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彩绘镇墓武士俑的保护修复
2022-05-03宋志辉
宋志辉
(大同市博物馆,山西 大同 037009)
大约从北魏时期开始,具有中亚和印度宗教文化特点的守护神的形象出现在北方鲜卑、汉族贵族墓葬和入华粟特人、罽宾人墓葬之中。墓葬中的镇墓武士俑已然呈现为当时佛教艺术中流行的护法神形象。对镇墓武士俑的研究,可以作为考察当时社会生活习俗、研究各代服饰尤其是甲胄制度的重要资料。我国古人有迷信灵魂不死的独特生死观念,认为人死后他的灵魂在冥间还会过着与现实相同的生活,这一观念导致中国历代埋葬死者均奉行“像其生以送其死”的风俗习惯,为死者专门承制器物作为随葬品安置于墓内,镇墓俑是中国古代墓葬中的随葬明器,一般置于墓室入口两侧,为墓主人把守墓室、威吓入侵者。镇墓俑对于研究北魏平城时期的舆服、军事、礼仪、生活及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折射出北魏平城时埋葬制度的一个侧面。[1]2014年5月,大同云波里华宇工地出土的两件镇墓武士俑,残高分别为99cm和85.5cm,头部和身体为泥质灰陶,胳膊、腿、底座为泥质红陶,头、上身、下肢和底座、胳膊和手分别制成,再将5个部件插装组合而成。在目前所见的北魏平城墓葬中尺寸应该是最大的,而且细部刻画形象生动、全身施以彩绘,精美程度在平城地区以至北朝墓葬中位居前列。
一、基本状况
受墓葬前期扰动,墓葬集有淤泥,致使武士俑出土时表面泥土覆盖严重,出土后随着水分的流失,表面泥土出现硬化(图1)和彩绘脱落(图2)。其中一件倾倒于墓室入口,导致全身碎裂严重(图3),尤其脚部的结构断裂(图4),给文物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整体器型较完整,只在两俑的手指部位和底座有少许残缺(图5)。出土后对其进行过简单的修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胶液出现老化失效现象(图6)。腿部、手臂等为泥质红陶,烧结温度不高,强度也较差,有遇水即化现象。受断裂后结构应力的释放,粘接、拼装后的器物出现一定幅度的前倾,加重了脚部断裂的不平衡受力,随时会出现坍塌现象。
图1 表面泥土
图2 彩绘脱落
图3 碎裂
图4 脚部断裂
图5 缺失
图6 胶液老化
为了保护好这批遗产,课题研究组经过一年时间,再对其充分认识、精准施策、严格执行的前提下,完成这两件珍贵文物的保护修复。
二、分析研究
(一)颜料分析
两件武士俑均为铠甲用白色起底,其上使用黑色绘铠甲纹,再在纹间绘红色装饰点,最后用红色绘护心护背。头部、手部、腿部涂橙红色。通过显微观察颜料均为无机矿物颜料、呈颗粒状分布。经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表1):面部橙红色由红色铅丹与黄色雌黄混合而成,衣服上装饰性红点为铁红、黑色线条为炭黑,白色为碳酸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其中的硫酸钙应为碳酸钙暴露在空气中化学反应的产物。[2]
表1 各颜色元素含量表(质量分数ω%)
(二)物理性能测定
取一块约10g的泥质红陶样品,放入净水中,经过10分钟后,样品完全酥解(图7、图8),说明泥质红陶吸水率很高,机械强度较差。取另一块样品,对其进行高温烘烤,约在800℃时,样品表面开始出现粉化现象,说明样品的烧结温度也较低。
图7 浸水0分钟
图8 浸水10分钟
三、修复步骤
(一)清理
受墓葬淤泥的影响,出土后器物表面覆盖有泥土,部分已出现硬化。后期为了展示器物的器型,对其做了紧急的粘接和补配,但也造成了对表面的污染,彩绘表面多处有石膏残留物覆盖。故清理主要为泥土和石膏。考虑到彩绘层的特殊性,决定对其进行软机械清理,摒弃化学清理和硬机械清理。具体操作:采用棉签蘸水滚动擦拭表面浮土和软土,适当配合竹签剔除;对硬质泥土采用配合水对其软化,再剔除的方法;对表面白色石膏直接采用剔除法(图9)。清理的效果以清楚展示原有彩绘,且不伤及彩绘为宜,对于清理中可能危及彩绘脱落的部位,可保留一层薄的覆盖物。最后对清理后的彩绘使用3%Ac-33水溶液进行封护,封护的效果以干棉签擦拭彩绘层不出现掉色为宜。在清理有彩绘脱落的情况,应对脱落的彩绘进行回帖,对疏松的彩绘部位进行加固。[3]
图9 局部清理对比
(二)彩绘封护
使用封护材料对清理后的彩绘进行封护,在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彩绘褪色和脱落,同时阻止空气中的有害成分对彩绘的影响。本件器物彩绘颜色主要为橙红、红、黑、白。为使彩绘真实展现出来,需封护剂满足应有效果的同时具有不变色、不反光等影响器物真实性的因素。根据已有材料的试验,确定使用5%B-72乙酸乙酯溶液。封护过程中主要使用喷涂法对彩绘封护,适当配合滚涂。保证封护剂均匀不流淌、不聚胶。
