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境界
2022-05-01申琳
申琳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在“党课开讲啦”活动里,讲述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一家人,50年扎根雪域边陲、守护祖国领土故事的党课,感动了无数人。“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每一寸土地”的誓言,“放牧守边是职责”的担当,展现了她们的精神境界与价值坚守,也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1
海拔高、气温低、气压低、含氧量低……这些情况的存在,让“苦”成为在高原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无数像卓嘎、央宗一样的干部群众“不怕苦、能吃苦”,以奋斗诠释责任担当,用奉献书写不凡篇章。历史不会忘记,孔繁森等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援藏干部,前赴后继来到雪域高原,在艰苦环境下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历史同样不会忘记,青藏铁路建设者以“笑傲昆仑问天下何处是雄关,跃马雪域引青藏高原飞铁龙”为誓言,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斗冻土,胜利完成全线铺通的任务……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干部群众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让西藏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奇迹。2
越是艰苦处,越是见精神。苦,能磨砺人的意志;苦,能升华人的境界;苦,也能锻造人的精神。2021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调研,见到那些皮肤晒成了古铜色的援藏干部们时,动情地说:“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再到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一路走来,在雪域高原工作的人们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展现了崇高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标注着一个个精神高地。也正是依靠这些精神,我们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为什么全国优秀组工干部祁爱群本可以选择在条件较好的大学里任教,却来到环境恶劣、生活艰苦的那曲地区?因为她坚信“党员不先吃苦,谁来吃苦?苦就要苦出个名堂来”。为什么“雪域高原好军医”李素芝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上海的工作,而始终战斗在高原医疗一线?因为他认定“军人为祖国活,医生为病人活。我作为军医,没有犹豫的余地”。3 正是有崇高的信仰,才能做到“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正是有如磐的信念,才能“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有多坚定的信仰,就有多高尚的境界;有多强大的信念,就有多勇毅的行动,就能开辟多光明的未来。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也没有哪项事业目标轻轻松松就能顺利实现。方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时,当此“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之际,更需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激发“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追求“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境界,起而行之、勇挑重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必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考出好成绩。4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0日第04版)
①如何在有限的文字里,精确地塑造一个或多个人物,并展现其最主要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贡献?本段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者选取了卓嘎和央宗的三句话,用三句简短而有力的直接引语,展现了人物的精神内核。大家在作文中列举人物事例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直接引语,这样能增强人物事迹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②前段阐述了卓嘎和央宗的个例,本段又塑造了以孔繁森为代表的援藏干部以及青藏铁路建设者的群像,点面结合的举例方式不仅让文章材料丰富,也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③这里连用两个设问句,让文章气势陡增。问题问得十分尖锐直接,回答更是铿锵有力。这一问一答,不仅能引发读者的思考,也将“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这句话的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④文章最后不再局限于称颂藏区干部的精神和贡献,而是将这种“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推而广之,号召全社会学习这种精神。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根本目的。大家在写作议论文时,也一定要学会在结尾处升华主旨,进而提升整篇文章的立意高度。
〈素材延伸1〉
祁爱群:永不凋零的“高山雪莲”
1984年,祁爱群从西藏农牧学院毕业。学校领导根据她的学习成绩和表现,动员她留校工作,她却主动要求到那曲工作。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她说:“总要有人在边远地区、条件不好的地方工作的。”
那些年,每次那曲遭遇严重雪灾,在畜牧局工作的祁爱群都会请命到一线去。带队在雪原上步行寻找被困牧民、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夜晚调配查看救灾物资、调查摸清牧户的具体位置……跋涉在救灾的路上,饿了便啃两口方便面,渴了就塞两口雪,脚上长满了冻疮,十指经常被磨破出血,不畏艰难的祁爱群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强的毅力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
班戈县是那曲西部最艰苦的4个县之一。2000年,祁爱群被调到班戈县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成为改革开放后那曲地区派往西部的第一位县级汉族妇女干部。组织工作千头万绪,祁爱群常常通宵达旦地加班。与此同时,高原反应引发的多种疾病也反复困扰着她,几乎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流鼻血,整个人看上去也比同龄人苍老许多。
2003年12月12日,祁爱群因过度疲劳引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0岁。为那曲奋斗了一生的祁爱群,和高山雪莲一样,耐高寒、傲霜雪,美丽圣洁,永远绽放在人们心里。祁爱群因公去世后,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她为“全国优秀组工干部”。
〈素材延伸2〉
李素芝:扎根高原的“菩萨门巴”
1976年7月,李素芝从位于上海市的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因学习成绩优异被留校从事医务工作。有一天,他从一位西藏边防战士那里得知,当地偏远苦寒,病魔猖狂作祟,说要命就要命。22岁的李素芝深受触动,毅然放弃上海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于1976年12月风尘仆仆地来到雪域高原,一干就是40年。
在一次针对西藏农牧区的病例普查和病源调查中,李素芝了解到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是内地的2至3倍,病例多发生于胎儿缺氧引起的发育不良和先天缺陷,于是便开启了长达20年的医疗攻坚。数百次实验,屡败屡战,2000年11月10日,李素芝终于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海拔3700米以上高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给广大西藏人民带来了福音。此后,他共为1300余例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免费治病,手术成功率高达98.6%。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李素芝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30多篇,开展新技术134项。
西藏农牧区交通不便,以前很多人生病后都是“一扛二拖三等待”。从2006年起,担任西藏軍区总医院院长的李素芝放弃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带领“为兵便民流动医院”上门开展免费巡诊服务。翻雪山、蹚冰河、战高反,李素芝借“佛心鬼手”,在藏族病患心中埋下了暖心的火种,被百姓称为“菩萨门巴”(藏语指菩萨一样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