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KAP调查分析

2022-05-05梁绮雯杨明照沈红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6期
关键词:医学实验室检验

梁绮雯 杨明照 沈红梅

[摘           要]  以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行为、态度的KAP调查,有助于了解该专业学生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现状,分析高职医学技术学生在生物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展有效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提供依据。

[关    键   词]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安全;KAP调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6-0019-03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生物安全法,该法自2021年4月15日起正式施行。生物安全法明确了生物安全的重要地位和原则,确立了各项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基本制度,全链条构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四梁八柱”[1]。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多次发生的新发传染病以及屡次发生的国内外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敲响了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科研行为进行监管的警钟。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其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临床医学检验、输(采供)血、病理技术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2]。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技能的实训操作过程中,就开始接触含有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标本;而在实习阶段,学生实习的场所主要是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和各级医院的检验科,会接触到更多患者的各类体液、传染性物品以及化学毒品等[3],如果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将会造成自身感染,从而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师生具有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是保证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KAP(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即认知状况、态度及行为的“知信行”理论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由医学界提出的[4],该模式是将人的行为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知识是形成信念与态度的基础,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是改变行为的动力。

鉴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本研究对本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进行KAP调查,以发现目前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存在的不足,探讨提高学生生物安全意识的对策,进一步实现将生物安全的教育无痕融入专业课教育全过程,从而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二(2019级)在校生162名,其中男生47名,女生115名,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为20.5岁。学生已经学习了临床检验基础、寄生虫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等专业课程,即将进入专业二年级第二学期微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研究方法及内容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17),对相关调查内容进行细化和拓展,自行编制《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生物安全认识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平台发布问卷,对2019级3个班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态度、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情况以及对学校教育的评价等方面,共发放调查问卷162份,回收有效问卷162份,回收率为100%。

二、结果

(一)对生物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听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学生占比11.83%,其中非常熟悉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占比15.84%,不了解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占比11.31%;53.85%的学生知道《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颁布的时间;79.19%的学生清楚知道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93.21%的学生知道本校医学检验技术实训中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88.69%的学生清楚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的分类标准,但有11.31%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该标准;92.31%的学生清楚微生物气溶胶产生及被吸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的危害性;45.7%的学生能正确回答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级;76.47%的学生知道在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废弃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放置要求;81.9%的学生知道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实验操作注意点;76.02%的学生知道实验器材污染后采用的适宜消毒方法;只有45.7%的学生能正确回答对甲类传染病霍乱进行病原体检查处理所选择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二)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态度

94.12%的学生认为生物安全知识对今后临床工作有用,5.43%的学生认为只有一点作用;92.31%的学生认同实验室生物安全与科研工作息息相关;7.24%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对于生物安全的概念认识,17.19%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熟悉;38.91%的学生认为熟悉概念;37.56%学生认为只是一般了解;6.33%的学生表示并不了解生物安全的概念;91.4%的学生认为实训教学更有利于获得生物安全知识。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行为

86.88%的学生会在实验结束后分类收集废弃物;90.5%的学生能做到实验后积极整理好实验器材;61.09%的学生会主动翻阅文献、教材以了解生物安全的知识;42.99%的学生会对生物安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93.9%的学生主要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获得生物安全的知识;61.54%的学生会在课余时间利用网页、微信、微博等多媒体方式认识生物安全的知识;63.8%的学生会主动参加生物安全宣传讲座;89.59%的学生表示不会在实验室进行喝水、进食、抽烟和嚼口香糖等行为,10.41%的学生偶尔会有在实验室进食的行为;90.05%的学生能正确处理生物污染性物质的溅出情况,但有9.05%的学生对菌种处理方式不当,会选择不经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直接弃掉菌种的方式。

三、讨论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疾病预防控制、临床检验诊断和教学科研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国家的安全稳定,其安全性涵盖的范围较广,涉及实验室功能区域设计、病原微生物、人员技能、防护装备、空气动力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其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综合性三甲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比较完善,与实验室参照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ISO15189能力认可有关,而高职院校生物安全实验室缺乏相关标准认证,管理体系尚待完善。围绕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针对校园生物安全认知率的问题,需要学校加大生物安全的教育范围,增强学生的生物安全观念,做好个人的职业防护。

