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域下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研究

2022-05-05杨岳王瑞军李木子冯磊杨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学院

杨岳 王瑞军 李木子 冯磊 杨龙

[摘           要]  信息化时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教融合在高职院校广泛推进,校企合作成为当下教育改革新的方案,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学院建设,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全面型人才。就产教融合视域下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研究进行详细的讨论和阐释。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高职教育;产业学院;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6-0061-03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链深入融合发展成为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在产教融合视角下,相关部门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产业和学校不同主体的优势,深入推动校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加强自主创新,构建更高质量的产业学院,提高竞争力,从根源上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产业学院简述

信息化时代,为了更加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我国在教育领域提出“双创”发展战略,高职院校更加重视整体教学水平,将“双创”战略作为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而当下,产教融合发展成为大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实施“双创”战略,高职院校需要更加注重推动自身教育转型,加强与产业之间的合作。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学院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产业学院对合作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推动教育发展的层面,合作的企业必须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相应的规模,在一定时期内要想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具有更加广泛的业务范围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与此同时,企业需要具备较好的人才发展规划,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更好地推动人才的培養。

能否培养出具备较强创新能力且满足设备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考核高职院校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当下,许多企业仍然认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创新、综合素质、适应力等方面都与社会需求有一定差距,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存在一些漏洞。现存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与企业所开展的工作要求不匹配,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深入推动产教融合下产业学院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推动校企合作深入进行。

二、校企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起步较晚,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程度较低。在信息化时代,校企融合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发展较为滞后。许多企业在校企融合中热情度不高,院校与企业之间缺乏交流,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一定层面来讲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企业的价值观和教育模式难以一致。企业经营是为了获取利润,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人才,在共享共赢的层面思维不同,这使许多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得不到企业的认可,社会整体认可度有待提高。

(二)合作缺乏稳定性,关系难以持续

企业和院校加强合作实际是一种跨界融合,对双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在短期合作阶段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需要参与产教融合的全过程,为学校提供人力、物力和各种资源与实践机会,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利益并不能得到完全保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成本损失较大。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在合作中顾虑太多,缺乏主动性,使其与学校的合作期限缩短。从院校层面来看,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的发展层次也不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实践场地、资源等方面的建设不够完善,合作中投入较少,导致合作内容缺乏稳定性,双方的合作关系难以维持。从长远角度来看,校企合作更需要双方从相同的思维角度共同应对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外界的不确定性,切实创造价值,推动双方共同进步。

(三)合作缺乏深度和层次

2017年12月,国务院对于产教融合提出了相关意见,从战略层面明确规定了产教融合工作的步骤,作出了详细的部署。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产业和院校对于产教融合不断进行探索,创造出了多种模式和方法。但在这一过程中,很多院校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过度追求形式,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目标往往放在大型企业上。除此之外,部分企业盲目追求利润,在选择合作院校时往往更加看重对方在短期内可以创造的价值,缺乏长远的眼光。多种情况使当下产教融合缺乏深度和层次,双方仅从利益出发,并不能长远地合作。从该层面来讲,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合作双方能否跨越各自的利益边界,脚踏实地,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三、从校企合作发展到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存在一定区别,而许多人对二者的关系认识不清,在实践教育改革中容易出现思维混淆,使得校企合作成为主导思维,并不能切实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校企合作思维下,教育改革被视为一种教育问题,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职业院校为了实现自身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主动向企业靠拢,通过相关文件与目标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在该过程中主体是职业院校。而在产教融合思维下,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问题,还是一种经济问题,是双向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企业获取利润推动转型升级,院校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双方互利共赢,均是产教融合的主体。

二者存在区别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共同点。从意义层面,二者都强调教育和经济的联合,只不过合作的深度不同,有深有浅。从发展的时间维度上来看,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开端,推动了产教融合的发展。从二者关系层面,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产教融合可以推动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解决社会人才需求与供给不对等的情况。对此,为了更好地推动产教融合下产业学院建设,需要立足实际情况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推动教育改革深入进行。

四、产教融合视角下产业学院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措施不足

当下,我国缺乏全国性的针对产业学院教师的政策性补助与奖励,许多院校在改革中缺乏动力。在“双创”发展战略背景下,许多地方的高职院校不断提高重视程度,大力推动产业学院建设,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但政府资金的支持力度不足,政策配套尚未完善,缺乏对产业学院建设目标和方向的明确规定机制,缺乏系统的管理,这使整体的发展存在一定限制。

