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养殖中布病防治措施的要点分析

2022-05-05张朝选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

张朝选

摘要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发热和流产为主要特征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种致病原除了危害牛之外,还会传播人类和多种牲畜动物,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牛布鲁氏菌对牛养殖产业造成的影响较大,常常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作为饲养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该种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危害,应该从疾病防控,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等几个方面入手,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布鲁氏菌病防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该病的防治要点,希望对更好地防控各种疾病发生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肉牛养殖;布鲁氏菌病;防治问题;防治措施

当前,肉牛养殖行业迅猛发展,很多养殖户依托肉牛养殖走上 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户的引种 频率显著增强外来疫病的病发率,尤其是布鲁氏菌病的传入风险大大增强。由于养殖户对布病防控的重视程度不高,认知不到位,造成布病流行,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患病动物通过生殖道排出的分泌物、流产的胎儿以及各种排泄物均会携带有大量的 布鲁氏杆菌,这是造成该种疾病传播的主要源头,病原可以经过损 伤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最终威胁到牛的生殖系统。未达到繁殖阶段的牛群感染布鲁氏杆菌之后,通常不会表现 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处于隐性发病经过,当进入繁殖阶段,尤其 是妊娠阶段的繁殖母牛和配种阶段的种公牛会表现出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发生,患病牛表现为突然流产,产下死胎、僵尸胎。为切实提 高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效果,应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的净 化处置,扑杀患病牛,并且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在疾病防治中面 临的疾病问题,确保养殖管理人员能够主动参与到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当中。

1 肉牛养殖中布鲁氏菌病防治面临的几点问题

1.1 动物检疫制度不到位

布鲁氏菌病是牛羊养殖领域容易发生流行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同时也是法定报告的传染性疾病,目前该种疾病没有针对性的药物。但是当前在很多基层地区的肉牛养殖产业当中,关于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认知不足,也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动物检疫机制。牛 肉在上市流通之前,有时没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造成了检疫效 果不理想,一旦牛肉制品携带有布鲁氏菌就会加重该種疾病的传 播蔓延,给该种疾病的防治带来严重的挑战。另外相关工作部门对 牛布鲁氏菌病的检疫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受威胁地区的养殖场往往没有进行妥善有效的疫苗免疫接种,疫情的发生流行风险 很高。

1.2 患病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隔离

养殖场当中如果存在了隐性感染病例,或者个别的患病牛,表明疫病已经潜在暴发流行的危险,但是很多养殖户出于经济成本的 考虑,当养殖场出现疑似患病牛或者确诊患病牛之后,并不能够第一时间将病情上报,也不能够采取有效的封锁隔离和扑杀无害化 处理制度,造成了布鲁氏菌病发生。布鲁氏菌会通过人员、运输车 辆等多种渠道,向着周边地区扩散带来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1]。当 前在患病牛扑杀处理过程中,养殖户会收到 30%的资金补贴,但由 于资金补贴力度不足,无法进一步激发养殖户疾病报告的积极性,养殖户在面对牛布鲁氏菌病时不愿意直接扑杀处理,甚至会瞒报, 将患病动物随意上市销售。

1.3 对布鲁氏菌防控认知不足

当前集约化、规模化肉牛养殖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基层地区仍然以中小规模养殖为主,并且对布鲁氏菌病的认知程 度相对较低。很多养殖户会为了节约养殖成本不注重做好牛布鲁氏菌病的针对性防控,当出现传染性疾病之后,也不能够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诊断和鉴别,导致了很多疾病防控工作无法得以高效 开展,不能够在第一时间控制病情。养殖户在品种引进过程中不注 重做好场地检疫,经常到疫区或者周边乡镇地区引进牛群,到达养殖场后也没有执行严格的封锁隔离制度,疑似感染牛群一旦在养 殖场中存在,将很容易造成病情的快速传播蔓延[2]。

2 肉牛养殖中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措施

2.1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落实相关工作责任

肉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治与广大养殖户密切相关,它直接影响到 公共卫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一个地区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这就要求养殖管理人员注重做好牛布鲁氏菌病的全面防控,要提高对该种疾病防控的重视程度,严格落实 各项管理职责,确保布鲁氏菌病的防控不流于形式。在实际的疾病防控期间,应该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位,由基层地区畜牧兽医行政管 理部门加强对该种疾病的针对性管控,并严格落实监督防疫职责,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氛围,保障 布鲁氏菌病防控责任落实到位,形成良好的防控体系,确保及时发 现及时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2.2 重视宣传,提高防控自觉

要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加强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的有效推广和 宣传,例如可以使用微信公众号、各种直播平台等现代多媒体进行 知识传播,实现布鲁氏菌表防控知识防控技术的快速传播、蔓延, 为广大养殖户合作社农牧民群众提供详实的布鲁氏菌病防控知 识,使广大养殖户能够了解布鲁氏菌病的危害以及如何开展诊断和治疗,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全民参与的布鲁氏菌病防控氛 围,形成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检测,定期开展布鲁氏菌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3]。同时,在宣传教育过程中,还应引导广大养殖群体积 极配合当地动物防疫部门的疫病检疫、免疫、阳性动物的净化处 理、消毒和扑杀无害化处理工作,切断病原的传播渠道,确保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

2.3 加大检测力度,掌握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动态

肉牛布鲁氏菌病防控过程中,应该全面落实分类防治分区防治的理念,加强对牛流通大户、养殖大户、城乡结合部放牧地区牛布鲁氏菌病的针对性检测,重点掌握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养 殖场的种公牛在采用自然交配时,应该每次配种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并每年对当地牛羊存栏量进行抽样检测,抽样率达到 2%。 如果检测出阳性患病动物应该对整个群体进行全面检测,对患病 动物采用扑杀无害化处理的方式,避免患病动物上市销售。根据属 地管理原则,无害化处理,阳性患病动物扑杀都由所在乡镇负责监 督扑杀现场并拍照登记构建完善的档案,形成的档案由县级动物 卫生监督部门负责。

2.3 强化执法,加大惩处力度

肉牛布鲁氏菌病防控过程中,应该按照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动 物检疫管理办法以及动物防疫法规的相关要求,对违规销售阳性 布鲁氏菌病肉牛的行为进行严肃的惩罚,如未执行落地报告、隔离 观察或者流通患病肉牛的,也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惩处。加快 构建黑名单制度,针对流通户屡教不改的应该及时扑杀阳性动物, 并不对其进行补助。

3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肉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至关重要,它能够有效 降低疫情暴发传播流行的几率。但当前基层地区肉牛布鲁氏菌病防控还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防控, 避免因为疫病防控不到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吕庆柱. 牛布鲁氏杆菌病的症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J]. 中国动物保健,2021,23(4):48.

[2] 艾尼·木沙.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9):97.

[3] 王栋林.牛布氏杆菌病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8):70.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
浅谈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与防治措施
化工机械设备腐蚀原因及防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