本次调查显示,该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且基本知识掌握良好,分析原因可能是该年级学生已经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通过专业课教师理论知识讲解,并通过实训课程亲身操作体验,扩大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注及重视,因此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较高。但调查显示,部分学生法律知识淡薄,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知晓率较低,这就凸显出在校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中,要为学生普及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为其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同时,同专业、同年级学生的知识认知情况存在差异,分析原因可能与生源多样化有关,表明更应注重差异化教学方式,使更多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所接受的获取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途径前三位的分别是专业课程理论讲授、实训课程操作、生物安全宣传讲座,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改革生物安全教学工作。

(一)构建生物安全教学体系

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是一门新兴课程。目前仅少数本科医学院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课程,高等职业高专层次学校由于学制问题基本尚未专门开设该课程[5],因此,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所以,各高职院校应将生物安全教育纳入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物安全课程体系,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该课程以国家生物安全相关标准和法规为教学内容,结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特点,除讲授传统的电气安全和消防安全外,还包括介绍基因组重组技术等现代技术带来的潜在安全威胁[6],同时参照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ISO15189设计实训操作流程,介绍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通过理论和实训一体化课堂传授各类生物安全知识,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另外,努力挖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各专业课程如微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检验仪器分析等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生物安全资源,将生物安全知识渗透到各专业课的理论和实验课的全过程,在教会学生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精神,努力用好课堂教学这个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具有较强岗位胜任能力的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以评促学,构建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多元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全过程客观反映了生物安全知识学习质量。为了保证学生实习安全,可在实习前进行生物安全知识考核,特别是把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实验室事故处理作为考核重点,如皮肤污染、针刺和切伤、感染性标本飞溅及体表、气溶胶产生和口鼻眼内、衣物污染、污染试验台面、感染性废弃物污染等紧急处理方式,学生只有通过考核才能进入实习岗位,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日后工作岗位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三)搭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7]。学生可以在搭建的仿真实训平台中开展相关实训,既能够让学生直观而形象地操作实验,内化知识,同时又保证了学生的安全,防止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实验室污染,从而弥补常规实训教学的不足。且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能有机融合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职业工作氛围,建立师生学习的共同体,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如利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将课堂模拟为医院检验科、PCR室、科研实验室等场所,让学生参与采样、送检、标本保存、器材消毒、标本处理等过程,从而掌握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并“润物细无声”地将法律法规、科学严谨、人文素养等教育浸润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生物安全知识,促进学生自我防护能力的提升和良好的学习、工作操作习惯的形成,培养职业责任感,同时使课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及时跟踪新技术、新规范,以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生物安全规范的需要。

(四)开展第二课堂学习

调查表明,60%以上的学生会在课余时间利用网页、微信、微博等多媒体方式和参加生物安全宣传讲座来获得生物安全的知识。故可推广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方式,以科普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该方式可突破课时和空间限制,丰富学习形式,增强学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第二课程的学习方式除了开展传统的知识讲座外,还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公众号,制作短视频、动画等,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生物安全知识,并及时通过相关公众号发布实时新闻、实验室安全等最新情况,特别是报道目前医疗和科研过程中出现由于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基础不牢固、主观上的麻痹大意、后续学习欠缺,加之没有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则和程序而出现事故的个别情况,让学生引以为戒,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关注公共健康和国家法律法规、培养社会责任感。

综合上述,在国家实施“健康中国2030”“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使命的背景下[8],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每位医务人员的使命。因此,医学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任重而道远,高校实验室应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落实个人安全责任,并构建生物安全教学体系,利用虚实双景教学,让学生生物安全知识得以内化,从而树立起师生生物安全防护理念,防止各类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佑海.生物安全法:国家生物安全的根本保障[J].环境保护,2020,22(48):12-16.

[2]宋敏,陈亚霜,杨葵,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情况调查分析[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0,3(2):86-88.

[3]焦红见,曹琳.生物安全防护策略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中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9, 33(4):56-58.

[4]郭红丽,张葆鑫.基于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巴彦淖尔市儿童监护人安全健康用药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20,36(8):762-767.

[5]曹二龙,刘众齐,赵晋英,等.高等职业医学检验专业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初步探索[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6):670-671.

[6]丁兆建,朱为菊,许天委.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12):17-20.

[7]杨艾华,宋姗姗,王微微.微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培养护生无菌观念的探索[J].衛生职业教育,2020,38(21):87-88.

[8]蔡亮,陈长,贺健梅,等.2018年湖南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调查与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1):1400-1402,1409.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医学实验室检验
苯中水分的检验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