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三次“我愿意”
2022-05-05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14期
格言
1.我要为国家做贡献,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2.自己从来没有“牺牲”的想法,为祖国工作,自己怎样也不应看为是牺牲。
榜样力量
新中国的核事业从无到有,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默默奉献的科学家,王承书就是其中之一。
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筹建了热核聚变研究室。当时国内在这一领域一片空白,钱三强找到王承书,希望她能专攻这一领域进行研究。面对陌生的领域46岁的王承书坚定地说出“我愿意”,带队登上了开往苏联的火车。仅仅过了两年,王承书就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并实现了我国在该技术上零的突破。
1961年,苏联撤走大量专家,让高浓度铀研究陷入瓶颈。这一次,钱三强又找到了王承书。核武器研发是机密中的机密,如果王承书接受了这项任务,不仅意味着她要再一次接受科研转型的考验,还意味着她要离开丈夫和孩子,就此隐姓埋名。王承書仍然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告别丈夫和孩子,只身一人来到了大西北。
王承书曾说过:“条件是要人去创造的,我不能再等别人来创造条件,我要参加创造条件、铺平道路的行列。”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钱三强第三次找到王承书,希望她继续隐姓埋名、从事核研究,而结果当然还是那三个字——“我愿意”。
关键词
默默奉献 功垂青史 不计名利
“人”为我用
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王承书是一位奇女子,她一次次从零开始,为国家隐姓埋名30多年,用“我愿意”肩负起祖国的重托。“我愿意”三个字代表着王承书放弃了一切,再也看不到丈夫含情脉脉的双眸,也听不到孩子对母亲的想念和呼唤。在这一刻,她不是谁的妻子、谁的母亲,她是祖国的女儿,是人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