力量”?“深受震撼”的是什么,这些内容没有交代清楚,没有在开头明确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精神力量”的角度太宽泛,要做到观点明确。)
我感受到的是崇高的信仰。因为具有中华文化的根而毅然回国的杨振宁先生,以国家为信仰,以科学为信仰,为中国科学界争得许多世界级的荣誉,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朱彦夫先生,带着“不想在功劳簿上过一生,有一份力就发一分光”的信仰,即使身受巨大伤害,仍不断贡献着,一生都在坚守,一生都在战斗。崇高的信仰指引着他们,也照亮了我,精神的力量在此刻化作星星,闪闪发光。(本段着眼于“信仰”,论述的重点是杨振宁、朱彦夫所信仰的是什么,但缺少分析来论证信仰的力量,观点比较模糊。总结句没有将“崇高的信仰”与“精神的力量”有机联系起来,观点不明确。)
我感受到的是内心的强大。张顺东、李国秀夫妇,两个人只有一只手,一双脚,命运对他们很不公,可他们没有向命运屈服,用内心的强大把苦难的日子过得像花一样,因为倍加努力,所以倍感幸福。只能用眼睛去“倾听”世界的江梦南承受着命运的痛苦,可她没有放弃,以一颗自强的心,吹响嘹亮的号角,从无声世界里突围,最终考上清华博士,向着事业的顶峰迈进。人生是一场充满变数的旅行,唯有内心强大,才能在苦难来临时所向披靡。精神的力量在此刻化作盾牌,令我们坚忍无比。(本段要论述的观点为“唯有内心强大,才能在苦难来临时所向披靡”,但在以张顺东、李国秀夫妇的事例进行论证时,转移到了“倍加努力”上去,影响了观点的明确表达。同样,没有将“内心的强大”与“精神的力量”之间的内在联系论述清楚,观点模糊不清。)
我感受到的是超越的决心。“中国飞人”苏炳添在2022东京奥运会上跑出了9秒83的亚洲纪录,他的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从10秒进入9秒区,再到9秒86,是他一次又一次对生命极限的超越。取得辉煌成就的中国航天人,让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飘扬在太空;追赶、并跑、领跑,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科技探索的超越。在他们心中,超越是永无止境的,“北斗”问世,“天问”上天,一切只是一个开始。人生就是爬山,这座山是相当高的,你永远没有登顶的可能,但是有了超越的决心,你就能一直追赶着山顶上的太阳前进,让你的世界充满光。(这一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来论述“超越的决心”所具有的力量,内容比较丰富,但仍没有作出明确论断。)
康德说:“这世间最值得敬畏的便是我们高尚的道德。”莎士比亚有言:“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绝不胆怯。”汪国真曾说:“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足以推动一个人去探索,去拼搏,去活出生命的精彩。看完《感动中国》后,我感受到了无穷的精神力量。(这一部分引用了多句名言,意在增强论证的力量和文采,但适得其反,这些名言论述的话题是“敬畏”“正直”“乐观”,与本文要论述的主题关系不大。作为总结语段,没有能够起到总结提升以明确观点的作用。)
升格建议
作者对“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有较为充分的了解,在文中能够对不同人物的品格作恰当的分析,全文结构完整,表达较为流畅。但所选取的“精神力量”太过宽泛,且在主体段从“崇高的信仰”“内心的强大”“超越的决心”进行论证,从写作提示“感触最深的一点”来看,是明显不符合要求的。同时,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缺乏明确的表述与论断,存在观点模糊的问题。因此,升格文首先要使所写内容聚焦于“感受最深的一点”,且对此作出明确的论断,做到观点明确。同时注意加强扣题分析,论证有力。
化蝶之作
君子自强不息
◎熊雅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我们手中最锐利的剑,是我们身上最坚硬的铠甲,是人生永恒的追求。自强,可以改写人生命运,创造生命奇迹。
自强,是生而平凡,却有鸿鹄之志,勇于挑战极限,敢于超越自我。苏炳添不甘平庸,立志要突破亚洲人的极限。身高1米72的他,凭什么与世界短跑名将在百米赛道上追风逐电?他凭借的是远大的志向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让他赢得了9秒83的辉煌,实现了亚洲人在百米赛场上的突破。身患哮喘的羽生结弦只是个平凡的男孩,但挑战人类极限的志向让他光彩夺目。在挑战人类极限追逐4A(阿克塞尔四周跳)的路上,志在突破、自强不息是他最有力武器。一个人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无法完成自我的超越,展现独特的人生之美。因为自强,所以不惧身为沧海一粟;因为自强,所以勇于立下壮志,誓要挑战极限。
自强,是人生坎坷,仍有不屈之心。人生曲折多坎坷,只有以不屈的姿态去战斗,才能获得胜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两个人只有一只手、一双脚,命运对他们很不公,可他们没有向命运屈服,把苦难的日子过得像花一样。只能用眼睛去“倾听”世界的江梦南承受着命运的痛苦,可她没有放弃,以一颗自强的心,吹响心中嘹亮的号角,从无声世界里突围,向着人生的顶峰迈进。在生活中,一些人遇到困难便怨天尤人,遭受挫折便堕落沉沦,在黑暗中愈陷愈深。天意难测,可若心有自强,又何惧长夜漫漫?
自强是身如残阳,仍有奉献之意。身虽年老,但心中有奉獻之意,如西沉的残阳,有一分力,就要发一分光。年过花甲、身患多种疾病的张桂梅老师坚守三尺讲台,帮助山区女孩们改变命运;年过八旬的钟南山院士面对新冠病毒义无反顾逆行出征,始终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耄耋老人“歼9之父”顾诵芬仍然活跃在第一线,关心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反观一些人,年纪轻轻便“躺平”,自甘沉沦,何谈奉献社会?年龄永远不是限制,自强之人心怀奉献之意,不仅独善其身,更能兼济天下。
与自强为伍,与自强结伴,是人生的崇高境界。自强释放的力量是无穷的,能使我们普通但不平庸,遭受苦难但不坠入深渊;能使我们去超越,去奉献,去探索生命的无限可能。自强如弦,让我们弹出世间绝唱。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指导老师:陈艳辉)
升格总结
升格文从“崇高的信仰”“自强的内心”“超越的决心”三个方面,聚焦于感受最深的“君子自强不息”进行论述,提出中心论点“自强可以改写人生命运、创造生命奇迹”,观点明确。运用并列式论证结构,紧扣“自强”,从“是什么”的角度提出分论点展开论述,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论证的力量,做到了观点鲜明。此外,作者反复灵活扣题,始终扣住“君子自强不息”行文,观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