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为何不会迷路
2022-05-05喻思南
喻思南
候鸟迁徙是大自然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全球鸟类中有约五分之一为候鸟,每年数十亿只候鸟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迁徙。然而,候鸟迁徙的路线如何形成?哪些因素影响了候鸟的迁徙路线呢?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詹祥江团队历时12年,利用卫星追踪数据和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研究系统,揭开了鸟类迁徙的奥秘。该研究入选了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候鸟迁徙是为了适应气候和食物等有规律波动的环境。200年前,人们对鸟类的季节性消失和出现这一现象充满了神秘的想象。
1822年,人们在德国发现一只飞往非洲越冬的白鹳被箭射中后,又返回了数千公里外的欧洲,這被认为是欧洲最早的鸟类迁徙记录。
候鸟往往经过一些固定的海岸、山隘口等地点,早期研究者选择在固定的地点观察鸟类迁徙,但这种方式效率低,难以精准获取鸟类个体的迁徙信息。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卫星追踪技术,科研人员通过给动物佩戴卫星追踪器,从而确定动物在某一时间所处的地理位置。
人们借助新技术对了解鸟类迁徙时间、方向等方面取得了成果,然而鸟类迁徙路线是如何进化的、它们为何能长距离飞行等问题仍然是个谜。
北极的游隼每年9~10月会迁往南方过冬,第二年4~5月再返回北极繁殖。研究人员历时12年,为56只游隼佩戴好卫星追踪器,这些游隼遍布北极圈自西向东的主要繁殖地,从而构建出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系统。
游隼是世界上首例被全基因组测序的猛禽鸟类之一,通过对35只游隼的基因组学信息的进一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游隼在西部的科拉和科尔古耶夫种群,以及东部的亚马尔和科雷马种群分别具有最近共同祖先。同时,长、短迁徙距离种群的分化大概在末次冰盛期(2.2万年)前后。
基于游隼的种群历史、潜在繁殖地、越冬地重建等结果,研究人员推测:在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之间的过程中,冰川消退导致的游隼繁殖地向北退缩以及越冬地变迁,可能是游隼迁徙路线形成的主要历史原因。
通过对比分析长、短迁徙种群基因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一个与记忆能力相关的基因——ADCY8。这个基因使长距离迁徙游隼受到了正选择,意味着迁徙路线更长的游隼携带ADCY8优势等位基因,长时记忆可能是鸟类长距离迁徙的重要基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游隼为什么能够记住来时的路。
这一发现揭示了鸟类长距离迁徙的遗传基础,是全球首次对这一问题深入且证据充分的解读。
研究人员通过模拟预测发现,全球变暖可能迫使生活在亚欧大陆的北极游隼面临两方面的威胁:一是繁殖地的向北退缩,二是西部种群越冬地的向北扩张,进而可能造成其未来迁徙策略的改变。
鸟类是一个对生态环境变化较敏感的物种,尤其是候鸟。保护候鸟不能只关注数量,还需要从生态、行为和遗传等方面入手,保护迁徙鸟类,不仅要保护好它们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也要保护好它们的迁徙之路。未来,鸟类迁徙还有更多复杂的行为值得人类探究。(据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微信公众号,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