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低音频 - 运动刺激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5-03郝芮芮

关键词:认知障碍正确率音频

郝芮芮

(长江航运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湖北 武汉 430010)

轻度认知障碍是一种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认知状态,被认为是延缓或逆转认知损害的最佳干预窗口期。轻度认知障碍核心症状为认知功能的减退,根据病因或大脑损害部位的不同,可累及记忆、执行功能,以及语言、运用、视空间结构技能。临床治疗轻度认知障碍多以神经保护性治疗或康复训练为主,其中手指保健操训练可使患者手指充分活动,进而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但采用单一训练方式治疗,临床疗效缓慢[1]。高低音频 - 运动刺激是一种新颖的训练方式,指通过Tomatis音频训练仪处理的音频刺激患者的大脑区域,并将音乐与运动相结合刺激患者大脑,强调以声音的节奏激活身体的运动,同时刺激前庭和听觉系统,其中高音频 - 运动刺激可使患者大脑兴奋性增高,使患者肌肉紧张、注意力集中,进而提高患者听觉敏锐性;而低音频 - 运动刺激可使患者舒展紧绷的神经,减低其兴奋性,进而促进患者恢复[2]。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低音频 - 运动刺激在轻度认知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80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60~80岁,平均(70.42±4.77)岁;文化程度:小学11例;小学以上29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61~80岁,平均(70.83±4.49)岁;文化程度:小学13例;小学以上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神经病学(第3版)》[3]中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4]评分<26分者等。排除标准:对本研究不耐受者;伴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者;伴有严重感知障碍、幻觉、感觉迟钝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损害者等。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手指保健操训练治疗,具体实施如下:①训练前嘱患者放松手指,指导患者合起双手手掌,并进行快速搓动;②用拇指与食指均匀按揉对侧手指,起自指根,止至指尖;③指导患者将左手摊平,并使右手呈握拳姿势,用左手中指快速按揉右手拳头上的后溪穴;④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用力按捏右手合谷穴;⑤最后分开伸直五指,使大拇指缓慢弯曲,伸向小拇指,其余四指保持不变,所有训练均两手交替进行,10 min/次,1次/d,训练结束后活动双手,充分放松。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低音频 - 运动刺激治疗,采用Tomatis音频训练仪(法国Tomatis科研机构,型号:SN150103‐0000472)训练,其包括主机2个(绿色标志的音频处理主机和红色标志的无音频处理主机)、与主机匹配的无线信号发射器2个(无线发射器的信号辐射范围为半径30 m圆周范围)、若干个具有空气传导及骨传导功能的无线耳机,可多人同时进行听觉训练,训练时间为30 min,包括5 min的常规音乐运动训练部分(音乐类型主要为儿童歌曲和福音音乐,包括指鼻、对指、独立平衡、手指运动等4个核心精细运动,每个动作4个八拍)以舒缓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和25 min的高 - 低转换音频刺激部分(音乐类型主要为古典音乐,选用40个音乐程序,每个程序8~9个片段,每段时长2~3 min)以激活患者神经皮质相关功能区,高低音频转换通过门控系统来支配高 - 低空气传导(AC)与骨传导(BC)通道之间的交替保证音频从20~16 000 Hz的转变,其中BC通道和AC通道均包括C1和C2两部分,骨传导信号从BC1至BC2的变换为“延迟”转变速率,空气传输信号从AC1至AC2的变换为“先行”转变速率。具体实施如下:将患者集中训练,10人/组,将患者置于无线信号发射器覆盖的范围内,打开开关,调整音频频率、音调,区分好耳机并确认骨传导器是否贴近被试颅骨正中,将立体骨传导高低音频转换耳包式耳机置于患者双耳进行训练,播放已设定好的程序,对应相应的音频,指导患者做指鼻、对指、手指运动及独立平衡等运动训练,一个动作做4个八拍,30 min/次,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①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5]、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6]评分、MoCA评分、Rivermead行为记忆量表(RBMT‐Ⅱ)[7]评分。治疗前后采用AD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满分10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差;采用MMSE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满分3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精神状态越差;采用MoCA评分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满分3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认知功能越差;采用RBMT‐Ⅱ评分评估两组患者记忆力,满分24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记忆力越差。②持续性注意力指数和正确率:治疗前后根据国际通用的数字划销试验检测两组患者持续性注意力,其中持续性注意力指数=(查阅总字数/查阅时间)×[(正确划消字数 - 错误划消字数)/应划字数],指数越高提示患者持续注意力越好;使用E‐prime 2.0程序对选择性注意力进行测评,程序任务中共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黑8个字并用这8种颜色进行呈现,所呈现的字的颜色和其字义代表的颜色相同(如“黑”以黑色呈现)为一致测试,所呈现的字的颜色和其字义代表的颜色不同(如“黑”字以红色呈现)为逆向测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一致正确率(一致测试正确次数/一致测试总次数×100%)、逆向正确率(逆向测试正确次数/逆向测试总次数×100%)[8]。③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乙酰胆碱(Ach)、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以3 5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血清MDA、NO、Ach、IL‐6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DL、MMSE、MoCA及RBMT- Ⅱ评分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ADL、MMSE、MoCA、RBMT‐Ⅱ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ADL、MMSE、MoCA及RBMT- Ⅱ评分比较(±s, 分 )

表1 两组患者ADL、MMSE、MoCA及RBMT- Ⅱ评分比较(±s, 分 )

注:与治疗前比,*P<0.05。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MSE: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RBMT‐Ⅱ:Rivermead行为记忆量表。

?