(三)断裂加固
经过前期的测试,陶胎的机械轻度很差,遇水膨胀裂解严重。因此具体操作中不能使其与水接触,虽之前对其进行过粘接,考虑到胶结材料出现一定的老化。故对其断裂处进行灌浆加固,主要采用封闭注射法,确定好注浆位置,使用软质材料对裂隙封堵,在本条裂隙的最上段和最下段留注浆孔或出气孔。使用针管灌注预先配置好的灌浆液,为保证胶液的流动性和粘接强度,经试验确定为15%B-72乙酸乙酯溶液,实际中根据裂隙的宽度和裂隙长度实时调整溶液浓度。当胶液从最低端出气孔流出时封堵出气孔,不断推注针管同时间断的在封堵材料上开设出气孔,确保胶液真正填满整个缝隙,最终以注胶孔有胶液溢出为宜。每填满一条缝隙对其稍加震动,待胶液固化后再对注胶孔收缩的部分进行补充(图10)。待整部分器件的胶液全部固化后去除掉封堵材料。
图10 灌浆加固
(四)填缝
使用适用材料对裂隙部位进行再处理,使处理部位与文物器型相近,达到展示文物整体性的效果。综合器物整体性能、胶结能力、结构特征、材料匹配性多方因素,最终确定对贯通性裂隙使用速成材料填补、对不贯通裂隙使用石膏加胶的方法。填缝效果与器物整体协调相称,且不污染文物表面(图11-图12)。填补材料的可再处理性高,受环境影响变化小。
图11 填缝前
图12 填缝后
(五)补配与修型
使用特定材料补全文物有依据的缺失,并对补配位置依依据完成修型,达到展示文物的完整性和价值的体现。[4]缺失部位的补配必须建立在有依据的基础上,切不可根据主观臆想去补配。本件器物缺失部分较少,补配部分可根据两件器物相互依据。补配材料使用石膏加胶液,开始前应根据文物特点做适应性试验,确保补配材料硬化后的膨胀程度、孔隙率、硬度与器物对应特征匹配。在固定好补配辅助措施后,进行补配材料的填充,过程中避免材料污染文物表面,如遇此情况待其干燥后再对其处理。在补配材料硬化过程中对其做大体的修型,根据补配位置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工具。补配材料完全固化后拆除辅助措施,再对其进行相适应修型,保证补配位置与器物整体协调相称。
(六)做旧
根据颜料的检测数据结果,使用相同颜料混合度配以胶液对填缝部位和补配部位进行针对性的全色,使文物在适当的视觉下,整体美观协调统一。[5]因胶液浓度对色度的影响,根据干燥后的色度调配相适应浓度的胶液,实际中因有机胶液对色度,可根据不同浓度下调配出的做旧材料待干燥后确定。做旧的材料保证后期文物在保存过程中不易脱落、变色,必须在文物补配处、填缝处做旧,避免做旧材料污染文物本体(图13)。为保证做旧效果的相似,通常使用弹拨法、点戳法、涂刷法等方法。
图13 补配做旧后
(七)粘接
选用可行、安全、适宜的方法和材料,将原本文物断裂的部位粘接起来,以更好体现文物的整体性。此批文物粘接部位为腿部和脚部的结合处,此位置为整件器物的结构应力支撑点,且器物整体器型有向前倾的现象,加之陶胎本身材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此部位出现断裂情况,故本次粘接主要工作为对该部位胎体的渗透加固、断裂处连接杆的固定、上部中空部分的实充。渗透加固材料经试验确定为5%B-72乙酸乙酯溶液,渗透效果以渗透加固材料干燥后的硬度确定。粘接采用锚杆法:在断结面处挖暗槽,暗槽的深度和宽度需大于渗透加固厚度,热熔焊接材料使其充分填满暗槽,在其凝固前固定好锚杆位置(图14)。涂抹粘接材料并拼对好上下粘接位置,适当设置粘接加固措施,待粘接材料完全固化后。对其上部中空部位灌入充实材料,充实材料必须有良好的可在处理性。通过以上措施让断裂部位整体统一(图15)。
图14 锚杆固定
图15 粘接
(八)拼装
采用特定材料和手段使分段、分部位烧造的各部分拼装成一个整体。这组文物有三处需拼装,分别为头部、手臂、上下身体部位。上下身拼装:使用速成材料做成纵向钉状凸起,在其凝固前伸入到下身中空部位,为提高凸起物的粘接程度,对其与上身部位使用环氧粘接;手臂拼装:对事前确定好手臂位置下,采用速成材料加垫手臂,使手臂固定,再对插入部分进行固定;头部拼装:由于头部安全性较高,仅对其做衬垫措施。因整体器物有前倾现象,再拼装中应在力学合理范围内对其进行调整,以减小侧应力的拉伸文物安全的影响。
结语
通过对两件彩绘武士俑进行的一系列修复程序,使得该批文物能够再现往日完整的面貌,达到了更好的陈展效果,有利于文物的长期保存。展览中游客驻足参观时,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感受到该件陶俑所蕴含的艺术美感,赞叹于古人对彩陶的烧造技术和工艺,同时也保留了该批彩陶中所含有的科技信息,为后人对彩陶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完整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