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劳动为教育赋能

2022-05-01魏春燕

甘肃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清源种植园劳动

魏春燕

摘一袋黄瓜、拎几颗白菜、捧一朵菜花,上学来到种植园除草、施肥、浇水,喂喂小兔子、小鸡,手机游戏中的“开心农场”在学校变成了现实。从了解到种植,从培育到收获。完善的准备,相关的知识,细致的操作,耐心的观察,分享的喜悦……学生们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劳动中收获,在收获中劳动。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教育会议精神,积极探究‘双减’工作的减负提质增效,优化课后服务工作,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将劳动教育纳入‘启源新六艺’课程体系,形成了‘1431’劳动教育工作机制:挖掘好一方资源——本土资源;利用好四个平台——探究学校、家庭、田园、社会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模式;开设好‘三农’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农识、农工、农趣劳动课程;达成一个目标——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校长牟凤英说道。

为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渭源县清源一小将劳动育人、实践育人“贯通到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为新时代的教育赋能。

学校建成约1000平方米的“启源种植园”,园区管理及劳动教育由专人负责。春季,学校整体规划种植工作,除了常见蔬菜,还有家乡的当归、黄芪等中药材和“黑美人”马铃薯等特色产业。

2021年春季,五一班的规划区域是种植萝卜。牛丽萍和乔爱琼老师组织同学们去种植,翻地这项体力活非男生莫属。他们铆足了劲,手握铁锹柄,一脚踩下去,涨红了脸翻起一锨土,拍打一下,又来另一下。虽然用铁锹翻地的动作显得不协调,但认真的眼神流露出他们的态度。不一会,很多学生的汗珠就顺着脸颊往下流了,这对于从未劳动过的学生来说是何等耗体力。他们随意用手擦擦汗,继续坚持翻。平整好土地后,女生来铺地膜。先画出垄,用铁锹刨出地沟,顶端压土,用脚踩严实,一名学生滚开地膜,另外两名学生边压土边用脚踩。这一系列动作特别不连贯,时不时出现漏压的现象,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旁边休息的男同学跃跃欲试,也加入到了铺的过程。种植园里热火朝天,充满着欢声笑语。劳动结束,大家的手上和身上沾满了土,有些同学甚至成了“花猫脸”,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脏叫累。

在学生们的精心照料下,萝卜长得很旺盛。收获季,全班同学走进种植园,将萝卜拔出、洗净,用筐子抬到教室,共享劳动的喜悦。“20多平方米的种植园,蕴藏着一个大世界,种植的过程,他们不仅学会了劳动技巧,也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牛丽萍老师在经验交流中深情地说道。

学校将种植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相结合,有效实现了“五育融合”。菊花盛开的季节,老师带同学们去种植园写观察日记,孩子笔下的菊花灵动、妩媚;美术老师带学生去种植园写生,他们笔下的植物生动活泼;科学老师带学生去种植园观察一粒种子的生命历程,让他们与生命对话;数学老师带学生去种植园感受平方米与平方分米的大小,直观理解行距与株距。

“双减”使学生的课余时间充足了,课后服务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很多同学愿意去种植园劳动。“以前,我把葱和蒜分不开,在学校的种植园,我区分开了它们,并且还认识了很多植物,见到了很多蔬菜。我的知识面扩大了。”四二班的佳妮同学这样告诉老师,“‘双减’,让我在学校的生活丰富了。课余时间到种植园走走,就像是走在了田野里,学习的压力会得到释放。”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施行,“培养热爱劳动的观念”是家庭教育的一条内容。学校要求教师在家长会上对家长宣传家庭生活中劳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家访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监督学生的家庭劳动,日常的作业布置中落实劳动教育。

“双减”实施以来,每天的作业设计,清源一小都会布置一些综合实践性作业:一、二年级以整理内务为主,要求学生学会洗自己的袜子、红领巾、小衣服,整理书桌、床铺等一系列日常自理劳动;三、四年级以清洁碗筷、整理房间为主;五、六年级学会使用灶具,以制作美味佳肴为主。清源一小对每周的劳动总时长作了要求:一、二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

2022年的寒假,清源一小创新作业形式,以探究性、实践性作业开展了“双减”背景下的“集五福”活动,“劳动福”就是其中的一个“福”。清源一小借鉴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的劳动清单,细化劳动教育内容采用自我评价和家长互评的方式,争星积分。

