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团建设视野下高校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2-05-05郑浩东

文教资料 2022年3期
关键词: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辅导员

郑浩东

摘 要:党团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学生日常管理、教育、服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地激发党团组织在学生工作中的活力,也是高校思政工作研究的重点和急需解决的难点。党团建设工作中,要改变以往主要依靠辅导员这一支队伍的力量的情况,积极推进专业教师参与党团建设与管理,相互配合形成切实可行且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这既是对党和国家对高等院校提出“三全育人”政策的精细化落实,也是新形势下稳步推进高校思政工作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党团建设 专业教师 辅导员 协同育人 机制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进教育现代化不能忘记初心,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形成全员育人工作局面,既需要辅导员力量的支持,又需要专业教师的协同配合。对专业教师而言,仅靠教学和科研实现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过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新形势下,专业教师要更加凸显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然而,就当前情况来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分工明确,实际工作中交叉合作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既不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工作职责而言,辅导员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引导以及日常管理和服务,专业教师则做好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以及论文指导等工作。前者侧重思想引导和生活管理服务,后者侧重知识传播和专业素质提升。要建立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首先就要打破旧有的模式,创新对两支队伍的管理方式。可以以党团组织建设为平台,积极吸纳专业教师以专、兼职的形式担任党团组织的负责人,压实责任,细化职责,让专业课教师真正地融入协同育人机制中,与辅导员共同做好育人工作。

一、现实需求

(一)课程思政的需求

2017年,教育部下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高校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第一条就是建设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要求“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健全课程育人管理、运行体制,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纲要》强调了要全面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做好思政工作不能只靠思政课,更需要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形成全方位、全课程的思政育人。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充分利用自身专业强、知识通、角度新、引力足等特点和优势开展工作,尤其是要搭建必要的平台和组织提升育人效果,如推进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工程,身体力行地进行思政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既教好书又育好人,改变重教书轻育人的做法;既符合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要求,又能扎实巩固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二)学生发展的需求

大学生成长发展离不开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指导,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或者指引者,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能力培养、价值观形成影响巨大。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清晰地指出了教师的三层责任:第一层“解惑”意味着教师要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既包括知识方面的,更包括生活方面的。第二层“授业”指通过教师教育,引导学生提升各方面能力,拥有立身社会的一技之长或者本领。第三层“传道”指教师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建起支撑学生精神层面的信仰。这就要求教师在做好前两个层次工作的同时,更要做好第三个层次的工作——传好“道”。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看,教师所传之“道”就是要培养和帮助学生树立起“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高校教师要“明道,信道”,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合格和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就在于让学生们也要“明道”“信道”。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个社会思想多元、社会变化加剧,价值分化加速,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困惑往往超过了对知识的渴求,急需要教师的帮助和解疑答惑。除针对特殊群体或重点关注群体以一对一方式开展工作外,更多教育引导工作是以党支部、团支部、社团等单位开展的。在长期的工作中,辅导员由于事无巨细、工作繁杂等因素造成了一定的职业倦怠,久而久之在党团组织开展的活动中缺乏创新。常常多以就事论事开会说教作为教育手段,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会很大程度地造成学生的反感和负面情绪,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这个方面,专业教师则有其专长和优势。专业教师与学生专业相近或相同,共同话语多,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贯穿思政教育,既可以丰富党团组织工作的思路,创新做法,提升吸引力,又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三)党团建设的需求

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高校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组织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为“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增强工作活力、促进工作创新、扩大工作覆盖、提高辐射能力,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联系服务、团结凝聚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2017年教育部党组又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提出要求:“统筹院系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组织员、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共青团干部等队伍建设。按照守信念、重品行、有本领、敢担当、讲奉献的要求,选优配强学生党支部书记……注重从优秀辅导员、骨干教师、优秀大学生党员中选拔党支部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实践活动,是社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其成员行为规范、价值取向、政治观念的育人实践活动 。要充分吸纳专业教师中的骨干进入党团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充分塑造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育人角色,发挥其育人功能,与辅导员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推动党团组织工作的开展是符合新时代高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学校大思政格局建立的必要支撑。

二、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各类高校也都在积极探索推进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

整体看,各高校都根据相关文件及精神制订了相应的实施办法或方案,一些方案中不乏具体详细的落实措施。如根据教育部43号文件,要求高校教师进行职称评审时必须满足担任学生的班主任至少一年以上的要求。目前高校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但实际工作中,首先,辅导员对学生全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几乎包揽了所有工作,留给专业教师的工作空间有限。其次,专业教师尤其是优秀的青年教师,已经承担了很重的科研压力和教学任务,除了专业课上进行知识传授外,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在课后开展育人工作。再者,即使专业教师担任了班主任,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和辅导员互相配合?学生课下的生活和思想引领工作又该怎么开展?对专业教师而言,没有具体工作开展的抓手。最后使班主任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太多实际作用。再者,在专业教师职称评审中如何量化专业教师作为班主任的工作,是有就可以,还是不仅要“有”,更要“优”,这又是一个难点。党团组织的负责人直接是由辅导员来担任,在现实的工作中,一个基层党组织学生党支部以及团支部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在具体工作中辅导员因工作内容繁杂,几乎没有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经常出现缺位或者是指导不到位,实际的育人效果并不理想。

(二)协同育人平台不充足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专业教师参与全面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专业教师主观上积极主动,提升自身教师教书和育人职责和身份的认同,做好课堂知识的传播同时做好课后学生的德育工作,客观上也需要学校积极搭建平台,为专业教师提供可以施展育人才华的舞台。一些高校组建了有专业教师组成的学生德育工作室等工作平台,但实际运行中没有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固定的场所、固定的负责人等,运行中仅依靠教师的个人觉悟和主观意愿,无法起到实际的作用,育人效果并不理想。

