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中小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2022-05-01王淑梅
王淑梅
【摘要】美术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开展具有创意的美术活动,对启发幼儿智慧、增强幼儿动手能力、放飞幼儿想象力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教育价值,列举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常见的问题,分析应当注意的教学要点,从兴趣引导、观察生活、材料选择、个性发挥、游戏活动、情境启示等角度探究有效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创造力;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7—0107—04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对陌生事物抱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而美术活動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上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对此,教师应当积极创新美术活动,从实践、情感、思维、语言等角度带给幼儿良性影响,鼓励幼儿主动、积极、勇敢地去探索和改造外界的事物,促进其自身创新素养的不断提升。
1.优化幼儿的审美观念。幼儿的思维如同一张白纸,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让其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而美术活动作为一种视觉刺激的艺术教育,可以加强幼儿的感知能力[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反馈来发现外界事物的特点,从物体的结构、颜色来进行分析,发现其中蕴含的美丽元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幼儿的审美观念。
2.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美术活动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对于幼儿而言,美术活动既能以单人的形式完成,也能通过小组合作来展现。换言之,高质量的美术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而无论是团队合作或是自主探究,都能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
3.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美术活动是创造和探索的过程,每当幼儿完成一件个性化的艺术作品,对其想象力、创新力都是一次良好的锻炼。当前,美术活动有绘画、泥塑、剪纸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每一种方式都需要幼儿亲自参与其中,这不仅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而且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1.模仿行为较多。大多数幼儿都表现出好模仿的特点。单以画画而言,当某些幼儿看到身边的小朋友画出比较精彩的作品时,他们就会不假思索地进行临摹。尤其是当教师表扬某个幼儿的画之后,其他幼儿就会好奇地过去观察,然后在自己的作品中照搬照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经常会发现某个固定的练习主题会出现构图、色彩均雷同的现象,这明显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2.认知水平不足。小班的幼儿在语言应用能力、美术表达能力上均不够成熟。由于认知水平不足,幼儿通常很难在美术作品中表达出自己的创作思想[2]。笔者在美术教学工作中经常发现有这一类问题。例如,某个幼儿画出了一个巨大的圆形,当笔者询问这名幼儿这个圆形想要表达什么的时候,他说这是大象。笔者继续询问幼儿,是否知道大象的特点,该幼儿只是不断强调大象很大。后来通过课后的细致询问,了解到这名幼儿只是从家长的只字片语中了解到有大象这样的一种动物,产生了兴趣,却不知道大象的具体特点。和这名幼儿相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很多幼儿都有对外界认知水平不足的主要问题,这也是影响幼儿创造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
3.作品缺乏指向性。除了认知水平不足以外,幼儿的美术作品普遍缺乏指向性。例如,每当笔者让幼儿自由发挥时,幼儿就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开始在纸上胡乱涂鸦。当询问他们想画什么的时候,很多幼儿常常说不出具体的主题,只是根据本能来随意涂抹颜料。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美术活动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进行表达,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4.注意力不集中。幼儿的心性不够沉稳,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三分钟热度”。在进行美术活动时,在初期幼儿会表现出高涨的情绪,一旦教学过程或练习过程比较枯燥,幼儿就会出现左顾右盼、如坐针毡的行为。尤其对于小班幼儿而言,注意力不集中是常见的情况,这会对美术课堂的纪律带来不利的影响。
1.合理控制教学时间。若想通过美术活动有效培养小班幼儿的创造力,笔者认为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课堂时间。如果教学时间太长,幼儿很容易产生倦怠感,从而抵触绘画活动;如果教学时间太短,又会因时间不足而妨碍到幼儿创造思维的发挥[3]。所以,在美术活动中,笔者通常会随机应变,根据幼儿的临场反应来调整教学节奏。若幼儿表现得兴味索然,笔者就会及时中断该活动,并提出下一个学习主题;若幼儿表现得兴高采烈,笔者就会适当延长教学时间,给予幼儿更多自主发挥的机会。
2.正确评价美术作品。小班幼儿在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后,通常都会充满成就感。同时,幼儿也期盼着他人的认同,希望能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所以,我们在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时,即使作品内容再简单,也不要加以批评。因为幼儿的美术作品不在于美观的程度,而在于其中体现的努力与情感。笔者在美术活动中,常常不吝赞美之言,会用恰到好处的鼓励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长此以往,幼儿会对美术创作产生热情,这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3.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成人的思维与幼儿截然不同,虽然幼儿的想法大多无序、不合理,但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切记不要以主观意识来评估幼儿,而是要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或许,幼儿在看似荒谬的作品中,表达了十分具有创意的故事。因此,每当笔者看不懂幼儿的作品时,都会耐心询问幼儿,了解他们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画。笔者从不用成人的逻辑来扼杀幼儿的想象力,而是通过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想法。