学校注重家校携同育人功能,注重寒假作业的反馈,每半个月收集一次相关劳动的照片或视频,择优在学校公众号展播,形成一种良好的“磁场”。在老师督促、家长监督、同伴示范的相互作用下,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观念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树立起来,劳动品质在坚持不懈中得到培养。二六班的任翔怡家长说:“‘双减’,让劳动教育回归本真。学校对劳动教育重视,我们一定要学做合格家长,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品质,将德育教育摆在首位。”

“双减”之下,劳动教育尤其要有所作为,这样,“五育并举”才能支撑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一”、國庆节、寒暑假,清源一小都会设立劳动周,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劳动实践作业,去田间地头,帮大人铺地膜、种土豆、除草、收割庄稼,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在劳动中感知生活的不易,从而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的道理根植于心、内化于行,形成热爱劳动的原动力,培养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质。学校要求学生家长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将学生劳动过程记录下来,回校后各年级以主题班会的形式畅谈劳动感受,用文字的形式升华对劳动的认识,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归纳劳动的收获。

学校还开展了二十四节气主题实践活动,让节气内涵在活动中立体、丰满。如,惊蛰节气,学校组织开展“放飞风筝,携手未来”主题实践活动,在识风筝、做风筝、放风筝一系列活动中赋予内涵;春分节气,组织开展“种春”“咬春”“嬉春”“吟春”“绘春”“养春”等一系列活动。“种春”活动,学生们种花、种蒜;“咬春”活动,学生们用苜蓿等做春菜;“嬉春”活动,学生们画蛋立蛋;“养春”活动,学生们制作出春季养生美食——银耳羹、排骨汤。

探究综合性作业、跨学科作业是“双减”的要求,清源一小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借节气课程逐步落实,学生们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中熏陶性情,习养身心。“原来,中华文化这么博大精深,二十四节气蕴含着这么多智慧,节气实践作业太有趣了!”每每谈到节气实践活动,学生们都会这么说。

2021年4月,清源一小被定西市教育局命名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同时该县打造揭牌10家“兴陇产业基地”和10家“社会实践场所”。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去各类实践基地研学,多彩的研学活动,拓宽了劳动教育的课堂。

学校重视“走出去,请进来”的育人模式,将劳动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相结合,2021年秋季学期,先后开展了“皮影进校园”“剪纸进校园”“泥塑进校园”系列活动。

9月,学校美术组邀请到了本土最有名的潘氏皮影戏家族,来学校进行了两场演出。11月,联合县文化馆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进校园活动。12月,联合县文化馆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进校园活动,邀请了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泥塑代表性传承人郭云山老师。

郭老师现场展示了泥塑人头像制作过程:在钉好的木架上缠草绳,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制作时泥块下坠,还可以预防作品开裂。郭老师耐心教大家“加法用泥”,先塑大形,然后一步一步细化,只見他时而侧腰,时而旋转手腕……在郭老师娴熟技法的“操作”下,同学们不一会儿就看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头像。他指导同学们用黏土、橡皮泥捏制作品,课堂洋溢着欢乐与成功的喜悦。

非遗进校园活动,赋能课堂,拓宽了劳动教育的渠道,延展了深度,“双减”的内涵更加丰富。学校的手工社团采用皮影戏理论,也开始了自创“皮影戏”,简单的道具箱,自己做的剪纸,在灯光下也产生了奇幻的效果。当学生们成为皮影的制作加导演时,成就感满满。

校长牟凤英激动地说:“‘双减’后,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丰富了,笑容更灿烂了,我们多元化评价学生,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了生命的质感,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幸福的事。”

“双减”落地,清源一小劳动教育开展得富有特色,定西新闻网刊登《“双减”来了,清源一小的校园有点“炫”》之《开心农场,让“劳动实践”走进校园》被新华社转载;渭源县劳动教育专题研讨活动在清源一小举行,校长牟凤英作了《探究四位一体劳动教育模式,建设启源种植特色课程》的劳动专题经验交流,反响强烈;辛映霞老师执教的《缝沙包》示范课,也受到一致好评。2021年11月,清源一小被定西市教育局批准命名为“文化传承”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双减”生根,劳动为教育赋能。清源一小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以劳动教育为抓手,构筑了教育全面发展体系,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双减”之下的学生向阳而生,在实践中寻找生命的价值。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清源种植园劳动
美国:种植园安全举措事关食源性疾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怡清源”黑茶包装设计
小种植园里的劳动故事
热爱劳动
『一根筋』的古清源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治本清源 创新举措 海门积极化解环境信访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