(三)协同育人队伍不稳定

协同育人局面的形成离不开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任何一方面,仅仅依靠一方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就辅导员队伍来看,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学生工作内容杂,精力耗费巨大。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承担: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共九大方面的工作,基本涵盖了涉及学生的一切工作,对学生保姆式、全方位管理与服务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常年几乎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二是个人发展滞后,队伍流动较大。辅导员除本职工作外还大量兼任其他部门职务,使得本身的工作更加繁杂琐碎。为保障学校的安全稳定,辅导员几乎都需要和学生同吃同住,因其工作的特殊性,无法兼顾到家庭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导致队伍流动性也比较大。尤其是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工作时间久、经验丰富的人员流失严重,年轻的顶上来在工作经验以及方法方面都存在不足,直接影响了党团组织工作的效果。

三、具体措施

新时代下,要打造全员育人的局面,必须从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具体工作的开展方面,建立切实可行、详细精准的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推进思想政治的工作开展。党、团组织是学校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依托,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团组织的教育、引导、管理、服务功能。

(一)思想引领

1. 加强责任意识教育

要积极开展对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思想教育,加强对辅导员队伍和专业教师的培训和引导。作为高校教师,应着重提升和强化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意识,要着重做好重新认识高校教师这个职业,对专业教师而言,要使他们认识到专业教师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帮助青年学生塑造思想和灵魂,要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引导专业教师对其育人角色的再认同再回归,纠正对教师角色扮演中只重视教书、轻视育人的认识,认清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和担当。对辅导员而言,要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提升党性修养,提高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在具体的工作中压实责任,既要学习又要实践,双管齐下,强化责任意识,提升育人效果。

2. 打造协同育人理念

改变过去各司其职、互不干涉的工作局面。定期组织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座谈和研讨活动,针对党团组织发展和运行进行交流,探讨制订出具有较高可行性的方案。充分利用交流机会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开拓思维、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专业教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同时担任党团组织的负责人或者指导教师,在工作中提供灵活多变的工作思路,强化其与辅导员沟通配合的协同工作意识,為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辅导员则通过党团组织建设中与专业教师开展协作,从前期规划布局到组织建设运行相互配合,共同打造协同育人理念。

(二)制度保障

积极推进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必须有好的制度作为基本保障。在党团组织建设方面,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优势,利用课堂和课后以党支部、团支部活动为抓手开展各项工作。可从三个方面来建立保障制度。

1. 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可以考虑从职称、职务晋升中做出适当倾斜,专业教师职称晋升是其发展的主要途径,职称晋升直接关系教师发展和职业获得感和认同感。在职称职务晋升中,充分考虑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付出和努力,尤其是对担任学生党、团组织工作开展的负责人或者工作指导者的专业教师要有所照顾和倾斜,可以根据情况实行加分政策,或者在总体指标上适当给予一定的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等原则,从制度上做出指向性的改变,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对学生党团组织活动的参与和帮助的积极性。

2. 经费方面给予奖励

在经费方面,也要相应给予支持和奖励。新时代下,既要对教师们强调奉献精神,鼓励他们积极走进学生群体,参加学生党团组织的相关活动,更要从经济上进行一定的奖励,引导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发挥自身的优势,担任党团组织负责人,通过党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团支部会议、团支部活动、社团活动的策划、组织、开展以及总结等各个环节的引导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 考核机制给予完善

在从学校和学院政策、經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的同时,应加强考核。如利用随机抽查、座谈汇报、走访谈话等方式来了解专业教师在任职期间是否认真的履行了职责和使命,是否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同时进行学期工作述职和评议,从上而下、从下而上全面地对其工作开展成效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如果评价为不合格,学院党委及时进行人员的更换。确保人员出现流动的情况下工作能够继续推进。

(三)平台搭建

1. 选人用人不拘一格

从党团组织建设角度来看,要想形成良性运作的协同育人局面,必须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搭建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交流平台。不拘泥于以往的用人形式,尤其是在学生党团组织的负责人选上要灵活变通。在选人用人上,要在学生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的选拔中考虑优秀专业教师的优势,在组织建设中塑造专业教师的育人功能。对党支部的发展以及活动开展,结合专业认知的角度,开拓视野、创新思路,开展吸引力较强的活动,从专业学习中接受党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党性品格,为党支部的发展和建设注入活力。同时辅导员队伍作为党员发展和教育的重要力量,应对专业教师的工作做好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全面提升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执行能力,充分激发党支部的作用。

2. 搭建校内流动平台

对校内的辅导员和专业教师,搭建切实可行的人才流动平台。对科研能力较强的辅导员,可设定相关专业的考核目标,达到一定目标的可以选择转任专业教师。同时对担任学生党团组织指导的教师或者负责任的专业教师,根据其个人意愿情况和实际能力,选任为专职的辅导员,在待遇方面实行职级制,提高辅导员工作队伍的活力,创新思路开展工作。与辅导员思政工作内外相结合,激发专业教师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个人优势,形成合力,推进基层学生党支部和团组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J].陕西教育(高教),2018(10):80.

[2]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创业天下,2018(5):8-12.

[3]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N].人民日报,2020-07-31.

[4] 高德胜.论高校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角色的生成和塑造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1):104-108.

基金项目: 山西农业大学2020年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党团建设视野下高校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研究”(Ybkt20215)。

猜你喜欢

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提升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实效性策略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利与弊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助力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两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