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美食家
2022-05-03饱弟
饱弟
翻开《曹操集》,时不时就能发现一些阿瞒吃喝指南。他曾把老家县令郭芝的“九酝酒”的制作方法呈给献帝,配方还写得特别贴心:“九斛米酿酒不好喝的话,可以多加一斛。”真的有为人家认真考虑了。后来做了兖州牧,发现当地的梨和枣好吃,先给皇帝寄去两箱。更令人惊奇的是,曹操还给对面的大吃货诸葛亮送过吃的!
这还不算,曹操还是认真写过美食文章的男人。《曹操集》里收录了他的《四时食制》,是后汉三国时期中国饮食的重要史料。乍一听,它像是一篇土特产带货指南,然而仔细一看,其实是一张大汉吃鱼地图:天天就惦记着四川的鱼、扬州的鱼、南昌的鱼、太湖的鱼、滇池的鱼,还详细记载了口感和吃法……直到人生最后时刻的《遗令》,他的第一句话还是:“半夜里不太舒服,天亮后喝了点粥,才出了汗……”然后才慢悠悠交代后事。
三国人物的美食传说,当然多数是商家牵强附会的宣传手段。不过,比起朱元璋、乾隆、慈禧的故事,人们热爱的“三国吃”,还不一样。前者,更像人们对皇家富贵的猎奇狂想,也有一点“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嘲弄。但后者,也许真是刻在骨子里的热爱。
假如你穿越回三国,还能活命,并且有钱,那只能说——在吃上,三国亏待不了你。虽然远没有今天这么好,但也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首先,食材和品种,肯定比秦汉时丰富得多。
想吃主食,市面上有白饼、带芝麻的胡饼、掺了奶的甜味髓饼,以及馒头、包子和煎饼。此时,饺子也已经发明出来,想来点带汤水的,也有面片和馄饨,以及面条。
肉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猪牛羊鸡鸭鱼,包括还没被现代卫生科学拯救的野味和狗子,刺身、腊肉、烤肉,都没问题。
至于蔬菜,除了东吴陆机热爱的“千里莼羹,未下盐豉”,好吃的更多。葱、姜、蒜、茄子、藕、芋头(当时也叫蹲鸱)、魔芋、茱萸、笋、葵、栗子、天椒都已出现,其中魔芋、芋头和蒟酱风行巴蜀。
说起来,三国时期大家也吃上荔枝了。桃、李、枣、杏、橙子、柑橘、柿子、枇杷、樱梅、梨、甘蔗,这些水果也都有了,当然限于种种条件,不是全国都能吃到——不然也不会有陆绩怀橘的典故。
除了美食,还有美酒。当时的酿酒技术大幅提升,不仅曹操可以换着花样喝,蜀地也开始以美酒闻名,为张飞耍酒疯制造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到了年节,各种时令美味,也一样不要错过:元旦要吃五辛盘,也就是五种辛辣味的凉菜;魏晋时的寒食节,北方会吃“饧大麦粥”:不是真的粥,而是把大麦熬成麦浆,煮熟拌杏仁,冷凝成块,吃前浇一勺糖稀;夏至吃角黍,有的地方叫它粽子;到了吃蓬饵(一种加蓬草的米粉糕)的重陽节,诸葛亮一定不会错过一年一次的菊花酒。只是,少年时笑傲风月,抱膝危坐的快意,永远不再属于他了。
在那个英雄辈出、觥筹交错的年代,人们凭借双手,留下了案几上前所未有的风华。
不过,无论饱食终日的公卿,还是胼手胝足的百姓,饭后闲坐时,他们出神期盼的,也许都一样:那是一枕难得的安眠里,一个梦也梦不到的太平时节。
(任羽天摘自微信公众号“福桃九分饱”图/孙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