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考研日渐“高考化”倾向
2022-04-30陈志文
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比上年增加了80万,增幅达21%。前段时间,2022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陆续公布,輿论惊呼分数普涨。
持续高涨的考研热主要是由招聘门槛水涨船高导致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是学历的相对贬值。当下,不仅考研培训机构比比皆是,在一些“双非”高校,大学生活也变成了“高四”,很多人从入学起就集中精力准备研究生考试,真正的大学专业学习反而不受重视。
考研越来越“热”,也日渐成为事实上的“二次高考”。现实中,太多学生与家长把研究生当成更高层次的大学来读。一时间,适合的、不适合的学生纷纷涌入。
2020年,在北京某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复试现场,面试老师和一名考生的对话值得反思。在导师的连续追问下,一名笔试优异的考生答不上来,只能说:老师,您能不能问我选择题?我擅长做选择题。复试导师无奈地说:同学,研究生没有选择题,都是探索题。
研究生高考化,是由复杂的社会原因造成的,仅靠教育部门无法解决,但加强招生考试的改革,遏制过度应试化趋势,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却是当下亟需加强的。
多年前推出的“推免”制度,是我国招生制度改革的一次积极尝试。推荐免试研究生是指不用参加研究生笔试而直接参加复试的一种招生形式。它以大学生三年在校成绩为基础,综合多方面表现进行“推免”。这一制度下的研究生招生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遗憾的是,因为存在推免生占比过高影响公平公正等争议,这一更为科学的招生改革近年来未能继续扩大。
其实,推免制度在实现综合评价、科学选拔的同时,也可以有公平公正的保障。比如,对很多普通高校学生来说,存在无法获得推免名额,或名额过少的问题。对此,完全可以考虑扩大推免学校与比例来解决。当然,原来的全国统考渠道可以继续保持在一定比例,逐步通过招生考试改革,让平时表现优异、真正适合深造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摘自《中国青年报》 陈志文/文)E1E90740-0DC0-4343-A25B-1540B459E182