2.2 持续性注意力指数和正确率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持续性注意力指数、一致正确率、逆向正确率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持续性注意力指数和正确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持续性注意力指数和正确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

?

2.3 血清MDA、NO、Ach、IL-6水平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DA、IL‐6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血清NO、Ach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MDA、NO、Ach、IL-6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MDA、NO、Ach、IL-6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MDA:丙二醛;NO:一氧化氮;Ach:乙酰胆碱;IL‐6:白细胞介素‐6。

组别 例数MDA(nmol/mL) NO(μmol/mL) Ach(nmol/mL) IL‐6(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8.23±2.11 5.93±2.31* 51.54±4.16 59.89±8.94* 13.42±4.57 15.11±5.14* 36.47±7.08 31.12±5.94*研究组 40 8.54±2.18 3.15±1.04* 51.31±4.04 64.36±9.97* 13.79±4.61 19.75±6.42* 35.97±7.05 24.12±3.37*t值 0.646 6.940 0.251 2.111 0.265 3.794 0.316 6.48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轻度认知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被认为是阿尔兹海默症的先兆,其病程发展缓慢,常被患者忽视,因而错过接受调控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生。手指保健操训练是指通过按揉患者各个手指关节,增强患者手指活动能力,进而改善患者感知、认知功能,但其缺乏完整性与针对性,已无法满足多数患者的临床需求[9]。因此,寻求一种积极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对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音乐训练可以使脑多个功能区共同参与,并通过对这些区域的加工整合,达到促进脑的连接与发展,从而重塑脑在结构和功能上变化的目的。高低音频 - 运动刺激是指通过Tomatis音频训练仪根据大脑活动规律而修改音乐频率,从而通过不同音调、频率的音乐来刺激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大脑皮质的训练方式,借助外界音频刺激听觉中枢与大脑皮层相应功能区域,从而达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目的;音乐从门控系统规律地发出后可以实现从20 Hz到16 000 Hz的交替变化,其中高频运动刺激可使患者大脑皮质兴奋,将患者前庭神经与机体各个肌肉相连接,产生一系列运动,进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低频运动刺激可使患者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且该训练方式可刺激患者听觉神经,使患者注意力集中,进而改善患者注意力、反应能力及记忆力,这种音频高低双向转换促使大脑接收并传递紧张 - 放松的反复刺激,不断使大脑转变其感知模式,从而达到刺激大脑中央区域的效果,有助于促进大脑认知功能的恢复[10‐11]。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DL、MMSE、MoCA、RBMT‐Ⅱ评分,持续性注意力指数、一致正确率、逆向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高低音频 - 运动刺激可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注意力、反应能力及记忆力。

轻度认知障碍发病过程中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反应、神经功能损伤及炎症反应,持续氧化应激损伤可引起脑组织退化,增加神经系统性疾病发病风险。自由基作用于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MDA为氧化最终产物,具有细胞毒性,可造成大量活性氧产生,导致神经细胞损伤;NO具有促进血管舒张的作用,其可促进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血管舒张而促进患者脑血流供应增加,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血清Ach主要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间隙,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其分泌降低可引起中枢胆碱能通路障碍,提示患者认知功能受损;IL‐6可参与炎症反应,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释放氧自由基、致炎症细胞因子等毒性物质,造成神经元损伤,从而促进病情的进展。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MDA、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NO、Ac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高低音频 - 运动刺激可降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分析原因可能为,音乐刺激是一种有效刺激和修复脑神经的手段,主要是通过音频电波冲动刺激大脑神经中枢,使大脑皮层产生保护调节,具有消炎、消肿、镇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结缔组织纤维吸收的作用,可使患者人体内血清IL‐6水平降低,进而缓解患者炎症反应;且高低音频 - 运动刺激可使小胶质细胞活性抑制,减少氧自由基及炎症细胞释放,进而降低患者血清MDA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高低音频 - 运动刺激训练过程中,高低频转换音频可由中耳内的耳蜗向大脑的边缘系统及前额叶皮质传递,减少自发的凋亡细胞死亡,增加神经营养因子,改变神经递质的水平或受体,进而提高患者血清Ach水平进而使过度神经兴奋得到抑制,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12]。

综上,高低音频 - 运动刺激可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进而提高患者注意力、反应能力及记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正确率音频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