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票决制数字化改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2-05-05王振幸仇武超
王振幸 仇武超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下简称“票决制”)是浙江省宁海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标志性创新成果,“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督”的创新做法,获得首届“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特别奖。票决制工作开启了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充分行使重大事项讨论决定权的先河,在推进政府为民办实事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现成的制度载体,也是最具操作性的实践载体。为了进一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宁海县人大常委会在上级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支持下,深入开展调研,理清思路方向,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通过制度重塑、流程再造,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票决制工作,让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全链条体验,全方位助推,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尽快尽早落地见效。
一、问题与需求
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长效机制,票决制工作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痛点和难点,影响工作成效。
(一)项目征集效果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线下征集信息来源少、时间短。群众缺乏诉求表达渠道,不了解提交候选项目线索的规范要求,导致征集到的候选项目线索质量普遍不高,没有真正达到集民意、汇民需的目标。
(二)项目思考谋划不够精准。初定环节程序多、时间紧,政府及相关部门忙于走流程,对实际需求缺少深入调研和思考,征求意见时存在“走过场”的现象,难以真正发掘贴近民生的短板项目。
(三)项目审议讨论不够深入。候选项目介绍篇幅有限,且专业术语较多,不利于人大代表全面深入理解,留下直观深刻印象,具体表现在人代会分组审议时讨论不充分,无法达到议深议透的效果。
(四)项目信息获取不够及时。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信息“壁垒”,人大代表难以在第一时间准确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导致监督活动浮在表面、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理想的监督助推作用。
(五)项目意见反馈不够到位。部分项目责任单位对人大代表在项目监督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办理时间较长,且答复存在避重就轻、敷衍了事的现象,“浇灭”了人大代表监督热情。
(六)项目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情况只有结果评价,缺乏过程评价,且评价结果未对项目后续管理或决策产生实质性指引作用,导致有些责任单位认为项目只需完成即可,做好做差一个样,影响了项目实际使用质效。
二、探索与实践
作为票决制工作的发源地,宁海县人大常委会一直努力探索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票决制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2017年9月,在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和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宁海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开展“已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过程代表跟踪监督系统”开发和试点工作。2021年,宁海县的探索迭代升级,成立由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置工作专班,组建专业团队进行系统开发,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一)拓展线索征集渠道。以数字赋能加快票决制工作场景的应用,制作生成项目征集网页链接,通过浙政钉、微信等平台转发,向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提供醒目入口,拓展候选项目征集的广度和深度。2021年,宁海县人大代表通过应用数字化场景征集获得候选项目线索93项,不但数量远超往年,而且质量大幅提升。
(二)完善谋划初定程序。通过流程标准化设置,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健全跨部门协同机制,实现环环相扣、高效协同,督促政府有关部门第一时间研究回应人大代表和群众提出的候选项目建议,尽早启动项目前期谋划及调研工作,把候选项目放在共同富裕大局中谋深谋实谋细,确保按时提交人代会表决。
(三)丰富项目审议资料。改变以往纯文字介绍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方式,在场景应用中增加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多渠道多角度展示候选项目情况,同时为人大代表提供全天候发言、评论、点赞的平台,打通各有关部门与人大代表的沟通互动渠道,及时答复人大代表的疑问和建议,使人大代表审议内容更加充分、形式更加活泼。
(四)实时更新项目信息。优化票决制场景应用的界面设计,除了设置搜索功能外,增加项目地图服务,方便人大代表随时了解项目的位置和分布。通过动态排序的方式,更加精准、便捷地向人大代表提供个性化、实时化的项目信息。例如,向人大代表优先展示其所联系的民生实事项目情况,近期有信息更新的项目也靠前展示。
(五)落实主体责任约束。设计三色管理法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监督预警,主要做法为:对至今未完成的往年项目标记为红色,对进度落后于计划的当年项目标记为黄色,其他项目显示绿色,一目了然地显示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督促有关单位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六)构建综合评估体系。在开展满意度测评和第三方评估报告等结果评价的同时,通过票决制场景应用向人大代表提供实时评价入口,不但可以输入文字或上传图片,而且可以使用五星评分功能,通过多种留痕形式,直接便捷地发表项目监督意见,及时了解项目责任单位反馈情况,体现对项目建设的过程评价。
通过将票决制工作全过程数字化、场景化管理,解决票决制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满足党委、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深入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全流程的各项需求,项目征集全年开放随时入库,项目进度实时监督评估,监督意见及时传递反馈,进一步提升票决制工作的全民性、全过程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为新时代进一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打通制度与实践通道。
三、展望与思考
票决制数字化改革工作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机制,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深刻诠释人民民主是一种与现实接通、与人民利益相连、具有操作性的民主形态,并在人大工作中得到生动实践。
(一)推进多跨协同,汇聚各方合力。一是汇聚代表力量问民需。及时梳理分析人大代表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充分考虑可行性和必要性,择优转化形成候选项目线索,并纳入储备库,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二是汇聚社会力量集民智。通过邀请党代表、政协委员、第三方专业机构及社会各界参与项目线索的征集和完善,从专业角度提出意见建议,助力项目谋划。三是汇聚部门力量解民忧。据统计,宁海县近五年共有47家机关单位、企业先后成为候选项目责任单位,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推進流程再造,提升工作质效。一是拓宽征集渠道。利用数字化技术,全面拓展项目征集覆盖面,提高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参与度,使项目初定的民意基础更加厚实。二是提高审议质量。通过加入各类通俗易懂的图文介绍资料,破解项目报告中专业术语和统计数字不易理解的难题,提高项目审议质量和效率,让人大代表发言更加精准到位。三是丰富监督内容。加入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片和现场照片等内容,全方位介绍项目形象进度,使项目监督评估的过程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三)推进制度重塑,实施闭环管理。一是健全参与机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票决制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在明确具体要求的同时,提供相应保障措施。二是构建标准体系。进一步规范监督意见的办理和反馈要求,合理设计考核标准,建立项目责任单位与人大代表的常态化联系沟通渠道,实现项目全周期跟踪监督和助推。三是明确奖惩办法。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的激励和惩戒机制,细化具体奖惩措施,倒逼项目责任单位提高对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的重视程度,着力提升项目建设质量。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海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