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题”有方,突出中心
2022-05-05
讲写法
无论是记叙性的文章,还是论述性的文章,都需点题。点题,能突出文章中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点题,几个词或几句话便能强化文章主题,使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点题,更是决定得分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点题?
1.标题点题法
即在文章的标题中直接嵌入话题或材料的关键词语或主题词。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标题皆为自拟,这为我们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容易偏离话题或材料。聪明的同学常常把话题或材料的关键词语嵌入到自拟的标题中,这样,不但准确而快速地确定写作方向和内容,也给读者第一眼就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无论得失,皆是过程”这一标题,不仅彰显了与材料的联系,而且直接点题,概括了全文主要内容:“得”与“失”,让人一目了然。再如题目“点滴劳动,共筑盛世”“逐劳动之光 扬时代之帆”“以劳动书写人生风采”等,将主题词“劳动”置于题目中,以彰显文章立意。
2.题记点题法
题记是标题之下的一段文字,是明确文章中心的一种重要写作手段。题记的存在,不仅能使文章形式上显得别致,具有吸引力,甚至能凸显文章的深刻,昭示文章的走向。拟写题记的具体方法是运用对题目内涵有补充和延伸的名言或优美语段。如佳作《亲切的怀恋》的题记写道:“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再如佳作《幸福是什么》的题记写道:“幸福是什么呢?也许幸福是一缕久违的阳光,也许幸福是一个定义,也许幸福是一根棒棒糖,也许……总而言之,幸福就是暖暖的,甜甜的。”设置题记,既能揭示文章主旨,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开篇点题法
考场作文最忌开头绕得过远,让阅卷老师看得云里雾里,找不到中心信息。优秀作文,最好是开篇就扣住关键词或关键语句开门见山地直接亮出文章中心。这样,观点明确,使读者明察意图,一目了然。如佳作《让追求理想成为我们的生存哲学》开头写道:“……理想让人变成这个世界最浪漫的一种生物。”开篇点题,扣住题目中“理想”这一关键词,即强调理想对人的重要作用。再如佳作《爱国,体现在行动上》的开头:“方志敏、陶行知、黄大年……还有数不清的人物,一代又一代,他们对爱国,总有着不同的行动诠释,仿佛在告诉我们,爱国与个人相关,与时代相关,更与行动相关。”文章开门见山,紧扣“爱国”这一关键词,亮明观点。
4.行文点题法
文章的主体部分始终是表现中心最为有力的内容,应时时注意这部分内容跟中心的关系。为了突出主体部分的表现力,可运用关键词语直接或间接反复点题。如佳作《诗意地生活》一文的分论点一: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分论点二: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分论点三: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运用分论点作为点题句,既能使文章结构清晰,又能主旨鲜明。
5.结尾点题法
结尾点题,能使行文结构思维更显缜密,主题更为明确。可运用关键词照应标题、照应中心论点的方法,或运用近义替换、比喻替换等方法。如佳作《慈善需要高调》的结尾:“也许‘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才是大多数人所推崇的。但在这个社会上,必须有人站出来,在慈善的道路上担任领航者,不惧质疑。因为慈善需要高调,慈善值得高调。”此文段作为原文的结尾,点出了题目,并用了“原词重现”“比喻替换”的方法总结全文,语言简洁精要。再如佳作《无论得失,皆是过程》的结尾:“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汲汲于得,不戚戚于失,因为无论得失,皆是过程。在过程中行走,在过程中反思,在过程中突破,才是人生的真谛。”以关键词“得”“失”“过程”来点题,回扣上文和深化文章主旨。
练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陽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示例文
已识乾坤大,长明火烛光
◎一考生
朝夕更替,日月流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画卷不停变换,无数伟人为我们书写下前进的注脚。前道不止,天地乃广。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每个时代的画卷,都需要有为之士在上面书写下奋斗的篇章。已识乾坤大,长明火烛光。大有可为的时代为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立志有为的人将在舞台上绽放精彩。
萤火微凉,光芒不减。我们什么时候有了喊出“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的勇气?是100年前。在100年前那段黑暗的岁月里,压迫和屈辱笼罩着神州大地,中国差一点就失去了希望。是那批最先觉醒的仁人志士的嘶吼创造出历史的新篇章,为中国带来了永恒光明的未来: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他们前仆后继,以身许国,用他们的微光照亮了中华民族昏暗的前路,用他们的慷慨激昂回应时代的召唤,用他们的壮烈牺牲谱写“有为”的华章。“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以肉身的陨灭、精神的长存告诉后人,“可为”的时代已然来临。
炬火炎炎,历久不灭。当“可为”成为时代的底气时,“有为”的先驱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冲破重重阻拦回国的钱学森,在科研资源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排除万难,造出了中国自己的导弹和火箭,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放弃英国优越工作和生活条件的黄大年,为民族振兴不惜以身许国,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将“有为”作为个人奋斗的原动力,在可为的时代做有为的人,助力国家发展,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他们以科技报国的精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灼灼之光,传承不息。作为新时代青年,先辈们留下的优良精神品质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的血液和灵魂之中。“可为”是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意志,拥抱时代提供的机遇;“有为”是让我们以积极奋斗的精神,勇担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我们何其有幸,生在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的美好时代中!现在正是我们回报先辈,从他们手中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去付出、去奉献的大好时代。新时代需要“有为”青年,圆梦民族复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
当历史的滚滚浪涛冲刷至我辈青年之时,我们不惧困难,心怀梦想,勇担责任,剑指远方,发出青春最强音。我们心里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大有可为的时代给予了我们充分的支持,让我们去有所作为。
点评
“已识乾坤大,长明火烛光”,不仅作为文章的标题点题,又在文章开头进一步呈现,而且在结尾处点题,不但观点鲜明清晰,还尽显构思之周全。其中最为艺术的是在文章主体部分层层点题,如为百年前的“萤火”、鼎力追赶时期的“炬火”和当下的“灼灼之光”,不但处处体现“火烛光”,而且以时间为线论述各个时代的人的“可为”与“有为”,又扣了“长明”,使文章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
【贺志高/供稿】7B0DB964-AA87-4C67-B050-1420BD67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