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创意 快乐传承
2022-05-05秦银银
秦银银
2021年7月16日,大连海事大学东山礼堂内,第36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布展现场,参赛选手们都在紧张地张贴作品海报,组装调试参赛作品。
在凌源市第二中学的作品展示区,学校科技辅导教师王昭宁有些着急,本应带着作品早早候场的参赛学生张昊茵还没有出现,他不时盯着手机屏幕,又看一看入口处。过了一会儿,他终于看到了张昊茵的身影,与她一同出现的,还有一个看上去体积颇大、质量超重的箱子。
张昊茵的参赛作品是“生物显微图像远程共享系统”,并不需要大型器材,箱子里是什么?不仅是王昭宁,其他参赛选手的脑海里也满是问号。张昊茵不慌不忙地来到自己的展台前,小心翼翼地从箱子里搬出一块21寸的电脑显示屏。原来,她想将用于显像的手机屏换成电脑显示屏,让装片的观测图像与数据更醒目。
这个大大的显示屏吸引了评委的目光。张昊茵可不是用它来“充门面”的,对评委提出的问题,她从容自若,头头是道,演示了如何将显微镜下生物装片的图像在电脑显示屏上显示。流畅的操作赢得了评委的一致点赞。最终,“生物显微图像远程共享系统”荣获本次大赛一等奖。
张昊茵是班级的生物课代表,也是学校科技社团的一员。“生物显微图像远程共享系统”创意的产生,还要从她热心帮助同学调试显微镜说起。
“做生物实验需要用到显微镜,我从小就对显微镜很感兴趣,对它的操作很熟练。但很多同学并不熟练,所以我经常帮他们调试。在观察细胞的时候,显微镜里的世界特别小,如果能将其呈现在大屏幕上,就可以方便大家观察了。”张昊茵发现,随着实验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生物时,显微镜的实验课程课时大幅度增加。
然而,用于教学的显微镜价格昂贵,一般学校的设备配置数量有限,同学们需排队使用。显微镜功能单一,教学内容局限性大,不能对实验现象、过程保存。演示实验无法让全班同学近距离同时观察实验的进展,因此,需要实时图像共享系统来配合实验教学。但受限于显微镜的专业特点,现有的专业级共享系统不仅需要使用专业软件,还要部署专用硬件,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一般学校无力承担。此外还存在布线困难、不易维护等问题。
利用课余时间,张昊茵借用当下流行的网络直播概念,设计搭建了一套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实时显微图像共享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子目镜、图像整合端(笔记本)、本地局域网流媒体直播服务器(OBS)。电子目镜采集显微镜图像并将其传输至笔记本电脑,利用OBS实现无线局域网推流,手机或平板电脑就能接收实时的显微镜图像。
想要显微镜在大的显示屏上成像,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显微镜是光学仪器,不能换一个摄像头就完事。为了选择合适的摄像头,张昊茵先后试用了球面镜、鱼眼镜等9种摄像头,然而,摄像头与显微镜的焦距不一致,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不是没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她“不希望自己的作品留下遗憾”,经过三天的对焦,显微镜下的图像终于在手机屏幕上清楚地呈现。为了以防万一,张昊茵又进行了多次实验,确保每一次都能成功成像,这才松了一口气。
眼看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就要到了,在手机上成像虽然方便,但成像效果并不理想。看到家中的电脑显示屏,张昊茵便临时起意,三下五除二就将其拆下来搬到大赛的现场,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
赤子之心,弘扬传统文化
在科技社团中,“生物显微图像远程共享系统”“创意纸巾收纳盒”“智能饮水机”等作品的设计提升了张昊茵的创新能力,天文观测活动则让她对头顶的这片星空有了更多期待与向往。
除了参与社团的日常观星活动,张昊茵经常翻阅与天文有关的书籍,观看天文科普视频,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她发现不同文明对星空的不同解读形成了不同的星空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長,先人将古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映射到漫天星斗,建立了与西方星座完全不同的星官体系,体现“天人合一”理念的中国传统星象是历经千年留传的世界文化瑰宝。
有一次,张昊茵观看完一部国外星空科普片后,产生了灵感:“人们对有关星座的文化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但对中国的星空文化,比如三垣二十八宿这种含义等却不太熟悉。我们是否也能制作介绍中国星空故事的科普片?”于是,她与社团的伙伴们一起,收集、整理素材,并将其形成文字稿,最后将中国传统星象的资料在万维望远镜软件平台(WWT)进行了可视化的呈现,制成《中国星空》。
不到5分钟的《中国星空》,从主题确定到完成,历时三个月,由32个或购买或拍摄的素材剪辑而成。除了美丽的银河、闪烁的群星,张昊茵还收集了二十八宿等素材,试图通过人们熟知的天象故事形象地介绍中国传统星官,让大家轻松愉快地熟悉古天文的基础知识,让更多人对古天文产生兴趣。
得知这部作品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张昊茵的妈妈忍不住为女儿骄傲:“她从小就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这次的作品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张昊茵擅长的可不只这些,钢琴10级的她随手就能将琴键上的音符汇成美妙的旋律,国画、书法也都是她业余时间的放松方式,翻阅各种科普书籍增加了她各方面的知识储备,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参与让她学识更广,文化成绩也一直在年级中名列前茅。因为一次生病的经历,张昊茵便立志要成为一名外科医生:“我觉得这项工作可以帮别人减轻痛苦,虽说很累,但我觉得治病救人会令我很快乐。”张昊茵的妈妈也对她寄予了希望:“她做事很执着,只要自己喜欢的事,不管多苦多累都能坚持并一定能做好。我也相信她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