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失智老年人照护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2-05-05李晓乾黄睿党艳红李守杰
李晓乾 黄睿 党艳红 李守杰
[摘 要]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有关需求,探讨在教育部“1+X”失智老人照护证书制度下,我国失智老年人照护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培养出符合照护需求的人员,减少失智老年人的照护问题。方法:运用访谈、调研、实践等方法,探析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结果:“1+X”失智老人照护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当前照护服务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失智老年人照护问题。结论:结合当下发展实际情况,探索“1+X”失智老人照护证书制度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必要的。
[关 键 词] “1+X”证书制度;失智老年人照护;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6-0037-03
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失智症患者,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52亿[1]。在中国有1507万失智症患者年龄超过60岁[2],是当前世界上失智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失智老年人数还将快速增长。因失智老年人是老年人中的弱势群体,所以其照护服务负担、要求高于一般老人。面对严峻的照护形势,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持续上升,培养符合失智老年人照护需求的人才,解决失智老年人的照护问题,是当今养老的重中之重。
教育部自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相关工作。同年3月,教育部确定了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的5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这其中就涵盖《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落实“1+X”老年人照护等级证书制度,是适应我国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和未来养老产业需求的重大变革的需要[3],亟须探索构建适宜当下的失智老年人照护人才的培养模式。本研究对失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及“1+X”证书制度下失智老年人照护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以期最大限度满足其长期护理需求,提高失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一、失智老年人照护人才结构现状
目前,我国失智老人照护需求远大于照顾者数量,而失智老人的照顾不同于普通老人的照护,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还要了解失智老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中国目前照顾失智老人群体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0~65岁之间,学历不高,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长期照护人才仅占比3%,80%是拥有小学及以下的学历水平[4],由于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仅有13%的照护者持有职业资格证。而这个年龄段的人,因为自身可能存在更年期、现照顾者年龄大于被照顾者等问题,照顾者缺乏相应的知识能力和必要的耐心及责任心,因此出现照护压力倍增、质量不高的问题,迫切需要青年护理员为长期照护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对照护理培训相应的专业医疗、康复、心理等知识,优化照护队伍,提升照护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较低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失智老年人作为老年人群中的特殊群体,其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健康照护方面,家庭照护是目前中国失智老年人照护的主要模式,社区居家照护和机构照护为家庭照护提供支持与补充[5]。而传统家庭照护模式已不能满足需求,面临社会变迁的挑战,社会化照护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因此须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培养适合失智老人照护的人才显得非常重要。针对这种突出的问题,国家实行养老护理资格准入制度,推行失能失智老年人养老护理持证上岗制度,在养老机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中推行护理者持证上岗,对从事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者进行专业培训并发放特殊护理证,保证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护理具有技能性、专业性,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规范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为失能老人照护评估和医疗护理员培训建立了“国标”。
二、“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
(一)老年护理職业技能领域“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49亿,其中失能和半失能人口有4400万,这些人是需要照护的重点对象[6]。我国目前的护理人员400万,其中专门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人员不到30万,持证上岗的仅有4万。我国高职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仅有173所,开设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37所,年招生总计仅为5000人左右[7]。
2017年9月,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暂时未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全国已经停止,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尚未建立,基层和机构服务对象呼吁恢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或者开展新时代为老服务人才新的评价方式。2019年,国家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二)失智照护“1+X”等级证书培训现状
失智照护人员系列证书,主要是指从事失智老年人的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健康管理、安宁照护等护理服务工作的人员资格认证。
根据失智老年人实际情况,按照专业群对应产业群、职业群,专业链对应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要求,构建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领域的“1+X”证书体系。依托养老护理员证书体系,重点做好失智照护人员证书体系。
失智老年人作为养老护理中的重要对象,对照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国家试点改革项目,因此在照护人员的培训中更加应该践行“1+X”证书模式,以失智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实现人才培养和职业能力水平双重考评认证。它是以养老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需求为导向设立的,该证书针对中高职及本科院校社会公共服务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等相关专业学生,具有开放性、社会性和复合性。
老年服务与管理是培养国家紧缺型养老服务技术技能人才的新专业,失智照护是依托养老专业的新方向。目前全国培养失智照护专业人才数量较少,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较低,呈现供不应求的社会现状,特别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院校及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都是尽量选择贴合自己上课方式的教材,对于教材是否融合课程目标和证书目标并不在意,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要重新查阅相关资料进而把握课程重点,浪费了很多时间。因此,对于失智老年照护“1+X”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重點突出,建立失智照护职业技能领域“1+X”证书体系