(二)院校缺乏技术和经验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为社会提供专业型人才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许多院校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虽然在不断加强产业学院建设,但缺乏创新理念和市场运作的经验,这使产业学院的综合治理较差,后续发展动力不足。与此同时,许多高职院校缺乏技术与经验,教师的专业能力较差,整体水平不高,与产业之间的合作能力较差,从宏观层面难以支撑产业学院的运作和发展,运行成本较高。

(三)企业的责任意识较差

在产教融合中,许多企业存在自主性不足、缺乏热情的现象,学校与企业缺乏合作动力。许多中小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投入不足,缺乏整体的战略思维和长远目光,过于重视短期利益,与产业学院缺乏长远的合作关系,缺乏系统的合作。与此同时,企业对产业院校的资源和技术输出不足,缺乏转化率。除此之外,部分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存在照搬照抄的现象,利用企业管理模式对产业学院进行管理,存在管理不到位等多种问题。

(四)行业协会未能发挥明显作用

行业协会在产业学院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面向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行业协会通过参与建设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使产业学院建设和社会需求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更加明确学院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但是,当下许多行业协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他们对自身的权力不够明确,职责范围不够清晰。虽然政府十分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但在政策层面还存在缺失完善度、不够科学合理、执行度不高等问题,产业学院建设受到一定限制。

五、产业学院的重要意义

(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信息化时代,推动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产教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结果,需要政府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需要多方资源的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打破高职院校人才供给现有体制的束缚、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教融合改革,是当下发展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分发挥产业学院的优势,更加有效地集合政府、社会、产业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合力,进一步推动培养体制创新,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提供动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产教融合的发展。

(二)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信息化时代,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區域之间产业分工更加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地域发展优势更强的院校可以充分发挥产业学院的优势,推动校企合作深入进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借助产业学院建设,可以更好地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使供给更加符合需求,解决社会人才短缺的问题。

(三)建设高水平专业群

高职院校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9年4月,我国教育部和财政部对高职院校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将更加重视建设具备中国特色、可以引领改革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产业学院的作用优势,可以更好地处理专业群和产业群之间的关系问题,发挥专业群的聚集和服务功能,更好地实现与产业链不同层次的对接,推动资源共享和互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立足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从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的逻辑思维上对学校现有的专业进行筛选、整合、优化,并构建新的专业群。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更加注重对原有专业结构和教育体系的调整,构建新的院校来匹配高水平专业群的教育工作。从这一层面来讲,以产业学院为抓手,统筹规范专业群建设和管理,可以涵盖更多的建设和发展任务,多层面推动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六、产教融合视域下推动产业学院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政府主导,推动机制创新

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引导着区域内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具备资源调整、平台搭建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学院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机制创新,加强政策引领,推动产教融合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例如,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产业发展,广州教育局与开发区从2018年开始达成合作,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区”,在人才源、创新源、技术源等多方面形成合力,形成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更好地推动产业融合,构建新型产业学院创新机制,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二)充分发挥党建作用

通过产教融合,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全面型人才。产业建设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准则,将党建工作贯彻落实,以党建促发展、保发展。以广州为例,动漫游戏产业学院在建设之初将党建工作放在首位,成立临时党支部,时刻保证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推动产业学院建设,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三)建设多方共管共治机制

从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等多方面建设共管共治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推动深度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合作的新型办学模式,打造集学历教育、生产服务等为一体的产教融合联合体,实现共管共治。与此同时,学院管理人员需要由多方人员组成,负责不同的部门,从决策、执行到最后的监督,始终保持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四)构建科学、完善的服务机制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推动产业学院建设,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和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更加完善的服务机制,及时解决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开发区人才集团为了更好地推动产教融合、实现供需精准对接,2018年成立产教融合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为产业学院提供需求对接等专业化服务,加强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协作,推动学生实践、企业招聘等一系列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七、结语

在“双创”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为了更好地推动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需要推动产业学院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的优势,立足于实际需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资源共享互补,加强多方合作形成合力,大胆探索建设工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艳凤,李小鹏.深度产教融合视域下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2021,20(12):68-72.

[2]蓝碧议,朱家奔.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构建路径探究:以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橱柜学院建设产业学院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21(10):49-53.

[3]蒋新革.产教融合视域下产业学院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4):30-34.

[4]蒋新革.产教融合视域下产业学院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4):30-34.

[5]王姣姣,柯政彦.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产业学院建设的现状、经验与展望:基于江西省17个产业学院的分析[J].职教论坛,2021,37(6):129-134.

[6]邬厚民.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产业学院的机制建设探索:以广州市动漫游戏产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26):210-213.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学院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