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词人”和凝:不想当法医的宰相不是好词人
2022-05-03小诗妹
小诗妹
除了柳永,古代大部分诗人、词人都不会把作诗填词当作本职工作,他们之中有书画家、军事家、哲学家、政治家……
今天要说的这位,他把“跨界”玩出了风格,玩出了水平。他叫和凝,与温庭筠一样是“花间词人”,但我们介绍他的时候,总得带上两个重磅“标签”:宰相、法医学家。
高官、法医、花间词人,这三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标签是怎么凑在一起的?
先说“法医”这个文人中罕见的职业吧。
事实上,在职能分工比较模糊的古代,“断案”这件事算是地方官员的基本技能,比如我们熟悉的“包公案”
“狄公案”等公案故事,主角都是官员。
和凝之所以会被特别标注为“法医学家”,是因为他留下了一本名叫《疑狱集》的著作,里边收录了从汉到五代时期的经典案件,其中很多案件涉及了法医学、鉴证学的知识。这本书比法医界公认鼻祖宋慈的《洗冤集录》早将近三百年!
《花间集》收录了和凝20首词,比人均27.8首的标准低些。
竹里风生月上门。
理秦筝,对云屏。
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
含恨含娇独自语:
今夜约,太迟生。
这是一首《江城子》,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它是单片的,并不是没写全。这首词之所以在和凝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它清新自然的画面感:夜风吹过竹叶,发出“沙沙”的響声,月光在门上游移着,把她的身影映照在屏风上。她轻轻拨动着筝弦,唯恐声音大了,听不见他赶来时的马蹄声响。可是,他怎么还不来呢?她恨恨地咬着红唇,嗔道:这人,今天也太晚了吧!
没有《花间集》常用的艳冶词句,虽然主题还是腻腻歪歪的男女约会场景,却是难得的“小清新”,而且简单易懂,难怪大家喜欢。
这首《江城子》其实是一组词中的一首,有趣的是,这五首《江城子》合起来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一首是为约会做准备;第二首(也就是这首“竹里风生月上门”)等人;第三首等到了,出去迎接;第四首情话绵绵,准备拉灯;第五首天亮了,告别之前约定下一次见面的时间。这谋篇布局的能力,吴梅先生在《词学通论》里夸赞道:“江城五支,为言情者之祖。”
得益于他在官场上的身份,他的词作甚至传入契丹,得了“曲子相公”的美誉。但也正因为身份所限,他在当上宰相之前,让人焚毁了自己的大部分艳词,所以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只有这二十几首。
和凝死于955年。他不知道,五年之后成立的赵宋王朝,将会是词的盛世;他不知道,他最得意的二儿子和岘,成了《全宋词》里的第一位词人;他不知道,未来三百年里,将会有更多的高官以作词为荣,不至于像他这样担心有伤身份而烧毁作品……
他只知道他一辈子,历经五代,毁誉参半,是非功过,只能由后人评说。他只知道,他一辈子也许不够长,但足够宽。
(从容摘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