1.推进学生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衔接
现阶段,高职教育过程中对学历证书的培养课程条目较多,但分配课程对应学时过少,学生学习面大而宽泛,浅尝辄止;而要实施好“1+X”证书制度,切实提高学生未来就业能力,需要对学历教育内容进行重构,一方面要对学历教育中与职业证书相重合的课程进行删减,大幅度减少重复教学的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时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重新定位学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依据行业核心素养对课程进行系统性重构,在保证课程内容职业属性的同时,优先选择在行业中具有普遍意义、对学生具有长远生涯发展意义的内容进行教学。
2.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
要深化校企合作的落地政策,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对接养老机构及医院对失智老人的照护实践方式,积极与政府、医院和养老机构等相关企业建立产教融合供需对接机制,如订单班、联合班等,打通学生对接行业前沿技术及未来就业的渠道,依托本地老年产业平台和龙头企业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在“1+X”证书的落实方面,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发职业培训课程,拓展授课对象,面向本校学生和本地社会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的有机融合。
3.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改革
根据“1+X”教育方针,确定职业技能证书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邀请企业医院专家进行论证,针对岗位核心技能确定核心知识点,根据岗位职业素养要求对课程进行重构,在讲解知识点时侧重于职业等级考试内容,保障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行业相关证书,促进学生就业。
(1)制定失智照护职业标准、教学标准
失智照护人才主要面向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及居家养老服务支持机构,从事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及产业管理等工作。培养的学生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尊老、敬老、孝老,服务意识强;需要掌握养老服务业、老龄产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和技术标准知识;需要掌握老年保健、失智照护技术及机构服务管理知识和技能;需要有较强的人际沟通、社会工作能力和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等。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职业标准,联合陕西省各大职业院校修订《失智老年人照护人员职业技能标准》,并尽快起草相关的系列教学等标准。如失智照护人员职业定位和主要工作任务——照料老年人的饮食、清洁、睡眠和排泄等日常生活;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预防意外伤害;进行用药、观察、消毒、冷热应用等,做好相关记录;对老年人的计算力、思维能力、日常家务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等进行评估与干预;协助开展急救,进行常见病、危重病和临终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等。
(2)构建失智老年人照护人员证书等级范围
根据构想,失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三级九等。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规定,院校实施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需的综合能力。职业院校可以开展失智老年人照护师系列培训,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类技能等级证书[8]。
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实践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但高职院校的很多老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不足,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教师的培训工作非常重要。首先,依托国家新政策、新要求,了解失智老人照护发展方向;其次,根据国家高等学校老年照护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进行培训,使教师在编写核心课程标准时能把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再次,根据职业技能证书考核标准、大纲进行培训,在上课时能重点讲解核心考点,兼顾课程教学和考证培训;最后,要求专业教师在寒暑假到养老机构或医院相关科室挂职锻炼,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或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兼职教学。另外,还可以推动养老机构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9]。
5.探索建立学分银行
根据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学分银行”制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应该研制相关制度规范,建设信息系统,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达到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计入个人学习账号,对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可以进行尝试。学生在按规定接受相关专业学历教育时,还可按规定兑换学分,例如参加院级或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得奖励时可申请替代学分,免修相应课程或模块,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10]。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领域继“工作过程导向”、现代学徒制等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教育改革,对解决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职业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力度不够等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探索基于政策下的专业建设,在政策指引下、在教学诊断与改进大环境下进行专业建设,把“1+X”证书制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目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满足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肖利允,徐翠,吴培香.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及照护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0,35(2):103-106.
[2]杜鹏,董亭月.老龄化背景下失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现状与政策应对[J].河北学刊,2018,38(3):165-170,175.
[3]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5-28.
[4]邹立琴,张少华,陈方军,等.1+X证书制度试点研究:以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1):28-31.
[5]李政.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背景、定位与试点策略[J].职教通讯,2019(3):30-35.
[6]戴勇,张铮,郭琼.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9-32.
[7]徐国庆,伏梦瑶.“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7):21-26.
[8]邹文开,杨根米.稳妥推进老年职业技能领域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J].中国社会工作,2019(4):34-35.
[9]彭敏,肖诗菲,罗利亚.“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营销界,2019(43):210-211.
[10]赵红梅.1+X证书背景下的国贸专业“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8):90-91,113.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