1.提出话题,激发幼儿创作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在组织美术活动时,教师首先要将幼儿的兴趣作为教学的主要脉络,这样才能为培养幼儿创造力而打好基础[4]。对此,笔者通常会通过创造机会、提出话题的方式,引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美术探究动力。
例如,在教学“滚珠画”美术活动时,许多幼儿一听活动的名字,就明显失去了学习兴趣,并出现了交头接耳的行为。此时,笔者没有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开展教学活动,而是先询问幼儿:“大家知不知道画畫需要什么工具啊?”幼儿的答案都集中在各种各样的画笔上。此时,笔者跟幼儿打了一个赌:“老师不用笔也不用手,就能画出一幅好看的画,你们信不信?”幼儿纷纷表示不信。当看到我按照滚珠画的方式变戏法一般做出美术作品后,幼儿的积极性瞬间被调动起来。这也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每名幼儿都十分投入,在滚珠画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与动力。
2.观察生活,弥补幼儿认知缺陷。根据前文的分析,幼儿认知水平不足是影响其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弥补幼儿认知方面的缺陷,笔者通常会在美术活动中融入一些生活元素,即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中积累经验,为美术创作作好铺垫。
例如,在某一次组织“画花草树木”的活动中,笔者发现部分幼儿的目光都集中在我展示的PPT图片中,他们尝试临摹图片中花草树木的样子,出现了雷同的作品。还有的幼儿一味地空想,画出的树木要么缺乏枝干、要么缺乏根系。于是,笔者在一次课外活动中,专门带领幼儿去观察花园中的植物,让他们了解生活中的花草树木都有哪些形状和颜色等。当幼儿真正了解了生活中的事物后,再参与相应的绘画活动,画出的作品不仅不再脱离实际,而且也成功打开了思路,将观察的结果全面融入在作品之中。
3.选择材料,拓展幼儿想象空间。知微见著,当我询问幼儿画画需要什么工具时,幼儿千篇一律地回答“纸”和“笔”,这些答案体现了幼儿思维方面的局限性。因此,笔者在一些美术活动中,会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方法、形式来参与美术活动,以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
例如,在某次绘画活动中,笔者没有提供画笔,而是在幼儿面前展示了沙盘、大块橡皮泥、颜料等材料,让幼儿自主思考如何通过这些工具来创作美术作品。有些幼儿通过思考,尝试用手来代替笔,蘸上颜料,在画纸上作画;还有的幼儿将橡皮泥摊平,用细细的小木条在泥上作画,甚至有幼儿无师自通,用沙子和沙盘绘制图像。由此,幼儿在自由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沙画、印染等多种多样的美术方式,充分开拓了学习视野。
4.发挥个性,给予幼儿创造权利。对于美术活动的设计,笔者通常将其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导入环节,通过一些趣味元素激发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其次为实践环节,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沉浸在美术练习之中。最后为个性发挥环节,主要目的为鼓励幼儿自主创新,让幼儿能尝试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应用学过的美术技巧。由此,可以在给予幼儿自主创造权利的同时,帮助幼儿将美术知识融会贯通[5]。
例如,在教学完“花草树木”的课程之后,笔者给每一名幼儿发放了一支粉笔,让幼儿尝试在地面上自由自在地绘画。大家共同合作,画出了一片大森林。无论波浪线、横纵线、锯齿线,或是花朵、草叶、山峦、湖泊,只要符合大自然的元素,幼儿可以自由发挥,随便涂鸦,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通过这个活动,幼儿的参与热情不断高涨,从中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快乐,这不仅陶冶了幼儿的美术情感,也让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5.组织游戏活动,维持幼儿学习热情。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是难免的。为了有效维持幼儿美术学习的热情,笔者通常会组织游戏活动,利用游戏元素来刺激幼儿的创新思维,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数字游戏法和猜谜游戏法是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方式,这两种方法在提高幼儿的学习集中力上很有效。例如,先写一个数字2,将2的尾巴延长,并在上方添加一笔,一只游水的小鸭子就浮现在纸上;或者直接用数字来组成一张人脸,这类数字游戏法不仅深受幼儿的喜爱,而且也能引起幼儿的联想,激活幼儿的思维。猜谜游戏法是这样的,笔者会先在纸上画出某个事物的大致形状,然后不断补充其中的细节。在此过程中,幼儿要以抢答的方式来猜出我画的主题。当幼儿了解游戏规则之后,再两两一组,相互猜测对方的画作,一同锻炼创造思维。
6.创设情境,促进幼儿积极思考。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足,因而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经常会遗漏掉一些重要的细节。对此,笔者会将话题引入到某个故事情境之中,利用情境元素给予幼儿提示,引导幼儿发现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让其继续进行思考和创造。
例如,在绘画“美丽的花朵”时,笔者进行恰到好处的情境创设:老师刚才画了一些小蜜蜂,想来你的花园采蜜,但是你的花朵没有颜色,小蜜蜂们不喜欢,只好离开了。当听到我说出的情境小故事,原本画完花朵轮廓就想停止绘画的幼儿,马上发现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并继续完成涂色。由此,利用情境教学法,笔者将评价环节融入其中,没有采用批评的形式,而是利用幼儿追求完美的心理,鼓励幼儿不断精益求精,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综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美术活动想要达成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目的,必须要具有趣味性、自由性、启发性、生活性四项特点。当美术活动趣味横生,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促进幼儿的学习参与感;当美术活动具有自由性,才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主实践权利;当美术活动具有启发性,才能引导幼儿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当美术活动具有生活性,才能体现美术的价值,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观念。简而言之,教师不能用“一言堂”的方式来打开美术活动,而是要通过美术来刺激幼儿的创造欲和表达欲,使其充分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1]李园.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开展策略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1(27):119.
[2]张梦,何建双,刘玮.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教育观察,2021(12):58.
[3]徐涛涛.创设适宜儿童发展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策略研究[J].家长,2021(05):141-142.
[4]鹿璐. 3~4岁幼儿美术活动创造力的培养[J].儿童与健康,2020(08):26-27.
[5]王冰倩.开展创意美术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0(16):104-105.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