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金湖:精细化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2022-05-01王连标
王连标
摘要: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结合实际,扎实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方案制定、政策宣传以及资金发放管理等各项工作。本文总结了金湖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管理精细化发放的经验,对其中的风险源点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耕地地力 补贴发放 精细化 管理
自2016年起,国家将粮食补贴、良种补贴以及农资补贴等农业补贴合并,称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地地力保护补贴),是用于耕地地力补偿工作的一项惠民、利民政策,具有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量大等特点。根据中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总体部署,按照“延续政策、规范操作,减少矛盾,维护稳定”和“整合优化,注重绩效;统一标准,统一发放;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江苏省金湖县结合实际,扎实做好方案制定、政策宣传以及资金发放管理等各项工作。补贴合并以来,全县累计向补贴对象精准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2544.99万元,年发放农户6万多户,年平均发放金额5500万元。
(一)制定实施方案
金湖县农业、财政两部门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主要领导亲自过问、精心安排,分管领导亲自负责、全程指导,县农业农村局和县财政局先后多次进行会商,认真研究补贴相关政策,共同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实施方案并印发,同时上报县纪委备案。
(二)进行工作布置
金湖县农业与县财政部门联合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文件精神,明确相关职责。各镇(街道)农业、财政负责同志、县直有关单位及场圃具体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县农业农村局对有关政策、补贴对象、补贴范围、补贴标准、登记口径、公开公示及相关要求进行布置,县财政局传达学习省有关文件,对部门职责、发放方式、时间节点、系统操作及注意事项进行强调提醒。
(三)开展政策宣传
金湖县、镇(街道)、村民委员会及各有关单位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采取电话、短信、广播、告示栏、告知书等有效方式及时将补贴项目和金额告知农户。镇(街道)、村两级基层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宣讲政策,为农民群众答疑解惑。
(四)申报核实登记(建立发放清册)
村民委员会按照实施方案制定的统一补贴依据和补贴标准,核实各补贴对象应享受的补贴面积,计算应享受的补贴金额,填报《分户登记清册》,由数据采集人、村委会主任、村党组织书记签字并加盖行政村公章后上报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县直有关部门及场圃面积核实及登记造册工作由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
(五)完成公开公示(前期数据录入)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组织对村级上报的补贴面积和金额进行核实,核实无误后在《分户登记清册》上加盖公章,并张榜公示,公示应在村公示栏和村民小组醒目位置一并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姓名、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县镇(街道办)财政、农业部门举报电话等(县直有关部门及场圃由各自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有异议的要及时查实更正并再次张榜公示。镇(街道办)农业部门在公示期间将数据传递给财政部门先行录入,公示如有变化,及时告知修正调整。
(六)审定补贴面积
公示结束无异议后,由镇(街道)及时汇总,填報分村汇总表,相关人员签字并加盖镇政府公章,正式行文并附报到户电子档和纸质档上报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部门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并会同财政局上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后,作为测算补贴发放金额的依据。
(七)补贴资金发放
镇(街道)财政根据农业部门提供经公示无误、正式上报的准确数据,安排专人与一折通信息系统比对,审核无误后确认上报到县。县财政局根据及时安排资金,通过一折通系统向农商行传递发放数据,资金实行封闭运行,直接打卡发放到补贴对象一折通账户。
(八)发放工作总结
补贴资金发放结束后,县农业、县财政部门及时总结补贴发放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以正式文件联合上报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财政厅。
(九)开展监督检查
金湖县建立财政、农业、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各环节监管。各镇(街道)及相关单位开展自查,县财政和县农业部门适时组织抽查,严肃查处违反补贴政策规定的行为,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杜绝各类违规违纪行为。
(一)加强部门配合
金湖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直各场圃单位及各镇(街道)密切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发放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镇(街道)农业与财政部门能相互配合,县镇农业部门对补贴对象及面积等信息登记造册并审核后,第一时间传送给县镇财政部门录入系统,确保不耽误发放时间。
(二)明确工作职责
方案明确规定,县财政部门具体负责资金组织,会同县农业部门制定方案,做好打卡发放等工作;县农业部门具体负责全县补贴面积工作部署、登记造册、补贴汇总、督查指导等工作;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和村民委员会、各有关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切实抓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的落实,相关表格逐级签字盖章,并对补贴对象、补贴面积、补贴金额等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三)开展政策宣传
金湖县农业部门专门印制补贴政策告知书,相关部门和镇(街道)还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农户了解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的意义和内容。县财政、农业及各镇、各街道办都设立热线电话,接受咨询及投诉。
(四)认真审核数据
镇(街道)农业部门能认真核实相关信息,确保农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一折通账号一一对应。在发放过程中,对退回的农户错误信息,财政部门及时反馈给农业部门进行重新调查修改,确保补贴资金系统发放率达100%。
(五)强化公开公示
各基层单位对申报情况逐一进行核实,确保一户不漏,数据准确无误,并按规定将补贴情况在村居公示栏进行公开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在公示期间,对部分群众拨打热线咨询补贴发放问题,做到耐心解答、认真接待处理。
(六)严格执行规定
金湖县农业、财政部门加强全过程指导,严格按照补贴发放规定,认真做好补贴核定、登记造册、公开公示和审核汇总等工作,补贴资金的发放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全部通过《江苏农民补贴一折通》信息系统操作,由代发银行直接打卡发放到农户“一折通”存折,摘要统一注明为“耕保补贴”。
(七)注重监督检查
每年在补贴资金发放结束后,在各镇(街道)各单位在开展自查的基础上,县财政、农业等部门联合组成检查组,采取入户走访、资料查阅、“一折通”信息比对等方式,对补贴发放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补贴对象和补贴面积是否真实,补贴工作流程是否规范,公开公示、到户清册等补贴台账资料是否完整齐全,补贴资金是否全部到位等方面。
(一)申报登记阶段
1.风险源點:可能会出现虚增、多报补贴面积,套取惠农补贴行为。
2.防范措施:一是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加强各环节监管,建立财政、农业、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监督检查机制;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每年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情况进行抽巡查;三是严肃查处违反补贴政策规定的行为,视情节依法依规对相关人员追责问责,确保基层单位严格执行惠农惠民补贴相关政策。
(二)资金发放阶段
1.风险源点:可能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现象,或有抵顶其他款项、扣押农户“一折通”存折行为。
防范措施:一是认真做好信息比对和补贴发放核查,保证台账资料完整;二是加强惠农补贴管理,完善和规范补贴发放方式,补贴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方式,避免人为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三是采取系统操作发放,无论对公对私都必须全部通过一折通信息系统直接发放到补贴对象的一折通账户,不得以现金、转账或其他方式发放;四是每年发放完毕后,要采取入户抽查、电话随访等形式,跟踪补贴发放是否到位,有无抵顶或扣押农户存折行为,确保惠农补贴精准、及时、足额发放。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财政局)责任编辑: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