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把手教你写驳论文

2022-04-30洪方煜浙江省台州中学正高级特级教师

作文新天地 2022年10期
关键词:汉服弘扬观点

◎洪方煜 浙江省台州中学,正高级、特级教师

从当下写作实际看,很多学生作文中存在不懂逻辑、思维混乱,看问题偏激、片面等现象。究其原因,在于他们平时训练过少,缺少基本的逻辑知识。就训练而言,笔者以为,驳论文写作能很好地弥补他们这方面的缺憾,有效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写作基本规范的驳论文?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驳论文的常见知识。

驳论与立论一样,都是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指就某事件和问题进行议论,发表看法,揭露、驳斥错误的观点与主张。反驳错误的观点有三种形式:一、直接反驳对方错误的论点;二、借反驳对方论据的错误来反驳对方论点;三是批驳对方论证过程的错误。为了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觉,下面笔者以反驳《人民日报》刊载的张贺先生《穿汉服就是弘扬传统文化?》一文的观点为例,来具体示范驳论文的写作。

化形于心,臻于精神

洪方煜

《人民日报》刊载的《穿汉服就是弘扬传统文化?》(以下简称《穿》文)一文,提出了穿什么服装、过什么节都不能真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开门见山,树立驳论的靶子:“穿什么服装、过什么节都不能真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精神标识。文化需要被认同,并得到传承与发展。《穿》文的作者也很赞同这样的观点。【从双方都认同的观点起笔】但在实现的路径上,《穿》文认为穿汉服是走极端化道路。确实,当前许多地方排队穿汉服,拍照上传,是有蹭流量或搞营销策略的嫌疑。【部分认可对方看法,以退为进】然就蹭流量或搞营销策略而言,也说明了形式之于内容的重要性。【穿汉服搞营销,恰好说明汉服能引起人们的认同,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谁也不会否认,正是这些做法,客观上促进了我们对那些离我们远去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再向己方观点进了一步。】

而且,对于穿汉服蹭流量一类问题,这并非汉服本身形式有问题,如果说有过错,那也是使用者的功利心理在作祟,过错在那些使用者,而并非穿汉服形式本身。这正如某人持刀杀人,对人辩白:杀人者刀也,非我也。我们绝不能一叶障目,让刀背杀人的锅。【再运用类比说理,形象而深入地驳斥了对方的错误观点。】

更何况,《穿》文作者在文中也承认,传统文化是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没有外在的“形”,何来内在的“心”?【抓住对方的论据,从辩证的关系,驳斥其错误】我们都知道,任何思想观念,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更不是靠嘴巴说教就能形成的,其结果只有一种可能:从一点一滴的仪式感中逐步养成。【运用排除法论证】君不见,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等“洋节”在中国大行其道,潜移默化中,不少年轻人眼中认同了西方的一套思想,崇洋媚外的观念在不知不觉间养成,进而数典忘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细细阐述由“形”到“心”的过程,运用归谬法,分析这种错误认识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属反驳论证过程】《穿》文说洋节“只能成为特定群体的节日而难以成为主流”,该文作者所谓的“特定群体”不正是我们的年轻人吗?他们正是我们民族未来的希望,怎么不是主流了?【再次驳斥对方论据的错误。】

再来说《穿》文作者所说的开放、包容。对待文化,我们需要开放、包容并没有错,但我们不能在倒掉桶里脏水的同时,也倒掉桶里的孩子——打着开放、包容的幌子,一股脑儿丢掉自己的文化传统。【运用比喻说理,说明开放、包容不能过头,驳斥对方的结论】对待外来文化,最愚蠢的做法就是全盘接受,而应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达到“物为我用,洋为中用”的目的,而不是像某些人那般本末倒置。【再用辩证法论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正反结合,严丝合缝。】

《左传》有言:“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对我们华夏民族而言,穿什么衣服从来都不是什么小事。【引用并总结对方观点的错误】孔子主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正是这种满载敬畏的仪式感,久而久之,产生了恒久的力量,使我们的文化传统根植于内心。【由“破”到“立”,所有的文化,都是由外而内,我们需要有穿衣服这样的仪式感】所以清朝统治者入关之时,强制要求汉人“剃发易服”;相反地,新世纪以来,年轻一代缺少对仪式感的敬畏,我们少了“清明祭祖,慎终追远”的仪式,我们的“民德”与“归厚”背道而驰,韩国端午节申遗之类的事一再发生,给我们的文化传承敲响了一记警钟。【从正反两方面论述观点,并分析错误做法造成的危害,令人警惕。】

