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明”德育:对共生理想的朴素追求

2022-05-05朱琳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2年4期
关键词:三明德育

【摘 要】以关怀生命、和谐生活、优化生态和加强国际理解为旨归的共生理想是时代与教育的呼唤。“明自我、明他人、明环境”的“三明”德育是共生德育理念的一种朴素的表达,其摒弃了道德的灌输与说教,强调激发儿童“生命的自觉”,倡导让儿童在“身临其境”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催生德性生长。

【关键词】共生理想;德育;生命自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31-0037-02

【作者简介】朱琳,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00)小学德育(班主任)教研员,高级教师。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但是审视教育现状,我们似乎并未摆脱工具理性的价值冲击,德育在整体上缺失了应有的伦理精神,忽视了基本的道德教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类中心主义依然是学校德育的主流价值观。因忽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导致资源因过度开采而日渐枯竭,生态因过度改造而失去平衡,环境因现代科技的过度践踏而遭到破坏。“由学校和社会其他途径所传播和形成的‘人类中心论’,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也是造成当代人类生存危机的思想根源。在面临大自然的强烈报复行动的当代,学校要在更新传统的人生观、自然观方面发挥其功能,使新一代人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观念。”[1]

二是德育课程存在着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现象。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儿童需要提取、甄别各种信息,在矛盾与融合中进行德性的认识与优化。离开了生活土壤的道德教育,其所有活动的手段、方式及载体都是远离儿童的。儿童不经由对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情境的体验进行自主道德建构,不经历道德冲突,是很难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的。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德育课程碎片化的苗头开始显现,课程设置不连贯、不衔接,课程效果浅表化、低层化,德育课程浮光掠影,儿童的道德素养无法得到生长。

三是在德育方式上,道德灌输在德育过程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从教学方式还是评价方式上来看,把一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儿童,让儿童遵照执行,都是最“实用且高效”的办法。但是,这缺少了对儿童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的唤醒,导致他们缺少自律、自省意识,缺乏“慎独”的能力。

这样的德育,显然不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不符合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价值观。道德教育迫切需要一种改变,甚至是改革。在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姚国艳老师的“三明”德育主张中,我们发现了“共生”的理念。实践证明,姚老师的“三明”德育是对共生理想的一种朴素追求与有效路径。以关怀生命、和谐生活、优化生态和加强国际理解为旨归的共生理想就是人类道德重构的方向和目标。

从德育内容上来看,“三明”就是指明自我、明他人、明环境。共生教育的目标在于帮助孩子学会与哲学意义上的“本我”共生,与他人、社会共生,与我们所处的环境——地球共生,进而学会拥抱世界。“三明”德育所指向的这三个维度,是对共生教育目标的一种儿童化、浅显化的表达,让儿童更容易理解、内化。“明自我”旨在让儿童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把握,能够及时化解人生困境,体认自我生命的独特性,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明他人”旨在帮助儿童学会尊重和敬畏他人的生命,并乐于成就他人的发展。“明环境”则是引导儿童在与生活环境的融通中捕捉、理解、运用环境中有利于自身生命成长的优势资源,认识到环境与自我成长的休戚相关,以积极、阳光、睿智的方式去优化环境。

从德育方式上来看,“三明”德育摒弃道德的灌输与说教,强调激发儿童的“生命自觉”,倡导让儿童“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萌生道德认知,催生道德生长,让儿童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这是内在的自我发现与外显的自我解放相结合的表征,是人生命成长的基本取向,也是德育方式变革的应然追求。

为了达成这样的“生命自觉”目标,姚老师形成了自己的行走方式。一是在育人环境上,为儿童建立从“每一天”到“每一年”的成长档案,这份档案引领儿童把目光聚焦到自己的当下生活,不断内省自我、外观他人,发现和感悟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品味成长中的波折,获得生命的拔节。二是在育人主体上,成功“卷入”了受教育者的父母,让他们来到教育现场,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父母站在讲台上被同学们簇拥着的时候,父母在无形之中成了他们的榜样和主动改变自我的动力。三是在育人方式上,姚老师摆脱了传统方式,嘗试进行项目学习的班本课程开发,为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片有温度、有营养、有方向的土壤,教师退到幕后,助推儿童的体验活动向更深处前行,让他们自行选择行动方向,自行克服困难,在寻求各种支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素养,悄然激发“生命的自觉”。

当然,在个体德性生长的过程中,“三明”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它们常常融为一体、互为首尾。无论明自我、明他人、明环境,甚至明社会、明宇宙、明天地之理,回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都是对自我的一种修炼,让生命个体忘记“小我”,融入周围的一切,实现“天人合一”,这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因而,“三明”之“明”,并不仅仅是内容上三个维度的简单划分,还应包括“明白”“明智”和“明亮”三重境界。

【参考文献】

[1]鲁洁.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13-14.

猜你喜欢

三明德育
《中国德育》
还乡三叠
三明十年
家里的缝纫机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三明:一颗绿色的明珠
福建三明(沙县)民用机场3月7日正式通航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