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欣赏
2022-05-05丁书澄
丁书澄
我总觉得妹妹又傻又嗲,甚至有时让人觉得十分厌烦。看吧,她潦草地在纸上随意涂抹了几笔,又“唰唰”地画了几根她自以为十分美丽的头发,一个破败的,让我几乎看不出来的“小人”出现在画纸上。妹妹蹦蹦跳跳地举着作品给爸妈看,他们竟也隆重地表扬了她,真想不出其中是哪门子道理!
傍晚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妹妹一阵风似的跑到妈妈身边,大声嚷嚷着,要求拿家里唯一一台能放音乐的平板听她最喜欢的儿歌。妈妈无计可施,只好停下手里的活,取出平板,小心翼翼地递给妹妹。妹妹欣喜若狂,立刻点开那首她最喜欢的儿歌,那首我认为十分幼稚的儿歌——《洗手歌》。她的两眼紧紧盯着屏幕,似乎害怕漏掉任何精彩的细节。单调重复的节奏让我烦躁不安,书也看不进去,只得逃出门去。
妹妹每次跳舞回来,都要在我们面前炫耀几下她“美妙”的舞姿。一会儿踢踢腿,一会儿扭扭腰,一会儿甩甩手,一会儿转转头,自以为是地在我们面前展示成果。但是在我眼中,那简直就是鹅的步伐,鸭的舞姿,甚至有时像只蜗牛。你想蜗牛哪会跳舞啊!看着爸妈满面笑容地看她跳舞,我心里充满了嫉妒。
终于有一天,我在电脑上看到了爸爸拍摄的我小时候的视频,忽然发现我幼儿园时原来也这么傻!做操时一动也不动,背古诗也前后颠倒,哭起来还扰民。这时,忽然觉得妹妹其实挺优秀,甚至比我还聪明。
妹妹爱读书。就像今天晚上,我去妹妹的房间,看,她和奶奶在做什么?眼前的一幕让我差点笑掉大牙,奶奶拿着一本我的四年级语文书,念得津津有味,妹妹则半盖着被子,呆愣地坐在一旁,大张着嘴巴,眼睛直直地盯着书,半个字也看不懂。后来,我一问妈妈,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妹妹硬要看一本全是文字的书,折腾了半天没有一本合适的,最后只好把我的课本拿出来读,这才出现了这幅有趣的场景。
妹妹也懂礼让。六月的一个大热天,待在家里满头大汗,热得心烦意乱。爸爸决定带妹妹出去买两支冰激凌,而我则留在家里做作業。妹妹从超市出来就迫不及待地舔了起来。很快把其中一支吃得干干净净,另一支则被她紧紧握着。爸爸说,如果还想吃,也可以把这支吃掉,再买一支给哥哥。但妹妹坚持留下给我。等到家时妹妹捧着那支快化成水的冰激凌,小心翼翼地递给我:“哥哥,只能放碗里吃了。”我听了,心里无比感动,像巷口一阵凉爽的风,拂面而来。
跟妹妹相处的点点滴滴里,我终于发现了妹妹的各种优点,我终于学会了——欣赏!
【杨老师的话】
这篇文章充满童真童趣,读着读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风趣生动的事例也让人忍俊不禁。文章通过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使一个爱读书、懂礼让的妹妹形象跃然纸上。小作者擅长使用总起句,使文章条理清晰,令人一目了然。在小作者的笔下,妹妹并不是完美的,而是一个单纯幼稚、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贴近生活,让人引起共鸣。小作者巧设悬念,把学会的道理放在最后——学会了欣赏,真是令人看得兴致勃勃。这是一篇原汁原味、让人想一读再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