民俗学家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服装在中国社会里不仅仅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它往往同时还是一种政治符号,其中蕴含着很多的象征性和意识形态的理念或其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则不止一次强调: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在新的时代,要想让我们的下一代获得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我们不妨从穿衣服之类的小事做起,化形于心,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最终臻于精神,让中华传统文化长耀于世界文化之林。【引用民俗学家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将穿衣服的小事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说明其宏大意义。】

【总评】文章开头树立要反驳的靶子,以退为进,反驳其观点的片面性;再从内与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辩证角度,逐一对其论据进行了反驳,分析其危害,在此基础上,引用《左传》、民俗学家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名言,提出了正确观点,阐述了穿服装的重要意义。文章既有对论点的反驳,也有对论据与论证过程的反驳。语言运用上,文章以“但”“确实”“然”“谁也不可否认”“而且”“更何况”(见文中加点部分)等词语,将文意逐步推进,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周密,观点无懈可击。

附:

穿汉服就是弘扬传统文化?

张 贺

近日四川一所大学的学生在圣诞节那天身着汉服在知名旅游景点举牌呼吁“拒绝圣诞节,坚决维护中华传统节日”。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等“洋节”在中国大行其道,特别是在年轻人中拥趸不少。与此同时,国学热、汉服热等传统文化热也在持续升温。一些人站在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呼吁抵制“洋节”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洋节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背景,而中国人自古就是世俗化的民族,外来的宗教性节日只能成为特定群体的节日而难以成为主流。洋节之所以吸引年轻人,很大程度上是商家的营销策略,恰好迎合了年轻人找个理由呼朋唤友聚餐玩乐的需求。中国人根本不在乎这些节日的内涵和来源。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眼里,这些“洋节”和淘宝的“双十一”购物节没有本质区别。用抵制的方式来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显然是没必要的。

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警惕的,一是形式化,二是极端化。汉服热也好,国学热也好,祭孔热也好,都只是形式上的热闹,而没有触及人的精神世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历数千年而生生不息,不是因为这些形式上的东西,而是因为它作为一种人生哲学构建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传统文化的生命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践行。换句话说,不管一种外来的文化看起来如何强势,如果它不能内化为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就根本不可能改变或动摇中国文化的本质。

子贡曾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回答被誉为“道德金句”,是中国人道德观念的支柱之一。但我认为,子贡所问中的那个“行”字是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为紧要的。会背几句国学名言而日常行为却与传统提倡的为人处世相悖,只会造就令人厌恶的伪君子。只有让这些历久弥新、仍具进步意义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才算是真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之相比,穿什么服装、过什么节都是小事。不务根本而关注细枝末节,岂不是本末倒置?

强调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没有任何问题,即便在全球化的时代,坚持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传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但凡事过犹不及,不能走极端,否则很容易滑进极端民族主义的泥潭,走到排外、封闭、保守的老路上去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其海纳百川的胸襟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开放、包容已经成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我们今天的吃穿住用行很多源于国外,但没有人会因为我们开汽车而不坐马车,穿西服而不穿马褂,见面握手而不打躬作揖,就认为我们不是中国人。我们还是应该有一点文化自信的。

其实,中国人过洋节的同时,外国人也在过春节。欧美不少国家和城市都把春节作为法定节日,比如加拿大国会今年就宣布“春节”为法定的非假期节日。西方过春节的人注定是一小部分,中国过洋节的人也一定不会多到影响传统节日地位的程度。而我们有的高校竟然采取关闭校门禁止学生外出的方式来抵制“洋节”。其实,形式化和走极端才是影响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的障碍。

(原载《人民日报》2017-01-12)

猜你喜欢

汉服弘扬观点
汉服新“江湖”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汉服热潮”诠释文化自信回归
弘扬会师精神 不忘初心使命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上台说汉服
当青春遇见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